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北宋司马光犯错,被朝廷罚铜20斤:古代“罚铜”制度是怎么回事?

北宋司马光犯错,被朝廷罚铜20斤:古代“罚铜”制度是怎么回事?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4703 更新时间:2024/2/1 10:43:03

在宋代,罚铜的现象相当普遍,官员、平民都有被罚铜的记载。

一位名叫孙准的官员,因为家庭内部矛盾,妻妾争宠闹得满城风雨,产生了不好的社会影响,于是被罚铜6斤。

宋仁宗时期,濠洲一位9岁儿童因伤人致伤,但考虑到年纪较小,且非故意害人,最终被罚铜120斤赔偿受害人家属。

“罚铜多少斤”这种做法,在今天看来多少有些匪夷所思:为什么不直接罚钱了事,而是要罚铜呢?其实,“罚铜”的背后,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和经济、文化背景。

01 从西周到宋:“罚铜”做法的一脉相承

罚铜,有时也被称为“赎铜”,是古代刑法体系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最早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宋代时期得到普及。

根据《尚书·吕刑》,西周时期规定:“师听五辞,五辞简孚。 五刑不简,正于五罚。”

其中五刑是指墨、劓、剕、宫、辟;五罚则是对应的罚铜等级:百锾、200锾、500锾、600锾、1000锾。对于未经核实,不能用五刑定罪的案件,适用“疑罪从轻”的原则,可以用罚铜赎罪。

唐代贞观年间,尚书长孙无忌被唐太宗召见入内宫,因为负责安保工作的校尉一时疏忽,没有让长孙无忌解下佩剑就走进了东上阁。按照律例,“供御汤药、饮食、舟船,误不如法者,皆伤。”校尉的罪责严格追究起来会被处以伤刑,长孙无忌也难逃责罚。

这件事情在当时的朝堂上几经讨论,最后的处理结果是:校尉免于一伤,而长孙无忌被罚铜20斤。

此外,《唐律·名例律》中,也有用“赎铜”代替“徒刑”的记载。

所谓徒刑,是指犯人被监禁并被强制劳动的刑罚措施。徒刑时间越久,需要赎铜数量越多:1年对应赎铜20斤,2年40斤,3年60斤。

到了宋代,刑罚体系变得越来越完善,罚铜、罚金、罚俸、罚钱等多种“罚刑”并存,适用于不同的领域和人群。

通常来说,罚钱是直接罚没货币,主要用于经济领域的违法行为。在王安石变法期间,为了保证“市易法”的推行,对于超期不支付官府借贷利息的,要被加收2%的罚款。这和今天的信用卡逾期、贷款逾期等有相通之处。

罚俸,亦称“罚直”,是对有公职人员的处罚,从每个月的俸禄中扣除一部分或者全部。在数量上,以“半月”为一量,依据品级高低罚俸数量有所差别。

罚铜,在宋代有18个等级,从1斤到120斤不等。在官员误判案件、失察渎职、违反法纪、过失害人、贪赃等案件中,都有罚铜的先例。

官员罚铜,通常是适用于微小失误的处理,或者与监禁、降职、流放、取消官职等结合。

苏轼在乌台诗案中,先是被抓进监狱之中待了百来天,之后又被罚铜8斤,官职也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海南儋州。

罚金,从字面意思来看,是要罚没黄金,但由于宋代黄金产量有限,所以在实际缴纳时,多用铜代替。在一些场合中,广义的罚金也将“罚铜”包括在内。总体而言,罚金的适用范围要比罚铜要广泛一些。

02 铜铁货币本位:“罚铜”的社会经济学依据

罚铜的做法延续了数千年,一方面是由于铜是铸币的主要材料,是维持货币体系的新的因素。

政治经济学理论中,有这么一条: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 一种货币形式的产生,往往与其“稀缺性”有关。由于自然条件所限,我国的金、银矿藏量并不丰富,铜取而代之,成为铸币的主力军。

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国,就有铜贝币,齐、燕、赵等国则多用“布币”。秦代时“铜钱质如周钱,文曰'半两',重如其文”,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得到推广和普及。汉、唐、宋等也基本延续了铜币为主要流通货币的形态。

