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元明时期,冰在皇宫贵胄生活,以及祭祀等方面意义重大

元明时期,冰在皇宫贵胄生活,以及祭祀等方面意义重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2050 更新时间:2024/1/16 9:41:16

元代之前冰事述要

冰事为冰之冬藏夏用等所涉及之事。元明时期冰之藏用事情,于先前诸代如先秦、两汉、唐宋等相比有不同之处。欲明元明时期诸状,需先对此前历代冰之所涉诸事做一简要梳理。

藏冰、用冰等事,先秦即已有之,其所涉及,并且人专司其事。季冬行藏冰,因该时为一岁之最寒之故。而藏、出行祭享司寒之礼,所用之物中黑牡即指黑羊,租黍指黑色之草,桃弧、棘矢则为禳除凶邪之用。开冰之后,行荐冰寝、庙之事,有敬重鬼神之意。后颁冰,即赏赐冰于众人,赐冰之后,遂行宾客、丧浴用冰诸事。

涉冰诸事至于两汉,和先秦有很大不同,记载多为对典籍藏冰诸事之解释,如亨、何休所注等。西汉时,冰事有惠帝四年三月“未央宫冰室灾”之记载,为西汉皇室藏冰之证明。同时,考古发现长乐宫中亦有凌室遗址。不仅如此,秦汉之时君行宫也有凌室藏冰之事可知西汉时期皇室藏冰场所已有多处,藏冰供应皇室使用无疑。而西汉涉冰记载也仅至此,并无其它。

而刘宋时期涉冰诸事有较为完备记载。宋孝武帝大明六年五月“丙戌置凌室,修藏冰之礼”所定之礼依先秦故事。季冬之月凌室长率山舆取冰于深山穷谷之地,以黑牡、柜属祭司寒,后纳于乐游苑之凌室。仲春出冰祭祀司寒,如藏冰时故事。冰后先荐新寝庙,天热时,消暑及膳食皆用冰以御温气,自立夏至立秋,臣下丧葬皆有冰可用。由制度可知,南朝宋所定藏冰相关事宜皆同于先秦,所制定依据先秦礼制无疑,取冰于深山穷谷,固阴组寒之地及祭祀司寒等事之实行,重新恢复了先秦藏冰之实。

至南朝宋时,涉冰诸事自秦汉以后始有明确的记载。于此之外,南北朝时期之北方,北魏规定管辖之下诸州皆须置冰室以藏冰,藏冰盖为解暑所用。但藏冰数量或仍然较少,乃至有皇室求冰而不可得之状。

后唐明宗长兴元年十月有藏冰之举,后周太祖显德元年孟冬祭司寒藏冰,开冰之祭俟冰室成即行之。这一时期藏冰所涉诸事并不依旧例,较为随意。两宋藏冰、开冰并祭祀司寒、荐新用冰等诸冰事大体同于唐代。祭祀司寒、开冰及荐新之事,宋代立国之始皆取四月为之,后改,同唐代二月之例。大臣丧葬给冰,同于唐代给冰之制。

其中冰之所藏除供给使用外,尚有他意。“藏冰、启冰,亦圣人辅相调燮之一事耳”,同时,此调燮之事较上述礼节所体现之意义,并不为轻。藏冰、发冰等在春秋时被认为有调變阴阳功用。其事于国为大,故于书中存其事。冰之藏用非仅为供人事使用,行藏冰之事于阴阳之调燮有密切关系,此等意义之赋予,使藏冰、用冰本身脱离具体事务而神圣化,如先秦之记载,后至于南朝刘宋,藏冰、开冰及祭祀司寒等相关礼仪幵始重新见于史料,冰所代表调燮阴阳意义被重新重视,后隋唐沿袭而行,至于宋代,藏冰等不再严格遵循礼制所规定及隋唐旧事而行,藏冰被寄予之调燮阴阳意义在宋代表现并不明显。而金代则并无祭祀司寒之事,藏冰所具有调燮阴阳之作用不复出现。

总之,藏冰、用冰等涉冰事先秦典籍中有所记载,其后历代多有实行。隋唐时,藏冰等事得以完全实行,所含礼制意义也进而得以彰显。然至于宋金,涉冰诸事并未得以完全遵循,所具有之意义进而呈现弱化趋势。同时,两宋时,社会生活中涉冰记载增多,趋势明显。

元明藏冰

元明之时藏冰同样存在,今详举此两代之事以说明之。另关于藏冰所在,历代史料中有凌阴、凌室、冰室、冰井、冰窖、冰窨、雪窨、冰厂等不同名称,然上述诸名称使用时期不一。据笔者翻阅相关史书,冰室及凌室的使用记载一直存在;冰井一词所用时期自南北朝以降,止于宋金,元明以下,不见记载;冰窖,则自明以后开始使用,之前少见;冰窨自南宋以下见于记载;雪窨则主要见于宋、元两代;明代以后,冰厂开始出现在史籍之中。

