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武宗李炎:晚唐的明君之一,结果晚年喜欢丹药,让一切付诸东流

唐武宗李炎:晚唐的明君之一,结果晚年喜欢丹药,让一切付诸东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野性稳江山 访问量:811 更新时间:2024/1/26 2:44:06

唐武宗李炎,大唐王朝的第十六位皇帝,他是唐穆宗李恒第五子,唐敬宗李湛和唐文宗李昂异母弟,生母为宣懿皇后韦氏。

他在位共计6年的时间,励精图治,不仅平定了边境与藩镇之乱,还有力地打击了宦官势力,使得宦官的权利得到了限制,使晚唐时期颇有名望的明君之一,但是就是这样一位颇有名望的明君,却在晚年时期喜欢丹药,让一切先前取得的功绩和成果付诸东流!

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这位晚唐时期的明君对丹药喜欢不已呢?

幸登帝位

公元814年,唐穆宗李恒的妃嫔韦氏在长安东宫诞下一子,名为李瀍,也就是日后成为唐武宗的李炎。

少年时期的李炎是在十六宅里度过青春岁月的,当时李炎看到其他皇子诸王在十六宅里贪图享乐,声色犬马后,心中便忿忿不平,立下誓言,等到自己做了皇帝之后,一定要改变李氏皇族奢靡享乐的风气。

公元840年,经过一系列的宫中纷争,李炎在大宦官仇士良的帮助之下,幸运的继承了帝王,史称唐武宗。

李炎继承帝位之后,便开始招贤纳士,用贤人担任朝中要职,他听闻淮南节度使李德裕颇有声誉,是一个实干家,便将其召入朝中,担任宰辅。

而李德裕也没有辜负唐武宗李炎的厚望,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治国辅政,革除弊端,使得大唐王朝重现“政清民和”的景象。

而在朝中飞扬跋扈多时的大宦官仇士良发现唐武宗李炎是一个难以控制的皇帝之后,便图谋要将担任宰辅的李德裕赶出朝去,以此来震慑唐武宗李炎。

公元842年,大宦官仇士良当着禁军将士的面说道:宰相李德裕想要削减你们的粮饷。

而大宦官仇士良这样说,是想要以此来煽动军心,来给唐武宗李炎施压,逼迫其将宰相李德裕贬出京师。

而宰相李德裕获悉此事后,便当即入宫,将这个事情说给了唐武宗李炎听,唐武宗李炎听后,当即下诏,命使者当着禁军将士的面宣读道:削减你们粮饷之事,是朕的意思,并不是宰相的意思,你们切勿因此事生乱。

禁军的将士一听是皇帝的意思,便不敢再深究此事,大宦官仇士良见唐武宗李炎轻易的就平息了这件事情,一下子十分惶恐,便上奏说自己年老体衰,想要告老还乡。

《新唐书》卷207《仇士良传》:帝明断,虽士良有援立功,内实嫌之,阳示尊宠。李德裕得君,士良愈恐。会昌二年,上尊号,士良宣言"宰相作赦书,减禁军缣粮刍菽"以摇怨,语两军曰:"审有是,楼前可争。"德裕以白帝,命使者谕神策军曰:"赦令自朕意,宰相何豫?尔渠敢是?"士乃怗然。士良惶惑不自安。

而唐武宗李炎想都没有想,便同意了仇士良的请求,而仇士良告老还乡没多久,便伤在了府邸,仇士良病伤后,唐武宗李炎顺势收回了禁军的控制权,还彻底剪除了宫中的宦官势力,可谓是一举双得。

失去进取心的帝王

唐武宗李炎在位的前几年,收服藩镇,大破回鹘,打击宦官势力,加强皇权,是一位拥有壮志的贤君,但是后几年之后,唐武宗李炎却开始贪图享乐了起来。

首先,唐武宗李炎开始热衷于夜间游猎,每到傍晚时刻,唐武宗李炎便会带着身边的随从以及数十位禁卫军将士来到城外游猎,谏议大夫高少逸、郑朗听闻此事后,便对其劝解道:陛下,我们二人听闻你近来出城游猎频繁,早出晚归,这就会荒芜了朝政啊!

唐武宗李炎一听,无言以对,只能够承认错误,表示自己会改正这个问题。

虽然说,唐武宗李炎确实不再外出夜间游猎,但是他却开始迷恋上了服食丹药,崇信长生之术。

当时,唐武宗李炎请来了民间的术士入宫为其炼丹药,还在皇宫中修建了望仙楼,以此来实现自己得道成仙的幻想。

但是事与愿违,长期服食丹药的唐武宗李炎开始患病,不仅身体大不如从前,连脾气也变的越发暴躁,宰相李德裕看出唐武宗李炎状态不对,曾入宫询问过唐武宗李炎的状况,但唐武宗李炎却选择了隐瞒,使得病情一天天加重,终究在公元846年3月22日,33岁的唐武宗李炎由于服食丹药中毒而在长安大明宫驾崩。

《旧唐书》卷18《武宗纪》:三月壬寅,上不豫,制改御名炎。帝重方士,颇服食修摄,亲受法箓。至是药躁,喜怒失常,疾既笃,旬日不能言。宰相李德裕等请见,不许。中外莫知安否,人情危惧。是月二十三日,宣遗诏,以皇太叔光王柩前即们。是日崩,时年三十三。

这时,就不禁会有人问道,作为晚唐明君之一的唐武宗李炎为何会在晚年时期对丹药喜欢不已呢?

