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雍正王朝》评2:康熙晚年“死鹰事件”,八阿哥胤禩太冤枉

《雍正王朝》评2:康熙晚年“死鹰事件”,八阿哥胤禩太冤枉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黑姑娘 访问量:2153 更新时间:2024/2/22 2:36:36

在《雍正王朝》中,老年康熙过大寿,十四阿哥派鄂伦岱送来一块奇石,作为给父亲的寿礼。寿礼在廉亲王府被调了包,八阿哥胤禩略施小计,陷害老十四,把奇石换成了一只死鹰,在寿礼上大大刺激了年迈的康熙皇帝。

真实的历史上,确实有死鹰事件,也确实与八阿哥胤禩有关,但并不是胤禩陷害别人,而是八阿哥遭他人陷害。

清朝自马上得天下,几代君王皆能文能武,康熙对野外骑射狩猎,远比对四书五经感兴趣,而海东青这种飞禽,是女真人狩猎必不可少的好帮手。

海东青还是满族最高图腾,有万鹰“万鹰之神”的含义。传说中十万只神鹰中,才能出一只“海东青”。所以八阿哥把海东青作为贵重礼物,献给父亲康熙皇帝。

既然这样珍贵,八阿哥本应该亲自送给父亲才是。可巧的是,这一天还是八阿哥生母良妃去世两周年,八阿哥正在忙着祭奠母亲,所以送海东青给父亲这件事,只能由心腹太监代劳。

这一代劳,就代出问题来了。

当天,康熙收到的,竟然是两只奄奄一息的死鹰。

皇帝大怒,立即召见随行诸皇子,历数八阿哥胤禩罪行:

第一,八阿哥生母卑贱,从小就心怀叵测;第二,私自请道士给自己算命,有违人臣之德;第三,谋杀二阿哥胤礽(已经在康熙五十一年二度被废);第四,与诸臣结党,怂恿大臣们保奏,威逼朕躬。

罪行陈述完毕,老康熙又恶狠狠地甩出一句无比绝情的话:自此朕与胤禩,父子之恩绝矣。

这就是正史上所记载的康熙五十三年死鹰事件。

我本人是绝不相信八阿哥会送两只死鹰给康熙的,既没有这个胆子,也没有这个必要。

康熙生前,一直把权柄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儿子们无论怎样明争暗斗,都不敢和老子较劲。八阿哥虽然当时在朝野广有贤名,但远没有达到可以权倾朝野,敢向皇阿玛示威的地步。而且他的敌人,是那些可能有继位资格的兄弟,而不是乃父。

答案只有一个:八阿哥送给父皇的上等海东青,在送的路上,或者被送到之后,被人动了手脚。

负责送鹰的太监,是八阿哥所信任的人,而且是直接责任人,一旦死鹰事发,不管康熙如何处理儿子,这个太监肯定活不成了,所以他动手脚的可能性不大。

死鹰不可能由送鹰的太监直接送到康熙面前,而会让康熙身边的太监代转,在这一环节中出问题,就说不清了,送的人和转的人都有责任。转鹰的太监,或者跟其他皇子有瓜葛,或者跟老八有积怨,一时性起,栽赃皇子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而近水楼台先得月,转鹰的太监是康熙的身边人,很可能在做手脚之后,一不做二不休,把责任全部推给送鹰的太监,乃至八阿哥。

问题来了,康熙是什么人?他傻吗?他能轻易相信太监诬陷自己的儿子吗?为什么不派人查一下呢?事关一个皇子的清白,不应该谨慎些下结论吗?

因为两只死鹰,轻易处置皇子,这不像英明神武的康熙皇帝,倒像被妲己迷惑的殷纣王,像被骊姬左右的晋献公

答案令人窒息,老康熙愿意相信这样的结论,即使他明知道此事可能有猫腻,但他已经不愿追查,而是就坡下驴,就是要趁此机会,打击一下老八。

我甚至以我最污恶的心,怀疑死鹰事件很可能就是老康熙借着老八送鹰,一手策划的,目的不仅仅是整儿子,而是打击老八背后,那一股可能威胁皇权的势力。

什么“大贵”,皇子还不够大贵吗?说皇子“大贵”,就是说将来要继承大统当皇帝。这话私下说就是好话,可放到台面上来说,那不就是造反吗?老康熙还在就敢说这种话,谁敢“大贵”,那不是活的不耐烦了?

