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魏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是谁?

曹魏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是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916 更新时间:2024/2/18 0:00:25

一、以武帝曹操的视角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几何?乐进的位置怎么样?

曹操麾下的异性战将很多,独独对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这五人最为看重,然而他们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迥异的。

我们先看曹操在公元206年写给汉献帝的奏疏。

此时,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早已在曹操的麾下征战多年。

《三国志·乐进传》记载:

建安十一年,太祖表汉帝,称进及于禁、张辽曰:"武力既弘,计略周备,质忠性一,守执节义,每临战攻,常为督率,奋强突固,无坚不陷,自援枹鼓,手不知倦。又遣别征,统御师旅,抚众则和,奉令无犯,当敌制决,靡有遗失。论功纪用,宜各显宠。"

在这一年的奏疏中,曹操专门提及了三个人,他们分别是乐进、于禁以及张辽。曹操对他们进行了评价,这个评价主要涉及到三人的三个优点:身先士卒,战无不胜;计划周详,算无遗策;忠于职守,坚守节操。

从这个评语上看,不管是乐进、于禁还是张辽,他们三人在曹操的眼里皆是如此,因此任命于禁为虎威将军,乐进为折冲将军,张辽为荡寇将军。

可见,以曹操的视角来看,这三人无论如何是排在张郃以及徐晃之前。这个时候是公元206年,距离公元219年还有十多年,许多事情在变化,可是即使如此,如果抛开于禁投降的事情,这三人依然要强于张郃和徐晃。

然而,在公元219年前后,三人的职位发生变化,因此排名也跟着变化。

此时,于禁是左将军,张辽是征东将军,乐进则是右将军。

可见,以曹操的看法而言,他们的排名应该是于禁为第一,乐进为第二,而张辽则是第三。

至于其他两位即张郃和徐晃,曹操对他们之间的评价也是各异,不过也可以看出他们之间的显著区别。

《三国志·张郃传》记载:

太祖得郃甚喜,谓曰:"昔子胥不早寤,自使身危,岂若微子去殷、韩信归汉邪?"。

《三国志·徐晃传》记载:

太祖令曰:"贼围堑鹿角十重,将军致战全胜,遂陷贼围,多斩首虏。吾用兵三十馀年,及所闻古之善用兵者,未有长驱径入敌围者也。且樊、襄阳之在围,过於莒、即墨,将军之功,逾孙武、穰苴。"

通过曹操对他们二人的评价对比而言,曹操对徐晃的评价远远高于张郃。

曹操将徐晃比作古代的於莒、即墨以及孙武、穰苴,而对张郃只是将他的行为比作韩信而已。可见,在曹操的眼里,徐晃远高于张郃。

从评价上看,徐晃要高于张郃,而截至公元219年前后,张郃还只是一个荡寇将军,相当于公元206年张辽、于禁以及乐进的职位;而徐晃此时也是平寇将军,假节,张郃也是荡寇将军, 假节,从职位上讲两位差不多,不过从评价上讲,徐晃要远远高于张郃。

因此,综合曹操对五子良将的评价以及他们职位的高低,五子良将之间的排名应该是于禁、乐进、张辽、徐晃以及张郃,从而可以看出,乐进确实不是最差,而是排名第二,最差的那一个是张郃。

二、从历史记录的实际战绩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怎么样?乐进排名几何?

抛开曹操的个人看法,从历史实际记录他们的战绩来看,他们的排名也发生了变化。

1、张辽的战绩。

张辽的战绩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个是征讨袁氏集团,一个是征讨乌桓,一个是攻孙权

依照《张辽传》的记载,可以看出,张辽在公元219年之前的战绩非常丰富,多达十四次,其中以乌桓之战和逍遥津之战最为著名,功勋最为卓著。之所以这么认为,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原因

