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卫国凭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混战中屹立不倒八百多年?即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是

卫国凭什么能在春秋战国混战中屹立不倒八百多年?即使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后还是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4830 更新时间:2024/1/22 3:55:45

卫国是周朝初年建立的诸侯国,第一任国君是周文王子康叔封,立国长达八百三十八年,传三十四任国君。

[var1]

姬昌(前1152年―前1056年)

卫国疆域包括今天黄河以北的河南濮阳、河北邯郸、河北邢台部分地区、山东聊城西部分地区。国都为朝歌(今河南鹤壁淇县),这里也是被周朝消灭的商朝末期的首都。

一、康叔仁德立国

卫国首任国君姓姬,名封,最初的封地在康国(河南禹州西北),因此也称作康叔封、康叔、卫康叔,他是周文王姬昌的嫡九子,周武王姬发的同母弟,母亲是有贤德之名的太姒,为文王的正妻。

卫康叔

周武王死后,周成王姬诵继位,因为成王年幼,由周文王四子周公姬旦辅佐。负责管理商朝遗民的“三监”——周公弟管叔蔡叔、霍叔不满,散布周公想篡位的谣言。管叔、蔡叔、霍叔后来监守自盗,竟然勾结商纣王儿子武庚反叛,史称三监之乱。

[var1]

周成王姬诵

康叔封果断地站在了四哥周公这一边,参与平定叛乱有功,所以周公就把商朝国都的故地改封给他,康叔封在这块土地上建立了卫国。

[var1]

周公作《康诰》、《酒诰》、《梓材》等法令文书,教导康叔封依法管理殷商遗民,要明德宽刑、爱护百姓,问道于长者,了解殷商兴衰的道理等等。康叔封没有辜负兄长的教诲,在他的治理下,卫国出现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周成王长大成人,周公就还政于成王。成王亲政,以康叔封治国有方、守土有功提拔为司寇,掌管国家的刑狱、诉讼和监察等方面的事物,由康叔封的儿子卫康伯姬牟代理卫国国君,康叔封死后,卫康伯继位。

[var1]

卫国国君从康叔封开始到第七任国君卫贞伯一直称卫某伯,意思就是属于伯爵,到了第八任国君卫顷侯时,他以重金贿赂周夷王,提高到侯爵。

二、武公中兴强国

卫武公四十二年(前771年),第十一任国君卫武公姬和在位时期,犬戎大军攻打周朝国都镐京(西安),杀死周幽王,灭掉西周王朝。

[var1]

卫武公姬和

卫武公闻讯,立即率兵协助周幽王儿子周平王姬宜臼平息犬戎叛乱。战乱结束,卫武公辅佐周平王迁都到洛邑(洛阳),建立东周王朝,因勤王有功升为公爵。

[var1]

卫武公在位期间(前818——前758年)广开言路,“百采众谏,察纳锥言”,常修康叔之政,使得卫国国泰民安,和平繁荣了近半个世纪。前758年,九十五岁高龄的卫武公仍然鼓励臣民时刻提醒自己,采纳直言,谨慎处理国是,不久病逝,子卫庄公继位。

孔子曾经在卫国游学十年,可以想象春秋时期的卫国相对是祥和安定的。

三、懿公好鹤荒政

到了第十八任国君卫懿公姬赤的时候,这位国君自幼生长于王侯世家,对民间疾苦一无所知,整天只知道吃喝玩乐,骄奢淫逸,早忘了祖先的教诲,很不得人心。

[var1]

卫懿公姬赤(?--前660年)

他有个怪癖,就是喜欢养鹤玩儿。这些鹤享受卫国大臣都难以企及的优厚待遇,配有专车。

他还按照每只鹤的体态、品相的不同,封它们大小不一的官职,并享有同等官职的俸禄。每次出游,这些鹤都要依据官职,排列顺序,乘坐华丽的马车跟随左右,而且每只鹤还要有诸多根据吃喝拉撒睡等不同需要设置的侍从。

[var1]

“上有所好,下必甚之”一些投机倒把想捞取利益的官员就派人四处猎鹤,供应国君玩乐。猎获的鹤多了,宫苑里放不下,就大肆扩建,因此加重了卫国百姓的负担,卫懿公丝毫不在意百姓的疾苦,国内怨声载道。

