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是如何防止“家暴”的?唐代“义绝”制度告诉你答案

古代是如何防止“家暴”的?唐代“义绝”制度告诉你答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星辰落怀 访问量:1267 更新时间:2024/2/6 11:17:58

这句话经被很多人引用,它出自钱钟书先生的《围城》。具体的含义就是,婚姻其实就是一个堡垒,一个围城,不懂门道的人个个都想进来,而身处其中的人却个个都想逃脱。这说出了民国时代人们对于婚姻的理解,这句话也算是言简意赅的说出了其中的奥妙。结婚以前是热恋时期,大家没有发现彼此的问题,所以才能够你侬我侬。但是等到结婚以后日久见人心,矛盾也日益爆发,于是才有了大家都想要逃脱的结果。

在现代社会中,这样的现象其实是比较常见的,刚开始大家见面的时候,为了在彼此的心目中留下最好的印象,因此大家都懂得克制。在这样的过程中,大家都有着最完美的爱情的冲动与印象,于是就草草的结了婚。但是结了婚以后,矛盾却因此展开。

在这种快节奏的时代里,男女双方都容易把自己的缺点大大咧咧的展现出来,而且大家的矛盾也无法以温的方式解决。有的男人喜欢家暴老婆,而有的老婆只喜欢以另外的方式伤害男人。这最终的结果就是家暴的现象产生,大家打得不可开交,甚至伤到了孩子。

在现代生活中这种现象是比比皆是,大家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靠离婚,不过庆幸的是大家经济独立也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

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社会人们面临家暴的现象,他们是如解决的呢?

事实上,历史对此还真进行过记载,但是背后的结果却是出人意料。

一、古人的婚姻本质

古代人的婚姻制度,和我们现代人的婚姻制度是截然不同的。郑也夫先生在《明是副产品》一书中,明确的表示一个道理,那就是婚姻是经济制度的附属产品。其中引用了大量的历史事件,我们阐述了一个道理,我们人类自从有了文明以来,婚姻制度就已油然而生。但是,这个制度的产生不是爱情的结果,而是在欢乐谷之外所建立的一个财产制度。这个财产制度是为了确保一个是血缘的传承,另一个是财富的传承。

具体用现代话说出来也很简单,那就是,当一个人有了财产以后,他需要找一个固定的老婆,然后由这个老婆生下后代,由这个后代继承自己的财富。

在当时来说,妇女就是男性经济结构的一个固定框架,虽然残暴,但却也是一个事实。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女的婚姻没有恋爱,没有自由,有的只是经济结构的框定和传承。

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男性作为主导,女性只是一个附庸,女性是不可能离婚的,一切都只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

但是,这样的现象对于女性极不公平,但也无可奈何。不过庆幸的是,在唐代却出现了一定的转机。

二、不公平和转机

前面说,婚姻制度是经济制度的附庸,所以女性没有离婚的权利,因此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性可以说是饱受欺压。

如果,一个女孩子嫁对了男人,那么这个女孩子可以比较幸福的,在老公的保护之下走完人生,但在这样的过程中,还是会遭到夫家人的歧视和压制。

而如果,夫妻生活关系不是很协调,而且这个男人不靠谱,那么女孩的生活就会变得非常痛苦。而且有的男人甚至会直接把老婆来宣泄自己在外面的不如意,这就是可怕的家暴现象。与现代社会不同,男性是主宰,女性无法抵抗。

面对这种可怕的现象,封建朝在经过漫长时间的酝酿,也终于出现了一些反抗制度。最开始的反抗动力来自于隋朝的独孤皇后,他为所有的女性做主,对所有当官的男人进行压制,谁家庭不和谐直接剥削工资,在当时难得出现了女性的阳光之时刻。

三、唐代的“义绝”制度

随后,在唐王朝时期,对于这一行为又进行了延伸,并且制度化。这个制度就是唐代义绝制度,其具体内容就是,如果男人和女人发生了家暴现象,那么大家可以通过协议确定恩断义绝,然后强制离婚。这一制度的出现可以说对女性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她们将不再单方面的捆绑在一个男人身上,她们终于也可以做出自己的选择。

那么,这个制度具体的内容是什么呢?大概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首先,制度第一部分就是要确定是否有家暴。