笔者认为主要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唐武宗李炎在收服藩镇,大破回鹘,打击宦官势力,加强皇权后,失去了进取之心,他开始不再以国事为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用在享受玩乐之事上,看看他夜间游猎的事情,便可以看出唐武宗李炎已经没有昔日的雄心壮志了。

第二个原因,服食仙丹妙药,崇信长生之术是大唐王朝皇帝的一个“传承之事”,历史上,太宗、宪宗、穆宗这几位唐王朝的皇帝都是热衷于长生之术的唐王朝皇帝,而到了唐武宗李炎这个时代,唐武宗李炎便将这个事情传承下去了,以至于自己也成为了一个因为服食仙丹妙药而伤的唐王朝皇帝。

第三个原因,欲望作祟,唐武宗李炎已经贵为九五之尊了,但是他并不想自己仅仅只是一个皇帝,他还想要做一个长生不老的神仙,这就使得唐武宗李炎开始崇信道教神仙之说,请来民间的道士和江湖术士为自己修炼丹药,建筑望仙楼来达成自己飞升成仙的愿景。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一个稻草看守员遇到司马懿会发生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最可怕的一段话,静姝和司马懿吻戏,司马懿几个老婆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虽有旷世之才,却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以至于出使他国时总有人想利用他的身高侮辱他,虽然靠他的智慧使后者未能得逞,但心中的郁闷肯定是有的。无独有偶,三国时魏国杰出的军事家邓艾,也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是个结巴。很年轻的时候,邓艾就凭才学走上了“仕途”。然而,因

  • 如果此人不伤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反对隋朝的统治,而后兴兵长安割据自立,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了大唐帝国的传奇。唐朝称帝后天下并没有太平,李密、王世充等人割据自立,唐朝争霸天下的战争才刚开始。靠着李世民及其麾下的天策大将,经过多年的时间最终平定各路政权,大唐才算是真正一统天下,李渊的皇位

  • 一个汉朝小人物的奋斗史:从一介俘虏到汉武帝托孤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金日磾[mìdī],字翁叔,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发兵攻打匈奴右地,诸多匈奴将士被斩首,当年夏天,汉军再度攻打祁连山,大胜而归。匈奴单于埋怨昆邪王、休屠王作战不力,打算将两人诛杀以泄愤。昆邪王和休屠王大为恐惧,于是决定降汉。逃跑的路上,休屠王后

  • 王忠嗣:盛唐第一名将,他若不伤,不会有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王忠嗣,王忠嗣人物简介,王忠嗣和高仙芝谁厉害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东北战区最高司令长官(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率领麾下15万最精锐的大唐“东北军”叛乱,因为安禄山所部的叛军是大唐最精锐的边防军,而大唐内地自武德四年(621年)的洛阳之战后,至今已是一个半世纪没见刀兵,内地的人在安禄山叛军面前就像一群待宰的羔

  • 一世英名的诸葛亮,一生犯下两个让他后悔的错误,让人感叹太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一生大事简介,诸葛亮故乡是哪里,诸葛亮气死周瑜片段

    诸葛亮,相信是不少人的偶像。他足智多谋,又被称为”智多星”,就连周瑜也嫉妒他的聪明才智,因而愤懑死去。可见,他是多么聪明。但是再聪明,也会有一时糊涂的时候。诸葛亮这一生也做了两件不妥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诸葛亮所犯错误之一:错用马谡。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北伐,他坚持重用

  • 李隆基谈宋璟: 此人表面正直,实际是沽名钓誉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玄宗李隆基从长安逃出,到咸阳望贤宫时,一众人等饥肠辘辘,当地官吏都逃了,无人接驾。杨国忠束手无措之下,从市场买了些胡饼给李隆基充饥。当地民众知道后,争相献上粗米饭,里边还夹杂着豌豆,李隆基的龙孙们都用双手抢着吃。宋璟像,玄宗时,为相四年,图片来源网络此时,有位叫郭从谨的老人,上前说:“安禄山包藏祸心

  • 国贼江充:祸乱汉朝的小人物,害死数十万人,最终被汉武帝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西方也有一句谚语叫做“一个马掌钉,亡了一个国”,哲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纵观古今中外的很多历史现象,大格局的变动或历史的突变,往往是由一个偶然的小人物或小事件触发,再经过一连串扩散性的波及效应造成的。例如,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一度将汉朝推向崩亡边缘的

  •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他伤了,你怎么办?武则天8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临终时的四句话,李世民谈武则天之死,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在我国古代有着非常多的殉葬制度,那时李世民就已经考虑到如果武则天的野心太大,就让她按照古代的殉葬制度和自己下葬,如果武则天表现的不错,那就留下她的命。于是李世民便向武则天提出了十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李世民那天单刀直入,询问武则天,如果自己离去了,武则天打算何去何从?武则天听了之

  • 三国骑兵中的“特种部队”,谁才是乱世的真正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1年,关中平原渭水河畔。西凉军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军士们在马背上坐直了身子,向着远处黑色的洪流眺望,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指节泛白;胯下的骏马吐出白色雾气,不断低沉地嘶鸣着。大地的颤抖越发剧烈,战马越加焦躁不安。远处,荒凉的黄土地被黑色洪流覆盖,那是曹操亲率的数万青州兵,还有身着重

  • 59岁尉迟敬德告老还乡,李世民十分不舍,他道:我不走就要谋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毫不夸张的说,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地方,他的臣子都功不可没。官员的生涯是十分忙碌的,但他们也有退休的时候。在古代,一个官员如果年老或者重病,就会向皇帝“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一般来说,皇帝大多不会拒绝这个要求,毕竟大臣为他卖了十几年命,晚年想要落叶归根、颐养天年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唐朝时期,59岁的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