卫懿公的荒淫无道,造成国内人心离散,消息传到北方的狄国,狄王认为有机可乘,于是率两万铁骑杀向卫国。

[var1]

[var1]

卫懿公发现行政命令征兵行不通,就开始四处强征壮丁仓促迎敌,卫军与狄军在荧泽(河南荥阳南)交战,这些强征来的士兵也没经过训练,再者说也无心作战。

两万狄军喊杀震天,卫军相继溃散,大败。卫懿公因不肯撤掉战车上的战旗,终于被狄军追上,乱刀杀掉。

[var1]

卫国大臣相继被俘,被装进囚车,逼迫劝城中百姓投降。守城军民寡不敌众,城破后死伤无数。卫国百姓失去国土,此时仅剩五千遗民,在宋国、郑国等资助下,暂且寄居在曹国(河南滑县东部)。

[var1]

前659年,在齐桓公的支持下,迁都楚丘,卫国大臣拥立卫懿公的堂弟公子申继位,即卫戴公,恢复了卫国。

而此时的卫国昔日风光不再,早已沦落成了小国。直到第二十任国君卫文公时,避狄人侵扰,又迁都帝丘(河南濮阳西南),经过百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才逐渐恢复。

四、强弩之末

春秋晚期,卫国大臣孙氏、宁氏两大家族专权,君臣关系很紧张。在孙氏投晋、宁氏被灭后,卫庄公姬蒯聩与卫出公姬辄父子争国,国力再度被削弱。

历史进入战国时期,卫国被夹在赵、魏、齐、楚等大国之间苟延残喘。前343年,魏国野蛮干涉卫国内政,废姬姓卫君,改立卫灵公的别支后裔子南氏为卫君。

[var1]

前254年,卫国被魏国兼并,成为了魏国的附属国。卫怀君三十一年(前252年),第四十二任国君卫怀君朝见魏国国王时,被囚杀。魏国立国君安僖王的女婿卫元君为国君,这一时期,卫国已经不再是严格意义上的诸侯国了,只是国君依附他国,还有爵位有封地而已。

[var1]

前241年,秦国攻打魏国,把卫国原有的国土划入东郡,将卫国再次迁徙到野王(河南沁阳),以姬姓后代卫君角为国君,卫国从此又沦为秦国的附属国,秦始皇感念商鞅的功绩,因此对于他的故地卫国没有斩尽杀绝。

直到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秦二世废卫君角为庶人,卫国这才彻底灭亡。

战火持续不断的战国时代,卫国实力并非强大,但能够在强国之间躲过一次又一次的战祸,并非偶然,吴王梦寿的四子季札曾经赞美卫国——“卫多君子,其国无患。”

[var1]

大家虽然你死我活地拼争,但都有冠冕堂皇的借口——“伐无道”,“有道”的卫国从立国以来就从未侵扰过周边邻居,谁又能陷自己于不义,与君子过不去呢?秦始皇也一样,某种程度上,他在天下树威,更要表现出自己坦坦荡荡正人君子的一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能与孔子并称的孟子,为什么会被朱元璋逐出孔庙?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孟子被移出孔庙,朱元璋痛恨孟子的原因,孔子同孟子是什么关系

    [var1]据《明史》记载:“帝尝览《孟子》……议罢其配享。诏:有谏者以大不敬论。”公元1372年,朱元璋在看《孟子》时,看着书中的内容突然大怒,紧接着就下命令让人把孟子逐出孔庙,而且这个“逐出”还不是一般的“逐出”,朱元璋根本不给大臣们上谏的机会,说是有人谏言就以不敬之罪论处,由此可见当时的朱元璋

  • 考古证实,秦始皇统一六国用了鬼神手段,汉武帝也效仿5次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秦始皇统一六国全过程,秦始皇能统一六国的原因,秦始皇统一六国有多厉害

    我们在高中的时候应该都学习过《过秦论》,里面跟著名的一句话就是“奋六世之余烈”,也就是说作者觉得秦始皇能统一天下主要还是因为依靠之前累积下来的国力。而且有意思的就是每一个国家都有属于他的祭祀系统,而且几个国家之间是互不统属的。举个简单的例子就是:如果一个楚国人生病了,他只会向楚国的神灵祈祷,他是不会

