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唐朝时期,官员在归葬父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

唐朝时期,官员在归葬父母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哪些困难?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与世无争 访问量:524 更新时间:2024/2/27 14:26:33

唐代官员安葬父母遇到了哪些困难?首先,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要知道,在老家父母去世后,官员们听到这个消息,都是先请假,跟他们说明工作上的事情,然后马上动身去执行任务。葬礼。《大唐开元礼》记录了官员在父母去世后如何去参加葬礼:参加葬礼的仪式:当他们第一次听说葬礼时,他们含泪悲伤地回答了使者。问其故,又哭,皆悲。着布衣深衣素帽,昼行百里,不夜也。但为父母之死,见星而走,见星而弃。如果你不能跑,你必须服从并继续前进。

丧葬生活

《大唐开元礼》第150卷《凶礼·王公以下丧通仪》记录了唐代的一场葬礼。群臣得知亲人去世的消息后,纷纷在使者面前流泪,以表哀思,并询问亲人的死因。去参加父母的葬礼,还得日夜赶路,才能早日回来。如果有理由不去参加葬礼,您必须在服务结束后返回。唐朝官员出殡时,赤脚走路的人很多,一路哭泣。

高宗年间,苏贵(639-710)的母亲苏贵(639-710)在横州(今河北省正定县)参军入仕,性以礼毕,形以丧。

武周时,他先于父亲寇扬(665-748)入伍,任并州书记。寇阳和狄寇容去曹州办丧事,迎接父亲的棺材回到洛阳。“与鬼同棺,冰雪涉水,途中悲痛”时值冬天,寒冬奔丧,寇阳兄弟二人举步维艰。

干部在父母送葬期间犯下重罪的,不得离开拆迁办回家办丧事。天宝十三年(754年),唐玄宗追谥烈胜,同时大赦天下,下诏:“在世官畏父母,令其归。”诏书规定,左江官员只有得到朝廷赦免的机会,才能被释放到父母家中。

参加“雍正变法”的凌准(?-808),变法失败后被贬为和州(今安徽省和县)刺史,贬为连州(今连州市)司马。,广东省)不久。贬连州期间,令准的母亲去世,令准“丧母不能归”。之后,“二弟死了”,接二连三被打的令准“吃不下哭,丢了性命而死”。.

丧葬生活

在唐代,归葬的意思有两种:一是将死者从死亡地葬回家乡或坟墓,二是将死者从其他地方送回坟墓。本文所谈的葬礼与前者有关,后者多半超出了丁忧的时间范围。在唐朝官员“以官为家”的大背景下,官与乡在时空上是分离的,但在感情、伦理、礼仪和实际生活上的联系却不能完全割裂。

唐代人非常重视归葬,因为它强烈制定了“死后侍奉祖先,以坟墓为家”的观念。大多数唐人的愿望是死后安葬在家乡或坟墓。因此,唐诗有句谚语:“北满山顶空地少,满是洛阳人的古墓。人埋古墓多,无处可寻。”购买积累的黄金。”可见,唐代退葬现象十分普遍。

与父母合葬的官员

据文献记载,唐代陪葬有两例。其中之一就是官员的亲属在仕途上随行。归葬时,到任官处即可,先回出生地或墓地。如高宗武后时期,慕容之莲(641—699)在山东某州从军,其母“随鲁”,行千里”,将母亲葬于洛阳邙山。

开元二年(714年)左右,魏政璋的母亲魏政璋病逝于宣城县。临终前,她希望儿子陪葬父亲魏宣统。郑章安葬了他的母亲,也安葬了他的祖父。开成元年(836年),山南西路判官刘蒙之母崔达病逝于凉州。凉州是刘蒙为官的地方。北有其父刘潭景墓。

官员正在埋葬没有陪同他们的父母

唐朝幅员辽阔,官职范围扩大。加上唐代交通条件的局限,自古以来进出川关的路途艰险。李白曾在《蜀道难》中指出它的危险。高宗马氏年间(633—689年),绵州巴氏县(今四川绵阳巴氏县)都尉丁牧友辞官。

安葬扶风途中,途经莒孟关(今四川省广元市昭化市)。由于下大雨,“江溢毁道”,前路受阻,马某躺在抬棺材的车上痛哭流涕。大概是他母亲的孝心感动了苍天,江中的狂涛为他止住了。

看到马云悲伤的模样后,周围的人也被感染了。趁着河水还未泛滥的空档,他们帮马修了河上的桥,让马继续完成安葬工作。后来,张硕在为马氏写墓志铭时,也感叹“贾猛之亲,足见其孝”。马某相对幸运,能够在艰险的环境中平安回家,但对于一些人来说,安葬之路并不是那么顺利。

贞观初,国子郎中卢德明之父卢景仪(596—669)去世。陆景仪一家早已完成“中央集权”,落户长安。父亲死后,陆景仪和另一个弟弟回到家乡吴郡(今江苏苏州),将父亲的灵柩迎到长安。北渡淮河时,“风摇船翻,坤、狄兄弟二人沉没”。只有陆景仪活了下来,完成了葬礼。限于唐代的造船技术,有时水路比陆路危险得多。

