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798年,已经88岁的太上皇乾隆进行了最后1次选秀 他选中了一

1798年,已经88岁的太上皇乾隆进行了最后1次选秀 他选中了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4849 更新时间:2023/12/9 18:17:56

这个可怜的女人,就是后世鲜为人知的晋妃。

晋妃出生于沙济富察氏一族,她们家族中,最为人们熟知的,就是富察皇后,这样看来,晋妃的出身很是优越,如果能够选择一位门当户对的夫君,生想必会十分圆满,她为要在豆蔻年华进宫服侍乾隆呢?这一切,都是阴差阳错开始的。

1798年,德克京额一家收到了嘉庆帝即将选秀的消息。当时的清廷规定,秀女每三年选举一次,以14岁到16岁之间的女孩为佳。

在这个标准下,收到消息的德克京额一家非为难。

当时,他们家最适龄的女儿只有13岁,还不符合选秀的标准,但是德克京额不想放弃这个机会,他想借女儿的恩宠,实现自己鲤鱼跃龙门般的晋升,于是咬咬牙,他还是把女儿的名字报了上去。

出人意料的是,德克京额的女儿竟然通过了初选。

于是在经过了神武门和顺贞门两道门的拣择后,德克京额13岁的女儿,顺利成为了后宫众多秀女的一份子。

甫一入宫,这个13岁的女孩就被封为了晋贵人,正当她以为自己凭借着家族的威势获得了嘉庆帝的青睐时,一道噩耗却截直了当的传到了她的面前。

嘉庆帝差人告诉她,让她准备准备,去做自己的父亲,也就是乾隆的晋贵人。

接到消息的晋贵人简直难以置信,因为她之所以参加选秀,就是想要成为嘉庆帝的妃子,现在让她去做乾隆的妃子,先不说伦理上合不合适,就是年龄上,也是万万不合适的,她当时才13岁,怎么能去服侍已经88岁的乾隆呢?

当下,晋贵人哭着跑到了嘉庆面前,想要请他收回成命,然而,嘉庆心意已决,只是漠的差人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的晋贵人送回了宫中。

许是意识到了自己在劫难逃,晋贵人在短暂的以泪洗面之后,麻木的接受了自己的命运。

一个黄道吉日,她被众太监送到了乾隆的床上,乾隆到来后,只是简单的抬起被角看了看她,随后就离开了。

也是,一个88岁的老人,怎么能还有精力应对年轻女子呢?既然这样,为何嘉庆还要借自己选秀的名义,给父亲扩充后宫呢?其实嘉庆这一番煞费苦心,都是为了让乾隆放权。

3年前的1775年10月15日,已经在位逾60年之久的乾隆终于宣布禅位,他打开了尘封多年的鐍匣,宣布立永琰为皇太子,这就是未来的嘉庆帝。

这一年,嘉庆35岁,他等这一天,实在是等得太久了。

小时候的嘉庆,短暂的得到过乾隆的青睐。那个时候,弟弟永琏和永琮还没有出生,他因为聪敏好学,在一段时间里很受乾隆的宠爱。

后来,永琏和永琮出生了,乾隆认为永琏“聪明贵重、气宇不凡”,有意立永琏为太子,后来永琏去世,乾隆又想立永琮为太子,直到永琮去世,乾隆也没有看到嘉庆。

《十二朝东华录(嘉庆朝)》曾记载:“嘉庆通晓史书,上下三千年的历史,其内心均一目了然。”

尽管嘉庆勤奋好学胜过其他皇子,乾隆却从未想过让他继承大统,直到1775年,乾隆膝下无人可用,这才立嘉庆为皇太子。

然而,嘉庆这个皇太子的称号,实在是有名无实。

朝廷内外,依旧是乾隆在主持政务。乾隆下令,重要的国事和官员任免问题,需由自己亲自处理;新上任的官员,要到自己面前谢恩;

即便是嘉庆帝,也要每天接受自己的训诫;甚至在接见外国使臣时,乾隆也直言不讳的说:“现在虽然有了新皇帝,但大事还是归我处理。”

在这般憋屈生活下,嘉庆绞尽脑汁的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借自己选秀的名义,给乾隆扩充后宫,委婉的提示父亲,该退位把大权移交给自己了。

于是在嘉庆的授意下,一场“暗藏玄机”的选秀开始了,最后,晋妃,不幸的成为了他们父子间争夺权利的牺牲品。

从满心欢喜入宫到心如死灰成为乾隆的妃子,晋妃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可谓是把一辈子的厄运都感受到了一遍。

乾隆年事已高,不好女色,她再怎么年龄靓丽,也只能独守空房,一天又一天,一季又一季,正当她习惯了这样麻木又索然无味的生活时,厄运再一次给了她一击重锤。

1799年,乾隆去世了,仅入宫一年,才14岁的晋贵人,一下子就从不受宠的妃子变成了前朝皇帝的遗孀,处境可谓是说不尽的凄凉,然而,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直到嘉庆帝去世,晋贵人竟还一直安好。

1820年,道光继位,他下令“皇祖高宗纯皇帝的妃嫔,现在只剩下晋贵人一人,现将其尊封为晋贵人。”

也许对于晋妃来说,身份位次并不重要,她最想要的,是走出那宫墙,看看外面的世界,她宁愿要痛苦,也不要麻木,但是最终,她还是困死宫中,了却自己孤寂又可笑的一生了。

参考

「1」立平.梁钦佳.清代选秀女制度对旗人女性的意义与影响——以清宫选秀档案为中心 .[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130-131

更多文章

  • 4本经典神作小说,丝毫不逊于《回到明朝当王爷》!主角智算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十部顶级重生穿越到明末的小说,一本穿越到明朝的官场小说,明朝历史官场小说推荐