  • 一直在疑惑周朝分封诸王时为何不给自己留点管辖的领土?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周朝分封800多个诸侯国,什么叫分封同姓诸王,周朝为何使用分封制

    但是周朝虽大,但归周王室管辖的领土却非常有限。据史料记载:“乃辨九服之邦国,方千里曰王畿。”意思就是说西周的王畿面积大约方千里,“方千里”即一千里见方,等于边长各为一千里的正方形的面积,即一百万平方里。也就是周王朝将超过国家三分之二的领土分封给了各个王,自己却只管辖着王畿地区。但是现在才明白为何周王

  • “越王勾践剑”在X光照射下,发出神秘现象,专家却直呼不可能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越王勾践剑有金属记忆功能吗,勾践在越王城山干了啥,越王勾践剑哪里发现的

    [var1]探访古人悠久的生活历史,最有效的直接方式是从出土的文物去获悉相关信息,很多文物本身就被赋予了不可用金钱来衡量的历史价值,因为他们是历史的见证,保留了历史的印记。对于我们华夏儿女来说,古人留下的文物、经典故事都是无价之宝,其中最为著名的是“越王勾践(剑)”![var1]越王勾践(剑)留给后

  • 夏朝遗址出土四大文物,一件是“杯子”,一件和龙有关!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迄今为止,一些大型的古代遗址已经重现天日,距今时间有几千年,如红山文明遗址、良渚遗址,而夏朝的遗址则是二里头遗址。二里头遗址是在1959年开始发掘的,遗存可划分为四个时期,其中遗址内发现了宫殿、居民区、墓葬等遗迹,出土的文物有石器、玉器、铜器等。一开始,很多学者认为夏朝不存在,大禹也只不过是虚构的人

  • 孔子推崇的“周礼”怎么会“礼崩乐坏”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建立之初,周公(周武王的弟弟)就依照将远古的礼乐进行改造形成“周礼”,他将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纳入其中。礼,就是对人的身份进行划分和社会规范,最终形成等级制度;乐,主要是基于礼的等级制度,运用音乐进行缓解社会矛盾。这一套系统性的社会制度和行为规范,就是孔子推崇的礼乐文化。[var1]春秋战国时期

  • 罗马奴隶制起源:王政时代共和国早期,一个“存在奴隶制的社会”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由于年代久远,且缺乏像共和国晚期和帝国早期诸多文学作品和铭文资料,史学界对罗马这一时期奴隶的规模、待遇、主奴关系等方面的考察都较为欠缺,只有通过少量的法律文献和史料记载去管窥罗马社会早期的奴隶制特征。公元前449年,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作为习惯法的汇编,能够反映罗马社会早期的一些奴隶制情况。共

  • 中国第一个圣裔王朝的倾覆,家天下不能仅家大禹家,商夏鸣条之战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夏王朝作为我国首个王朝,悍然把部落联盟共治的禅让制变成家族世袭的王朝制,还能传位 14代,历经 17位君王。即使只剩一个遗孤,依旧可以复国(少康中兴)。即使末代君主夏桀昏聩无能,众叛亲离,依旧可以在位半个多世纪,这背后凭借得是什么?夏后氏与当时的各大部落比起来,实力虽有一定优势,但并非压制性优势,像

  • 春秋霸主楚国,为何在战国时期失去了主导地位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战国楚国君王的服饰,关于战国楚国的小说,商丘战国末期属楚国吗

    [var1]楚国的强盛是公认的,首先是楚庄王的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楚庄王摇身一变,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并且一度和当时的超级大国晋国五五开。并且幅员辽阔,吞并了周围很多很多的小国。《战国策》有记载: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var1]但随着时间进入战国时期,在战国初期,诸侯各国为争霸天下

  • 独家试玩姜子牙,BBIN全方位呈现史诗级神话,畅玩精彩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BBIN开始对姜子牙的故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了解,阅读各种历史文献和神话传说,试图还原姜子牙的真实形象和传奇经历。在这个过程中,BBIN不仅学到了许多有关古代历史和文化的知识,还深深地被姜子牙的人格魅力和卓越才华所吸引。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BBIN得到了一部神秘的《姜子牙传》古籍,这部古籍记录了姜子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