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李牧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结局却令人惋惜

李牧位列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结局却令人惋惜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胖次 访问量:4721 更新时间:2024/2/11 3:27:52

将军李牧奉命驻雁门关,抵御匈奴。李牧英勇善战,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处于守势,匈奴人则依仗强大的骑兵,纵横奔驰,不把李牧放在眼里。

[var1]

雁门关

一天,匈奴人把数百匹好马赶到河边洗浴,李牧在雁门关上远远望见,馋得心头痒,心想:“要是能把这数百匹好马夺到手,既壮大了自己的实力,又大杀匈奴的威风,多美的一桩事!”但是李牧知道,只要他打开雁门关的城门,匈奴人就会把马群赶回去,而且,匈奴大军离小河也不是很远。李牧想着、看着、看着、想着,猛地从数百匹欢腾嘶叫的骏马中使出一条妙计来:“匈奴人的骏马尽是雄性,如果用几百匹母马来引诱它们,逗引它们全跑过河来,再把它们赶入城内,岂不是白白得到数百匹骏马!”

母马城内就有,不需远求。李牧下令挑选了几百匹母马,让士兵们把母马牵出城,系在隔河的树荫下。不一会儿,一匹匹母马仰头向着河那边嘶叫起来;河那边匈奴人的数百匹公马听到母马的叫声,一个个抬起头来向河这边的母马张望。

接着,几匹公马带头嘶叫起来,似乎是在回答母马的“召唤”。随后,几匹公马率先游过河,向树荫下的母马奔去。群马有了“带头者”引路,一阵狂嘶,纷纷渡河狂奔而去,看马的匈奴人想拦也拦不住。早已守候在河岸旁的赵军将士乘机一涌而出,将数百匹好马赶入雁门关中。

[var1]

李牧长期驻守雁门郡,以防匈奴侵袭。他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行设置官吏,收取的租税都送到军库,做为士卒的费用,一天内要杀几头牛犒赏士卒。他要求将士经常练习骑马射箭,注意烽火报案信号,多派不法搜集情报。

后来,他又对将士下令说:“匈奴如果来犯,你们赶快收兵回来保护营寨,有敢随意捕捉匈奴俘虏的要杀头。”因此,每当匈奴来犯,赵国士兵都退到了城内,不同他们交战。这种情况持续了数年,赵国边境上没有什么损失。

但是,匈奴却认为李牧胆怯,就连赵国戍边的士兵也认为自己的将领胆怯。赵王责怪李牧,李牧依然如故。于是,赵王召回李牧,另行派人接替他统领边防部队。

此后一年多,匈奴来犯他常出战,因而多次失利,损失很大。边境百姓不能耕田放牧。赵王只好再次请李牧出任边将。李牧闭门不出,说有病。赵王坚决请他再去带兵,李牧说:“您假若一定要用我,允许我用过去的老办法,才敢接受命令。”赵王只好答应了李牧的要求。

于是,李牧便前往雁门郡,到达之后还像以前那样约束部队。匈奴来犯后没有抢到什么,可还是认为李牧胆怯。守边的兵士每天都能得到赏赐,但总不能让他们打仗,他们都纷纷表示愿对匈奴决战。

李牧于是开始做战前准备,挑选战车,得到一千三百乘;挑选坐骑,得马一万三千匹;挑选了精兵五万人、弓箭手十万人,都将他们集中起来进行战前训练。

然后,让百姓全都出城放牧,边民布满山野。匈奴兵来后,李牧假装战败,丢给他们数千人。匈奴首领单于听到这样的消息,便率领大军前来劫掠。李牧布阵,出动左右两翼迎击,大破匈奴。害伤匈奴十多万人马,单于落荒而逃。此后十多年里,匈奴再也不敢侵犯赵国的边境了。