元代藏冰

鉴于史料原因,元代藏冰事情记载较少,同时缺乏关于元廷藏冰详细记载,但通过它方面相关记载,亦可窥元廷藏冰事宜。知大都兴圣宫东有凌室六问,此为元代大都宫廷藏冰地点之记载。关于兴圣宫情况,史载兴建于武宗至大元年、在元代主要供皇太后及后妃使用。大都宫城内之凌室记载中房间大小不详,但从该凌室位置来看,功能为供应兴圣宫所用无疑。就史料记载和研究情况来看,兴圣宫规模很大,内部所居住人员应不在少数。同时,兴圣宫举行不少朝会、佛事及宴饮事是元代中后期皇室及朝廷活动一重要场所,包括冰在内,耗费物品必然较多。

元大都宫阙有大内、兴圣宫和隆福宫三大建筑群,隆福宫在元代主要为皇太子居住场所,规模和兴圣宫相若,而大内是大都主要宫城,为皇帝所居住。地位较之兴圣宫和隆福宫更为重要。同时大内规模之大,远胜其它两处宫城。就地理位置而言,大内、兴圣宫、隆福宫分居太液池三端,且相互之间距离较远。因此,比拟兴圣宫藏冰情况,其它两处宫室也当有藏冰所在,并且规模应不低于兴圣宫情况。

藏冰主要针对阜室供冰,然宫廷藏冰场所是否兼供朝廷所需用冰,目前不详。马祖常任职枢密院期间,有官冰和官曹夏季供冰之事,即说明时有朝廷供应冰雪之事,可知元廷有夏季供应官员冰雪之衙门,所用冰雪为司职衙门自行收藏。

明代藏冰

明代藏冰记载详细,就史料分布情况,本将明代藏冰分为朝廷、宫廷及地方藏冰事,逐一叙述。

明代朝廷藏冰事:洪武年所定藏冰事;朝廷冰害在正阳门外;内官监负责掌管冰窨;藏冰由礼部、锦衣卫或工部、户部合作执行等事。同时,清代正阳门至天坛中有大冰窖胡同,和明代藏冰凌阴或有一定关联。据以推之,明代朝廷藏冰之凌阴在由圜丘至正阳门之间。而明代荐新等祭祀事需用冰,冰窨设立于此,方便祭祀。另明代朝廷取冰于“凿池二十区”,所设立之规模如何,不可得知,但此二十区所能提供冰之数量,定不在少数。

外冰窨大致在正阳门与太庙之间方位。而于里冰窨具体地理位置,可做一简单推断。明代内府太监刘若愚有《酌中志》一书,该书对于明代皇城内诸多建筑有详细的记载,由其文可推知内冰窖之位置。而明代朝廷藏冰数量,已不可考,但从参与藏冰人员数量上可知晓一二。里冰窨藏冰须征用“旗军二百七十余名”,有众多人员参与其中,取冰数量应不在少数。山于冰之应用范围很广,“凡每岁四月初一闩起、至九月终止。一应供上膳港、并祭祀品味、俱用冰。於内外冰窖取进”,故须以大量藏冰做支撑,明代大臣陆深曾提到京师有藏冰至多的情况‘,明末熹宗奶妈客氏在夏季于大凉棚中“冰无算”,皆为藏冰数量众多之证明。

而且除了朝廷藏冰外,各地方王府自行藏冰,以供己用。还有明代军队及地方也有藏冰事情的记载。军队自行收藏冰雪,以供来年人事之用。明代中军都督府“每年十二月、督令各门官军、及时打冰藏用。至明年五六月发冰。”所记载即为此事,此外,明代团营有“(军士)修冰害”冰的记载。地方上面,除了地方藏冰自用外,尚须釆冰供给当地藩王。除此之外,就民间冰之藏用情形而言,多发生在京城及江南地区。总之,元明两代朝廷及地方皆有藏冰以用的记载,且收藏冰雪数量不在少数。

更多文章

  • 名将薛仁贵率领10万大军,远征吐蕃,为何会被打得全军覆没?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1. 兵力不足: 首先,薛仁贵的10万大军,虽然是当时最强的军力之一,但实际上是不够的。当时,吐蕃的军力已经逐渐强大了,因此唐朝需要更多的兵力来对抗吐蕃。而薛仁贵在远征吐蕃时,没有得到充足的补给和支援,导致他的兵力不足,难以抵挡吐蕃的攻势。2. 缺乏谋略: 其次,薛仁贵在这场战争中表现出了一定的缺乏

