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过秦论》,里面跟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作者觉得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主要还是因为依靠之前累积下来的国力。
而且有意思的就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他的祭祀系统,而且几个国家之间是互不统属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一个楚国人生病了,他只会向楚国的神灵祈祷,他是不会对别的国家的神灵进行祈祷的。而且古代人们认知的都非常落后,所以在鬼神方面,他们受到很大的影响。
[var1]
所以在陈胜吴广起义的时候,他们就是用的鬼神的名义,故意带动当时的士兵进行反抗,士兵们也非常的相信“大楚兴”。
所以秦始皇的时候,他在统一六国之后就把天下很多文化方面都进行了统一话。我们最熟悉的就是他统一了文字还有车轨,其实他也同时对前六国的鬼神祭祀统一了。
[var1]
在《病方》里面,曾经就有一句话:“皋!敢告泰山”。这句话是最能证明秦朝把百姓信奉的鬼神进行统一,而且当时的泰山也就成了全国的百姓们祭祀的地点和对象了。
但是其实在公元前770年的时候,也就是秦国被受封为了诸侯国的时候,早就已经有了一套比较完备的祭祀体系,分别是祭祀四帝的:白帝、青帝、炎帝还有黄帝。而且祭祀地点也比较明确,就在雍城。
但是秦始皇在统一天下的时候,没有把雍城当作是祭祀地点,反而是选择了在东方的泰山。他的目的就比较明确,就是为了把泰山也当作是最尊崇的地位。这样一来就统一了全国神邸。
[var1]
后来的人们在石头上曾经刻下过当年秦始皇这么做的目的:始皇二十八年琅琊刻石称“匡饬异俗”,过彭城(江苏徐州)“斋戒祷祠”,三十七年刻石称“防隔内外,禁止淫泆”,“行至云梦,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湖南宁远)。
所以就在秦二世的时候,曾经还到民间巡游,他路过这些碣石、渤海、泰山这些原来并不是秦国故地的地方之后,还对着这些鬼神体系都以礼相待。
所以秦始皇把泰山当作是祭祀地点的目的并不只是为了歌颂自己这么简单。因为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他依然祭祀六国曾经供奉的鬼神,这也就使文化形成了统一。所以秦始皇的后世对这些曾经是六国祭祀的地点都非常的虔诚的供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