一个原因是乌桓之战在形势处于劣势的情况下,张辽凭借个人的勇武极大地鼓舞了曹操以及其他的同僚,从而一举击败了乌桓,为曹操平定乌桓打下了基础。

另外一个原因是逍遥津之战击破了孙权的胆气,为曹操赢得樊城之战乃至维系合肥战线的稳定起到了极大作用。

不管是乌桓之战还是逍遥津之战的胜利均是战役级别的胜利,不是一般战术级别的胜利可以比拟。

2、乐进的战绩。

乐进不同于张辽,他跟随曹操的时间非常早,曹操起兵不久就追随曹操,以帐下吏起身,最后做到右将军,这个时候已经是公元216年,而张辽此时才是征东将军而已。同是参与了逍遥津之战,张辽才得了征东将军,而乐进合计以前的功劳,被封为右将军。

可见,如果乐进不死于218年,其地位将远远高于张辽。

不过,综合来看,乐进虽然打通街,打了一个满场,参与的战役多,可是比起张辽的战绩而言,还是稍逊一筹。原因是在逍遥津之战和乌桓之战中,乐进虽然都参与了,只是成绩远没有张辽那么抢眼。

因此,从排名上看,张辽要高于乐进一级。

3、于禁的战绩。

于禁和张辽以及乐进相比,其功绩大部分中规中矩,并没有像张辽那样抢眼的战绩,这个和于禁为人处世的方式有关。

因此,对比而言,于禁的职位虽然比张辽和乐进要强得多,可是战绩却比他们要逊色不少。

4、徐晃的战绩。

徐晃征战的次数和乐进有得一比,只是有些非常重要的战役却并没有参加,比如逍遥津之战。还有在乌桓之战中,他接受张辽的指挥,因此比起张辽而言还是逊色一些。

不过,在樊城之中大放异彩,打出了人生的顶峰,因此比中规中矩的于禁要丰富一些,那么排名也就相应比于禁要高一级。

5、张郃的战绩。

张郃活到了公元231年,而乐进只是活到了218年,张辽活到222年,徐晃活到了227年,于禁则活到221年,可见五子良将中,张郃活到了最后,年纪也是最大,如果进行比较,应该同时时代比较相对比较客观,因此,公元219年之后张郃的战绩就应该暂时忽略掉。

张郃投靠曹操的时间最短,因此在曹操麾下立下战功的时间和机会相对比较少,这样与其功绩相比,他在五子良将中应该是最差的那一个。

可见,如果单靠历史记录的战绩排名来看,他们应该是张辽第一,乐进第二,徐晃第三,于禁第四,张郃第五。

三、总结。

五子良将的排名以曹操的视角和实际战绩来划分,这包含各自的职位以及同时代的比较得出的相对公允的意见。

对于乐进而言,不管以什么样的方式排名,乐进都不是最差的那一个,也不是最好的,一直位居老二的位置。

不过,不同的人,不同的比较方式,他们的排名大概也就不一样吧。

更多文章

  • 武则天如果当初把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承嗣是谁,唐承嗣哭了也没人疼,古代承嗣是什么意思

    武承嗣这个人心狠手辣,而且又谗害忠良,有人违背自己的意愿,不听自己安排,和自己对着干的话,武承嗣都可能会杀了他们。而且武承嗣一直想除掉唐家的子孙,曾经一度想让武则天除掉唐家的后人,直接把大唐的江山彻底变成武家的江山,由此可见武承嗣的野心之大。从武则天自己的情况考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狄仁杰以儿子和侄子

  • 西汉朝他和哥哥一起风光了50多年自行废立皇帝确没管好家人最终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01一门牛人汉武帝时,有一个大臣名叫霍光,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朝廷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霍去病。兄弟俩的功勋不相上下,一个驰骋沙场,一个辅政于内,前后在西汉风光了50余年,这还没算上他的舅舅卫青,舅母卫子夫、表兄弟刘据。汉武帝死后,霍光正式接受汉

