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被汉武帝打得元气大伤的匈奴,在东汉初期是什么状态?差点没挺住

被汉武帝打得元气大伤的匈奴,在东汉初期是什么状态?差点没挺住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96 更新时间:2024/1/17 4:17:17

匈奴成长史

匈奴是中国北方一个非常古老的游牧民族,早在公元前7、8世纪,匈奴人便开始在北境驻扎,建立各个部落,开始繁衍生息。只是那个时候,部落之间只是简单的契约关系,并没有真正将对方视为生死兄弟。

俗话说的好:人多好办事。即便不是一条心,部落们抱团在一起也总能获得一些战利品和补给。随着时间的推移,匈奴人的实力也得到了逐渐的加强,他们的体系架构也开始发生了变化,开始有了共同的首领。

他们的首领,便是我们在影视剧中经常听到的“单于”,除了首领,还有两个贤王,贤王们统帅各个部落,一旦发生战争便联合起来,听从单于的号令。

“穷山恶水出刁民”,这话说来,匈奴人也比较冤枉,他们的“刁”只不过来源于当时恶劣的生存环境。作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游牧民族,为了生存下去,匈奴人只能去偷去抢。

到了战国时期,匈奴的势力便开始扩张到秦国的边境,时不时骚扰着当时的秦国。只不过秦人也不是吃素的,几场反击战争,就让其“不敢南下而牧马”!

被揍的鼻青脸肿的匈奴,开始意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于是,便在单于头曼的领导下,形成了一支强大的作战军事团队。有了游牧民族特有的勇猛和马术,再加上领导有力的指挥,一个强大的匈奴王国便开始建立起来。

要说历代单于中,贡献最大的必定是头曼的儿子冒顿。冒顿很有军事头脑,经过短短几年的征战便征服了多个周边国家,当时匈奴人的势力范围已经能够达到长城的周边。

可是冒顿并没有止步于此,甚至开始进攻骚扰西汉。经历多年的交战,西汉认识到匈奴的强大,采取了多种方式进行和谈,比如和亲政策、武力征伐、羁縻统治等等。

但是,野马难驯,匈奴人又怎么会那么容易满足,仍旧不断骚扰汉朝的边境。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匈奴即将迎来他们的两位克星。

从辉煌走向衰落

伴随着匈奴人的屡次冒犯,以刘邦为首的汉代君王一直束手无策,直至汉武帝时期,这两位大将的出现,让匈奴人说出了“失我燕支山,使我嫁妇无颜色”的悲伤之语。

他们就是大名鼎鼎的卫青霍去病,在两名大将的带领下,汉朝的士兵们经历多年的休养生息,终于在公元前113年,正式与匈奴开战,收复失地。

几次沉重的打击后,匈奴终于抵抗不住,开始退兵,并递交了和谈书。匈奴人不仅灰溜溜地返回那个穷乡僻壤的地方,就连匈奴的内部也发生了严重的内战,开始了王权的争夺,极大消耗了匈奴的财力物力,自此,匈奴辉煌不再。

不过,这还不是匈奴的低谷时期。到了东汉时期,匈奴人的处境变得更加糟糕。由于受到了西汉的重创,再加上天灾人祸以及内部夺权,匈奴此时已经四分五裂,家不像家。

经过长时间的分裂合并,匈奴最后分为南匈奴和北匈奴两个政权。南匈奴的地理位置更靠近汉朝,且为了更好地打击北匈奴,开始投靠了汉朝。

不得不说,借刀杀人这一块东汉光武帝刘秀可是十分擅长,收到南匈奴的投诚,不仅让他们作“刀”来对抗北匈奴,给大汉提供了一个安全的防御带,还制定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收编南匈奴。

比如,刘秀要求南匈奴的质子,也就是未来的匈奴王,来到汉朝学习相关文化,消除对于汉人的仇恨;此外,刘秀还要求参与到南匈奴的政务当中,并让南匈奴迁居在自己的管辖之地。

不得不说,此时的匈奴真的活的艰辛过的屈辱,不仅自相残杀,还要处处受制于人,被人当枪使。但是,这一切都止步于此了吗?并没有。

匈奴又该何去何从?