  • 为何同为开国皇帝,赵匡胤只能杯酒释兵权,朱元璋却能手起刀落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赵匡胤之所以选择用“杯酒释兵权”这样温和的手段,而没有用朱元璋那样激烈的手段,是因为他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赵匡胤之所以没有朱元璋这样的能力,不仅离不开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和他开创宋朝当皇帝的方式息息相关。朱温篡唐而立梁之后,开启了五代十国这一乱世,这一乱世有一个极为明显的特征,那就是武将篡位。拿后

  • 朱元璋若是把皇位给了朱标,是不是朱标会把大明治理得比朱棣更好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朱棣出生的时候,他老爹朱元璋和陈友谅争夺天下如火如荼,连名字都来不及给他取,可以想见,当时朱元璋是多么忙碌,朱棣就是在这种被放养的情况下长大的。太祖皇帝都要登基了,才想起儿子没有名,于是敬告天地祖先,才给几个儿子取了名,此时朱棣都七岁了。朱棣十七岁的时候,朱元璋外放他去安徽凤阳老家实习,了解民间疾苦

  • 图文看电影《狄仁杰之飞头罗刹》,妖作祟还是人作怪?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近期上映的这部国产大片,悬疑程度绝对不次于《唐探》哦!今天我们一起走进《狄仁杰之飞头罗刹》,一探究竟吧!那是在贞观年间,大唐空前盛世,在武后的祈福大典上,天空中突然出现一条金色巨龙,这本是祥瑞之兆。却不料就在这时,云层中惊现巨大的恶魔头颅,原来这就是传说中的飞头罗刹。大臣们吓得四处逃窜,侍卫们为了护

  • 跟着伊永文“穿越”回宋代,触摸古代我们的柔软时光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这是伊永文描绘给我们的宋代市民日常生活晨景。伊永文用他常年耕耘在宋元明清文学及丰富史料中练就的功夫,打通时间壁垒,打通时空隧道,让我们能感受到古代城市勾栏瓦舍那些美妙的嘈杂和活色生香,让近千年的时间距离可触可感。宋代口技艺人摘自伊永文著《宋代市民日常生活》在2023年即将结束的最后几天,伊永文先生的

  • 清平乐曹皇后的一生是怎样的 宋仁宗曹皇后感情如何结局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仁宗有没有娶错曹皇后宋仁宗身为一代明君,但他娶的两位皇后都并非情愿,无论是郭皇后还是曹皇后,都不算是宋仁宗的挚爱。唯独张贵妃得宠,但她伤后才被追封皇后,生前也是无缘国母之位。很多人不理解,宋仁宗为什么没办法决定自己皇后的人选,他到底有没有娶错曹皇后呢?从夫妻感情角度来说,可能这不是一个好的选择,但

  • 鹦鹉一句话破无头公案惊动唐玄宗赐号绿衣使者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五代十国时期,著名学者王仁裕在《开元天宝遗事》中记载了一个小鸟为主鸣冤的感人故事。故事发生在唐玄宗在位的时候,当时京都长安有一个富豪,名叫杨崇义,家族积累的财物富可敌国,属于“富N代”,其珍宝古玩之物“僭于王公”,连王公大臣都自叹弗如。据史料记载:唐朝富商王元宝、杨崇义、郭万金等“各以延纳四方名士,

  • 资治通鉴:顶替领导上位,这4点是基础!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帝十年(甲辰,公元前197年)【原文】(可跳过原文看解析)时赵王年十岁,上忧万岁之后不全也;符玺御史赵尧请为赵王置贵强相,及吕后、太子、群臣素所敬惮者。上曰:“谁可者?”尧曰:“御史大夫昌,其人也。”上乃以昌相赵,而以尧代昌为御史大夫。【译文】(可跳过译文看解析)当时赵王刚十岁,高帝担心自己死后

  • 预言家?不听他的两个挂了,听他的隋文帝,37年后国破家亡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朝末年,有个著名的天文学家、星相学大师,叫庾季才,字叔弈,荆州新野(今属河南新野)人。幼年聪慧好学,悟性很强,八岁能背诵《尚书》,十二岁精通《周易》,善于观测天象。南梁湘东王萧绎对庾季才极为赏识,任命他为外兵参军。后来,萧绎当了皇帝,史称梁元帝,以庾季才为中书侍郎,后迁为太史令,封宜昌县伯。庾季

  • 朱元璋曾赞朱棣像年轻的自己,但为何他却皇位交给了朱允炆?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朱棣杀了几个兄弟,朱棣老婆徐皇后简介,少年朱棣

    首先,马上可打天下,却无法治天下,地方想要繁荣富强需要仁君。朱棣出生时,朱元璋正在跟陈友谅激战,双方为夺得整片南方的控制权,打得是不可开交。正是这样,朱棣自幼在军营中长大,耳濡目染人彪悍杀伐之气,长大自然也成为了一名可玩谋略、又可亲统兵的帅才,刀剑在他手中甚至能玩出花来。朱元璋每每看到朱棣,都十分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