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亲自取了4个霸气名字,中国至今沿用

霍去病攻下4座重镇,汉武帝亲自取了4个霸气名字,中国至今沿用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562 更新时间:2024/2/9 8:14:26

在飘逸的笔法下,它是宁静致远的生活;在血雨腥风的江湖里,它是刀剑如梦的豪情,有国才有家,有家才有国,二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

“保家卫国”四字,在处于战乱年代的人们眼中从来都不是文字上普通的字眼,它的背后是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保家卫国”是用鲜血浇筑而成的堡垒,城后是家,是国,更是千千万万人的性命。

说起家国信仰,在这里就要提到一个人,西汉的霍去病

他身为皇亲国戚,明明可以躲在众人身后,守住自己的一方安生,而他却勇敢地站出来,立于众人之前,上战场浴血奋战,抵抗了匈奴一次次的进攻,保住了汉朝的安宁。

他心里深知:“匈奴未灭,何以为家。”他手中的长枪誓死直指匈奴进攻的方向。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西汉收复了被匈奴霸占的西域四座城池。

汉武帝为奖赏他的豪情壮志和“河西之战”的艰辛,给这四座重镇取下四个霸气的名字,一直沿用至今。

霍去病的故事远远没有那么简单,一个拥有家国天下豪情的男儿,从来都不是个等闲之辈。

自幼不凡,霍去病的一腔报国心

公元前149年,霍去病出身于一个县城官吏的家中,因其母不过是公主府上的丫鬟,身份低微,与其父私相授受后,并不得父家认可,他的父亲也不愿承认霍去病的身份。

因而,霍去病自幼以私生子的身份长大,好在他有一个英勇过人的舅舅,此人就是抗金名将,卫青

大概基因里就有一副铮铮侠骨,霍去病小小年纪便展现出了异于常人的将士之才。

年仅十七岁,霍去病便被汉武帝任命为“骠姚校尉”,跟随其舅舅卫青出征,奉命征战漠南匈奴,驰骋沙场。

初次与匈奴交锋,霍去病便展现了其高超的兵法,以八百士兵斩获匈奴两千零二十八人,其中包括匈奴位高权重者数人。

战功赫赫,领兵有方,于公元前121年的春天,不过十九岁的霍去病再被汉武帝提升官衔。

由“骠姚校尉”任命为“骠姚将军”,这一年他不再是舅舅身旁的辅助,而是快速成长为勇冠三军的将军。

他开始征战讨伐河西地区的匈奴,指挥了汉朝历史上最负盛名的“河西之战”,这不仅是霍去病第一次独自领军作战,也是西汉第一次攻打河西地区。

一举攻下四座城池,西汉收复河西走廊

河西地区又称“河西走廊”,所谓“黄河以西之地”,此地位于祁连山脉与合黎山之间,是中原与西域通商贸易来往的要塞,因而,收复河西走廊对于西汉来说至关重要。

霍去病领军一万人马渡过黄河向着河西进发,不过短短六日,便连续击溃五个匈奴王国,“霍去病”三个字在河西让人听之无不闻风丧胆。

在对河西地区的收复战略上,霍去病一改“整体作战”的策略,而是用“化整为零,逐个击破”。

在他的带领下,汉军一鼓作气接连攻下城池,一路凯歌。

休整后,霍去病继续孤军深入,采用“纵深迂回”的战术,汉军如神兵天降,打得匈奴措手不及,俘虏匈奴部落的王公贵族、相国都尉无数,使其不得不投降西汉。

“河西之战”不仅让西汉扬眉吐气,也使得匈奴企图压制汉朝的美梦破碎,战役结束后,汉武帝也在河西地区建立起完整的制度——河西四镇。

其四镇便是沿用至今的武威、张掖、酒泉、敦煌,每一个名字的由来,都与霍去病相关。

武威,取这个名字的原因是嘉奖汉军的武功军威,赫赫煊煊,因而得名武威。

张掖,因为在该地的一仗却断了匈奴贯通西域的道路,如同“二人并立,断他人之臂,张自身之掖”,因而得名张掖。

酒泉:这一名字的得名,则是出自一个霍去病行军中的一个小故事。

传闻霍去病行军到此地,军粮不足,士气大减,其将御酒倒入泉水之中,众士兵喝后士气大增,因而为了纪念该事件,得名酒泉。

敦煌:敦煌的位置正好处于中原和西域之间,敦为“大”,“煌”为盛,得名敦煌,正是宣扬汉朝的盛大辉煌。

“河西四镇”自汉武帝建立以来,不仅名字一直沿用至今,也为“丝绸之路”的开辟和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河西四镇建立,汉朝统一西域诸国

在中国的历史上,“匈奴”一直是最为棘手的问题,早在秦朝,秦始皇修筑的万里长城的目的其一便是抵御匈奴的进攻,由此可见其凶悍。

以至于到了汉朝,匈奴的阴影依旧没有褪去,汉高祖刘邦不惜通过和亲的方式来缓和与匈奴之间的关系,维持着一定的和平,但收益渐微。

直到西汉,汉武帝决心直面匈奴,首先派遣张骞出使西域,十三年的西域之行,张骞经过重重磨难之后,终于带回一定的情报,让汉武帝对匈奴有了一定的判断,这才促使了霍去病的征战河西。

