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赵国靠什么支撑如此之久?

为何长平之战30年后,赵国才被秦国所灭?赵国靠什么支撑如此之久?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2503 更新时间:2024/1/17 16:41:33

[var1]

[var1]

[var1]

此战,秦赵两国动用军队民众高达100万人次,最终赵国不支,45万降卒被活埋,赵国元气大伤。

但是,经此大难的赵国却没有彻底灭国,而是坚持了30多年,直到前228年才被秦国消灭。

那么,赵国为什么可以坚持30多年?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赵国“狡兔三窟”

和其他六国不同,只有一个政治中心不同,赵国一直以来,都有三个中心,即:晋阳(太原)、邯郸和代郡。

因为赵国境内地形破碎,难以统一协调,所以逐渐形成了三个政治中心,也可以等同于三个军区。这三个中心分别对应着三个方向:晋阳应对秦国、韩国,邯郸应对魏国、齐国,代郡应对匈奴、燕国。

长平之战发生在上党地区,这里属于山西省中南部,也就是晋阳军区的范围。

赵国的破碎地形对于国内的调兵和后勤非常不利,但是却可以保证赵国不会被一招击杀。长平之战的惨败,主要是晋阳军区的巨大损失,对于邯郸以及代郡,没有造成致命影响。

所以半年后秦国再次气势汹汹而来,但三次攻赵都大财而归。

[var1]

长平之战后,燕国以为赵国将亡趁火打劫,被廉颇揍得满地找牙。赵国的坚韧可见一斑。

很多人将秦国无法消灭赵国归结于秦昭王听信宰相范睢谗言,没有一鼓作气拿下邯郸导致赵国起死回生,这是不对的。且不说短短半年赵国能不能恢复元气,作为第一线的主帅,白起深知赵国元气尚存,灭赵不易,所以宁可自裁也要忤逆秦昭王。

所以,狡兔三窟的赵国能够继续存活30多年,绝非偶然。

2、六国纵横捭阖

前258年,秦国经过休整,再次大举攻赵,邯郸被围,局势危急。

关键时刻,战国四公子之一的魏信陵君窃符救赵,调集8万魏国精锐,击退秦军,解了邯郸之围。

这个故事高速我们,秦攻赵,六国可以作壁上观,但是秦要灭赵,六国是不会坐视不管的!

商鞅变法后,秦国迅速强大,对东方六国形成咄咄逼人的态势。在六国惶惶不可终日时,苏秦开始推销自己的“合纵”理论。

[var1]

[var1]

事实证明,在秦国的强大威胁下,六国是可以抱在一起的,在张仪的“连横”大行其道前,六国因为抗秦的目标,组成一个强大的整体,秦国东进的脚步暂时被遏制。

合纵的目的是防止秦国一家独大,同时也要保证东方六国中的任何一个,都不会被率先灭国。

所以,六国不会允许赵国被秦国消灭,信陵君窃符救赵就是最好的证明。

所以一旦赵国被灭,就意味着多米诺骨牌的提前倒下,这是六国不能接受的。

3、赵国人雄冠天下

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

白起长平之战凯旋归来,秦昭王问他,此战最大的收获是什么?白起答:“杀掉赵括”!

一直以来,赵括都是纸上谈兵的代表,是高分低能的典型。但是我们想一想,带领弹尽粮绝的45万赵军坚持40多天阵型不崩溃,并能够组成四五队对秦军进行轮番冲击,这难道还不能说明赵括的能力吗?

而赵括,只是赵国将领中的普通一员,此时的赵国,还有廉颇,还有李牧,这是赵国能够恢复战斗力的坚强核心。

长平之战后,赵惠文王痛定思痛,重新用老将廉颇,正是这一正确决定让廉颇指挥取得了邯郸之战的胜利,并且彻底打碎了燕国想要借机揩把油的无耻行径!

与此同时,李牧经营代郡,击破匈奴骑兵十几万,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随后赵军取得了北方的主导权,这一趋势直到赵国灭亡。

赵武灵王开始,赵国主动向胡人学习,巨大的战争潜力被挖掘,成为战国后期唯一能够和秦国抗衡的力量。赵武灵王时代,赵武灵王甚至有从代郡出兵,南下灭秦的大胆设想。

长平之战后,赵国损失的45万大军中,有相当数量的是后勤的民工,真正的战士远不到此数。但是这也让赵国人血性爆发,会同魏国大军,三次击败秦军进攻,为赵国成功续命30多年。

壮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为什么历史上要把春秋和战国分成两个部分?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为啥分为春秋和战国,春秋与战国下一句,春秋战国的分界

    [var1][var1]那么为什么要把整个东周王朝分为春秋和张国两部分呢?一、春秋与战国的由来“春秋”一词取自鲁国史书《春秋》,“战国”一词取自汉代《战国策》。由于《春秋》一书只写到三家分晋之前,《战国策》又是主要记录的事战国初年的到秦灭六国的历史,后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又从三家分晋开始。所以史学