李牧先守后攻的策略,在于他知道如何培育蓄养军队的士气。

所谓厚积薄发,积之愈久,发之愈猛,就是这个道理。古代名将在发挥敢伤之士的作用时,往往只使用一次。这是因为一次就能成功,没有必要使用第二次。

公元前229年:秦王赢政派大将王翦和杨端分兵两路进攻赵国,赵王迁命李牧和将军司马尚领兵阻击秦军。

秦将王翦久经沙场,智勇双全,李牧与王翦战了个平手,交战一年之久,双方各有胜负。秦军攻战,远离本土,时间长了,后勤供应发生了困难,而且士兵厌战情绪高涨。

秦赢政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决心用离间计除掉李牧。

赵国的谋士王敖是受秦王赢政的命令潜伏在赵国的不法,王敖接到赢政的命令后,借故来到王翦的军营对王翦说:“秦王让我们尽快除掉李牧,打败赵国,请老将军给李牧写封信,商议讲和,其余的事情由我来做。”

王翦知道王敖是“自己人”,对王敖的话心领神会,王敖走后,王翦立即写好讲和的书信,派使者送给李牧。李牧不知是计,于是回了封信,派使者送给王翦。从此以后,双方的使者频繁往来,为和谈的条件“讨价还价”。

王敖回到赵国都城邯郸。拿出秦王派人送来的金银珠宝广交“朋友”四处活动。

王敖早就探知赵王最宠信大臣郭开,平日里经常出入郭开府中,这时更是无日不往。

郭开贪得无厌,忌贤妒能,王敖投其所好,奇珍异宝、黄金白银,无所不送。郭开每每设宴款待,酒酣之后,无所不谈。一天,王敖对郭开说:“李牧在与王翦秘密来往,据说,秦王答应李牧,破赵之后,封李牧为代王……”

郭开得知这一消息,认为是向赵王邀宠的好时机,急忙报告给赵王。赵王半信半疑,派人去李牧处察访,果然发现了李牧与王翦来往的许多信件。

王敖乘机对赵王说:“李牧驻守北疆,十几万匈奴人都不是他的对手,四年前溃下一战,把占优势的秦军打得大败而退。如今王翦只有几万人马,他却按兵不动,这不是心怀回测是什么?”

赵王迁认为王敖的话有道理,派使者到李牧大营中传令:升赵葱为大将,接替李牧的兵权。

赵葱有郭开作后盾,强行接管了李牧的兵权并将李牧伤害。王翦得知李牧已伤,挥兵长驱直入。赵葱指挥不利,一败而不可收拾,还赔上自家性命,秦军大获全胜。

更多文章

  • 张定边忠义无双,类似三国的关羽,陈友谅战败后,他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熟悉明史的朋友,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会发现时空好像穿越了一样。为什么呢?因为演义里的很多场景,其实都是明末时期出现的。比如说惊天地泣鬼神的赤壁之战,那一把大火的原型,其实就是鄱阳湖之战中,朱元璋对陈友谅烧的那把大火。再比如说刘关张三兄弟桃园结义,其实正史上是没有的,可是罗贯中感佩陈友谅、张定

  • 战国时期著名的城濮之战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以至对后世影响深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城濮之战简介,城濮之战相关成语,城濮在哪

    [var1]当时,鲁国的国君是鲁哀公,他派遣军队进攻齐国。但是,鲁国的军队在城濮(今山东省滕州市)遭到了齐国军队的顽强抵抗。在长时间的战斗中,鲁国军队遭受了重大损失,无法攻下城濮。最终,鲁哀公决定放弃进攻,并返回了鲁国。城濮之战是我们古代历史上一次著名的战役,也是战国时期齐国崛起的一个标志。在这场战

  • 张辽是三国第一流名将,赤壁之战他为啥眼看着曹操中招却无所作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张辽的个人资料,界张辽,张辽为什么反叛曹操

    不过,关羽虽然用兵如神,但也不能过于夸大他的能力。三国时代武将人才层出不穷,有一个人的能力就丝毫不逊色于关羽,综合素质甚至还要略强于关羽。此人就是曹魏五子良将之首:大将张辽。张辽,山西雁门马邑人,年轻时曾当过雁门郡的小吏。当时山西与塞外游牧部族接壤,匈奴、鲜卑、乌桓等胡人经常南下侵扰,“幽、并、凉三