    第一本《庆余年》——猫腻精彩剧情:两位庆国最有权势的女人,就这样安静对坐着,饮茶闲叙,似乎刚才的一切都没有发生过,两个人谁都不愿意松动自己的心防,谁都不愿意去做那件事情——杀死范闲,婚事自然告吹,范家后继乏力,二皇子没有了支持,宰相高枕无忧,长公主依然病弱不堪地管着内库,为有需要的人提供源源不绝的银

  • 1775年,进入侍卫处六年的和珅,因一句《论语》,终于见到了乾隆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和珅是怎么被乾隆赏识的,和珅在乾隆朝的权力,和珅在乾隆时期的职责

    乾隆17岁那年还只是雍正一个皇子。一日他去宫里给自己父亲请安,偶然间遇到一个令他心动的女孩子。这个女孩子叫做马佳氏,她虽然贵为雍正的宠妃,但实际年龄却与乾隆相仿。马佳氏的一颦一笑都让乾隆魂牵梦萦,情窦初开的年纪里乾隆脑海始终对马佳氏的画面挥之不去。后来他常常借故进宫,就是为了偷偷去看马佳氏一眼。雍正

  • 15个宋朝奇闻趣事:大和尚开烧猪店男妓一条街瞎子预言北宋亡国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清明上河图》局部01岳飞孙子岳珂在其所著《桯史》一书中记载,宋朝人喜欢吃“野味”,杭州还有人专门开了一家名为“鬻野味”的餐馆,出售的“野味”价廉物美,生意好得不得了。而那家所谓的“野味”店,所出售的猫肉、狗肉等等,都是偷来的。相比之下,偷狗要简单粗暴得多,偷狗人往往在夜深人静之时行动,偷了就跑。偷

  • 包拯真是被毒死的吗?包拯墓在安徽被发现,死因被揭晓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真正的历史是过去发生的事情,是真实的、客观的存在。时间不能倒流,我们不能回到当时当地亲身感受历史,所以我们只能凭借传说、古籍对神秘的历史一探究竟。如此一来,历史上就出现很多谜团,至今都是未解之谜。例如中国第一大清官包拯的死因是什么?世人流传的说法是被毒死的。后来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包拯的死因逐渐被揭晓

  • 1691年,容貌出众但身份卑微的宋氏,被选为了雍正的试婚格格,作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从《清世宗宪皇帝实录》上我们可以得知,只要在雍正仍然为亲王时期就成为了其女人,那么日后雍正登基时,都会被封为嫔妃,其中地位跃迁最高的当属钮祜禄氏。因为生下了皇子,钮祜禄氏一跃从格格变为了熹妃。与钮祜禄氏相比,宋氏的遭遇就令人格外同情,她本是雍正的试婚格格,是雍正名副其实的第一名女人,但因为出身和自身

  • 1651年,孝庄皇后对洪承畴旧情难忘,特让儿子顺治召洪承畴进京议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顺治保住洪承畴吗,孝庄与洪承畴第二次见面了吗,洪承畴见皇太后

    两人见面后,洪承畴乘机对孝庄说:皇上爱上一歌姬,这不好呀。这歌姬是谁,洪承畴为何如此忌惮她?孝庄皇后和洪承畴的地位差距很大,但是他们能如此亲密,必然是有原因的。一般的关系怎么可能会在此时询问和干涉皇帝的行为?说到孝庄皇后和洪承畴之间的关系,就要从洪承畴被清军捕获后的故事说起。根据很多野史上说,洪承畴

  • 1635年,蒙古太后娜木钟归降后金 皇太极劝代善:“你娶了她吧!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为什么蒙古太后娜木钟,会亲自来归降?因为他的丈夫林丹汗,作为察哈尔部的首领,曾经和皇太极有过激烈的战斗,可惜实力不敌对方,被打得节节败退,本想着带着人马回去休养生息。可惜的是,他不幸感染了天花,当时的医疗条件十分有限,最终不治身亡。整个察哈尔部群龙无首,一时间人心惶惶。林丹汗生前一共娶了八位福晋,而

  • 1588年,努尔哈赤将11岁的东果格格,嫁给28岁的何和礼 新婚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588年4月,天高气爽,一支喜气洋洋的队伍正在路上缓缓而行,领头的,正是未来的清太祖努尔哈赤,彼时的他,是女真族的首领,他此行,是为了迎娶哈达贝勒的女儿纳喇氏。当时,女真族的迎亲规矩是,新郎必须要亲自去迎娶新娘才能彰显诚意,努尔哈赤这才率领众将士前去迎亲。正当大家欢天喜地,喜气洋洋的前进时,一个身

  • 和珅平日排场有多大?吃饭荒唐1幕被还原,网友:根本就是个废人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和珅简介和生活,和珅有多不简单,和珅是怎么为人的

    ▲和珅当年吃饭模样相当浮夸,全等侍女喂食(图/百科词条)日前,有一部视频还原了和珅当时坐拥富庶的实况。和珅用膳,基本上侍女会在桌边围成一圈,围着老爷,提供他各种需要。此时的和珅只要坐在主位上,什么都不用做,等着侍女亲自将食物喂入口。两位侍女会分别站在和珅左右两侧,左一口、右一口,和珅只要转头、张嘴即

  • 鳌拜的一个致命弱点,被孝庄利用,令康熙稳赢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康熙擒拿鳌拜这段历史中,孝庄皇太后的作用比较隐蔽,甚至常常被忽略。比如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鹿鼎记》中,孝庄皇太后就被直接无视,完全没有出场的机会。少年康熙被神化,被无限拔高,成了天降伟人,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我们细读历史,就会发现,没有孝庄皇太后在背后运筹帷幄,指点小康熙,以小康熙的那点能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