  • 揭露历史的隐秘:隋朝为什么对高句丽死缠烂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大家要先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高句丽并不是现在的朝鲜,更不是韩国。隋唐时期,高句丽并不是一个小国,而是一个占据我国辽东地区两百余年的中等强国。它的人民主要以农耕为主,而且地形复杂,有许许多多易守难攻的天险和城池,至于它的常备军也不低于三十万。巅峰时期,高句丽的军力甚至达到了六十万人,小国再怎么折

  • 揭露历史的隐秘:杨贵妃给安禄山洗澡,唐玄宗得知后为何不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751年,32岁的杨贵妃认了48岁的安禄山做儿子。按照少数民族的惯例,儿子过生日的时候,母亲是要亲自给儿子洗澡的。于是天宝十年(公元751年)正月初三,大唐皇宫里鸿锦似海,灯花连天,要给杨贵妃的“儿子”安禄山过生日,洗生日澡。当朝最受宠的贵妃要给一个臣子洗生日澡,听起来就让人觉得极其荒诞,更让人意想

  • 我国古代五大巨贪:唐朝一奇才贪了64吨胡椒,最后这位把皇帝贪穷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每一位贤明的君王对待贪官都是零容忍,我国历史上,从来就不缺皇帝反贪的行动。尤其在明朝初年,朱元璋的反贪力度最大,采取连坐制的方式定罪,如今看起来确实有点矫枉过正。但在那个时代,确实杀光了百分之九十九的贪官,而且在之后很多年里,朝廷上的贪污之风也一直未能流传起来。虽然治贪在每个朝代都有出现,但贪官却是

  • 史上最大的焚书运动,不是秦始皇造就的,而是这位皇帝的一时兴起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历代皇帝中的大文学家梁元帝萧绎出生于公元508年,作为皇子,萧绎本能享受一生的荣华富贵,锦衣玉食,然后安稳的坐上皇位。但所谓命运弄人,年幼的萧绎在宫中生了一场大病,从此,他的一只眼睛被夺去了光明。这下,萧绎失去的可不仅仅是一只眼睛,他的王位继承权也永远地失去了。毕竟,古代继承皇位者最重要的要求就是身

  • 古代三位女性统治者:吕雉、武则天、慈禧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武则天和吕雉谁厉害,吕后和武则天政绩,吕后武则天和慈禧太后谁更美

    吕雉吕雉(前241年-前180年2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等。单父(今山东单县)人。汉高祖刘邦的皇后(前202年-前195年在位),高祖伤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我们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我们,实行皇帝制度之后,第一个

  • 曹操爱而不得的三位谋士:两位重创曹操,一位差点颠覆其霸业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就连曹操,身为一代雄主,也生出天下英才不能都为其所用的感慨。尽管曹操帐下猛将如云,谋士如雨,但他生平所见,依旧有三位大才令他念念不忘。这其中,一人差点颠覆了曹操的霸业,另外两人则给他带来严重损失。首先要说的是沮授。最初,沮授在韩馥手下做事,但并不受重视;直到袁绍入住冀州,沮授才感觉到自己的一腔抱负,

  • 古代打仗胜利者为何要烧杀抢掠,士兵为钱打仗,李世民都不敢制止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抢掠,日本在徐水烧杀抢掠的暴行,宋江抢掠民女

    古代军队烧杀想象图头条问答上有一个问题,问的是“为什么古代打仗胜利的一方总要烧杀抢掠,伤害妇女”?其实这里涉及到一个很多朋友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古典帝国的士兵究竟为什么打仗?古代的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士兵心甘情愿去赴汤蹈火?答案就是四个字:功名利禄。而古代君王和统帅又靠什么让将军和士兵宁愿战伤也不投降

  • 堪称史上最惨追星族,膜拜关羽遭嫌弃,大把年纪只是偏将被人嘲笑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关羽被黑得最惨一次,关羽经典语录,关羽大刀多少斤

    毕竟,时势所逼,不成为英雄就只能成为别人的刀下亡魂。但是,三国里面也有一些小人物,虽然名声不显,却同样获得了一定的身份和地位。要知道在三国后期,人才匮乏,魏延都可以作为蜀国的征西大将军。所以说,一些小人物抓住机会上位,也并没有什么稀奇的。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三国的一个小人物,名字叫做廖化。还记得三国里

  • 古代如何处理食品安全问题?两千年前就很重视了,唐代最严格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在古代也会有类似的事情发生吗?古人又是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的?根据礼记记载,早在西周就有对食品交易的规定说:无古不识,果实未熟,不育于世,意思是说五谷和果实还没有时尚,不可以去集市上卖。这一规定被认为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同时还规定在禁渔禁猎期禁止捕鱼狩猎,并且不得在市场中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