关于确定家暴这个事情,在唐代有着明确的规定,无非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就是男性对女性施展家暴,另一部分就是女性对男性施展家暴。

从一般意义上来说,大部分时候都是男性对女性施暴,对女性进行毒打或者经常出轨,让女性受到了精神刺激,女性就可以直接向政府提起申请。政府一旦得知情报并且对这个事件进行检测,得出了明确的结果,发现有伤痕,发现丈夫的确干了这些事情,那么就可以进行离婚。

既然已经申请离婚以后,就要进入到第二个部分,双方签订协议,是否恩断义绝。

这个所谓的恩断义绝,指的就是大家把婚姻当成是一个约定,而双方的约定已经作废,那么就是恩断义绝,以后再也无法复合。这个过程,书中没有明确的记载,是否要反复的强调,但只要通过了这个最后的协议,那么就彻底结束婚姻,大家可以彼此各奔前程。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没有道德约束,可以建立新的家庭,包括女性。

当恩断义绝以后,接下来就是关于财产的分配问题。

从当时的唐朝规定来看,财产分配似乎比较公平,因为唐朝法律规定,一旦双方离婚,那么个人财产可以进行各自瓜分。

例如,男性当年迎娶女性的时候,用了多少的彩礼钱可以直接拿回去。而女性当时嫁过来的时候带来了多少嫁妆,可以原封不动的带走。

表面上看,这算是比较平均的一种分配,但实际上还是对女性不太蛮公正。因为大部分时候女性加入男性,不会带来太多的东西,而男性的财产根本就无法对女性进行太多的补偿,这种法律的保障只是一个低保。

更为重要的是,男性离婚以后,还有青春,还可以接受更多的女人,但是女性离婚以后,还会真的有太多的男性主动来找她吗?所以从规定来看,这个法律对女性还是不是特别好。

小结

因此,结合整个历史记载来看,整个封建社会对于女性其实都不是特别友好,这既有当年经济结构导致的上层建筑的原因,也有男尊女卑社会的一个引导。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女性基本上没有太多的权利,在几千年的历史里面一直被压榨,连在登顶历史舞台的时候,连名字都很少能够留下。这是封建时代的一种阴暗,也是古代女性的悲哀。

不过庆幸的是,曾经单独的男性压制女性的时代已经过去,而现在男女平等的时代正在不断的走向高潮。婚姻其实不是真正的爱情,而是一种责任,甚至是一种契约。责任和契约强调双方的付出,强调大家对于这个家庭共同的守护责任,所以没有谁比谁高贵,只有平等和责任。

在古代社会,发生了那么多的悲剧,对女性造成了那么多的伤害,我们现在社会也应该好好反思。当我们真的步入婚姻殿堂的那一天,请永远牢记婚姻的责任,永远不要以暴力来破坏契约,因为这既是对人性的否认,也是对爱情的否认,更是契约精神的丧失。

参考资料:《围城》《论唐代的离婚立法》《蒙曼说大隋王朝》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明朝设有一项权力,实用性极强,使皇帝心神不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根据王小岗在其《明代便宜行事规则研究》中整理,大致可分为整边、剿寇、治河赈济、抚民、理盐、考绩等方面。其中整边和剿寇二项中,便是最常见的军事领域中的便宜权。明代军事领域的便宜权下赐,最早体现在地方上的最高军事指挥的官职之中,从最初的地方总兵发展到后来的督抚制度,到了明代中叶,出现了便宜权开始依附于信

  • 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变法变化挽救大明,堪称真正的政治家!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明朝的张居正简介,明朝第一首辅张居正的功勋卓著,明朝张居正改革的历史影响

    变法的过程是权力的重塑过程,是利益的再分配过程。从商鞅到王安石,从张居正到梁启超、谭嗣同,变法者们必须面对不同利益阶层的挑战,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找成功的道路。晚明的我们,百业凋零,江河日下。朝廷既不能内安百姓,又无法外抚四夷,我们又一次站在了命运的十字路口上。在这内忧外患的关键时期,一场变法挽救了地

  • 安禄山如此强大的军队,为什么安史之乱仅仅几年就被平定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背后的始作俑者安禄山,凭借一场安史之乱,声名大噪,然而他的所作所为,却给整个盛唐带来了不可逆转的危机与风险,实际上按照当时安禄山的兵力,是完全能够与唐军所抗衡的,而且在起兵造反之前,安禄山就用自己独特的神技,将大唐的统治者安抚的顺顺当当。安史之乱总共持续了7年有余,这场反叛的最终领导者安禄山,如果能

