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r1]
[var1]
那么为什么要把整个东周王朝分为春秋和张国两部分呢?
一、春秋与战国的由来
“春秋”一词取自鲁国史书《春秋》,“战国”一词取自汉代《战国策》。由于《春秋》一书只写到三家分晋之前,《战国策》又是主要记录的事战国初年的到秦灭六国的历史,后世司马光写《资治通鉴》又从三家分晋开始。所以史学界一般三家分晋是春秋时期与战国时期的分水岭。
二、春秋为何为春秋,战国为何为战国?
纵观整个东周的历史,春秋和战国是本质上的区别的。
春秋时期:各个诸侯国虽然攻占杀伐不断,但是基本上还能以周天子为尊。西周初年定制的周礼在这个时期还能正常运行。各诸侯还不敢僭越称王(楚国另当别论,这个可以在探讨),各国之间的战争,也不是孙子所谓的:兵者诡道也。
战国时期:随着量变的不断积累,质变终于来了。诸侯之间称霸的越来越多,他们不再满足于只是侯的爵位,不断膨胀的野心,终于让他们了越雷池。齐国国君、魏国国君的在徐州会盟互称对方为“王”的时候,标志着周礼的彻底崩塌,史称“徐州相王”。徐州相王之后,其他诸侯国纷纷效仿。真正意义上由春秋进入了战国时代。
三、“徐州相王”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春秋与战国的分水岭
春秋时期,东周王室虽然衰微,但名义上还是“王”,诸侯国还是诸侯国未敢僭越,表面上还是维持周礼。战国时期,就完全不同,周王室名存实亡,各个诸侯国纷纷僭越称王,无视周王室权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