人在家中坐,祸从天上降。胤禩就此被猪大哥胤禔所坑,被康熙定性为“柔奸成性,妄蓄大志”,与胤禔定为同党,以“谋害胤礽”之罪,被锁拿治罪。

《雍正王朝》中,一班子兄弟跪在皇宫外,为八哥求情的场面,正是在此时发生的。其中有皇九子胤禟,皇十四子胤禵。老康熙拔刀追砍言语莽撞的老十四,可制止他的却不是皇四子胤禛,而是在剧中没有戏份的皇五子胤祺。

经此一事,八阿哥胤禩遭受重击,被革去贝勒爵位,赋闲在家。

幸运的是,此事动静太大,有三法司参与,不久之后查明了真相:此事完全是大阿哥听信道士之言,所杜撰的子虚乌有之事,目的是要拉老八垫背。

处理结果:大阿哥革去王爵,圈禁府内。

两个月后,康熙下令重新议立太子。事前,康熙对胤礽态度改观,并屡屡召见大臣,露出要复立废太子胤礽的口风,做了不少准备工作。

老康熙满以为臣下已经能够体察圣意,以众人推举的名义,重新让胤礽当太子只是走个形式。

可皇帝万万没有想到,在朝满汉大臣佟国维、马齐、阿灵阿、鄂伦岱、揆叙、王鸿绪等人,竟然联名保举八阿哥胤禩做太子。

其他臣子也开始跟风,一来因为老八的人缘是真不错,二来也是想在新太子那里讨个好。

可这么一来,老康熙就尴尬了。稍加思索,康熙就决定出尔反尔,推翻群臣的公议。

反了你们了,只是让你们做一做公议的样子,没想到你们还真把自己当回事了。这个朝廷到底是你们说了算,还是我说了算?

公议结果迟迟不公布,康熙却再次召见诸王和大臣,说起了鬼话:我梦见孝庄皇太后和孝诚仁皇后赫舍里(太子生母)了,知道我废了太子都听不高兴的。而胤礽最近又表现良好,我觉得还是让他复立吧。

明朝的皇帝敢这样干,会被大臣怼出屎来,可这是大清朝,王爷和大臣们连个屁都不敢放。

第二年春,康熙开始找后账了,借故罢免佟国维和马齐,还故意把这二位大学士交给胤禩拘禁看管。

议立太子事件,是康熙中年以后,很少出现的失控情况。作为成熟的政治家,康熙最在乎的,并不是谁当太子,而是谁说了算。

观点斗争是假的,方向斗争也是假的,只有权力斗争才是真的。即便是此前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太子,也从来没有让老皇帝大权旁落。可在议立太子事件当中,康熙看到了八阿哥的实力和势力,已经能够左右朝局,威胁皇权,隐然与老皇帝抗衡。

这还了得?

这就是康熙五十三年死鹰事件发生的背景,要说康熙只是一怒之下,临时做出打击八阿哥胤禩的决定,打死我都不信。这分明是一起处心积虑,图谋已久的事情,万事俱备,只欠老八自己不小心,露出一个破绽来。

看看康熙给八阿哥定的那四条罪行,第一条拿死去的良妃出身说事,纯属借题发挥;第二条第三条前面已经有定论,是大阿哥的攀扯;只有第四条靠谱,也算是康熙自己说了实话:

威胁到我皇权的人,哪怕是亲儿子,也得除掉。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雍正王朝》评:乾隆向雍正求情,句句欲置哥哥于死地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雍正王朝康熙对乾隆的评价,雍正做了几年皇帝雍正有多少兄弟,雍正剑侠图雍正师爷

    比如像康熙皇长子胤褆,公然对老康熙说要“替皇阿玛除去庆父之忧”;比如雍正的三阿哥弘时,派出一堆刺客下江南去刺杀弘历。这样明目张胆的骨肉相残,破绽很大,一旦被皇帝探知,轻则失宠,重则圈禁,甚至被毒杀。可皇帝其实并不反对皇子之间的竞争,甚至可以说,九王夺嫡,就是康熙皇帝晚年故意为之,让一群能干的儿子竞争

  • 《雍正王朝》评:同是皇帝,为什么康熙乾隆闲,而雍正很忙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雍正皇后与雍正的感情,雍正小蝶年羹尧雍正

    前半部分的康熙,总是悠闲自得,虽然名义上国务繁忙,但康熙不是到热河狩猎,就是到江南巡视,即便留在北京,也是躲在畅春园享清福,逗逗孙子,练练书法和剑法。可到了后半部门,雍正这个皇帝,就简直是在遭罪。想干什么都干不成,兄弟,儿子,大臣,士大夫,乃至盛京的老满洲贵族,都和他过不去。为了实现自己的抱负,雍正

