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跟着伊永文“穿越”回宋代,触摸古代我们的柔软时光

跟着伊永文“穿越”回宋代,触摸古代我们的柔软时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1508 更新时间:2024/1/31 15:38:11

这是伊永描绘给我们的代市民日常生活晨景。

伊永文用他常年耕耘在宋元明清文学及丰富史料中练就的功夫,打通时间壁垒,打通时空隧道,让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城市勾栏瓦舍那些美妙的嘈杂和活色生香,让近千年的时间距离可触可感。

宋代口技艺人

摘自伊永文著《宋代市民日常生活》

在2023年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伊永文先生的案头工作也进入“多头”收尾的紧张阶段——为在我们工人出版社出版的新书《宋代烟火》做签名本签名,为《东京梦华录笺注》完成增订本最后的章节。

《宋代烟火》

伊永文著

我们工人出版社2023年2月版

在他那间阳光充足的书房中,宽大的书桌案头整洁,一盆兰草青青,一盆杜鹃火红,书籍码放整齐,资料井井有条。这就像他许多年来专注做的事,纵然每日都有思绪跨越时空、下笔勾连古今,纵然心装城池、读书万卷、著作等身,却仍然安心在高校一隅,为人低调,工作和生活有板有眼,云淡风轻。

“超脱名利,一心专学”,中华书局前总编辑傅璇琮这样的评价,对于伊永文先生数十年来所做之事,恰如其分。傅璇琮先生此言,出现在他为伊永文的《东京梦华录笺注》所作序中。在中华书局出版的近1000页约60万字的《东京梦华录笺注》,是伊永文先生花费20多年时间潜心研究、呕心沥血而成就的学术专著。无资金资助,无团队助手,从青丝做到华发,以其一己之力,完成了这一具有超高学术价值的厚重典籍,堪称我们古典文学研究界的一个杰出的范例。

穿巷走乡的商贩挑一担物品,犹如一个流动的策划摊床

摘自伊永文著《宋代烟火》

01

伊永文,1950年2月出生在哈尔滨,南开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黑龙江大学文学院我们古代文学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为宋代市民生活与文学研究。曾两次获得黑龙江省社会科学优秀科研成果专著一等奖。2002年获得我们图书奖。主持过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2023年社会科学基金科研资助项目。2003年获得省政府特殊津贴。

在1973年进入南开大学时,伊永文的学术研究能力就崭露头角。1975年,他发表在《天津师范学院学报》第5期上的《水浒传是反映市民阶层利益的作品》一文一经刊出,即受到当时学术界的关注和重视。从大学开始,他就坚持独立思考,学术研究重“原点原型”,大胆创新的学风一直没有改变。也是从《水浒传》研究开始,他进入对宋代市民、城市的探索,这就必然触及《东京梦华录》,对和这本书的相关资料有意积累。

1987年,伊永文所著《宋代城市时尚》由黑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深得我国现代文学作家、宋金史专家兴业先生赞赏,称之有“融历史于文学于一炉的杰构”“以拔山举鼎的大力,如绣花雕虫的精艺,举重若轻,深入浅出”。

1999年,我们社会出版社出版了伊永文的《宋代市民生活》和《古代我们札记》,两书3次印刷达2万册。2004年末,两书经进一步修订为《行走在宋代的城市》和《到古代我们去旅行》,由中华书局印发,2005年2月、2月两次印刷1.1万册,并在海外发行。

在两书发行期间,《我们史研究动态》《光明日报》《中华读书报》《文汇读书周报》《书品》及《北京日报》《杭州日报》等20余家报刊杂志发表了对两书的评价。搜狐、新浪10多个网站连载了这两本书的电子版。2006年2月,上海电视台《文化我们》栏目以伊永文先生的著作《到古代我们去旅行》为基础,制作了3集电视片播出。

相比于进入畅销书行列的“时尚”“札记”,最能体现伊永文研究功力、受国内外学术界关注并广泛认可的著述,当属他的《东京梦华录笺注》。

1987年完成了这本书15万字的初稿。1993年,伊永文带着《东京梦华录笺注》部分样稿,经恩师达津教授推荐,面见时任中华书局总编辑的傅璇琮先生,并深得这位著名学者的赞赏,达成出版协议。此后,又经过十多年时间的心血磨砺,2006年2月《东京梦华录笺注》这部学术专著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这部书分上下两册,竖版正体字印发,首次印发3000册,当年即销售一空,到2023年2月已印刷10次。中华书局还将《东京梦华录笺注》列为《国学文库》之一种,向海内外推荐。此类在中华书局都属于“高精尖”的书,在如此短时间多次印刷,足以说明学术界对它的欢迎和认可程度。

2007年2月,国外著名我们学者金敏镐教授受国外学术振兴金资助,专程赴黑龙江大学就《东京梦华录笺注》访问了伊永文先生,并写成专访发表在国外《我们学会学报》上。此后经年,《东京梦华录笺注》在海外汉学界已产生积极的影响。

