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宠冠后宫戚夫人,被吕后折磨成人彘,刘邦为什么不提前为她做打算

宠冠后宫戚夫人,被吕后折磨成人彘,刘邦为什么不提前为她做打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莫笑少年梦 访问量:4009 更新时间:2024/2/19 17:42:57

吕后为什么对戚夫人母子恨之入骨,源于两个“抢”。第一个抢的是老公。吕雉嫁给刘邦的时候刘邦一事无成,只是一个小小的亭长,吕雉家境优渥,父亲觉得刘邦将来能成大业,强逼吕雉嫁给了刘邦。吕雉原本是个千金大小姐,却只能嫁给一无是处的刘邦,自然觉得自己受尽了委屈,而且刘邦这时候已经四十岁了,吕雉却正当妙龄,不对等的家庭和身份使得这桩婚事在开始时就存在问题。一直到刘邦起兵,吕雉终于看到了希望,却和曹氏一起被项羽俘虏。两个女人在敌营生活,每天过得胆战心惊不说,吕雉还看到了项羽对虞姬的疼爱,同样是女人,刘邦却把自己扔在这里不闻不问,吕雉的心理慢慢起了变化。当她终于回到汗营时,丈夫的身边却有了妩媚可人的戚夫人,原来自己不在丈夫身边的这段日子,丈夫已经有了新的红颜知己,自己替丈夫受尽了苦难,戚夫人却代替自己在汉宫享福,吕雉自然怒不可遏,在心里埋下了仇恨的种子。

第二个抢的是儿子的太子之位。吕雉虽然被立为皇后,但被俘虏的那段时间自己劳作,容貌大不如前。戚夫人美丽动人能歌善舞,最重要的是她温柔体贴,刘邦非常受用,所以吕雉回宫后戚夫人也一直深受刘邦的宠爱,并且很快有了一个儿子。有了儿子的戚夫人开始有了自己的小算盘,她意识到吕后对自己的恨意,如果有一天刘邦去世,自己的下场可想而知。解决这个隐患的最好办法就是自己的儿子做太子,将来继承皇位。

但这时刘邦已经立了吕雉的儿子刘盈为太子,戚夫人没有别的办法,她仗着刘邦的宠爱对刘邦软硬兼施,想让刘邦改立自己的儿子为太子。风声传到吕雉宫里,彻底惹恼了吕雉,抢走了丈夫还要抢走儿子的太子之位,这是吕雉不能容忍的。而让吕雉不安的是,丈夫日夜被戚夫人吹枕边风,居然真的动了改立太子的念头。戚夫人将希望全寄托在刘邦一人身上,吕雉却和朝中重臣都有来往,她帮助刘邦除去了韩信彭越,巩固了汉室江山。当刘邦在朝上提出改立太子的想法时,自然遭到了朝臣的抵制。虽然刘盈的太子之位没有被抢走,但这件事却让吕雉看到了戚夫人的野心,对戚夫人的恨意到达了顶点。

刘邦在世时对戚夫人母子都非常重视,最后却没有为二人多做打算,留一条退路,是因为两个“不”。第一个“不”是做不到,刘邦几次想改立刘如意为太子,都遭到了朝臣的抵制,僵持了近三年,在张良和吕释之的阻挠下刘邦彻底放弃了这个念头,他意识到吕后在朝中的地位不可撼动。后来吕后还请来了商山四皓四位学士辅佐刘盈,而戚夫人只会唱歌跳舞,对于权势一窍不通,导致朝中没有一个人为他们母子说话。刘邦有心为戚夫人打算退路,临死前将刘如意托付给了周昌看护,但在权势滔天的吕后面前,这点保护根本算不得什么。但此时的刘邦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他已经是有心无力,戚夫人和刘如意的下场已成定局。

第二个“不”是不能。刘邦能成就千秋大业,就证明他不是一个宠妾灭妻、不识大局的庸人。他确实很喜欢戚夫人,但他也从心底敬重着发妻吕后。最重要的是,汉室江山初定,存在着很大的变数,需要一个果敢强势的领导者,刘盈虽然软弱,但有吕后辅佐,吕后专于权势,是辅佐新帝最好的人选,可以保证汉室江山稳固。戚夫人是一个优秀的妾室,妩媚娇柔,但绝不是一个好的太后,在朝中完全没有自己的势力,让刘如意继位,隐患太多。