  • 跟刘备学做人,向曹操学做事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世间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刘备学做人,向曹操学做事。” 刘备仁德得人心,这样的人走到哪里都熠熠生辉。曹操英勇有魄力,无论现状如何艰险,他都能走出绝境。跟刘备学做人1.宅心仁厚,以德服人刘备出身贫贱,从最初的一无所有,到最后的称霸一方,离不开他的广得人心。桃园三结义后,刘备的人生从此和关羽、张飞紧紧相

  • 刘表:单骑入荆州,坐拥千里疆域甲兵十万,为何最终无缘三国争霸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刘表(142年-208年),字景升,山阳郡高平县(今山东微山)人。身兼宗室、名士、汉末群雄等诸多身份,西汉鲁恭王刘余之后。史书上说刘表身长八尺余,姿貌温厚伟壮,颜值想必不差。又说刘表少时便知名于世,名列“八俊”。至于这八俊是哪八个人,也没个固定说法。东汉桓灵时期,士大夫阶层中品德高尚的代表人物中,有

  • 为什么孔子唯一没去的秦国,反而统一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var1][var1][var1][var1]孔子和秦国统一没有任何关系。孔子的主张是恢复礼法,何为礼法,就是你的作为要符合自己的身份。你是诸侯,就去做诸侯的事,你是大夫,就去做大夫的事。诸侯做了大夫的事,是失礼,大夫做了诸侯的事,是偕礼。对于孔子来说,秦国统一明显是失礼的。目前认为,秦国的强大,

  • 古代三大富豪女秦始皇也对她表示敬重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秦始皇的四大美人是谁,中国三大富豪是谁,秦始皇的三大龙脉

    王莽时,琅琊海曲(今山东日照市)有位吕妇,她儿子吕育是县里游徼(巡警),因犯了小错,被县令杀掉。生活在王莽时代,她认为县令冤杀了自己的儿子,所以立誓一定要复仇。吕母家原来经营盐铁发家,家境富裕,资产数百万。但是之后为了给儿子报仇就放弃了之前的盐铁生意,重新开始做起了酒的生意。有人过来买酒就会多送他们

  • 子贵母死制度:汉武帝开先河的残忍做法,为何会在北魏制度化?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在北魏,有这么一项非常残忍的制度,名为“子贵母死”。这个制度不是针对普通人的,也不是针对北魏贵族, 而是只针对一个人,那就是太子之母。凡是生下太子者,皆“依旧制薨”,史书上一条条类似“孝文贞皇后林氏,生皇子恂……后依旧制薨”的记录,无不让人触目惊心。 汉武帝开先河 汉武帝共有6子,但是因为各种原因,

  • 背水列阵,拔旗易帜:浅析井陉之战中韩信的战略布局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韩信井陉之战具体位置,背水列阵什么意思,背水列阵图解

    井陉之战,是发生在楚汉相争时期的一场奠定未来战局的关键性战役,也是中国历史上一场以少胜多的典型战例。[var1]在这次战役,赵军率兵二十万,在兵力远优于汉军的情况下却最终战败,直接导致主将陈余被斩,赵王刘歇被杀。素有“兵仙”之称的韩信也凭此一战为后世留下了一个成语:背水一战。那么,仅有几万人马的韩信

  • 董卓生前跋扈下场却太惨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董卓临死前的一句话,董卓和公主有染吗,董卓迁都从哪迁到哪

    董卓是汉朝末年的凉州军阀,进入京城之后,废掉少帝,斩杀何太后,立刘协为皇帝,逼走袁绍等人,自己独揽军政大权,施行了残暴的统治。董卓放纵士兵在洛阳城大肆掳掠,奸淫妇女,在皇宫疯狂抢劫,对民众肆意盘剥,对士大夫滥用酷刑,惹得朝野人心惶惶,怨声载道。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点燃了民众愤怒的烈火,诸多有识之士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