元和七年(812),崔健(763—812)病逝,流放到环州(今越南安城区)。他的第二个儿子被安葬在葬礼上。当他乘船渡海时,不幸在海上遇到了一场大风暴。崔健的二儿子溺水身亡。崔健次子去世后,崔健的亲友或员工纷纷北上奔丧。

目前尚不清楚葬礼是否会在未来完成。永徽三年(652年),长孙无忌为皇后高宗武所诛,表弟高兴福也受牵连,贬为永州刺史,死于任上。高兴死后,垂恭四年(688年),武则天将妻子东阳公主和儿子洛州巩县知县高进迁至梧州(今湖南黔阳县)。高进的墓志铭记载“公遂罢官拥护”,显然是知主的忌讳之词。高进照顾母亲“两个世纪”。

玄宗即位之初,东阳公主去世。因高进一家已被贬武周,她请求玄宗“请还州办丧事”。经玄宗准许,高进下葬。来到汴口,高进“战无不胜,死于沙墩”。安葬的重任落在了高进的继承人东阳太守高谦的肩上。高谦“待丧”,将祖母和父亲葬在长安万年县。

李德裕(787-849),武宗朝名相李德裕(787-849),在玄宗大中初期数次被罢免,最后被调任崖州(今海南三亚)四湖。大中四年(850年),李德裕病逝,其子蒙山(今广西蒙山县)卫李业(826—860)“北哭请还伊洛”。后来,玄宗与丞相议西事时,“有时以大众为戏台,颇为真实”。他看了李德裕以前的奏章,颇为认同李德裕的看法,便答应了李野的请求,安葬了自己的父亲。

大中六年(852年),李业回到洛阳安葬在父亲被拆迁时死去的父亲和家属。关于李德裕在洛阳的下葬过程,《新唐书·李德裕传》记录了一件有趣的事。李德裕死时,宰相令狐裕梦见了他。

于是令狐告诉儿子李煜,李煜怕判决不服,所以没有去做。次日夜里,令狐啸又梦见李德裕,心中甚是害怕:“‘魏公聪明可畏,若不言,祸自降临。’白玉帝下葬后就可以回来了。”这个故事被傅玄聪证实是唐朝的。不过,令狐啸也促成了李德裕下葬事件。唐人下葬时,将全粗的家属安葬在了别处。

前面提到的李野在安葬他父亲的同时,也安葬了他的母亲和兄弟姐妹。因安史之乱,局势动荡,各地交通受阻,无法安葬。穆景时期,禹族人李禅(773-833)的父亲去世。李禅还为死者家属举行葬礼。“在宜兴(今江苏宜兴),展开亡妻衣裳迎娶东周”,“还前域权”给吴楚之弟。.

很明显,当一个官员的父母双亡后,如果条件允许,官员就会开始埋葬整个家庭,以便生前失散的亲人死后能够团聚。回坟难不仅体现在回乡路途上,有时候回坟地也会面临找不到坟墓的窘境。玄宗时,中书社员吕相未出世,其父去世。人们以为他的父亲已经死了。

鹿相小时候,母亲去世,祖母带着他寄居在鹿魂山。后来他长大做官了,有人说他父亲可能还健在。经过一番寻找,他如愿找到了父亲。父亲死后,鹿相想把父亲葬在家里,与母亲合葬,但离家多年,他已经不知道母亲的坟墓在哪里。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唐朝中叶的夷慎(744-811)身上。

以深自幼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成年以后,以慎出国留学,成为广州遂南府柘充都尉。此后不久,母亲去世了。他将母亲的棺材护送回了家乡。“先祖之孤,不知先子之葬,立二尊,天名日,魂与神明,感诚。”土壤将成为一棵树。”

又或者,因为他的诚意,他梦见了父亲的墓地,顺利完成了合葬。史书为了支撑以上两个人的孝心,对他们的行为给予了一定的功劳,但最后却找到了父母的坟墓。

唐朝的代表人物脱离了农业生产,在家乡没有财产,成为纯粹的官僚。杜佑在《通典》中说:“百姓家不耕而食,不织而衣,下臣侍奉上司,不足矣。”所以,当官丁佑辞官,俸禄停发,失去了经济来源,全家很可能陷入困境。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中之一是安排葬礼。从父母去世到丧葬,再到三年守孝期间的祭祀,要花很多钱去见他们;失去有效保护。

一般官员因丁忧而陷入财政困难时,都会想方设法增收节支以渡过难关。本文所讨论的官员主要是丁佑侯之后经济困难的中下层官员,因为中高层出身豪门,不必面临经济上的拮据。此外,高官去世后,朝廷会捐钱帮助他的继承人处理丧葬问题。

更多文章

  • 古代史研读:唐朝官员的仕途-夺情起复的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古史研究:唐代官员仕途——多庆旗府的缘由随着丁酉制的发展,多庆旗府作为丁酉制的变体,在唐代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夺情之事,在整个唐朝都是司空见惯的事情。不但没有取缔,反而愈演愈烈。皇帝大人一些官员得到了皇帝的高度信任和依赖。丁忧辞官后,皇上会下诏复官。皇帝宠爱的官职包括宦官、大臣的外戚,以及能满足皇帝