  • 最传奇女子,13岁为王妃,被6代皇帝宠幸,48岁迷倒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就是来自南朝的萧皇后,美貌堪比天上的仙子,小时候就被算命先生预言,将来一定能成为大人物,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只是可惜了一点,那就是美人注定了情路坎坷,萧皇后不仅貌美,而且才貌双全,论政治才能也是少有的奇人。十三岁时,靠着自己美貌,服侍过杨广,在杨广的身边,她既是心爱的枕边人也是一名谋士,多次为杨

  • 西汉末年混乱局势,西汉哪位皇帝可以搞定,或者有几位皇帝能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是汉高祖刘邦继位,那么,他不会顾忌太多的因素,只会毫不留情地对外戚进行残酷的清理,想尽一切办法巩固他的刘氏江山社稷,再立一个规矩~谁敢推翻刘氏的江山社稷,天下人共击杀之。看看汉高祖的发家历史,我们就会觉得王莽这样的人真不是刘邦的对手,更会在刘邦手下服服帖帖的。再说,王莽遇到刘邦,即使有野心,也是

  • 唐朝“第一宰相”为何死后被李世民砸掉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宰相一览表,唐朝有名的宰相和事迹,李世民的宰相完整视频

    魏徵图像开端——君臣初识玄武门之变魏征最早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神情自若的说道:“如果太子早听微臣的意见,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给予他重任。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征带到寝

  • 西汉的首富,皇帝的宠臣,为什么最后饿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初年,有个叫邓贤的人,他的家乡蜀郡南安(今属四川乐山)地处偏远,避开了秦末战乱。邓家因而家境殷实,邓贤也读了几年书,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邓贤成家后,妻子接连生了几个女儿,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当时,邓家所居住的村子北边,南阳郡通往汝南郡的高速公路——官道开通。邓贤就给儿子取名为“通”。邓通幼年时

  • 传奇武则天,第一集,英主托付奔黄泉,妩媚饮恨入禅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简单武则天简介,武则天每集讲解,武则天传奇第一次受宠是多少集

    刚过知命之年的李世民睁开沉重的眼睑,看着在榻前守护多日的太子李治问道。这雨下了有些日子了吧?过了端阳节,就一直下下停停,大概有半月之久了。李治脸上掠过依稀的痛楚应道。他说完这话,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病体日重的父皇,眼里含着酸涩的泪花。自从父皇病倒后,他就负起了监国的重任。内政、邦教、祭祀,不管多艰

  • 不为人知的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揭秘唐朝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玄武门之变5,玄武门之变央视纪录片,南京玄武门历史简介

    这次政变的导火索是安禄山的叛乱。安禄山本是唐朝的名将,但他在唐肃宗晚年时期变得越来越野心勃勃,逐渐失去了对唐朝朝廷的信任。756年,他在京畿(今天的河北和北京地区)起兵反叛,并得到了许多士兵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唐肃宗为了平息叛乱,出兵征讨,但由于战事失利和官员的贪污腐败,唐朝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

  • 西晋,亡在了这个匈奴手中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刘渊01那一年,刘曜8岁,他跟随叔父刘渊去打猎。天下大雨,大家在一棵树下躲雨,突然一声炸雷,打得那棵树都震动了,其他人吓得人仰马翻,唯独小小年纪的刘曜神色自若。“这小子将来肯定有出息”,刘渊看在眼里,欣赏在心里。如果普通人说这样的话,肯定没啥说服力。但刘渊不一样,因为他实在太过牛X——中国历史上第一

  • 邯郸这个镇,地处三省交界地,因为一位晋朝文人而得名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束皙因文才而名垂青史束皙博学多才,文章写得好又没有纨绔子弟的臭毛病。束皙的爷爷、父亲两代人都当过太守(近似于今天的市长),生于这样家庭,按理说束皙当官是轻而易举的事儿。但是,他和哥哥束璆最初都只能闲待在家里“啃老”。原来,束璆娶了重臣石鉴的侄女当老婆,这俩人婚后大概老是吵嘴,一气之下,束璆选择离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