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289年,清朝267年,我们古代王朝为什么难破300年?原因在这

唐朝289年,清朝267年,我们古代王朝为什么难破300年?原因在这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人生初见 访问量:166 更新时间:2024/1/21 4:38:46

马尔萨斯陷阱,人口与生存资料严重不匹配,导致社会动荡变革。

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加剧社会动荡。

朝统治者和统治集团的败新进一步加剧了社会动荡。

其他政权的侵扰加剧了社会动荡。

下面我们展开来看这几点。

一、马尔萨斯陷阱:地少人多,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开始动荡。

马尔萨斯陷阱在农业时代是有效的。它的基本理论是:王朝的人口是按照几级数增长的,而土地等生存资料却是按照算术级数增长的;多增加的人口到某一极限后,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开始动乱。过多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王朝都是经历战乱之后建立的。改朝换代战争一般导致全国人口减少50%左右,有的甚至高达70%,非常残酷。人口大幅减少,新王朝建立,此时人少地多,大量的荒地等待开垦种植,人的生活水平开始稳步提升。

但是,土地总量是有限的,其新开垦而扩大的面积是有极限的,而人口增长却远快于土地的增长。我们接着用唐朝数据来说明问题。请看下表:

唐朝人口变化表

唐朝人口从639年的1235万,猛增到705年的3714万,70年增加了3倍。后面到了752年的峰值5997万,50年时间增加不到一倍。古人又不搞计划生育,为什么人口增速锐减呢?还是基本的生存资料增加有限。而峰值出现之后不久,就爆发了755年的安史之乱,人口随之剧减。

唐朝人口变化在古代王朝中具有代表性:初始人口很少,随后猛增,之后增速放缓。此时也就是人口与生存资料产生矛盾的时候,人均物资减少,生活水准下降,随着时间推移,动荡开始。唐朝人口变化,是一个典型的马尔萨斯陷阱。

二、地球气候具有周期性变化:这加剧了生存资料不足的问题,进一步导致社会动荡。

全球气候变化的周期,有超长的3亿年、10万年、4万年、2万年周期,也有中等的1500-1800年、200年周期,还有60年、11年的短周期波动,这些波动导致气候在冷暖两个周期中变化,当达到某个极端时,人类的粮食生产发生严重问题,人的生存受到严重影响,这将加剧社会动荡。

太阳系在绕着银河系核心运动的时候,其经过的旋臂区域是物质密集区,旋臂之外是物质稀少区。当太阳运动到旋臂区时,太阳系处于恒星系密集地带。由于周围行星对太阳的引力作用使得太稍有膨胀,太阳内压变小,于是太阳内部的聚变反应减弱,造成太阳辐射的减弱。同时,太阳与地球的距离也稍有变大。另外,星系密集,星际空间物质增多,太阳光被减弱。这三方面原因导致地球受到的太阳辐射减弱。如果再赶上太阳活动周期年,地球将处于冰期。

太阳系在银河系中相对位置变化,影响太阳辐射

对地球影响最大的星体就是太阳,太阳还有一个黑子变化的周期,当太阳黑子活动处于极小期时,太阳辐射将减少。这个周期为11.1年。太阳活动起伏变化,导致地球气候冷暖周期性变化。

另外,在地球内部还有一个巨大的影响因素,这就是海洋的潮汐变化

海洋的强潮汐将把海洋深处的冷水带到海面,使全球气候变冷,形成的全球气候波动周期大约为1800年。当日、地、月排成一线且相互距离最小时,日月引潮力相互加强而变为最大,地球海洋潮汐规模也最大,这时就有更多来自海洋深处的冷水被带到海面。这些冷水可以冷却海洋上的空气,最终使全球气温降低。反之,世界就不会变冷。

潮汐高低潮还有200年左右的明显周期变化。其中,1425年、1629年两次峰值对应小冰期时期,1770年的峰值对应18世纪的低温,1974年的峰值对应20世纪70年代的气候变冷。特别是54-56年周期(太平洋十年涛动周期),在全球气候变化中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古代气候变化与王朝更替

再结合如下的气温统计表,我们可以看得更加明显:

温度变化与王朝更替

从上述气候知识来看,最近一千年的气候变化的周期在200年左右。而这恰好基本与我们古代的朝代变化相吻合。

气温变低,导致粮食生产出了严重问题,人无法生存,社会就进入动荡期。

同时,气温变低对北方草原的生存影响更大,他们会加大对中原的侵扰力度,这又会增加中原百姓的负担,进一步加重生存危机,激化矛盾。

三、王朝统治者个人能力的败新、统治阶级的腐化促进了社会动荡。

一般王朝第一第二代统治者都经历过战争和动乱,他们能体恤民间疾苦,个人欲望会比较收敛。到了第三第四代人,也勉强还算凑合,没有经历过,也还被经历过的人教导过。到第五代开始基本就严重脱离现实了,个人欲望也膨胀起来。比如那个严重脱离社会“何不食肉糜”的晋惠帝。