  • 《雍正王朝》评:康熙皇帝抬举张五哥之谜,胤禩不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小标题:张五哥到底有没有罪?康熙皇帝为什么抬举他?《雍正王朝》第六集,张五哥的妹妹阿兰跑到十三贝勒府求救,揭开了刑部宰白鸭案的序幕。这一段故事跳得太快,有两件事情没有特别交代:一是刑部的宰白鸭案,是从张五哥开始还是已经进行了很久?二是十三阿哥如何向康熙皇帝禀报,才让草民张五哥得到康熙皇帝的特别抬举。

  • 《雍正王朝》之后,郑春华扮演者武晔去哪了?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小标题:《雍正王朝》中的郑春华,演员武晔的影视人生一、在《雍正王朝》中,郑春华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身为一介弱女子,郑春华一没有家族势力,二没有宫斗手段,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却要面对那个时代最有权势的几个大人物,谁都不敢得罪。郑春华无法左右自己的命运,却在无意之中,卷入了波诡云谲的九王夺嫡斗争中,成

  • 《雍正王朝》评1:康熙最初中意的2个接班人,并非雍正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治国之道,一张一弛。康熙久经考虑,最后选定雍正为接班人,有着相当复杂的原因。首先,当然是因为康熙儿子多,选择的机会也多。否则像咸丰一样,百亩良田只长着同治一根独苗,任何标准都是多余的,有多少奇谋伟略都白搭。再次,康熙皇帝太长寿,考验儿子们的时间足够。时间能够改变一切,它能化腐朽为神奇,也能让天才变为

  • 《雍正王朝》焦晃版的康熙,初看慈祥,越看越可怕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雍正王朝 康熙 解说,焦晃雍正王朝视频,焦晃康熙精彩片段复立太子

    人老成精,活到《雍正王朝》中,老年康熙这个地步,帝王心术已经深不可测。如果不是电视剧给我们以第三人的欣赏角度,那些藏在老皇帝内心的弯弯绕,我们是永远不会知道的。康熙一生,名为守成,实为开创,活的又够长,经历了许多王朝好几个帝王加起来才能经历的事,也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人生经验。看人识人,搭上个三五眼就能

  • 《雍正王朝》评5:康雍乾三朝最受宠的重臣——马齐的为官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雍正王朝十大清官,雍正王朝康熙帝说马齐是什么,雍正王朝真实历史详细讲解

    明珠索额图都是一代雄才,可一旦大一统事业底定,就面临鸟尽弓藏,不好混了;佟国维和廉亲王胤禩,贵为皇亲国戚,权倾一时,可却成了皇帝的眼中钉肉中刺;张廷玉心思缜密,一生谨慎,临了却被乾隆皇帝恶整,晚节不保;怡亲王胤祥忠义无双,是清朝中叶唯一一个铁帽子王,却身体不好早早去世;鄂尔泰身怀奇才,却在康熙朝不得

  • 《雍正王朝》之康熙拔剑,诸皇子野心昭然若揭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一、各怀鬼胎宫斗如戏,全靠演技。当八阿哥胤禩的小把戏穿帮,被康熙老师痛骂出局之时,其他的皇子们都以为自己表现的机会来了,个个跃跃欲试。但除了那个忠心耿耿的拼命十三郎胤祥,其他皇子表现的方式无一不是套路。先前被废的二皇子胤礽,长跪于宫门之前装孙子,表面上诚惶诚恐,叩头认错,但其实内心毫无波澜。很明显,

  • 《雍正王朝》评:小混混李卫,何以成为位高权重的两江总督?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李卫简介,铜仁李卫最终判决书,李卫审黄大人完整

    小混混李卫,倒后来居上,官员无论大小,都不敢在他跟前造次,连读书人的领袖李绂,都对他毕恭毕敬。年羹尧桀骜不驯,连总督巡抚都不放在眼里,唯独对这个狗儿高看一眼。如果原因只是为了打狗看主人,那田文镜同样也是老四的自己人,为什么屡遭白眼?其次是因为非常之事,当用非常之人。八股取士选拔上来的人才,虽然有文化

  • 《甄嬛传》:让雍正念念不忘的纯元皇后竟是这样一个人,太后临终前说出了她真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甄嬛传》中,从未露面的纯元皇后却一直贯穿始终,雍正对她念念不忘,以至于与她长相相似的甄嬛打败一个个的宫斗对手,成为终极BOSS,不得不惊异于纯元皇后这一神奇的存在。辣么,这位奇女子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首先要说的是,在历史上这样一位纯元皇后并不存在,而是小说《后宫甄嬛传》中虚构的人物。在小说中,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