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一个稻草看守员遇到司马懿会发生什么

一个稻草看守员遇到司马懿会发生什么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71 更新时间:2023/12/16 13:32:47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虽有旷世之才,却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以至于出使他国时总有人想利用他的身高侮辱他,虽然靠他的智慧使后者未能得逞,但心中的郁闷肯定是有的。

无独有偶,三国时魏国杰出的军事家邓艾,也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是个结巴。

很年轻的时候,邓艾就凭才学走上了“仕途”。然而,因为口吃,县长大人认为他担任不了重要职务,让他当了一个稻草看守员。

也是,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往往是靠嘴皮子吃饭,你一个结巴,话都说不利落,还是干点哑巴也能干的工作吧。

说是走上了“仕途”,对邓艾来说却是个莫大的讽刺,因为稻草看守员连官都不是。但他却干得“津津有味”,毫无怨言。

有怨言又能怎么样呢?你不想干就走人,想干的人有的是。

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终于升了“官”,当上了典农功曹,而这个“官”,也仅仅是有资格帮助管理屯田而已。也就是说,尽管升了职,他也不过是管理屯田官员的助手,依然属于屌丝中的屌丝。

直到遇到司马懿,他的命运才发生了转折。

邓艾能够有幸见到司马懿,是有一次被派去洛阳回报工作,他准备充分、有条有理的回报和对屯田工作独到的见解以及重要建议,令司马懿对这个小小的助理刮目相看,非常满意他的建议,当即决定采纳。于是,魏国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起在淮南、淮北大举屯田。几年后,魏国就有了充足的军粮,淮水流域的水害也得到消除,邓艾的功劳,不小。

能得到司马懿赏识的人,前途自然是光明的,邓艾也不例外。他被司马懿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仅仅两年后,邓艾就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太守。

公元263年,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率领大军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反缚自己双手,出城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命令下令全体蜀军投降,蜀国亡。

司马懿没能做到的,这个“稻草看守员”做到了。司马懿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为他当初的慧眼识珠而笑。

中国有句古话,叫什么“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问题是,有人若是不让你发光,你的含金量哪怕达99.99999%,在他眼里你也与一块普通石头无异,甚至连一块普通石头都不如。比如那个县长,邓艾有才,他是明白的,然而就因为他有一点小小的身体缺陷,就把他打入另册。这样的领导,真是让人醉了。殊不知,缺少识人的慧眼和容忍的雅量,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身体缺陷”。

更多文章

  • 如果此人不伤李渊就没资格称帝,百姓为他修庙纪念,名字人尽皆知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隋朝末年天下大乱,唐国公李渊在晋阳起兵反对隋朝的统治,而后兴兵长安割据自立,公元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开始了大唐帝国的传奇。唐朝称帝后天下并没有太平,李密、王世充等人割据自立,唐朝争霸天下的战争才刚开始。靠着李世民及其麾下的天策大将,经过多年的时间最终平定各路政权,大唐才算是真正一统天下,李渊的皇位

  • 一个汉朝小人物的奋斗史:从一介俘虏到汉武帝托孤重臣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金日磾[mìdī],字翁叔,原本是匈奴休屠王的太子。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西汉骠骑大将军霍去病发兵攻打匈奴右地,诸多匈奴将士被斩首,当年夏天,汉军再度攻打祁连山,大胜而归。匈奴单于埋怨昆邪王、休屠王作战不力,打算将两人诛杀以泄愤。昆邪王和休屠王大为恐惧,于是决定降汉。逃跑的路上,休屠王后

  • 王忠嗣:盛唐第一名将,他若不伤,不会有安史之乱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唐王忠嗣,王忠嗣人物简介,王忠嗣和高仙芝谁厉害

    公元755年,大唐帝国东北战区最高司令长官(范阳、河东、卢龙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清君侧”的名义起兵,率领麾下15万最精锐的大唐“东北军”叛乱,因为安禄山所部的叛军是大唐最精锐的边防军,而大唐内地自武德四年(621年)的洛阳之战后,至今已是一个半世纪没见刀兵,内地的人在安禄山叛军面前就像一群待宰的羔