上行下效。统治阶级的贵族和官僚们也基本保持与最高统治者一致,大家一起腐败。这样,社会土地兼并严重,富人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如果统治者再有点个人特殊爱好,比如隋炀帝的巡游、宋徽宗的花石纲、明成祖的下西洋、乾隆的下江南,那么统治集团奢侈浪费就开始了,同时,各级官吏借机盘剥百姓也就更加严重了。这都激化了矛盾。

假如遇上好大喜功的,征服欲望强的,也会加速社会矛盾激化。比如汉武帝打匈奴、隋炀帝打高丽、唐玄宗疯狂拓边,等等。

按时间上计算,西汉在第五任汉武帝身上、西晋在第四代(第五任)统治者晋惠帝身上、唐朝在第五代唐玄宗身上、宋代在第六代宋神宗身上、明朝在第六任明英宗身上,都发生了大问题。这个从“治”到“初步混乱”的周期大约在100-150年,随后,王朝依靠惯性前进一段时间,进入王朝末期。

整个统治阶级的低能化、腐化,促进社会动荡,也助推了王朝的覆灭。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伤骨

四、域外游牧政权的侵扰加剧王朝内部社会动荡。

在我们古代,主要是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对中原王朝的侵扰。如匈奴、突厥、蒙古、契丹、女真等。为了对抗这些侵扰,中原王朝必然要增加军事开支,这些开支最终当然是百姓负担。负担加重,也会激化矛盾。

比如汉武帝对抗匈奴,最后打得户口减半,社会凋敝。比如明末未来对抗满清,加征练饷、辽饷,还提前征收好几年。这些都极大地加剧了社会矛盾。

游牧政权对王朝的侵扰

结语:多种因素的综合,让王朝难破300年。

王朝发展导致人多地少的矛盾加剧,百姓的生活水平下降,这是导致王朝覆灭的第一因素。在这个因素之上,如果叠加了气候变恶劣、统治者腐化、外来侵扰加剧等因素,则王朝覆灭在所难免。

从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天时(气候)变化和人欲望膨胀的变化,导致古代王朝的普遍周期是200年左右,而不是300年。你看西汉、东汉,北魏、南朝、南北宋、辽等,都在200年左右,反而唐、明、清却是个异数。

这里简要解释一下。

唐朝因为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庞大和强盛,依靠其惯性能前多走一些距离。深入了解的话,实际上从唐宪宗之后,藩镇割据严重,唐朝2023已经名存实亡了。但是因为唐这个正统在,底下又没有哪一方有足够的力量把整个社会重新洗牌,因此唐朝又多存在近100年。

明和清,是我们皇权专制社会制度时尚之后的社会,对整个社会的控制力很强。再加上北方草原的内乱(明时),因此明能够延续得更久。清则统一了草原、中原、高原和西域,因此其外部威胁更小,税负低,如果没有西方列强的到来,恐怕清还能延续更久。

总之,人地矛盾随时间加剧、地球气候周期性变化恶化了生存资料供应、统治者腐化和域外侵扰激化社会矛盾,导致我们古代王朝存续时间普遍在200年左右,难破300年。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人物志│李鸿章,咬定机会,一骑绝尘的狠人!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李鸿章惜才,李鸿章有哪三点丰功伟绩,李鸿章的旷世之举

    “ 男子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此去上海,不成功,便成仁。当钱鼎铭带着上海一众士绅的求援信来到曾国藩安庆大营的时候,曾国藩起初对于这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并不感冒。毕竟,攻下安庆后,太平天国的首都天京就近在眼前,唾手可得,更何况,自己也并没有多余的兵力分配去救援上海

  • 他被袁世凯称为“北洋诸葛亮”,一生却喜欢奇门异术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北洋军阀中有一位声名远扬的大军师,是袁世凯自少年以来的莫逆之交,最后做到中华民国大总统的徐世昌。徐世昌徐世昌字卜五,号菊人,又号弢斋,晚号水竹村人。祖籍天津(一说祖籍浙江),祖父官居于河南省汲县。所以,他卸任大总统之职,遁迹律门后,于天津租界咪哆士道(现和平区泰安道)约十亩之大的自购宅院中做寓公,也

  • 她身为大清公主生前尊贵无比死后陪葬颇丰最终竟落得尸骨无存下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大清十二帝简介,大清第一美女,大清最后一位公主