被东汉王朝收编,被自己的骨肉至亲背叛,北匈奴人竟然还没有击破心理的防线,仍旧选择顽强抵抗。只可惜,现在的北匈奴早已辉煌不再,只能是粘板上的鱼肉,任人宰割。

经历多次的北上战争,北匈奴在汉朝和南匈奴的联合打击下,选择四散迁徙,渐渐地没有了消息。直至多年后,他们出现在了欧洲史当中,这又是为何呢?

史料记载,曾经有数支来自于东方的游牧民族来到过欧洲,他们有着强烈的东方人的面部特色,身着胡服,骑射俱佳。后来得到了阿尔帕德的赏识,得到了重用,共同进攻欧洲中部的喀尔巴阡盆地。

如果猜的没错的话,匈奴人应该是又干起了他们的老本行,开始抢夺社会资源。后来,阿尔帕德一族建立了匈牙利王国,其中就有一个历史证明,证明这几个分支很有可能就是当时西迁的北匈奴。

这个证明就是布达佩斯的英雄广场纪念碑上,刻有形似匈奴人穿着的雕像,这些雕像与西方人的风格面貌大不相同,体现出东方游牧民族的豪放特点。

从开始的闲散游牧民族到后来辉煌的扩张战役,再到后来的分裂衰落,可以说匈奴的一生也是比较跌宕起伏的。有句老话说的好:腐败都是从里面开始的。

即便当时的卫青和霍去病再英明神武,若是没有匈奴的内部夺权瓦解,反而继续保持上下一心,共同抗争,相信匈奴大军也没有那么容易被击败,也就更不会有后来的南北匈奴政权了。

当然历史就是历史,没有如果,我们现在也一样,只有牢牢把握住现在,发现成功的诀窍,努力坚持下去,或许就会有不一样的收获。最后一句话,送给大家共勉:团结就是力量!希望以后我们国家有了危难,我们也能够挺身而出,凝聚在一起,共同守卫我们的祖国!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孔子在山西竟然长成这副模样?网友惊呼,这是煤老板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孔子祖籍山西哪里人,孔子的真实图片,山东人和孔子的关系

    可在我国山西中部,却有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庙,里面供着一位比非洲黑人还要黑的孔子雕像。这绝不是后人恶搞,或者是工匠滥竽充数,而是一尊货真价实的孔子雕像,比山东孔庙如今立着的孔子雕像还要真。原因很简单,孔庙的雕像历史上曾经被损毁过,而这尊黑孔子像,已经存世500余年,是现今保存最久的孔子雕像。[var1]

  • 司马懿:“你才灭了七家,还差一家”曹操干儿子:“难道是我自己?”“对!”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曹操东征西伐,平定天下,有一个地球人都知道的爱好,那就是抢别人的老婆。不过平心而论,曹操对半路嫁给他的女人都还不错,不但给她们荣华富贵,而且让她们的前夫留下的孩子也享受很高级的待遇。基本上让这些孩子和自己的亲生儿子曹丕、曹植他们一起学习生活,一视到仁。算作为下一代接班人来培养,其中比较有名的如何晏、

  • 孔子的神准预言,令亿万国人惊呆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孔子简介,让人惊呆的预言,孔子预言地球村是什么意思

    《孔子集语》记载了一段奇闻:宋国有一户人家,喜欢施行仁义,对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出手相救,接连三代都是如此。按说热衷慈善事业的人家应当顺顺利利的,不成想有一年,这户人家却发生了一件怪事。有一天,这户人家一头黑牛不知是咋回事儿,竟然生下一头白色的小牛犊。家里人感到奇怪,不知是吉是凶,就向有学问的孔子请教。