  • 国家典籍《永乐大典》文献展亮相兰州市博物馆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五单元陈展历数兰州明清珍贵史料本次文献展由兰州市文化和旅游局主办,兰州市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国家典籍博物馆)承办,旨在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进一步传承历史文化,挖掘文物内涵。《永乐大典》是明成祖朱棣命太子少师姚广孝和翰林学士解缙主持修成的大型类书,这部“序百王之传,总历代之典”的旷世宏编,“合

  • 忽必烈戎马一生,晚年为何会饱受肥胖和痛风之苦?皇太极和他一样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在台北故宫的南薰殿内。有一副忽必烈的画像,这幅画像将忽必烈的相貌、身形、服饰等都十分精致地描绘了出来,连眉毛、胡须甚至皱纹这些小细节都画的十分精致,这幅画被认为是古代肖像画史上传真写实的典范之作。不难看出,画中的忽必烈身形较胖,体态发福,这也是对忽必烈的真实写照。忽必烈最钟爱的妻子察必的去世,和皇太

  • 安史之乱唐军贸然出击,名将哥舒翰兵败,杨国忠该为此负责吗?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闻言,众将皆是一惊,面面相觑,却无人敢争辩。11月9日,安禄山率部与奚、契丹、室韦等部落在范阳起义。叛军十五万,直奔长安。起初,唐玄宗李隆基不相信安禄山造反。当太原卫详细汇报安禄山叛乱时,唐玄宗李隆基认为痛恨安禄山的人是在诽谤安禄山。直到叛军攻入河南,唐玄宗李隆基才认清这一事实,被迫召集朝廷大臣进行

  • 古代的相公可不是随便叫的 宋朝之前可不是我们想的含义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宋朝公相是什么意思,宋朝杜相公,宋朝太子为啥改名字

    如果你对这一类型的演变没有概念,那就想想“小姐”这个词。最早单指宰相相公”这一称谓,早期特指宰相,乃统领国家政事的最高级官员,相当于现在的。宰相的叫法,在古代千变万化,历朝历代都不尽相同,有时称丞相,有时称仆射、中书令、尚书令、内阁大臣、内阁首辅、军机大臣等,相公也是其中之一。唐韩愈 《皇帝即位贺宰

  • 唐朝最惨烈的一仗,每小时4万士兵送命,却为大唐帝国续命150年!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757年,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冷兵器作战,在长安城外爆发。此次作战是对于大唐而言,是关乎国运的一场战斗。自两年前安史之乱爆发以来,安史叛军自河北渔阳起兵,一路横推,不但完成了对于中原核心文化圈的占领,还先后攻下了唐朝的两座京城,长安与洛阳。在安史大军的步步紧逼之下,唐玄宗成绩一路被赶出了关陇

  • 古代最好色的皇帝,究竟好色到什么程度?就让万历皇帝告诉你答案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明朝的朝廷,大臣皇帝常常因为对事情有不同看法,争执不休。但是,当万历皇帝不上朝以后,大臣们就没办法和他讨论了,他只需要直接发布命令就可以了。同意,还是不同意,直接命令。大臣们对他的话有意见,但是见不到他本人,也没办法争执,只好执行。久而久之,大臣们就形成了听从他意见的惯性。他是明朝时期的万历皇帝。万

  • 唐朝二十四功臣,秦琼吹上天,排名却垫底,李世民:进去就不错了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二十四功臣的具体排名:1.长孙无忌,2.李孝恭,3.杜如晦,4.魏征,5.房玄龄,6.高士廉,7.尉迟敬德(尉迟恭),8.李靖,9.萧瑀,10.段志玄,11.刘弘基,12.屈突通,13.殷开山,14.柴绍,15.长孙顺德,16.张亮,17.侯君集,18.张公谨,19.程知节,20.虞

  • 凭一己之力拉低皇帝格调的宋真宗,一招毁掉古代皇帝的最高奖项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那皇帝工作做得好,老天爷要怎么知道呢?当然就要让皇帝陛下亲自告诉他老人家了,于是这就引申出了中国古代最大的封建迷信活动:封禅大典。所谓“封”就是祭天,而所谓“禅”就是祭地,其实说到底,封禅大典在中国古代其实就是皇帝陛下的自我表扬大会,宣告天下,干了什么什么大事。在古代,封禅大典自然是具有各种各样的大

  • 唐朝第一位太子被当众斩杀,真的不是因为昏庸,剧情竟然这样狗血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唐朝最开明的太子是谁,唐朝太子李重瑞简介,唐朝天寿太子李昶

    李渊起兵太原时,李建成手下的谋士刘文静起到了极大的作用。当时李建成在晋阳起兵,就是因为刘文静的谋划,以此来逼迫李渊起兵反隋,可以说,如果不是李建成的谋士刘文静,那么生性多疑的李渊可能不会建立唐朝了。并且在李建成与屈突通部对峙时候,李建成突出奇兵袭击并斩杀了刘纲,占据了都尉南城后以此逼迫屈突通不得不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