    电视剧《康熙王朝》中,康熙帝出于政治需要,把爱女蓝齐儿格格嫁给了仇人——准噶尔大汗噶尔丹,十年以后,噶尔丹叛乱,蓝齐儿亲眼目睹父亲杀死了自己心爱的丈夫,带着对亲情的绝望和无比怨恨,她和儿子走进了草原的深处。历史上并没有蓝齐儿格格这个人物,不过确有一位公主,与蓝齐儿一样命运多舛。她是固伦荣宪公主,康熙

  • 努尔哈赤起家之时,作战靠的是步兵肉搏,真不是靠骑射打赢的战斗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努尔哈赤十大经典手段,努尔哈赤一生打多少次仗,努尔哈赤战果

    在上一篇小哥(八旗靠骑射打天下?别听清朝皇帝尬吹!努尔哈赤起家靠的不是骑射)中,我给大家讲了一下努尔哈赤刚刚起兵时的主要作战方式,但上篇小哥因为顾及到篇幅太长,会影响到大家的阅读体验,所以没有深入的细讲,也没有结合史料,因此为了弥补上文的缺点,本文会给出相关史料和战例,喜欢大家会喜欢,多多关注支持。

  • 她是大清一代才女,可惜嫁给了一个渣男,一生屡遭不幸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清朝著名文学家袁牧有三个妹妹——三妹袁机、四妹袁杼,加上堂妹袁棠,号称“袁家三妹”,都是知书达理,闻名遐迩的才女。袁枚的三妹袁机,字素文,生于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刚满周岁时,父亲把她许配给如皋的高绎祖,定了娃娃亲。袁父袁老夫子曾经是高绎祖伯父——如皋人高清的幕僚,高清死后,欠别人的债,老

  • 太平天国最能打仗的大将帅,晚年背井离乡,无依无靠太悲惨!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韦俊虽然是太平天国里当时唯一一个活下来的,没有在战争中消失归于尘土,但是他的一生都郁郁寡欢,尽管在战场上创下的伟业伟绩也不少,但是从未得到过真正的信任,直到最为成为政治权利斗争下的牺牲品。1851年的时候韦俊就加入了金田起义,从那之后,英勇的他就屡创战功,取得了很多次的胜利,比如在攻占武昌城的那次,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一语惊醒梦中人,乾隆皇帝恼羞成怒秒变渣男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傅恒是皇后的亲弟弟,本人更是文武双全,因为这两点,皇帝对这个小舅子也格外在意。一次,听傅恒死党海兰察说,傅恒有了心上人,皇帝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尔晴,为了给傅恒惊喜,乾隆先抑后扬要给傅恒指婚,听到傅恒说,自己的心上人并不是尔晴时,皇帝的脸色突然大变,他扔下狠话说,如果是魏璎珞想也不要想,他的理由竟是魏璎

  • 同样拍雍正马屁,除了这个倒霉鬼,别人都晋升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古人有“黄河清,圣人出”的说法。意思是说:黄河水泥沙含量大,常年混浊,突然变得清澈则会被古人视为祥瑞之兆。清朝雍正年间,黄河水清千余里,持续时间为史上最长。《陕西通志》记载:河道总督齐苏勒、漕运总督张大有、河南巡抚田文镜等官员纷纷上折子报喜。田文镜说自己查阅史料了解到,黄河十年清澈一次,至圣之君就会

  • 佟国维的“机会论”,振聋发聩,隆科多一生未能领悟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佟国维之死,隆科多举报佟国维真相,雍正王朝佟国维结局

    历史上的隆科多,是佟国维的亲儿子。而剧中的隆科多,则是佟国维的亲侄儿。虽然都是佟家人,但是隆科多的政治智慧,却远远比不上佟国维,一直到死,都没有体会到老佟对自己的一番深沉之爱,不理解六叔对自己的苦心栽培。少年时期的隆科多,因为出身贵族,而十分顽劣,虽然有几分聪明,但用不到正经地方,剧中暗表,是老叔佟

  • 康熙王朝:周培公病死在盛京,施琅加官进爵,为何命运如此不同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施琅周培公,周培公在盛京干什么,康熙王朝周培公怎样死的

    其实我认为,两个人有不同的命运,应该从他们个人的性格和能力等几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是个人性格方面周培公原来就是一个落魄的书生。他虽然有满腹的才华,却没有施展的平台。周培公性格孤高自傲,看不起任何人,也不愿意向权贵折腰。因此,他一直处在失意之中。康熙提拔周培公入朝为官,才有周培公发挥才能的机会。施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