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战国首席门客,连孟尝君都看走了眼,差点儿走宝

战国首席门客,连孟尝君都看走了眼,差点儿走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冷默言语 访问量:3910 更新时间:2024/1/2 8:33:42

那时,冯谖听说孟尝君好客,就穿着草鞋去见他,孟尝君问:“先生远道而来,有什么能教我的呢?”这话说的很客气,没想到冯谖倒是很直白,说:“没啥可教的,我听说你待客人不错,因为我太穷了,就来投奔你。”孟尝君乐了,对这个人很好奇,说:“既然来了,就住下吧。”于是把他安排到三等人才住的地方。

过了十天,孟尝君把管理门客住宿的舍长叫来,问:“那个叫冯谖的,每天都在做什么?”舍长会话说:“这个家伙,穷的只有一柄长剑,每天啥也不干,就用手指头弹那把剑,唱什么:长剑呐,咱们回家吧,吃的饭菜里没有鱼啊!”孟尝君听了,点点头说:“要吃鱼,这是把自己当做二等人喽,好,给他安排到二等人才住的地方,让他吃鱼。”舍长领命去了。

[var1]

又过了五天,孟尝君又把舍长叫来,问冯谖的事情,舍长说:“这个家伙还是啥也不干,每天弹剑唱歌,说:长剑哪,我们回家吧,这里出门儿没有代步车呀!”孟尝君又乐了:“出门儿得坐车,这是把自己当顶级人才了,这个思考问题的角度挺刁钻啊,好吧,给他弄顶级人才住的地方去,再给他安排个车。”舍长去了。

再过五天,孟尝君跟舍长说:“现在车也有了,鱼也吃上了,这回冯谖没话说了吧。”舍长说:“哪儿啊!这个家伙还是弹他那把剑,唱着:长剑呐!咱们回家吧,这里不是家啊!”孟尝君这下可怒了,心想:这个家伙到底想干什么,怎么对他也不满足。可是嘴上没说什么,也没在理冯谖这个人。

冯谖在孟尝君这里一住就是好几年,一个主意都没给孟尝君出过,突然有一天,孟尝君想起他来了,就跟手底下人说:“你说冯谖这个家伙,到咱们这儿来这么长时间了,啥也没做过,是不是应该找点儿事儿让他干干?”这时候,孟尝君在齐国当相国,薛这个地方是他的封地,薛地的老百姓欠了孟尝君不少钱没还,只有一堆债券在孟尝君手上,于是有个下人给孟尝君出主意说:“干脆让冯谖收账去吧,反正薛地的账也不好收,收回多少算多少,也算是他为主公做了点儿事儿了。”

孟尝君点点头,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把冯谖叫来,说:“你看奥,是这个情况,我这儿养着这么多人,开销大呀,薛这个地方的老百姓欠我不少钱,先生帮忙去收一下欠款,能全都收回来就再好不过了,实在不行,收回点儿利息也可以,要是连利息都不给,那就麻烦先生替我好好责罚一下当地的百姓。”冯谖听完说:“没问题呀!马上就去。”领了点儿路费,带上几个府上人就去薛地了。

[var1]

到了孟尝君的封地,冯谖找了一些富户,收得利息十万钱,拿这些钱,买了一大堆酒跟牛肉,把欠债的老百姓都叫了来,请他们喝酒吃肉,吃到一半,冯谖把债券全都拿了出来,对这些老百姓说:“我临来的时候,相国大人说了,薛这个地方虽然是他的封地,但相国大人知道这里的老百姓不容易,以前欠的钱都不要了,还让我一定要请大家吃顿好的。”说完,就把债券都烧了。老百姓一听,天下间还会发生这样的事情,当官的不但借钱给老百姓,利息不要也就算了,连本金都不用还,都感动的痛哭流涕,都夸孟尝君是个好相国。

冯谖领着老百姓吃饱喝足,然后就回孟尝君那里去了,孟尝君听说他把债券烧了,大怒,派人把冯谖叫来,责问道:“你知不知道我养着三千个门客,一天开销有多少?我本来借钱给薛地的百姓,就是指望着能收点儿利息钱,来弥补养门客的开销,好家伙,你这一去,把债券给烧了,我连本金都没了知道不?”冯谖说:“我知道啊,可是薛地的老百姓太穷了,根本还不起钱,再让他们还钱,他们就跑了,他们跑了,主公一样收不到钱,还不如把债券烧了,至少主公还能赚个好名声,老百姓也能好好过日子,这不比啥也没得到强嘛!”孟尝君听完,都傻了,说:“我谢谢你了,你赶紧回去歇着吧。”