除了铜,铁在货币体系中也有其不可忽略的影响力。

特别是在宋代,受交通运输不便等因素影响,四川被规定为铁钱区,人们日常贸易往来只能使用笨重的铁钱,带来了诸多不便:外地客商来四川做生意时,要经过几次兑换,而且携带大量铁钱也十分累赘。然而,正因为如此,最早的纸币“交子”也出现在四川地区。

另一方面,铜≠铜币,在古代的司法实践中,通常将罚铜独立出来,这与货币“不足值”的特征密切相关。

根据尤瓦尔·赫拉利在《人类简史》中提出的观点,货币的价值在于人们对它有共同的认知和信念,而非其本身的价值。

货币作为流通工具,是由政府以法定名义铸造并投入流通领域的,在货币的演变史上,“不足值”的法定货币是一种常态,铜币也是如此。

在流通过程中,由于民间私铸多种铸币同时流通,出现套利空间,人们倾向于囤积高价值货币,买卖商品时使用劣等货币,导致“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市面上流通的多为铜含量低、质量偏低的货币。

政府通过“罚铜”,可以直接收回高质量的红铜资源,用来铸造更高面值的铜币,这是更有利的一种做法。

03 祭祀礼器与实用器:“罚铜”的文化依据

罚铜,除了经济因素的考虑,还与古代的祭祀、饮食等文化因素有联系。铜被广泛用于祭祀礼仪、墓葬、日常生活、兵器等环节,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可用于铸币的铜。

在夏商周时期,甚至更早,人们就在铜中加入锡或铅,制成青铜器。这些器皿中有一些为祭祀礼器,最著名的后母戊鼎重达832.48公斤。日常生活中也常用青铜器皿,盛放食物、酒水,演奏音乐等。

在古代贵族的丧葬仪式中,青铜器皿也十分常见。在西汉海昏侯的墓葬中,就发现了3000余件青铜器,其中有青铜编钟、铜磬、铜铙等礼仪乐器,也有诸如青铜尊、鼎、釜、豆、壶等实用器。

三国时期的曹操离去时,在遗嘱中提出了“薄葬”的要求,不在墓葬中放置金玉、珠宝、铜器等物品,可能也部分出于不浪费有限的铜器资源考虑。

春秋至秦汉,兵器中的“剑”多以青铜铸成。秦始皇时期,为了维持统一稳定的局面,将天下兵器尽数收缴,并浇筑成12个铜人。然而到了东汉后期,董卓起兵时期由于军费不足,又把其中10座铜人悉数毁掉,用于铸币。

明清时期,大航海时代带来物种大交换的同时,来自美洲的白银经过通商口岸,被源源不断地输送到我们。铜、铁的地位逐渐被白银所取代。随着白银货币化时代的道路,“罚铜”的做法也逐渐成为历史。

在无数关“罚铜”的案件和文献记载中,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司法体系臻于完善的过程,也可以了解到与之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演变趋势。

参考资料:

1、《2023帝国的财政密码》,郭建龙

2、《宋代刑法史研究》,戴建国

3、《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

4、《未来简史》,尤瓦尔·赫拉利

注:配图来自网络。

更多文章

  • 关羽的武功威震华夏,为什么斩不了夏侯惇?为什么?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关羽为何杀不了夏侯惇,夏侯惇关羽组队战法,关羽大战夏侯惇完整版视频

    夏侯惇是曹操手下的心腹大将,在典韦、许褚等人被曹操收服前,也是曹操手下的第一勇将。不过在荥阳之战夏侯惇遇到吕布打了才十个回合左右就被杀的大败,显然这个水平和关羽等顶级武将差距还是蛮大的。关羽在下邳之战中和夏侯惇有过交手,曹操讨伐割据徐州的刘备,刘备听了张飞的计谋去劫营,结果被曹操识破,刘备、张飞败走

  • 印象戚继光,一个被抗倭光环遮掩了大部分成就的军事家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从嘉靖三十二年,任都指挥佥事负责防御山东沿海倭寇开始,到隆庆元年被调往蓟镇,戚继光参与抗倭的时间只有十四年。此时戚继光刚满四十,离他卸任也还有二十多年的时间。如果加上初出茅庐时在北疆的历练,可以说戚继光的大半军旅生涯是在对阵蒙古中度过的。而且相对于抗倭(戚继光被调离时倭患并未被平灭),戚继光在蓟镇获

