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1395年,朱元璋赐死宋国公冯胜,冯胜问道:“老臣既无兵权,又无

1395年,朱元璋赐死宋国公冯胜,冯胜问道:“老臣既无兵权,又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3406 更新时间:2024/2/6 11:20:55

朱元璋对处理别的功臣总是找了很多借口,虽然大家都知道其目的是什么,但是很多时候还是有所忌讳的,不会像现在这样有恃无恐,直截了当。

这点是冯胜也没有想到的,他早就看出来朱元璋的用意,但是他认为陈家的功绩很大,自己也立下很大的功劳,再怎么说,朱元璋都不该如此对自己。

可惜他想错了,朱元璋不仅早就动了杀他的念头,甚至连个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没有,直接对冯胜说出真心话,可见朱元璋必杀他的决心。

助力朱元璋开国的功臣很多,为什么冯胜就被朱元璋如此忌惮?为什么非要杀掉冯胜不可?

冯胜原名叫做冯国胜,出生自安徽定远。原本他并没有直接追随朱元璋,开始的时候也没有得到朱元璋等人的关注,直到冯国胜的哥哥去世,他才走进朱元璋视线,成为第一批帮助朱元璋打天下的功臣。

冯胜自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他不喜欢什么文学传记,偏爱与兵法相关的书籍,加上自己的兄长和父亲也都是统兵的人,所以排兵布阵从来不在话下。

可是,自命优秀的冯胜一直生活在他哥哥的阴影之下,以至于很少有人能发现他的才华。

很快元朝末期进入群雄揭竿而起的时候,冯家也为了保护自己而聚集山上招兵买马结营扎寨应付动乱。

可是这样的队伍只能小打小闹,不会有更大的前途,想要发展还需要能扩展队伍,找到能辅佐的人。

恰好此时朱元璋路过此处,其身边有很多兄弟在侧,也都能力非凡,唯独缺乏懂得统兵打仗,智谋超群的人士。

而冯氏兄弟就是懂兵法的能人,他们和朱元璋一拍即合,顺利的加入朱元璋阵营,成为辅佐朱元璋起势的另助力。

冯胜的哥哥冯国用在朱元璋之后经历的战役中都给了专业性的建议,不仅可以带兵冲锋陷阵,还能指挥作战,计谋使用灵活稳重,几乎从不出错。

为朱元璋积累了很多作战胜利的经验和战争果实,为壮大朱元璋部队做出很大贡献。

当然冯国用不仅在带兵上得到朱元璋的信赖,他曾经在朱元璋作战方面迷惑的时候为其出谋划策,将集庆作为朱元璋根据地就是出自冯国用的谏言。可见其战略目光精准且长远。

可惜的是,冯国用多年的操劳耗费过多心神,他没有等到朱元璋彻底成为帝的那一天就病倒了,很快就病逝在床榻。

他的去世让朱元璋悲伤很久,念在他的功绩,朱元璋将其爵位交给冯国用的弟弟冯胜继承,并将其作为自己的护卫军首领。

冯胜没有让其哥哥失了颜面,更让朱元璋对其刮目相看。冯胜得到爵位没多久就被朱元璋派到外边带兵打仗。

大概在洪武五年的时候,冯胜带兵征讨了三路军队都无法攻破的城池;洪武十二年,冯胜又带兵远征,彻底肃清元朝的残余势力,获得大功一件,得到宋国公的称号。

此时的朱元璋对冯胜很是喜欢,信任有加。常常在众人面前夸奖冯胜的功绩,这让冯胜有点不知所以的状态,甚至相信了帝王也是自己人的鬼话。

他几次三番的违抗朱元璋的意思,还在封地贪污,被告到朱元璋这里,都念在其昔日的功绩而压下来。

其实,冯胜在此时已经将朱元璋的信赖消耗殆尽,也就是说朱元璋就是想要找机会除掉冯胜,只是还有顾虑而已。

很快,朱元璋的长子朱标去世了,他的死影响了未来明朝的格局,即便朱元璋有心让其孙子继位,但是朱允炆的威望不够,不足压住老臣,特别是冯胜这样有军权的人。

因此,朱元璋决定将老臣肃清,为自己的孙子登基后朝堂的安稳扫除障碍和隐患。

也就是这时候,曾经跟着朱元璋出生入死的老将都因各种罪名抄家杀头,最轻的也是流放的结局,而冯胜更是因其与有谋反想法的女婿见面,给了朱元璋借口,这才将其杀死夺权。

参考资料:

[1]心上的纪念碑(续)——明·宋国公冯胜将军纪事-冯福宽 - 《中国穆斯林》 - 2004年

[2]朱元璋屠杀功臣始末-张宏杰 - 《当代》 - 2013年

[3]简析明初冯胜西征之影响-郭小英 - 《边疆经济与文化》 - 2018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我们古代史(隋唐)(五十三:邙山之战、史思明之伤)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邙山炮,隋唐史谁写的最好,唐代史思明简介

    邙山之战:平叛的波折公元761年,唐将李光弼和叛军领袖史思明在洛阳附近的邙山激战,战斗以唐军失败告终。邙山决战决定着河南地区的归属,也将影响到两大阵营的命运,史思明是李光弼的手下败将,但原本占据优势的李光弼,却在战斗中遭受了惨痛失败。那么,李光弼究竟为何会被曾经的手下败将史思明击败,两大阵营的命运又

