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毕生挥之不去的“污点”——巫蛊之祸!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毕生挥之不去的“污点”——巫蛊之祸!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1301 更新时间:2024/3/9 0:42:13

可见汉武帝一生的雄才大略,丰功伟绩,备受史学家们的颂扬!然后他在位的后期,却出现了一辈子挥之不去的阴影——"巫蛊之祸"!此次祸端,导致了皇后卫子夫卫氏家族甚至遭受了灭顶之灾,汉武帝培养多年的接班人太子刘据,也在此次祸端里丢了性命!

一、何为"巫蛊"?有何弊害?

所谓巫蛊,就是用迷信思想,制作象征真人的木偶埋在地下,请巫师施加诅咒,加害他人!《中国巫蛊考察》中指出:用纸人、草人、木偶、泥俑、铜像乃至玉人作为其替身,刻写上姓名或者生辰八字,或者取得其身上的毛发、指甲或者衣物。诅咒后埋在地下,或以针钉相刺,据说,被施术者就会产生同样的反应,刺在身体哪个部位,真人的哪个部位就会受到感应性伤害!施术者往往会在人形偶像上遍布铁钉来折磨仇家,最后才会以巨钉钉心,致死对方!

武帝时期的巫蛊,最早发生在陈皇后时期。彼时的武帝还很年轻,祖母窦太后掌握大权,其外孙女陈阿娇被立为皇后。窦太后去世后,武帝宠幸出身卑微的卫子夫,受到了陈皇后的嫉妒,便施以"巫蛊"诅咒,以图暗害卫子夫!然而精明的汉武帝发现了此事,为了铲除窦太后留下的势力,便借题发挥,命廷尉府大兴巫蛊之狱,包括陈皇后在内的三百多人被治罪!巫蛊事端由此兴起!

二、"巫蛊之祸"其始末!

汉武帝晚年,彼时身体每况愈下,经常精神恍惚,疑神疑鬼,以为有人要害他。迷信的汉武帝,认为是有人暗中通过巫蛊来诅咒他,不让他长生不老,因此对"巫蛊"类的妖术颇为反感,一旦发现便严厉惩办,“捕为巫蛊者,皆枭首”。当时的巫蛊之术在宫中十分盛行,江洋大盗朱安世,告发了丞相公孙贺之子和阳石公主私通,并且藏了桐木人在地下诅咒汉武帝,汉武帝果然信以为真。于是公孙贺父子惨死狱中,"巫蛊之祸"的序幕由此被拉开!

太子刘据,因为和武帝派遣的调查巫蛊重案的江充有隙,江充怕以后太子即位了会杀了他,便到处挑唆是非,唯恐天下不乱,借势把矛头指向了太子刘据和皇后卫子夫的身上。他告知武帝,在皇后和太子的宫殿里挖出的桐木人最多,并且还有丝帛上书写的大逆不道的文字。太子知道后很害怕,在江充的处处刁难之下,怒而起兵诛杀了江充一干人。逃出来的奸臣纷纷禀告汉武帝,诬陷太子刘据造反!武帝怒而讨之,太子兵败,到处逃难,后于湖县的泉鸠里,自缢身亡,两个皇孙也同时遇害!皇后卫子夫,因为年老色衰失宠,此时又丧子,于是上吊自杀。

在这剑拔弩张的紧要关头,站出来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壶关三老令狐茂,他仗义执言,冒死上书汉武帝!作《上武帝颂太子冤书》!书中阐述了事情的真相,表达了太子是被冤枉的,并且指责了汉武帝的种种行为!汉武帝看后已经稍微醒悟,而这时田千秋的紧急上书,为太子伸冤。武帝才彻底醒悟!

后来经过查询,官吏和百姓以巫蛊互相告发的多为不实,事情的真相水落石出。汉武帝追悔莫及,转手报复当初参与谋害太子的人。丞相刘屈氂和贰师将军李广利这些为了扫除政治障碍,谋害太子的奸臣,通通被诛杀!此时的朝廷空虚,甚至达到了无人可用的地步。

三、"巫蛊之祸"其后续,以及对后世的影响!

汉武帝怜惜自己培养多年的接班人刘据被无辜害死,亲自为太子平反,特地建造了一座"思子宫",并建"归来望思之台"在湖县(今河南灵宝县)。天下人闻之,都很悲伤!巫蛊案后两年,汉武帝看到民不聊生的社会景象,颁布了有名的《罪己诏》,停止了对外战争,重新采用了汉初"与民休养生息"治国理念。后来又托孤霍光,立幼子刘弗陵为太子,并且诛杀其母钩弋夫人

汉昭帝刘弗陵短命,其后海昏侯刘贺即位27天被废。此时大臣邴吉上书霍光,建议从民间迎来了曾经"巫蛊之祸"的"漏网之鱼",戾太子刘据之孙——刘洵。汉宣帝刘洵登上帝位,大汉江山又回到了刘据子孙的手里。刘洵开了“孝宣之治”,西汉国力在其励精图治下最为强盛!

唐代诗人汪遵的《望思台》:不忧家国任奸臣,骨肉翻为蓦路人;巫蛊事行冤莫雪,九层徒筑见无因。此诗批判汉武帝宠信奸臣,迷信无知的行为,也表现后人对于太子刘据以及汉武帝晚年丧子的深深同情!