卖眼药者,披一身眼睛绘图,贩卖眼药,是宋代市民在策划史上的一大创造

摘自伊永文著《宋代烟火》

02

和伊永文先生隔一杯清茶的氤氲对坐攀谈,听这位令人敬佩的古稀学者讲述他40多年的工作和生活经历,感受他内心的丰富、思维的缜密、谦逊认真的风范,也意外地看到了他情感中的“柔软”——当他将思绪迁回到上世纪70年代初,回忆在南开大学追随恩师王达津先生的那些美好时光时,他突然哽咽住,久久说不出话来。

“他和师母对我就像家人,他们的品格和学识,让我终生难忘。先生教导我,做文学研究要从‘考据’开始,他给我开的书单总是满满一大页,我至今都记得。我很想他们……”哽咽中,伊永文先生进入了深深的怀念。

南开毕业后,已进入《黑龙江青年》做编辑的他,一个偶然的机会,被借调到当时的黑龙江商学院做资助项目明清饮食史研究。这种工作的辗转,反而对他一直持续在做的《东京梦华录笺注》写作开了一扇窗。进入高校,他有了更多博览群书和方便查阅资料的机会,并因此而熟悉和掌握了许多烹饪方面的知识,这对“断句以伎艺饮食为最难”的《东京梦华录》作笺注,可谓柳暗花明。

“古典文献要走出枯燥的伤胡同,必须走向民间。”这是伊永文先生多年艰辛考据、潜心研究的源动力。翻开伊永文所著《东京梦华录笺注》,其资料之繁富,“是同类著作所未有的”(傅璇琮语)。此前较为著名的《东京梦华录》邓之诚注本引有宋元典籍148种,而伊永文的笺注本几乎包容了他所能找到的所有宋代笔记、元代及明清人的书,达1200多种。所引用的还不局限于传统经学、史学等典章制度之书,而是广泛引用诗文集、笔记、诗话、话本,甚至笑话、相声之类俗文学图画,囊括多门类知识,还原了宋代东京汴梁城的世俗生活场景,扩大了宋代文明史研究的领域。

引用佐证书籍达1200多种,那翻阅查找的书籍资料要多少?伊永文淡淡地说,当时在哈尔滨市图书馆,我把要翻阅的书目给馆员,他们找出来的书要用小车推给我。

可以想象,在那个还没有电子存储工具的年代,他用作标注和记录的卡片和小纸条该有多少。在潜心笺注的那20多年里,伊永文练就了一副如“扫描器”般的鹰眼,能把有用的佐证素材尽收眼底,并用脑记住,需要时准确查找。

自宋以来,烧饼一直作为最普遍的“快餐”流行

摘自伊永文著《宋代烟火》

03

从离开南开大学至今,40多年过去了,伊永文穿插在《东京梦华录笺注》这一浩大的学术工程期间,还以优美的散文形式写下了《古代我们闲情琐记》《宋代市民日常生活》《宋代烟火》等畅销书籍,这些畅销书体现了他独特的文采和清新流畅的叙事风格。

伊永文所著《宋代市民日常生活》堪称“文字版的《清明上河图》”。这些将古代城市相貌娓娓道来的读本,消融了学究气,追求着通俗美化的表达。“文笔倩丽,引人入胜”(徐兴业语)。这与伊永文始终贯彻义理、考据、辞章“三位一体”缺一不可的理念有关。“可以说史事无一字无来处,均经反复推敲”,严谨的学术作风带给伊永文绝对的学术自信。

《清明上河图》中说唱场面

摘自伊永文著《宋代市民日常生活》

著名学者陈四益评价说:“伊永文的工作看似琐细,但却正是我所希望的修复历史细部的工作,一定能为别一种历史叙述奠定基础。”作家安意如为其书点评:“恰好有个伊永文,他像张择端一样是‘界画’高手。行文自在,用笔平实,如同织锦,出来的东西,也是耐看到极致。”

伊永文在他的《古代我们闲情琐记》出版后记中说:“我的本业是专治我们古典笔记。也许我所涉及的这些领域,在某些人看来是‘不务正业’。但我不后悔,我所做的这些跨学科的粗浅探讨,正是为了适应各种专业互相渗透……这些研究使我坚信:过往的历史和文学,在很大程度上需经互相证明,才能清晰起来。”

清末京城的夏天,匠人们在搭建遮阳凉棚。高高的棚架上,匠人们踩着竹竿行走如飞,引来很多路人驻足围观。

摘自伊永文著《古代我们闲情琐记》

伊永文心中的城池很大很广阔很世界,他几乎用毕生的精力投入到这座城池的寻觅中来,相信他还有不断的探索贡献出来……

注:本文原载于《黑龙江日报》,作者张长虹系黑龙江日报报业集团高级编辑,资深记者,两届我们新闻奖获得者。

点击购买以下伊永文作品

即可了解更多

欢迎关注

我们工人出版社短视频号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清平乐曹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宋仁宗曹皇后感情如何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仁宗有没有娶错曹皇后宋仁宗身为一代明君,但他娶的两位皇后都并非情愿,无论是郭皇后还是曹皇后,都不算是宋仁宗的挚爱。唯独张贵妃得宠,但她伤后才被追封皇后,生前也是无缘国母之位。很多人不理解,宋仁宗为什么没办法决定自己皇后的人选,他到底有没有娶错曹皇后呢?从夫妻感情角度来说,可能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