  • 坐拥徐州六郡的刘备也很有实力,为什么会被吕布一波全打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今天就来看看,刘备是怎么通过一个徐州,让默默无闻的自己一下子天下闻名,成为袁绍、曹操的座上客。而刘备曾经拥有徐州六郡,怎么就一夜之间就被吕布轻易的拿下。徐州,怎么变成刘备人生的关键?1)苦逼的陶谦,抱大腿也会出事!陶谦年轻的时候也是一个很牛掰的人。公元132年,陶谦出生在丹阳郡,今天的安徽宣城。

  • 是什么,让聪明的李斯不帮英明的扶苏,而去帮纨绔子弟胡亥?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李斯列传”记载:“斯长男由为三川守,诸男皆尚秦公主,女悉嫁秦诸公子。”这段话的意思是:李斯的长子任职三川守,几个儿子都娶了公主为妻,而几个女儿都嫁给了诸公子。这“诸公子”极有可能包括秦始皇的长子——公子扶苏,换句话说,李斯极有可能就是扶苏的老丈人。李斯为何没有帮助疑似女婿的扶苏,而选择支

  • 孔子的后世孙,被九岁小孩呛到无话可说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孔坦,字君平,孔子二十六世孙,晋朝大司农孔侃之子,历任世子文学、太子舍人、尚书郎、吴郡太守、尚书、廷尉等官职。“少方直,有雅望。”少年时,孔坦就精通《春秋》,善于写文章。晋元帝在位时期,孔坦曾上书建议朝廷申明贡举制度,兴修学校,其建议多为皇帝采纳。《世说新语》记载:“吴兴徐馥为贼,杀郡将,郡今应举孝

  • 张飞驻守阆中是被刘备猜忌所致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在219年,长期漂泊不定并且久居人下的刘备终于出头,他在夺取汉中后自立为“汉中王”。以此作为标志,蜀汉的实力达到了全盛状态,既有雄兵数十万,又有文臣武将鼎力辅佐,迫使曹魏和东吴都进行了战略收缩。紧接着,意气风发的刘备将全部地盘和人马进行了重新编列,划分成了三个战区。分别是第一战区,由关羽统领驻守荆州

  • 孔子为何离开鲁国十四年,冉有又是如何说服鲁王迎接孔子回家?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孔子为啥逃难到鲁国,鲁国王和鲁王的后人,冉有是孔子的学生吗

    01大部分同学知道冉有这个名字,是源于高中课文《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圣人孔子对几个弟子说,如果有人赏识你们,你们的志向是什么?冉有的回答是:“方圆六七十里的小国家,让我来治理。三年内,让老百姓丰衣足食。至于文明礼貌,还等君子们来推广喽。”比较谦虚,但足够自信。孔子的评价是:方圆六七十里的

  • 刘备一生流离失所,曾错过4大顶级人才,最后1位比诸葛亮都厉害!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刘备一生事迹简介,刘备五个大将之死,刘备一生错过的3大名将

    陈登。此人出身徐州名门望族,从小就聪慧过人志向远大,长大之后学识出众被陶谦征辟入仕。刘备暂居徐州期间和陈登关系很好,刘备仰慕陈登的才华,陈登则敬重刘备的为人,后来正是在陈登的极力推荐下刘备才得以继任徐州牧的职务。可惜好景不长,吕布突然来到徐州将刘备赶跑,刘备和陈登也从此分道扬镳。陈登对吕布这样莽夫非

  • 孔丘称孔子,庄周称庄子,孟轲称孟子,李耳为何称老子?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史记》记载:“老子者,姓李氏,名耳,谥曰:‘聃’。”春秋时期,道家学派的创始人老子姓李,名耳,谥号为“聃”,他的学说后来被庄子继承并发扬光大。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尊称有道德、有学问的人为“子”,在姓氏后面加“子”。另一说见《公羊传》:“古者士大夫通曰‘子’。”[var1]如儒家孔丘被称作孔子,孟轲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