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之祸",其结果是两位皇后皆被诛杀,两位丞相死于非命,太子、两位公主都因牵连被诛杀!在加上其他遇害的人,前后不下数十万之众。制造巫蛊,一害了他人,二害了自己。

纵观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历史,也曾发生过“巫蛊之祸”,有的帝王也能以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为戒,提高警惕,也有的不能,导致了滥杀无辜,很是悲壮。不过后世人提到了"巫蛊之祸",首先想到的都是汉武帝时期的巫蛊事件。毕竟,他们的影响和意义都太深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历史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曾创下4项世界纪录,其中1项造福众生!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任用宰相的数量最多。与其他的朝代不一样,在唐朝的时候,宰相不是只有一个的。有许多的职位,也都是可以称作宰相的。所以,这也是为什么唐朝的宰相数量会比其他朝代的数量多。在唐太宗在位的时期,就一共任用了二十五位,唐太忠在位的时间不过在二十三年。但是这个数字跟武则天对比起来,那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我们都知道

  • 曹魏五子良将之中,武功最差的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曹魏五虎良将是哪五个,曹魏五子良将谁功劳大,曹魏猛将武功排名

    一、以武帝曹操的视角来看,五子良将的排名几何?乐进的位置怎么样?曹操麾下的异性战将很多,独独对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这五人最为看重,然而他们在曹操心目中的地位确实迥异的。我们先看曹操在公元206年写给汉献帝的奏疏。此时,张辽、张郃、于禁、徐晃以及乐进早已在曹操的麾下征战多年。《三国志·乐进传

  • 武则天如果当初把皇位传给侄子武承嗣又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承嗣是谁,唐承嗣哭了也没人疼,古代承嗣是什么意思

    武承嗣这个人心狠手辣,而且又谗害忠良,有人违背自己的意愿,不听自己安排,和自己对着干的话,武承嗣都可能会杀了他们。而且武承嗣一直想除掉唐家的子孙,曾经一度想让武则天除掉唐家的后人,直接把大唐的江山彻底变成武家的江山,由此可见武承嗣的野心之大。从武则天自己的情况考虑,就是历史上著名的狄仁杰以儿子和侄子

  • 西汉朝他和哥哥一起风光了50多年自行废立皇帝确没管好家人最终被灭族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01一门牛人汉武帝时,有一个大臣名叫霍光,他跟随汉武帝近30年,是朝廷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哥哥,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霍去病。兄弟俩的功勋不相上下,一个驰骋沙场,一个辅政于内,前后在西汉风光了50余年,这还没算上他的舅舅卫青,舅母卫子夫、表兄弟刘据。汉武帝死后,霍光正式接受汉

  • 最传奇女子,13岁为王妃,被6代皇帝宠幸,48岁迷倒唐太宗!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就是来自南朝的萧皇后,美貌堪比天上的仙子,小时候就被算命先生预言,将来一定能成为大人物,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只是可惜了一点,那就是美人注定了情路坎坷,萧皇后不仅貌美,而且才貌双全,论政治才能也是少有的奇人。十三岁时,靠着自己美貌,服侍过杨广,在杨广的身边,她既是心爱的枕边人也是一名谋士,多次为杨

  • 西汉末年混乱局势,西汉哪位皇帝可以搞定,或者有几位皇帝能搞定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是汉高祖刘邦继位,那么,他不会顾忌太多的因素,只会毫不留情地对外戚进行残酷的清理,想尽一切办法巩固他的刘氏江山社稷,再立一个规矩~谁敢推翻刘氏的江山社稷,天下人共击杀之。看看汉高祖的发家历史,我们就会觉得王莽这样的人真不是刘邦的对手,更会在刘邦手下服服帖帖的。再说,王莽遇到刘邦,即使有野心,也是

  • 唐朝“第一宰相”为何死后被李世民砸掉墓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李世民宰相一览表,唐朝有名的宰相和事迹,李世民的宰相完整视频

    魏徵图像开端——君臣初识玄武门之变魏征最早曾是太子李建成的重要谋士,玄武门之变以后,李世民在审问魏征时问道:“你为什么为李建成出谋划策与我作对?”魏征神情自若的说道:“如果太子早听微臣的意见,就不会有今日之死。”李世民非但没有怪罪于他,而且还给予他重任。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常常把魏征带到寝

  • 西汉的首富,皇帝的宠臣,为什么最后饿死了?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汉朝初年,有个叫邓贤的人,他的家乡蜀郡南安(今属四川乐山)地处偏远,避开了秦末战乱。邓家因而家境殷实,邓贤也读了几年书,过着衣食无忧的日子。邓贤成家后,妻子接连生了几个女儿,后来终于生了一个儿子。当时,邓家所居住的村子北边,南阳郡通往汝南郡的高速公路——官道开通。邓贤就给儿子取名为“通”。邓通幼年时

  • 传奇武则天,第一集,英主托付奔黄泉,妩媚饮恨入禅院。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简单武则天简介,武则天每集讲解,武则天传奇第一次受宠是多少集

    刚过知命之年的李世民睁开沉重的眼睑,看着在榻前守护多日的太子李治问道。这雨下了有些日子了吧?过了端阳节,就一直下下停停,大概有半月之久了。李治脸上掠过依稀的痛楚应道。他说完这话,就默默地站在一旁,看着病体日重的父皇,眼里含着酸涩的泪花。自从父皇病倒后,他就负起了监国的重任。内政、邦教、祭祀,不管多艰

  • 不为人知的中国历史上最血腥的一天:揭秘唐朝玄武门之变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玄武门之变5,玄武门之变央视纪录片,南京玄武门历史简介

    这次政变的导火索是安禄山的叛乱。安禄山本是唐朝的名将,但他在唐肃宗晚年时期变得越来越野心勃勃,逐渐失去了对唐朝朝廷的信任。756年,他在京畿(今天的河北和北京地区)起兵反叛,并得到了许多士兵和地方官员的支持。唐肃宗为了平息叛乱,出兵征讨,但由于战事失利和官员的贪污腐败,唐朝内部的矛盾日益激化。在这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