  • 鹦鹉一句话破无头公案惊动唐玄宗赐号绿衣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学者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一个小鸟为主鸣冤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当时京都长安有一个富豪,名叫杨崇义,家族积累的财物富可敌国,属于“富N代”,其珍宝古玩之物“僭于王公”,连王公大臣都自叹弗如。据史料记载:唐朝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名士,

  • 资治通鉴:顶替领导上位,这4点是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原文】(可跳过原文看解析)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译文】(可跳过译文看解析)当时赵王刚十岁,高帝担心自己死后

  • 预言家?不听他的两个挂了,听他的隋文帝,37年后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末年,有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星相学大师,叫庾季才,字叔弈,荆州新野(今属河南新野)人。幼年聪慧好学,悟性很强,八岁能背诵《尚书》,十二岁精通《周易》,善于观测天象。南梁湘东王萧绎对庾季才极为赏识,任命他为外兵参军。后来,萧绎当了皇帝,史称梁元帝,以庾季才为中书侍郎,后迁为太史令,封宜昌县伯。庾季

  • 朱元璋曾赞朱棣像年轻的自己,但为何他却皇位交给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杀了几个兄弟,朱棣老婆徐皇后简介,少年朱棣

    首先,马上可打天下,却无法治天下,地方想要繁荣富强需要仁君。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在跟陈友谅激战,双方为夺得整片南方的控制权,打得是不可开交。正是这样,朱棣自幼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彪悍杀伐之气,长大自然也成为了一名可玩谋略、又可亲统兵的帅才,刀剑在他手中甚至能玩出花来。朱元璋每每看到朱棣,都十分满

  • 朱元璋为何不将皇位传给朱棣?专家:谁都行,就朱棣不能!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天子守国门”展现了大明的骨气,“郑和下西洋”让大明影响力辐射到大半个地球。这两件事都离不开明成祖朱棣的影子,毕竟都是他当皇帝时候的事。明成祖朱棣作为明朝第三个皇帝年号永乐,朱棣在位时候首先就是迁都北京。因为当时山海关外都是满族等许多敌对势力,北方边患十分严重.朱元璋觉得朱棣性格和自己一样,有些残忍

  • 唐朝时期的国土面积有多大,包括哪些地方?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武德元年(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次年二月,开州蛮首冉肇则攻陷通州、开州城。 武德三年(620)十二月,李靖收复开、通二州。安史之乱后,陇右地区多为吐蕃所据,直至851年唐边镇克复陇右秦原等三州七关,沙州张义潮逐吐蕃守将以瓜、沙、伊、西等十一州归唐,到861年又收复凉州,自此除河北三镇外

  • 状元给皇帝戴帽子,引发后宫震动,锦衣卫勘破谜案,揭露人心险恶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锦衣卫简介,锦衣卫东厂西厂,明朝野史锦衣卫

    明宣宗明宣宗年间,民间沸沸扬扬地传着一件令帝王之家难以启齿的事情——明宣宗的宠妃兰妃与新状元李文清勾搭,给他戴了一顶帽子子。这兰妃乃是兖州知府张涛之女,自宣明宗见此女之后,就像是被勾了魂似的整日不离其左右。明宣宗独宠兰妃,其他妃子自然嫉妒,尤其是那一手遮天、皇帝也要忌惮三分的梅妃早就把她当作是眼中钉

  • 朱棣兵变造反,攻陷皇宫发现1圣旨,看完放声大哭:我对不起我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他登基后,就立大儿子朱标立为太子,可惜的是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就立了朱允炆为皇太孙。当时朱棣的能力很强,而且也很有野心,朱元璋很早就看出了他的心思,于是就对他非常的忌惮。朱棣其实一直对皇位有意,并且在很大程度上是像朱元璋的性格,在朱标伤后,朱棣想,这我有机会了吧。很可惜朱元

  • 299清帝退位,淮军进入大同抢劫,大同起义领袖多数遇害 1912.2.25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大同府,朱衣阁。1907年法国汉学家沙畹拍摄。1912年2月12日,清廷宣读了宣统皇帝退位诏书。清朝268年的历史宣告终结。民国南北统一,全国遍悬五色旗。1912年2月23日(正月初六)清军率部进入大同城,入城部队是由郭殿邦、杨荣泰的淮军和陈希义率领的毅军两部分合成的。淮军军纪不严,入城后大索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