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袖曾在批判消极防御时指出:“只有最愚蠢的人,或者最狂妄的人,才捧了消极防御当法宝。然而世上偏有这样的人,做出这样的事。叛徒林氏集团极力兜售“处处设防,分兵把口”的黑货,把消极防御奉为金科玉律,这是对他“常胜将军”最辛辣的自我嘲弄。
[var1]
七战七走—故事典故
楚国遭遇荒年,戎族乘机争夺其西南领土,占领阜山,部队集结大林;又争夺其东南领土,夺占阳丘,继攻訾枝。庸国率领各部落反抗楚国。麇人率百濮部落集结于选地,准备攻打楚国。楚国怕中原动乱,不敢把配备在申、息地区的部队南调增援,因而考虑要把与各民族作战的部队撤到险要的地方。药贾建议说:“不能这样做。我军能到达的地方,人家也能到达。与其退守不如去进攻庸国。麇与百濮认为我国遇到饥荒不能作战,所以才来攻打我们啊。若我部队主动进攻,他们会恐惧而逃回。百濮部落会四零五散,回家为民,谁还顾得及去谋取人家的利益。”于是发动进攻,半个月,百濮就溃败了。自庐地进兵,沿途备足粮草,官兵吃一样的东西。楚军主力集结于句澨。令庐大夫戢黎率部队进攻庸国,攻占其方城。庸人反击,捉去楚将子扬窗,三日脱逃回来,说:“庸国部队众多,各民族群集,不如调集句滥的主力和后备力量,然后再去攻打。”师叔说:"不要这样。暂且与庸军周旋以骄怂他,他会因胜利越骄傲,会使我士气越激怒,尔后可以取胜,先王蚡冒就是这样制服陉隰的啊。”又与庸战,连续七战均佯败退走。庸国仅使裨、修、鱼部队追击。庸人说:“楚国的部队不是敌手啊。”遂不加戒备。楚庄王乘车驰往临品指挥,分两路攻打庸国,令子越率领部队从石溪前进,令子贝率部队从仞地前进。于是秦人、巴人闻讯顺从了楚军,一些民族与楚签订和约。遂消灭了庸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