过了一段时间,秦国和楚国忌惮孟尝君的名声太大,于是挑拨离间,说孟尝君名高盖主、专权跋扈,齐王居然相信了,就免去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孟尝君失去相位,三千门客纷纷离他而去,只有几个下人还有那个冯谖还跟着他,孟尝君看了看冯谖,说:“我如今不是官了,先生怎么还跟着我,如今我连自己该去哪儿都不知道。”冯谖淡淡一笑,对孟尝君说:“这算个啥呀,咱们现在暂时去薛地安顿一下吧。”孟尝君苦笑道:“还去啥薛地呀,都不是相国了,那里不再是我的封地了。”冯谖说:“你就听我的吧。”

一行人来到薛地,当地的老百姓一听说孟尝君来了,全都带着酒和食物来迎接他,都说:“没有相国大人的恩德,我们哪里过得上好日子,齐王不要相国,相国就留在我们这儿吧。”孟尝君一看到这种景象,眼睛立马湿润了,回头对冯谖说:“这都是先生给我田的恩惠呀!”孟尝君虽然住在薛地,但还是觉得不踏实,对冯谖说:“虽然百姓拥戴我,但这里毕竟已不是我的封地,不可久留啊。”冯谖满不在乎的说:“这都不是事儿,给我点儿路费和一辆马车,我一定再让主公还当回相国。”孟尝君虽然有点儿不敢相信,但还是听了冯谖的,给了他一大笔钱和马车。

[var1]

冯谖坐着马车就去了秦国,见到了秦王,问:“大王可知道这天下诸国,为有强有弱吗?”秦王乐了,说:“那你说我听听。”冯谖说:“因为人才呀,哪国的人才多,哪个国就强,哪个国浪费人才,哪个国就弱。”秦王提起兴致了,问:“那谁是人才呢?”冯谖说:“孟尝君啊,当初你和楚国挑拨齐王废了孟尝君相国的职位,不就是因为忌惮孟尝君是个人才吗?如今我主公孟尝君离开齐王身边,住在薛地,大王能眼睁睁看着人才被浪费吗?”秦王仔细一琢磨,是这么个事儿啊,于是派车十乘带着黄金百镒去薛地迎接孟尝君。而冯谖向秦王告辞,赶车星夜奔回齐国,去见齐王。

见到了齐王后,冯谖呼哧带喘的跟齐王说:“大王可出了大事儿了,可了不得了,当初秦王离间大王和相国之间的联系,如今大王刚把相国免职了,秦王就派人去接我家主公,说要重用他。”齐王一听,还有这种事儿,问冯谖:“他就不可能,你从哪儿听来的?”冯谖说:“我家主公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各国都抢着想用他,如今秦王派人带着黄金和车马去接我主公,如今已经在路上了,不信大王派人去打听打听。”于是齐王派人前去打探,果然如冯谖所说,冯谖就劝齐王:“大王可不能再耽搁了,赶紧地吧,把相国接回来官复原职,我主公要是被哪国抢走了,哪国就强大了,这对我们齐国一点儿好处都没有。”

齐王一想,对对对对,人才可不能被抢走,立刻下令,接回孟尝君,官复原职,不但还把薛这个地方还封给孟尝君,还另外多赐给一千户的封地给他。孟尝君回来见过齐王后,又回到原来的府第,就看见冯谖笑吟吟的在大门口迎接他,孟尝君感叹道:“我有门客三千,却不及先生一人啊!”

冯谖这个人,被称之为战国首席至强门客,亦不为过呀!

