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此次举行御前会议的日子就是特例,另外嘉靖帝把清流一派的高拱和张居正暂时招进内阁,列席了这次会议,虽然嘉靖什么也没说,但很明显意有所指。
明朝的法定节日有三个:正旦节、冬至节、元宵节。明朝规定,正旦节从正月初一开始,文武百官要放假五天;冬至节从冬至那天算起放三天假;而元宵节,从永乐七年开始“赐朝参京官元宵节假,从正月十一日开始,至二十日,十天不上朝、不奏事”成了惯例。
当然,明朝也是有元宵节不放假还得办公的例子的,比如碰到了慧星这种不祥之兆,以及其他天灾人祸等情况,皇帝就会下令取消元宵假期。剧中,嘉靖三十九年一冬天都没下雪,民间已经有了“天谴”的流言,在这种情况下估计嘉靖也没心情给百官放假,而他也急需通过御前财务会议,了解一下严党和清流的动向。
咱们再来看看剧中参加这次御前财务会议的内阁成员都有谁:首辅严嵩、次辅徐阶、阁员严世蕃,还有准阁员高拱和张居正。
那么历史上这个时期的大明内阁成员都有谁呢?嘉靖三十九年总共只有三名内阁成员:首辅严嵩、次辅徐阶,阁员吕本;嘉靖四十年一直在的内阁成员,只有首辅严嵩和次辅徐阶,阁员吕本五月份丁忧回家,袁炜十一月才入阁。
那个时期的其他成员在干嘛?严世蕃任工部左侍郎,当然由于他父亲严嵩年事已高,严世蕃实际做着不少他父亲该做的事;高拱没担任户部侍郎更没入阁,而是任太常寺卿,管国子监祭酒事,嘉靖四十五年由徐阶举荐入阁;张居正直到嘉靖驾崩隆庆登基后,才在隆庆元年入阁。
编剧刘和平塑造冲突、刻画人物的能力就是这么突出,他把历史上这些响当当的人物,凑到了一个舞台上,会议还未开始,就已经硝烟弥漫,紧张气氛营造得十分到位,也吸引着观众和读者往下看往下读,大家都非常期待这些大人物上演一番精彩的对决。
剧中嘉靖皇帝安排高拱和张居正列席会议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书中通过严世蕃的心理活动描写了出来:皇上或许是叫这两人来制衡他和严嵩父子俩;也或许是在测试高拱张居正这派清流是不是就是在民怨沸腾时非议朝廷的代表。当然,如果你问剧中的嘉靖皇帝究竟意欲何为,他是肯定不说的,按照他的看法“任何一句话,你不说出来便是那句话的主人,你说了出来,便是那句话的奴隶”。所以嘉靖是推手,但他只想坐山观虎斗,吃瓜看吵架,反正不是他自己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