  • 明代皇权在不断的重构中,有遇到哪些困境吗?如何解决的?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一句话概括明代皇权,明朝皇权转移的危机,明朝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在新型的政治体制中,皇权逐步退居幕后,日益呈现礼仪化的形态,皇权开始受到政治体制内部的各种力量的制约。不仅要面临文官集团的制约,还要受到宦官集团的制约,同时日益独立的舆论环境也使得皇权面临着儒家道统的驯政,旧有的洪武式皇权开始进入困境之中。在这一局面下,皇权不得不使用包括暴力钳制、留中怠政等被动的手

  • 唐玄宗因她一天杀了三个亲生儿子,她却因为自己的阴谋诡计被吓死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唐玄宗一日杀三个儿子,赵文瑄唐玄宗,唐玄宗为什么能封钟馗

    01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家喻户晓,实际上杨贵妃入宫的时候,玄宗已是五十多岁的老头子了。那么在杨贵妃入宫之前,玄宗最宠爱的女人是谁?他大好的青春年华都与谁消磨了呢?这个在玄宗心目中能与杨玉环并肩,甚至比杨玉环更尊贵的女人就是武惠妃,也就是武则天的侄孙女,寿王李瑁的母亲,杨贵妃的亲婆婆。她的父亲是恒安

  • 用地理视角,深度分析朱元璋崛起的过程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伯陵说:这是元明风云的第二篇,我们从地理的角度,聊聊开局一个碗的朱元璋,是如何打下万里江山的。一、在数千年历史上,自南向北统一我们的例子只有两个,一个是定都南京的朱明王朝,另一个是广东国民政府。但广东国民政府的统一,只是形式上的统一,而且是世界革命的大潮流下,国内外势力共同推动的、以新主义击败旧思想

  • 宋代冰裂纹瓷器真品图片特征和鉴赏方法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冰裂纹"也就是开片,又叫断纹瓷,是古代龙泉青瓷中的一个品种,因其纹片如冰破裂,裂片层叠,有立体感而称之。在哥窑的各种釉裂纹片中,"冰裂纹"排名首位,素有"哥窑品格,纹取冰裂为上"的美誉。因其在烧制过程中的独特开裂,展示出无限的自然美。可惜的是,烧制"冰裂纹"的工艺在宋代后失传了。↓↓↓浑然天成的冰

  • 崖山海战南宋虽亡,但民族气节仍在,“宋末三杰”最终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这个男子便是左丞相陆秀夫,而他背上的少年,则是南宋末代帝王赵昺,当时跟随南宋朝廷流亡军民,宁死不屈,纷纷投海明志。而这一跃,宣告立国319年的大宋王朝灭亡。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南宋最后的气节——宋末三杰。1273年,与蒙古抗衡了近四十年之久的襄阳失守,使南宋的防卫系统彻底崩溃。在伯颜的带领下,元兵于12

  • 唐朝宰相被贬,愤然自比橘子,留下了惊艳世界的千古名作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唐朝被贬的著名诗人,唐朝产橘子,唐朝被贬官员的称呼

    说起张九龄,我们往往会想到他是开元盛世中最后一位名相。如果说起他的诗歌,最让人难以忘怀的,还是那首《望月怀远》。其中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引发千年的思念之情。这是张九龄在贬谪出朝廷之后所作,其实他当时还写下了《感遇十二首》。这十二首诗,篇篇托物言志,抒发了高尚的情怀,其中最著名的还是第七首:

  • 历史上的狄仁杰,被外国人扭曲,他在唐朝究竟是什么官?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狄仁杰对唐朝有贡献吗,唐朝诡事录狄仁杰在哪,唐朝历史人物狄仁杰

    前些年出现了一部电视剧叫做神探狄仁杰,这部电视剧让后人对狄仁杰变得非常熟悉。在电视剧中,出现了狄仁杰破案的事情,而且狄仁杰是无一冤案的,这一点是非常难得的。狄仁杰的破案才能,足以媲美后世的包拯。历史上的狄仁杰与电视剧中的一样,都是非常厉害的人物。不仅是帮助了百姓,同时破获了非常多的案件,而且无一冤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