  • 1390年,朱元璋要把77岁的李善长满门抄斩,行刑前李善长拿出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李善长仔细一看,吓了一大跳。只见金牌后面赫然写着“免死,除谋反大逆”几个大字,这是李善长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时李善长只恨自己为什么没有早早看看这块免死金牌,自己天真的以为有免死金牌在手,什么样的罪过都可以免死。最终,李善长一家70多口都被朱元璋斩首示众。李善长是濠州定远人,是朱元璋的开国功臣之一,自

  • 古代有怕老婆的房玄龄,如今怕老婆的人也不少,你妻管严吗?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房玄龄个人简介视频,房玄龄碑,正史中的房玄龄妻子

    房玄龄是李世民的亲信,不可忽缺的左膀右臂,在玄武门政变中,房玄龄是李世民的幕后策划人之一,深得李世民的信赖。就是这样一位能力超群,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却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著名的怕老婆的一说。历史记载,他的原配夫人卢氏,非常霸道而且是嫉妒成性,又特别爱吃醋。房玄龄这个气管炎的毛病在当时的朝廷上是出

  • 1370年,朱元璋封了9个藩王,8个是自己的儿子,另外一个是8岁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朱元璋却对侄孙说:“记住,不要像你父亲一样。犯下大错。”想不到,朱守谦终究还是和他父亲一样的下场。朱元璋对一个仅仅8岁的孩子这么说让人难以理解,既不知道这个孩子的父亲是谁?又不了解这孩子的父亲到底犯了什么错误?以至于让朱元璋对着这么小的孩子说出这样的话。这个8岁的小孩是朱元璋的侄子孙朱守谦,其父

  • 李世民弑兄杀弟后,为何只将弟媳霸占,却不敢对嫂嫂下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对于太子和齐王的正房妻子,李世民的态度还是有些不同的。李建成作为玄武门之变的最大失败者,太子妃郑氏倒是没有受到任何的波及。李世民上位后,本有意让嫂嫂臣服于他,可是因为郑氏对丈夫的用情很深,再加上自己在政变中杀死了她的六个儿子,郑氏早就对他恨之入骨根本不会屈从于他。当然,李世民如果霸王硬上弓,估计

  • 1373年,朱元璋和徐达闲谈时,突然发问:“听闻你的大女儿天姿国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古代,皇帝钦定赐婚,对于臣子来说是莫大的殊荣,纵使如开国功臣徐达也不敢拒绝,况且,朱元璋四子朱棣英勇神武,明朝开国以后与蓝玉一起前往漠北追剿蒙古余部,很早便显露出了自己军事上的才能,徐达也是看在眼里,有如此乘龙快婿,自然也没有理由拒绝。徐达的女儿名叫徐妙云,因朱元璋早年起身微末,与徐达一起都是兄弟

  • 武则天陵墓几千年来无人盗,到底有什么,连盗贼都只好望洋兴叹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乾陵位于陕西省咸阳市乾县县城北部6公里的梁山上,是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的合葬墓。秦汉以后,皇帝、皇后多不合葬,而乾陵夫妻“二圣”合葬墓独树一帜。再加上乾陵乃是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的陵墓,自然吸引了无数后人的目光,但历经千年,乾陵被冷兵器时代的刀剑劈过,被热兵器时代的机枪、大炮轰过,却依旧

  • 1161年,成吉思汗父亲也速该,把邻部落新娘抢回家,新娘哭着连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成吉思汗家族简介,成吉思汗祖先家族关系图,成吉思汗子孙们的地盘

    成吉思汗的父亲也速该从小臂力过人,擅长弓马骑射,部落里的人都说,这个孩子长大了不一般。每次大家出去打猎,也应该总能夺得头筹。长大后的也速该对哥哥说:“我要娶草原上最漂亮的姑娘为妻。”哥哥听了哈哈大笑,说:“那你可要先把本事练好,练好后,哥哥带你去抢亲,草原上的姑娘你随便挑。”自那以后,也速该练习骑射

  • 被篡改的历史,还原玄武门之变,李世民最不想让人知道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玄武门之变是历史上非常著名的一次宫廷政变,也是历史上疑团最多的一次政变,这段政变也一直是小说和影视作品的演绎对象。不管疑点有多少,李世民玄武门弑兄杀弟,完成秦王到太子的身份转变这是不争的事实。关于玄武门之变的前因后果,《新唐书》《旧唐书》《资治通鉴》等正史中的记载都过于简略,这无疑给这场政变又蒙上了

  • 1206年,成吉思汗登上汗位 他急忙把弟弟合撒儿吊起来,扬鞭就打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别克帖儿才死了多久,难道你已经忘记他了吗?”成吉思汗依旧不为所动:“他若是没有那方面的心思,又怎么会被人攻讦。”诃额伦怒气冲冲地看着成吉思汗:“他是你的弟弟,你如今成了可汗,便要对你弟弟赶尽杀绝吗?”“铁木真,我是如何教导你的,外面危险重重,你看不清其中的险峻,反而对你弟弟痛下杀手,我从前教你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