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问3岁的宝庆公主:孩子,你说父

1398年,病得奄奄一息的朱元璋,问3岁的宝庆公主:孩子,你说父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长街听风 访问量:1740 更新时间:2024/2/6 11:20:58

没想到,公主的回答,让她的生母张美人,成了朱元璋死后,他唯一幸存的女人。

宝庆公主的母亲是张美人,她入宫的时候,朱元璋已进入晚年时期,因其青春貌美,受到朱元璋的宠爱。不久后就诞下了宝庆公主。

朱元璋之前经历过丧子之痛,如今却老来得女,让他十分欣慰,经常在闲暇时间陪着宝庆公主一起玩耍,父女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

看着受宠的宝庆公主,张美人有意诞下皇子,提升自己在后宫的地位,奈何天不遂人愿,之后她再也没有生下过孩子。

随着时间的流逝,朱元璋的身体越来越差,他生性多疑,为了让皇孙朱允炆顺利登基为皇,稳固江山社稷,他特意下了一道诏令,让后宫中没有儿子的嫔妃全部殉葬,一时间,后宫内哀嚎连天。

为了不被殉葬,1398年,在朱元璋病重时,嫔妃们争相去侍疾,其中就有张美人。

那一年,宝庆公主只有四岁,正是天真烂漫的时候,在进入朱元璋的寝殿后,看着躺在床上的朱元璋,她直接快步跑到了朱元璋床前,询问朱元璋是不是生病了,还说要朱元璋好好吃药。

张美人听到宝庆公主这样说,直接跪倒在地。因为她深知,朱元璋十分忌讳别人拿他的病情说事。哪曾想,天真的宝庆公主就这样毫无顾忌地说了出来。

就在张美人以为自己和宝庆公主要被重罚的时候,却没想到朱元璋不但不生气,还询问宝庆公主觉得他的病会不会好起来。

听到此话的张美人更加害怕了,身上瑟瑟发抖,连头也不敢抬一下,屏住呼吸,只剩下两只耳朵好奇地听着殿内的一切声音。

随即就听到石宝庆公主用稚嫩的声音回答说:“父亲只要乖乖吃药,就会像我一样,睡一觉就会好了。”

听到自己宠爱的女儿如此说,朱元璋高兴极了,他知道女儿是真心关心他,不像那些前来侍疾的嫔妃们,目的不纯,看似关心,实则是为了让他免去她们的陪葬罢了。

不过这些嫔妃越是这样,朱元璋越是不会更改心意。在他看来,他尚且在世,有些人就喜欢用诡计,倘若他去世了,搞不好就会有后宫外戚乱政。所以他一定要诛杀那些功臣,也必须要让所有无皇子的嫔妃殉葬。

后来的日子里,一直卧病在床的朱元璋时常让宝庆公主来陪他。在她的童言童语里,朱元璋也感受到了不少的欢乐,身体上的病痛似乎都减轻了不少。

在弥留之际,朱元璋为让宝庆公主健康成长,便另下了一道诏令,免除了张美人的殉葬,让她继续辅佐宝庆公主。也因此,当其他嫔妃变成陪葬人时,张美人却侥幸活了下来。

同时,朱元璋还叮嘱朱允炆一定要善待宝庆公主。

朱允炆登记后,谨记朱元璋生前的教诲,一边治理江山,一边善待宝庆公主。只要有好吃好玩的,都会想着她,就这样宝庆公主在朱允炆的照顾下,度过了四年快乐无忧的生活。

四年后,朱棣为夺得政权发动靖难之役,经过一番激烈的战斗后,大获全胜,登基为皇。但他仍旧十分疼爱宝庆公主这个妹妹,还让徐皇后亲自照顾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宝庆公主从一个天真可爱的女孩成为了一个亭亭玉立的女孩,而她的婚事也被提上了日程。

为了让她不受苦,在她的婚事上,朱棣坚持让她不远嫁,但要在朝内找一位背景实力强大的人也不合适。

毕竟若是此人心术不正,假借宝庆公主的名义和其他朝臣们拉帮结伙,想要夺取明朝政权,那可就危险了。所以,为了给宝庆公主选择一位良婿,朱棣可没少下功夫。

也因此,本应15岁出嫁的宝庆公主却一直到19岁才成婚。

驸马都尉赵辉原本只是一个守门千户,无大财、无背景、无大权。但却得到了宝庆公主和朱棣的青睐,这才职位上升,事业有成。

据说在结婚当天,婚礼十分隆重,不仅有太子朱高炽亲自送她出嫁,还有十分丰厚的嫁妆,令人们羡慕不已。

但可惜的是,这段看似幸福的婚姻,实际上却充满了不少无奈与悲哀。赵辉对宝庆公主并无真爱,他娶宝清公主也只是碍于皇帝的威严。

再加上他生性风流,所以他到处拈花惹草,但因为府内有宝庆公主坐镇,他也不敢放肆,从未将任何一个妾室带回府中。

但宝庆公主消息灵通,早就知道驸马对她的不忠之举。奈何按照规定,大明公主不能改嫁,所以宝庆公主只能打碎牙往肚子里咽,假装不知此事。

本以为赵辉会回心转意,奈何他仍旧一意孤行,宝庆公主因此郁郁寡欢,年仅39岁就病逝了。

在她去世后,朱瞻基为她亲自操办了葬礼,场面十分隆重。可见在宝庆公主一生中不管是哪位皇帝上位,都会得到无上的荣光。

而赵辉在办完宝清公主的葬礼后,就彻底解放了自我。他拿着宝清公主丰厚的嫁妆,将外面的妾室一个个都带回了家,据说最多的时候有100多个。

本以为赵辉行事放浪形骸,会英年早逝,但没想到他居然活到90岁才去世。令人惊讶!

