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朝初年,有个叫邓贤的人,他的家乡蜀郡南安(今属四川乐山)地处偏远,避开了秦末战乱。
邓家因而家境殷实,邓贤也读了几年书,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
邓贤成家后,妻子接连生了几个女儿,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儿子。
当时,邓家所居住的村子北边,南阳郡通往汝南郡的高速公路——官道开通。
邓贤就给儿子取名为“通”。
邓通幼年时期,在读书之余,经常在高速路附近的河塘捞鱼摸虾,数年间练就了弄水撑船的好功夫。
邓贤想让儿子邓通出人头地,光宗耀祖,就带着钱财,把儿子送到京城。
汉朝的时候,读书人想出人头地,有三种方式:
一是家里要有十万以上的资产,能承担起车马费、服装费、生活费等,可以到京城当郎官,等候朝廷提拔。
二是不计资产,可在本郡做小吏。
三是本人有过人之才,声名在外,朝廷直接征召。
汉武帝时期,郡县开始推举孝廉、秀才。
邓通求官,显然属于不差钱的第一种。邓通凭借为人诚恳、擅长划船的本领,被朝廷征进皇宫,成了黄头郎,专职为宫廷的皇族划船。
迷信的汉文帝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上天,飞不上去,有个人在后面推了一下,结果上天成功,醒来寻找“恩人”,结果发现,此人就是黄头郎邓通。
邓通从此升官发财,成了皇帝身边的红人,想不发达都难。
一次,女相士许负到皇宫给人看相,汉文帝心血来潮,就拉着邓通,让许负给看看。
许负看过之后说:“这个人面相不好,最终是饿死的。”
汉文帝很不爽,心想:我的宠臣,咋会饿死呢?你说他饿死,朕偏要让他大富大贵!
于是,汉文帝当即下诏,把蜀郡一处铜山赏给邓通,令其开矿铸钱。
几年之间,邓通变成了西汉的首富,富得血管、汗毛孔到处流油。
邓通虽然有钱,但不忘本,他知道自己一夜暴富,汉文帝是他的贵人。为了感激恩人,邓通不怕脏,竟然给文帝吸吮疮口的浓汁。
汉文帝觉得很舒服,于是让太子学着样子做,太子感到恶心,不愿意做,惹得老爹很伤心,太子心里恨透了邓通。
汉文帝死后,太子即位,就是汉景帝。
汉景帝将邓通削职为民,后来有人告发邓通在塞外铸私钱,汉景帝没收了邓通的全部财产。
身无分文的邓通寄人篱下,靠着别人接济,后来应了许负的话——最终沦为乞丐,饿死街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