敢这么跟慈禧说话,还能让慈祥不生气的,这世上恐怕也只有这一个人了,她是慈祥的养女荣寿公主。
荣寿公主是恭亲王奕的女儿。奕是慈禧的小叔子,当初咸丰帝驾崩,是奕协助两位嫂嫂发动了政变,才将皇权夺取在手,东西两宫太后开启垂帘听政,而亲王辅政。
所以,慈禧与奕比跟其他兄弟要更亲近些,民间也有不少关于他们的传闻驿事。
荣寿公主七岁时,就被接到宫中抚养,常陪伴在两宫太后左右。她生得并不美丽,容貌甚至有些粗鄙,但是性格上少年老成,不像别的同龄女孩那般活泼。
兴许是宫中没有小女孩作伴,荣寿公主常常沉浸在看书与练书法当中。
在公主十二岁那年,慈禧就将她指婚给固伦额驸景寿之子志端。谁知这志端是个短命鬼,五年后就病伤了,十七岁的荣寿公主虽然结婚五年,但初为人妇,却成了寡妇。
慈禧心疼她年纪轻轻伤了男子,怕她在额附府里受苦,于是又将她接回宫里居住。
当了寡妇之的荣寿公主虽然只有十七岁,但是她恪守本份,言行举止、穿衣着装都按照寡妇的妆扮来,从来都是素衣着身不施粉黛,看上去像人三十岁的妇人,没有一点十几岁少女的风采。
这天,她早早来到西苑给慈禧请安,见太后正在试穿一件华服,鲜艳靓丽,一旁的宫女一个劲地夸着好看。
慈禧见荣寿公主了,忙问她这衣裳可衬自己?公主见状,先是行礼,然后不卑不亢地说:“太后,您一个寡妇,穿这么花哨,怕是不合适吧。”
此话一出,一旁的宫女吓得脸都白了。
只见慈禧悻悻的将衣裳脱下,丢给宫女,苦笑着说:“是啊,咱们都是寡妇,不好穿这花哨的衣服,帮我换一件。”
荣寿公主从小生活在宫中,对宫里的众多规矩十分熟悉,许多繁杂的事务,慈禧都会交给她去打理。
比如,哪个王国大臣的夫要拜见慈禧,或者哪个外国使节的夫人想浏览大清皇宫等等诸如此类,荣寿公主都能安排得井井有条。
大臣们都知道荣寿公主在慈禧心中的份量,以至于有些事情他们觉得不好向太后说明的事情,或者一些政治上的佐见,就会来托公主从中斡旋,以达目的。
公主之所以能深得慈祥的信任,就是她清楚自己的身份和地位,知道什么能管,什么不该管。
政治上的,有关权力派系争斗的事,她从不参与。大臣们如果因为这些事来找她,也会被她毫不留情地拒绝。
但是,像慈禧与光绪帝因政见不同而心生间隙这种事,荣寿公主则会出面来调解。在她看来,这是家事。
光绪帝继位后,支持变法,与慈禧、恭亲王站在了对立面。慈禧一向不喜欢这个性格柔弱的侄儿。
虽说其软弱,但是他在面对慈禧太后时偏偏强硬得很。恭亲王对他也是八分嫉妒两分讨厌,明明自己更有帝王之才,同治却一定要传位给这样一个未成器的毛孩。
在这些亲人里,大概就只有荣寿公主是待光绪帝好点的。
变法失败后,慈禧要按祖训要废除光绪帝。当时,荣寿公主不在宫中,正在去往热河的路上。
宫中光绪帝的亲信得知了这个消息,知道只有公主才救得了皇帝,于是将消息快马加鞭送到公主手中。
荣寿公主得知消息后,立刻调转头,连夜赶回了祡禁城,直奔西苑。她跪求慈禧太后放过光绪,说到动情之处放声痛哭,一度晕伤过去。
慈禧见状,赶快叫太医,连连应下了公主的请求,光绪帝才得以保住皇位与性命。
1908年冬,光绪帝与慈禧先后相差一天离去。当时清廷已经破败,三岁的溥仪继位,无人出面主持丧事。
荣寿公主看着并列摆放的两张棺材,无人问津,只有几支蜡烛在黑夜中亮着,显得无比凄凉。
于是,她马上备车去找溥仪的父亲摄政王,质问他为什么将太后与皇上的丧事置于一旁而不顾?
摄政王被公主说得脸一阵白一阵红的,赶紧组织大臣们处理丧事。虽然如此,到最后,整个丧葬中的各项安排,还是由荣寿公主负责,慈禧与光绪帝这才体面入葬。
这样一位公主,即使到了民国时期,也像个普通人一样深居简出,但是在曾经的那些王公贵族眼里,她仍旧是大公主。这些人聚在一起的时候,依旧会用昔日的礼节接待她,尊称她一声“公主”。
参考资料:
[1]吴仙花. 公主一讲话,慈禧都害怕[J]. 传奇故事, 2017, 000(004):P.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