更多文章

  •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匈奴出尔反尔西域都护誓死破敌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灭匈奴的豪言壮语,破敌兵的典故,匈奴人大发善心撤兵解围

    “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原句是——“宜县头槁街蛮夷邸间,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是汉朝西域副都尉陈汤代表都尉甘延寿,向汉元帝上表述职时说的一句话,说这话的时候,“犯强汉者”早已经被他们斩杀了。汉朝中期,匈奴分裂成了五个部落,其中亲汉的呼韩邪单于在汉朝的支持下最终胜出,占据了漠北。选择

  • 田单以即墨小城残兵,尽收齐国失地,为何赵奢说他不懂用兵?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齐国田单简介,赵奢个人简介,王立群赵奢

    田单,出身于齐王的远房宗室,是齐湣王年间临淄的市掾。市掾,顾名思义就是管理市场秩序,并不是多大的官职,倘若不是“乐毅伐齐”,或许田单在历史上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官吏。短短六个月的时间里,诺大个齐国70余座城皆被燕军攻克,仅剩莒县和即墨两座孤城未被攻陷,临淄沦陷之际,田单带着族人逃向即墨,出发前他告诉

  • 夏侯惇的祖宗,从刘邦手中救了刘盈,为何又将他儿子拉下皇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我觉得应该是少帝刘弘,以及他的几位兄弟,毕竟他们真的是无辜的,作为高祖嫡脉,竟然就此断绝,怎能不令人心酸?而那个亲手将小皇帝从皇位上拉下来的人,他当时又是如何的心情呢?想当初,刘邦数次将自己的儿女踹下马车,都是夏侯婴救了他们,如今夏侯婴如此对待刘盈的儿子,他死后又如何面对九泉之下的刘盈呢? 赶车的夏

  • 李牧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结局却令人惋惜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战国十大顶级名将李牧的胜利,赞扬战国李牧将军的诗词,李牧为何是四大名将之首

    将军李牧奉命驻雁门关,抵御匈奴。李牧英勇善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守势,匈奴人则依仗强大的骑兵,纵横奔驰,不把李牧放在眼里。[var1]雁门关一天,匈奴人把数百匹好马赶到河边洗浴,李牧在雁门关上远远望见,馋得心头痒,心想:“要是能把这数百匹好马夺到手,既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又大杀匈奴的威风,多美的一桩

  • 张定边忠义无双,类似三国的关羽,陈友谅战败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熟悉明史的朋友,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时空好像穿越了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演义里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明末时期出现的。比如说惊天地泣鬼神的赤壁之战,那一把大火的原型,其实就是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对陈友谅烧的那把大火。再比如说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其实正史上是没有的,可是罗贯中感佩陈友谅、张定

  • 战国时期著名的城濮之战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以至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相关成语,城濮在哪

    [var1]当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哀公,他派遣军队进攻齐国。但是,鲁国的军队在城濮(今山东省滕州市)遭到了齐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长时间的战斗中,鲁国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无法攻下城濮。最终,鲁哀公决定放弃进攻,并返回了鲁国。城濮之战是我们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也是战国时期齐国崛起的一个标志。在这场战

  • 张辽是三国第一流名将,赤壁之战他为啥眼看着曹操中招却无所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的个人资料,界张辽,张辽为什么反叛曹操

    不过,关羽虽然用兵如神,但也不能过于夸大他的能力。三国时代武将人才层出不穷,有一个人的能力就丝毫不逊色于关羽,综合素质甚至还要略强于关羽。此人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大将张辽。张辽,山西雁门马邑人,年轻时曾当过雁门郡的小吏。当时山西与塞外游牧部族接壤,匈奴、鲜卑、乌桓等胡人经常南下侵扰,“幽、并、凉三

  • 跟刘备学做人,向曹操学做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世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刘备学做人,向曹操学做事。” 刘备仁德得人心,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辉。曹操英勇有魄力,无论现状如何艰险,他都能走出绝境。跟刘备学做人1.宅心仁厚,以德服人刘备出身贫贱,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最后的称霸一方,离不开他的广得人心。桃园三结义后,刘备的人生从此和关羽、张飞紧紧相

  • 刘表:单骑入荆州,坐拥千里疆域甲兵十万,为何最终无缘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身兼宗室、名士、汉末群雄等诸多身份,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史书上说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颜值想必不差。又说刘表少时便知名于世,名列“八俊”。至于这八俊是哪八个人,也没个固定说法。东汉桓灵时期,士大夫阶层中品德高尚的代表人物中,有

  • 为什么孔子唯一没去的秦国,反而统一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孔子和秦国统一没有任何关系。孔子的主张是恢复礼法,何为礼法,就是你的作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你是诸侯,就去做诸侯的事,你是大夫,就去做大夫的事。诸侯做了大夫的事,是失礼,大夫做了诸侯的事,是偕礼。对于孔子来说,秦国统一明显是失礼的。目前认为,秦国的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