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子,虽有旷世之才,却是个永远也长不大的侏儒,以至于出使他国时总有人想利用他的身高侮辱他,虽然靠他的智慧使后者未能得逞,但心中的郁闷肯定是有的。
无独有偶,三国时魏国杰出的军事家邓艾,也是一个有身体缺陷的人,是个结巴。
很年轻的时候,邓艾就凭才学走上了“仕途”。然而,因为口吃,县长大人认为他担任不了重要职务,让他当了一个稻草看守员。
也是,担任重要职务的人往往是靠嘴皮子吃饭,你一个结巴,话都说不利落,还是干点哑巴也能干的工作吧。
说是走上了“仕途”,对邓艾来说却是个莫大的讽刺,因为稻草看守员连官都不是。但他却干得“津津有味”,毫无怨言。
有怨言又能怎么样呢?你不想干就走人,想干的人有的是。
一干就是二十年。二十年后终于升了“官”,当上了典农功曹,而这个“官”,也仅仅是有资格帮助管理屯田而已。也就是说,尽管升了职,他也不过是管理屯田官员的助手,依然属于屌丝中的屌丝。
直到遇到司马懿,他的命运才发生了转折。
邓艾能够有幸见到司马懿,是有一次被派去洛阳回报工作,他准备充分、有条有理的回报和对屯田工作独到的见解以及重要建议,令司马懿对这个小小的助理刮目相看,非常满意他的建议,当即决定采纳。于是,魏国从正始二年(公元241年)起在淮南、淮北大举屯田。几年后,魏国就有了充足的军粮,淮水流域的水害也得到消除,邓艾的功劳,不小。
能得到司马懿赏识的人,前途自然是光明的,邓艾也不例外。他被司马懿征召为太尉府的掾属,后升任尚书郎。仅仅两年后,邓艾就出任参征西军事,转任南安太守。
公元263年,征西将军邓艾偷渡阴平小路,率领大军直逼成都,蜀汉后主刘禅反缚自己双手,出城向邓艾投降,并根据邓艾命令下令全体蜀军投降,蜀国亡。
司马懿没能做到的,这个“稻草看守员”做到了。司马懿泉下有知,不知会不会为他当初的慧眼识珠而笑。
中国有句古话,叫什么“是金子在哪里都能发光”。问题是,有人若是不让你发光,你的含金量哪怕达99.99999%,在他眼里你也与一块普通石头无异,甚至连一块普通石头都不如。比如那个县长,邓艾有才,他是明白的,然而就因为他有一点小小的身体缺陷,就把他打入另册。这样的领导,真是让人醉了。殊不知,缺少识人的慧眼和容忍的雅量,才是一个人最大的“身体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