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历史上同出西凉的董卓和马超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历史上同出西凉的董卓和马超之间有何联系?又有何区别?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傲的气质花 访问量:2899 更新时间:2024/2/4 20:09:12

看三国比较多的朋友对凉州这个词应该不会陌生,说起这个的话,各位一定都有所耳闻吧。

西凉,今甘肃省武威市凉州区,自西汉建武威郡以来名字换了多次,匈奴占据河西走廊时称姑臧,西汉占领后建武威郡,东汉称西凉,其疆域也时大时小,大时把大半个甘肃都占了,还扩延周围几省,比如陕西等地,史称凉州。在汉末三国时期,西凉一带不仅战乱频繁,而且,出自西凉的董卓、马腾马超韩遂等诸侯,更是对当时的历史走向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比如董卓在率领西凉铁骑进入东汉王朝的都城后,立刘协即位(是为汉献帝),篡夺了汉朝的大权。那么,问题来了,董卓出自西凉,马腾也出自西凉,那么两人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虽然董卓和马腾都是来自西凉的势力,但是,就前者来说,主要代表了东汉王朝,而就后者来说,则可谓西凉地方势力的代表,所以,马腾和董卓之间,既有合作,也有对抗,至于何时对抗还是何时合作,显然是由利益来决定的。根据《三国志》、《华阳国志》等史料的记载,董卓(?-192年5月22日),字仲颖,陇西临洮(今甘肃省岷县)人,生于颍川。东汉末年,先后参与镇压黄巾起义、凉州之乱等战役,颇著威名。由此,对于董卓来说,是代表东汉王朝来平定西凉地区的叛乱。与此相对应的是,马腾作为凉州一带的地头蛇,则经常起兵造反,如果东汉王朝可以给予足够的利益,那么马腾、韩遂等人就会在形式上归顺汉室。

具体来说,公元185年,资历更老的韩遂等人聚集叛军,进攻三辅地区。对此,董卓因为熟悉西凉地区,所以,东汉朝廷派遣董卓、皇甫嵩率军平叛。经过两年的较量,董卓整体上压制了叛军。到了公元187年,马腾也加入到东汉朝廷的大军中,因为战功被任命为偏将军。虽然起初是归顺东汉朝廷的,也即马腾和董卓是站在一起的,但是,不久之后,在凉州刺史被刺杀后,马腾便与叛军首领韩遂、王国等人联合作乱。而这,促使马腾、韩遂站在了董卓的对立面了。在陈仓等地,马腾、韩遂等人率领大军进攻,不过,董卓、皇甫嵩在坚守之后,成功击败了马腾、韩遂等人的叛军。

公元189年,汉灵帝得了重病,下诏拜董卓为并州牧,其下属军队转交给皇甫嵩。但是,董卓并不愿意交出兵权,在东汉末年,一旦交出兵权的话,显然就失去了争夺地盘的主动权了。不久之后,汉灵帝这位皇帝驾崩。在此之后,大将军何进诏董卓率部入京诛杀宦官。在何进、宦官等人的较量中,董卓后来居上,成功控制了东汉朝廷的大权,并且立汉献帝刘协为皇帝。公元190年,因为被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等关东诸侯击败,董卓于公元191年迁都到长安。众所周知,长安靠近西凉地区,这让董卓和马腾之间产生了合作的有利条件。

最后,为了应对曹操、袁绍、袁术、孙坚等关东诸侯的步步紧逼,董卓邀请马腾、韩遂等西凉诸侯出兵,等到打败关东联军后再平分利益。但是,到了公元192年的时候,吕布这位猛将刺杀了董卓,也即马腾、韩遂因为董卓的邀请来到长安后,却发现董卓已经被杀了。而这,让二者的合作没有完全执行下去。兴平元年(194年),马腾企图连结种邵等诛杀权臣李傕郭汜,但为其所败,只得回到凉州。自此之后,马腾、韩遂等人长期在西凉、关中地区割据一方。在马腾被曹操杀害后,马超和韩遂共同对抗曹操,在被曹操击败后,马超转投张鲁,而西凉、关中地区诸侯割据的局面,终于在曹操手中终结了。对于董卓和马腾之间的关系,你怎么看呢?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战国中期,魏国会先打压齐国的原因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魏国是周朝周王族诸侯国之一,战国七雄之一,让小编带大家拨开历史的迷雾,回到那刀光剑影的年代。三家分晋后,赵国、魏国、韩国跻身强国之列,又有田氏代齐,战国七雄的格局正式形成,七国分别是:秦国、楚国、齐国、燕国、赵国、魏国、韩国。在战国七雄中,魏国是最先崛起的诸侯国。经过魏文侯、魏武侯这两位君主的努力,