  • 三国时期,敢和吕布正面单挑的4位武将,最后一位吕布都不敢应战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1.典韦曾经曹和吕布在濮阳大战的时候,两人有机会交战,根据记载,吕布和典韦从早上一直战至日落,不分胜负,不过最后吕布率军战败撤退,可以说这一场战役,让吕布知道了典韦,典韦可能是吕布最惧怕的人了。因此在三国猛将武力排名里,常有一典二吕三张飞的说法,可惜的是,典韦为了保护曹力战而死,难以见其真正大杀四方

  • 古代腹罨疗法,武将重伤将伤,成吉思汗将其塞进牛肚里,起伤回生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这位大将叫做郭宝玉,是成吉思汗手下一名英勇善战的武将,在跟随成吉思汗征讨契丹的时候,消灭了30多万士兵,最后自己也被乱箭射中,当时伤势非常严重,就连随行的军医都束手无策。这个消息传到了成吉思汗的耳中,于是赶到郭宝玉的身边,看到郭宝玉伤势非常严重,于是理解命人找来一头牛,然后将牛害伤,掏干净牛肚内的内

  • 诸葛亮如果篡位,蜀汉能统一天下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葛亮在蜀汉的威望,如果诸葛亮统一三国会篡位吗,诸葛亮为什么能挽救蜀汉

    刘备托孤当时蜀汉官员内部两大集团,一个是襄阳集团,以诸葛亮为首。另一个是益州集团,是刘璋的老臣,刘备抢了刘璋的地盘后,这些官员为刘备效力,以李严为首。李严与诸葛亮同为托孤重臣,是刘备用来制衡诸葛亮的重要棋子,最终也被诸葛亮搞下台。可以说,后主刘禅的年代,诸葛亮已经权倾朝野,如果要篡位,易如反掌。唯一

  • 考古证实,诸葛亮木牛流马设计奇特,并非独轮车,因一缺陷失传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而困扰诸葛亮的除了强大的曹魏骑兵,还有那关山险阻的蜀道。由于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诸葛亮后续的4次北伐每每受困于粮草不继。为了克服蜀汉人力畜力不足、道路崎岖的现实困难,诸葛亮将希望寄于运输工具的改造上。建兴九年(231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建兴十二年(234年),“亮悉大众由斜谷出

  • 成吉思汗为何喜欢有“经验”的寡妇?这件羞耻之事让他忘不了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Hello各位小伙伴们,如果提起来成吉思汗不知道你们首先想到的是什么呢?可能更多的是一种佩服之情吧!成吉思汗一生四处征战,建立了我们古代最辽阔的疆域。但是一生战功赫赫的成吉思汗,却有一个特殊的癖好,女人们苦不堪言,但是现在早就见怪不怪了。成吉思汗作为一个英雄人物,一生中经历过很多场战争,个人的武力还

  • 南宋四川抗金英雄大儒张浚、张栻父子的文武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 殊途同归:南宋四川张浚张栻父子的文武人生 巴蜀春秋之六二殊途同归:南宋四川张浚张栻父子的文武人生文 和运超张浚与张栻父子应该是南宋最有影响的名人之一,他们是四川绵竹人(今绵竹属德阳市)。张浚是宋高宗时主持川蜀抗击金军的主要负责人,名将吴玠、吴璘,包括岳飞都是手下。张栻是最重要的理学思想家之一,

  • 宋代文艺复兴,或可视为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之“先驱”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原文作者:李冬君;从宋画看“中国文艺复兴”转载摘自 新京报书评周刊只有经历了“轴心时代”的文明,才具备文艺复兴的前提“文艺复兴”原来有其特定的含义,一般指发生在14到16世纪的欧洲人文主义运动,首先出现在意大利,所以被称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文艺复兴得有个前提——“复兴”什么?意大利文艺复兴已经给出

  • 聊一聊东汉末年影响深远的凉州起义,从北宫伯玉到马腾、韩遂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马超马腾韩遂,三国最成功的六大降将,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过程简介

    中平元年,北宫伯玉、李文侯、宋建、王国等人起兵"黄巾起义"和凉州起义的时间都是在中平元年,不过"黄巾起义"的时间要早于凉州起义。"黄巾起义"是在中平元年二月起兵,当然筹备的时间还要更早,花费了十几年的准备时间;而凉州起义的时间是在同年十一月份,这个时候"黄巾起义"基本上已经进入了尾声。东汉朝廷为了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