参考文献:

[1]龚巨平.明宝庆公主墓葬的清理及明代公主墓葬制度分析——兼释赵伯容墓志[J].东南文化,2011(01):43-49.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1398年,朱元璋驾崩前夕,黄子澄找到朱元璋的妃子姚千惠,并给了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不久姚千惠脸上就起了红疹,太监以为她得了重病,命人抬出宫外。结果,姚千惠保住一条命……1398年,原本不喜美女的朱元璋却在此时大肆的征集美女入宫,这让百姓和官员们都很疑惑。有人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入宫就有机会争得皇帝宠爱,进而为自己的家族获得相应的机会。而另一些人并不是这么想的,他们认为皇

  • 古代史:狄仁杰离去后留下一张底牌,让武则天不得不退位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步入老年的武则天,性格虽然有所转变,不再动不动就害人泄愤,但她仍然是一个固执的老太婆,普通大臣的建议,就算她能够和颜悦色地听完,并且虚心接受,甚至给予对方不同程度的封赏,但还是会在事后依旧故我。除此之外,武则天对权力也不再那么热衷了,凡事只要能够交给别人,她就不会再去亲自过问,转而将主要精力用于研究

  • 1395年,朱元璋赐死宋国公冯胜,冯胜问道:“老臣既无兵权,又无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朱元璋对处理别的功臣总是找了很多借口,虽然大家都知道其目的是什么,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有所忌讳的,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恃无恐,直截了当。这点是冯胜也没有想到的,他早就看出来朱元璋的用意,但是他认为陈家的功绩很大,自己也立下很大的功劳,再怎么说,朱元璋都不该如此对自己。可惜他想错了,朱元璋不仅早就动了杀他的念

  • 我们古代史(隋唐)(五十三:邙山之战、史思明之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邙山炮,隋唐史谁写的最好,唐代史思明简介

    邙山之战:平叛的波折公元761年,唐将李光弼和叛军领袖史思明在洛阳附近的邙山激战,战斗以唐军失败告终。邙山决战决定着河南地区的归属,也将影响到两大阵营的命运,史思明是李光弼的手下败将,但原本占据优势的李光弼,却在战斗中遭受了惨痛失败。那么,李光弼究竟为何会被曾经的手下败将史思明击败,两大阵营的命运又

  • 1390年,朱元璋要把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行刑前李善长拿出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善长仔细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金牌后面赫然写着“免死,除谋反大逆”几个大字,这是李善长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时李善长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早看看这块免死金牌,自己天真的以为有免死金牌在手,什么样的罪过都可以免死。最终,李善长一家70多口都被朱元璋斩首示众。李善长是濠州定远人,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之一,自

  • 古代有怕老婆的房玄龄,如今怕老婆的人也不少,你妻管严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房玄龄个人简介视频,房玄龄碑,正史中的房玄龄妻子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亲信,不可忽缺的左膀右臂,在玄武门政变中,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幕后策划人之一,深得李世民的信赖。就是这样一位能力超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著名的怕老婆的一说。历史记载,他的原配夫人卢氏,非常霸道而且是嫉妒成性,又特别爱吃醋。房玄龄这个气管炎的毛病在当时的朝廷上是出

  • 1370年,朱元璋封了9个藩王,8个是自己的儿子,另外一个是8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朱元璋却对侄孙说:“记住,不要像你父亲一样。犯下大错。”想不到,朱守谦终究还是和他父亲一样的下场。朱元璋对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这么说让人难以理解,既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又不了解这孩子的父亲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以至于让朱元璋对着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这个8岁的小孩是朱元璋的侄子孙朱守谦,其父

  • 李世民弑兄杀弟后,为何只将弟媳霸占,却不敢对嫂嫂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对于太子和齐王的正房妻子,李世民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同的。李建成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失败者,太子妃郑氏倒是没有受到任何的波及。李世民上位后,本有意让嫂嫂臣服于他,可是因为郑氏对丈夫的用情很深,再加上自己在政变中杀死了她的六个儿子,郑氏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根本不会屈从于他。当然,李世民如果霸王硬上弓,估计

  • 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钦定赐婚,对于臣子来说是莫大的殊荣,纵使如开国功臣徐达也不敢拒绝,况且,朱元璋四子朱棣英勇神武,明朝开国以后与蓝玉一起前往漠北追剿蒙古余部,很早便显露出了自己军事上的才能,徐达也是看在眼里,有如此乘龙快婿,自然也没有理由拒绝。徐达的女儿名叫徐妙云,因朱元璋早年起身微末,与徐达一起都是兄弟

  • 武则天陵墓几千年来无人盗,到底有什么,连盗贼都只好望洋兴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再加上乾陵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自然吸引了无数后人的目光,但历经千年,乾陵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却依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