由此可见,对付匈奴的不容易,无疑需要“铁杵磨成针”的毅力,更加确定了霍去病的“河西之战”胜利的意义是何其地重大。

河西四镇的建立,让原本由游牧民族匈奴控制的土地,到以农业为主的汉朝手中。

使得河西地区由“牧业区”转变为“农业区”,这不仅影响着天山以南的新疆地区,也使得天山以南的诸国得到认同。

乌孙国、小月氏等农业小国,彻底摆脱了匈奴游牧民族的控制,打通的丝绸之路更是得到了西域诸国的认同,在根本上奠定了汉朝的统治地位和未来的疆域。

千年后的河西四镇已发展为中国西部颇具特色的代表性城市。

如:带着神秘色彩,旅游胜地的敦煌,航天人的梦想之地,国家卫星发射中心的酒泉,都成为了中国独一无二,各具特色的城市。

“河西之战”的胜利,不只是汉朝家国天下的一统,更是对后世的福报。

更多文章

  • 奇了个怪!为什么没有人“粉”晋朝?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如果我们看看中国历史上的九大统一王朝,有的赞美横扫六合的秦朝,有的赞美横扫天下的汉朝,有的憧憬盛世昌盛的唐朝,有的憧憬宋朝,”以士大夫治天下”,还有人崇拜杀四方的元朝,“光尘”“清尘”数不胜数。就连短命臭名昭著的隋朝,也时不时被扒出来给后世留下大运河和科举制度两大遗产。出来夸两句,只有晋朝名声不好,

  • 浅谈唐朝极具风险的宫廷政变是如何成功发动的?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朝代更替是家常便饭,但有一个朝代是不能跳过的——唐朝。唐朝创造的盛世独树一帜,名扬海外,为后世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唐朝再强大,也抵挡不住太平盛世的翻云覆雨。纵观唐朝历史,影响走向的政变多次发生,最著名的当属唐龙政变。或许读者会有这样的顾虑:皇城一定是全国保护最严密的城市,发动政变当然

  • 韩信,一个集34个成语光环在身的男人,豪横的人生不需要任何解释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韩信的34个成语,哪些跟韩信有关的成语,与韩信有关的成语多达25个

    在古代书籍中,与韩信相关的成语多达34个。每一个成语背后,都有一个饱含哲理的故事。了解这些故事,不但可以了解韩信与其他相关人士的生平事迹,也可以从中学到智慧。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哪一些成语是跟韩信相关的吧。韩信的为人处世韩信本是一个落魄的士族子弟,不事渔樵耕读,成天在外游荡,有一次他被泼皮们围攻,泼

  • 唐朝时期,官员在归葬父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奉柩归葬,唐朝实行薄葬还是厚葬,归葬文化全文

    唐代官员安葬父母遇到了哪些困难?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在老家父母去世后,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先请假,跟他们说明工作上的事情,然后马上动身去执行任务。葬礼。《大唐开元礼》记录了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如何去参加葬礼:参加葬礼的仪式:当他们第一次听说葬礼时,他们含泪悲伤地回答了使者。问其故,

  • 古代史研读:唐朝官员的仕途-夺情起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史研究:唐代官员仕途——多庆旗府的缘由随着丁酉制的发展,多庆旗府作为丁酉制的变体,在唐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夺情之事,在整个唐朝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但没有取缔,反而愈演愈烈。皇帝大人一些官员得到了皇帝的高度信任和依赖。丁忧辞官后,皇上会下诏复官。皇帝宠爱的官职包括宦官、大臣的外戚,以及能满足皇帝

  • 国家典籍《永乐大典》文献展亮相兰州市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五单元陈展历数兰州明清珍贵史料本次文献展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文物内涵。《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修成的大型类书,这部“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的旷世宏编,“合

  • 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皇太极和他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台北故宫的南薰殿内。有一副忽必烈的画像,这幅画像将忽必烈的相貌、身形、服饰等都十分精致地描绘了出来,连眉毛、胡须甚至皱纹这些小细节都画的十分精致,这幅画被认为是古代肖像画史上传真写实的典范之作。不难看出,画中的忽必烈身形较胖,体态发福,这也是对忽必烈的真实写照。忽必烈最钟爱的妻子察必的去世,和皇太

  • 安史之乱唐军贸然出击,名将哥舒翰兵败,杨国忠该为此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闻言,众将皆是一惊,面面相觑,却无人敢争辩。11月9日,安禄山率部与奚、契丹、室韦等部落在范阳起义。叛军十五万,直奔长安。起初,唐玄宗李隆基不相信安禄山造反。当太原卫详细汇报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李隆基认为痛恨安禄山的人是在诽谤安禄山。直到叛军攻入河南,唐玄宗李隆基才认清这一事实,被迫召集朝廷大臣进行

  • 古代的相公可不是随便叫的 宋朝之前可不是我们想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公相是什么意思,宋朝杜相公,宋朝太子为啥改名字

    如果你对这一类型的演变没有概念,那就想想“小姐”这个词。最早单指宰相相公”这一称谓,早期特指宰相,乃统领国家政事的最高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宰相的叫法,在古代千变万化,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有时称丞相,有时称仆射、中书令、尚书令、内阁大臣、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相公也是其中之一。唐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

  • 唐朝最惨烈的一仗,每小时4万士兵送命,却为大唐帝国续命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7年,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冷兵器作战,在长安城外爆发。此次作战是对于大唐而言,是关乎国运的一场战斗。自两年前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安史叛军自河北渔阳起兵,一路横推,不但完成了对于中原核心文化圈的占领,还先后攻下了唐朝的两座京城,长安与洛阳。在安史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唐玄宗成绩一路被赶出了关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