  • 夷陵之战后吴国国力超过蜀国,为何却从不北伐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大家都知道三国英雄辈,这个时代中的英雄,都想成就一番自己的作为。然而真正能青史留名的却只有少数,经过一番残酷的吞并割据后,只剩下了魏蜀吴三个国呈三足鼎立之势。三国鼎立之时,互为牵制,弱弱联手制衡强势的一方。不过三国的后期吴国却很少参与,倒是蜀国和魏国之间战事连连,诸葛亮六出祁山更是耳熟能详。那么吴国

  • 鲁仲连的一番话,秦军撤退,赵国获救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鲁仲连,春秋,历史解密

    鲁仲连是齐国人,他很有才能,比较擅长于谋略和辩论,但是他却一直都不肯做官。在长平的时候,和敌军打仗赵军失败了,第二年敌军更过分的向东边进发,后来把邯郸围起来了。平原君眼看着自己国家的城池越来越危险,可是却没有一个国家敢过来帮助自己,心中十分苦恼。后来魏王派了一个人过来对他说:“秦之所以要围攻你们国家

  • 解析:春秋时期的宴席之道,卫国大夫的服饰之道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春秋,历史解密

    过新年,穿新衣。逛庙会,有宴席。中国人在元宵佳节,往往都会穿上好看的衣服,到人潮拥挤的庙会之上,参加隆重的活动。不同的时代,人们会穿不同的衣服,但终归是色彩艳丽的,自春秋战国到今天,元宵即为佳节,良辰美景不可错过,这似也是中国人的一种礼仪之道,从来就没有被人们忘记过。元宵佳节有美食,人们相聚成欢,堆

  • 为什么司马师没能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群雄逐鹿,鏖战中原,乱世尘烟三国鼎立,大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轰轰烈烈的三国故事的最终章,便是三分归晋——在那么多英雄豪杰之中,司马家笑到了最后。公元266年,晋王司马炎登基称帝,标志着西晋王朝的开始。如果说公元184年黄巾起义标志着汉末乱世的开始,那么八十余年之后,中国重归大一统王朝。时间往前倒回1

  • 明朝时期泛滥的倭寇,为何清朝就消失了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倭寇是元朝后期开始有的,日本国内混战不止,开始有大名武士浪人到中国沿海抢劫。明朝期间,倭寇横行。所谓乱世出英雄,戚继光、俞大猷等抗倭名将都是那个时代的大英雄。可为什么在明代十分活跃的倭寇,在清朝的时候就似乎从来没有出现过呢?这是因为在明朝的时候以戚继光和俞大猷等为首的中国将领已经将沿海地区的倭寇全部

  • 布列斯特和约的来龙去脉是什么样的 和约结果的意义是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俄国,十月革命,历史解密

    和约的来龙去脉起因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胜利之后,由于原来俄国属于协约国一方而与同盟国处于交战状态,为了退出战争,新成立不久的苏俄政府在提出的和平建议被协约国拒绝后,便与同盟国的德国进行和平谈判。经过1917年12月3日,谈判开始,德国提出了把波兰、立陶宛、爱沙尼亚的局部和拉脱维亚、白俄罗斯的全部

  • 明朝官员王之仁生平简介,史书记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明朝,历史解密

    王之仁(?-1646年)字九如,北直隶保定人,传为崇祯末年东厂提督太监王之心堂兄弟,官苏松总兵。南明弘光时官至浙江定海总兵,统水师。清兵下浙东,曾奉表投降,旋为民众抗清义举所感动而悔之,乃积极拥立监国鲁王,进封武宁侯。录鲁监国元年(1646年)六月清军渡钱塘江,当江上师溃,众军皆遁,唯之仁一师坚守驻

  • 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他们最后的结局如何?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很多小伙伴在看了《隋唐英雄传》后,都对罗艺带领的燕云十八骑印象深刻。这十八个人各个身手不凡,就像是现代的特种部队一样。燕云十八骑基本上都是在沙漠中行动,很少来到中原,但每次出现必将展开一场杀戮。不过在历史上真有燕云十八骑吗?其实这只是《隋唐英雄传》杜撰出来的一支部队,正史中并没有什么燕云十八骑。小说

  • 荀彧和诸葛亮同为忠臣,为何评价完全不同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孔明密如神鬼,疾如风雷。进不可当,退不可追。诸葛武侯的名号,流传了千百年,仍然是十分响亮。他在世时,联吴抗曹,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先主刘备白帝城托孤,此后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为蜀汉立下了不世之功。后世有很多君王都不遗余力的为其加封,尤其是在唐朝,他被抬进了武庙,后世为其撰写的诗歌传记,更是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