  • 一世英名的诸葛亮,一生犯下两个让他后悔的错误,让人感叹太糊涂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诸葛亮一生大事简介,诸葛亮故乡是哪里,诸葛亮气死周瑜片段

    诸葛亮,相信是不少人的偶像。他足智多谋,又被称为”智多星”,就连周瑜也嫉妒他的聪明才智,因而愤懑死去。可见,他是多么聪明。但是再聪明,也会有一时糊涂的时候。诸葛亮这一生也做了两件不妥的事情。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诸葛亮所犯错误之一:错用马谡。在公元228年,诸葛亮率领蜀军北伐,他坚持重用

  • 李隆基谈宋璟: 此人表面正直,实际是沽名钓誉之辈!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玄宗李隆基从长安逃出,到咸阳望贤宫时,一众人等饥肠辘辘,当地官吏都逃了,无人接驾。杨国忠束手无措之下,从市场买了些胡饼给李隆基充饥。当地民众知道后,争相献上粗米饭,里边还夹杂着豌豆,李隆基的龙孙们都用双手抢着吃。宋璟像,玄宗时,为相四年,图片来源网络此时,有位叫郭从谨的老人,上前说:“安禄山包藏祸心

  • 国贼江充:祸乱汉朝的小人物,害死数十万人,最终被汉武帝灭三族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千里之堤,毁于蚁穴”,西方也有一句谚语叫做“一个马掌钉,亡了一个国”,哲学上将这种现象称之为“蝴蝶效应”。纵观古今中外的很多历史现象,大格局的变动或历史的突变,往往是由一个偶然的小人物或小事件触发,再经过一连串扩散性的波及效应造成的。例如,造成数十万人死亡、一度将汉朝推向崩亡边缘的

  • 李世民临终前问武则天,他伤了,你怎么办?武则天8个字保住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武则天临终时的四句话,李世民谈武则天之死,李世民为什么不杀武则天

    其中究竟发生了什么呢?在我国古代有着非常多的殉葬制度,那时李世民就已经考虑到如果武则天的野心太大,就让她按照古代的殉葬制度和自己下葬,如果武则天表现的不错,那就留下她的命。于是李世民便向武则天提出了十分具有针对性的问题。李世民那天单刀直入,询问武则天,如果自己离去了,武则天打算何去何从?武则天听了之

  • 三国骑兵中的“特种部队”,谁才是乱世的真正王牌?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221年,关中平原渭水河畔。西凉军鼓声号角大作,纛旗在风中猎猎作响。军士们在马背上坐直了身子,向着远处黑色的洪流眺望,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指节泛白;胯下的骏马吐出白色雾气,不断低沉地嘶鸣着。大地的颤抖越发剧烈,战马越加焦躁不安。远处,荒凉的黄土地被黑色洪流覆盖,那是曹操亲率的数万青州兵,还有身着重

  • 59岁尉迟敬德告老还乡,李世民十分不舍,他道:我不走就要谋反了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毫不夸张的说,皇帝能够治理好一个地方,他的臣子都功不可没。官员的生涯是十分忙碌的,但他们也有退休的时候。在古代,一个官员如果年老或者重病,就会向皇帝“乞骸骨”,请求告老还乡。一般来说,皇帝大多不会拒绝这个要求,毕竟大臣为他卖了十几年命,晚年想要落叶归根、颐养天年也是可以理解的。在唐朝时期,59岁的老

  • 高平陵之变:猥琐时尚的司马懿,由这一战开创晋朝百年基业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司马懿高平陵之变杀戮多少人,新三国司马懿高平陵之变,司马懿高平陵之变真实历史

    要讲高平陵之变,还要从十年前的景初三年(公元239年),魏明帝曹叡驾崩说起。说起来,曹操戎马一生,算是伤人堆里砍出来的,但是寿命却不短(六十六岁),生育能力还极强(光儿子就二十五个)。可惜他的儿子们享受了和平和良好的物质生活后,却既活不过父亲也生不过父亲:曹丕只活了四十岁,留下了九个儿子。等到了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