刘如意做不了皇帝,为什么不再多给他一些权势保全他和母亲?这一点刘邦也有自己的考量。戚夫人多次要求改立太子,已经说明了她的野心,如果在自己身后,因为刘如意的权势使得戚夫人又有了非分之想,汉室江山很可能再起风雨。对于一个刚刚建立的国家,短时间内战争不断,国本很可能被动摇。刘邦好不容易打下了这份基业,不会为了一个宠妾埋下这样的隐患。所以即使知道自己死后,戚夫人很可能遭遇不测,刘邦也不能为这对母子考虑太多。

刘邦死后,戚夫人被吕后折磨致死,儿子刘如意也被毒害。在这场后宫争斗中,戚夫人占了先机,却没有取得最后的胜利,是因为她不识大局,曹氏和吕后一起被项羽俘虏,在回汉宫时却向吕后辞行,曹氏清楚吕后的个性,与其回到汉宫争斗,不如回到沛县一个人生活,这样才能保全自己和儿子两人,吕后回宫后果然善待刘肥。一直跟随着刘邦的薄夫人也明白这个道理,她一开始就表明了自己的态度,将吕雉尊称为大夫人,像侍奉刘邦一样侍奉吕后,才能在刘邦死后和儿子刘恒一起去封地生活。而戚夫人心高气傲,她跟随刘邦时吕后已经被俘虏,导致她错判了吕后的地位。她仗着刘邦的宠爱动了不该有的想法,才招来吕后的疯狂报复。她没有看明白的是,刘邦将她作为一个妾室宠幸,但在国家大事面前,孰轻孰重刘邦分得很清楚,她就是不清楚这一点,才落得这样一个悲惨的下场。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他是孔子后人,眼光敏锐抓住风口成政商巨头,后成为四大家族之一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孔子说,孔子家族后代名单,老梁说真实孔子

    孔祥熙是孔子的第七十五世孙,他父亲曾经经商,但后来一直以教书为生。孔祥熙早年上过三年私塾,后来因缘际会下,他在教会学校读了十年左右书,所以思想非常西式。八国联军侵华时,孔祥熙为阻止联军攻打山西做出过贡献,李鸿章特同意孔祥熙的请求,让他去美国留学。孔祥熙从美国回到山西后,创办了“铭贤中学”,一心扎在现

  • 宁为鸡头,不为牛后,刘秀为何选择做继承西汉的皇帝?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刘秀的简介,阴丽华和刘秀大结局,刘秀走南阳全集

    继承西汉显得自己更加是名正言顺继承皇位的。刘秀历经万难建立的东汉,其实一点都不比西汉差,而且东汉和西汉的因果关系,和西晋与东晋的关系不同,也和北宋与南宋的关系不同,东汉和西汉各自是独立的王朝,东汉相较于西汉,从领土到军队都更加有成绩,绝对符合一个独立王朝的气魄和条件,实际上是完全没有必要继续西汉的。

  • 历史记载中孔子到底长相如何?如今留下的画像到底是标准像吗?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不止现代人有这个疑问,我们的古人早早就提出了质疑,这位古人正是康熙皇帝。在他在位的第二十三年东巡时,古代的帝王将泰山看作最能接近天的地方,对它极为敬重,而康熙帝也亲自去拜访了泰山,还去祭拜了一下孔子。[var1]据记述,皇帝在拜祭完,走来到当时放有孔子各种画像石刻的大殿,看了一遍,心生疑惑,看着

  • 将军主题雕塑,少年将军卫青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 勾践灭吴后,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去了哪?民间有三种说法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勾践与西施大结局,西施为何入吴,越王勾践西施的关系

    [var1]当时范蠡背负为勾践挑选美女的重任,当他来到苎萝山下时,很快便相中了郑旦和西施。这两位美女的思想觉悟还没那么高,但范蠡是个风度翩翩的君子,所以二人不由自主便喜欢上了范蠡。靠着个人魅力,范蠡将郑旦和西施带到了越王勾践修建的土城美人宫,每日教给她们礼仪、舞蹈和步履。学了整整三年,西施等人才达到

  • 吕布扮演者,张光北版最真实,孙艺洲版最神勇,黄磊版一言难尽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其人物形象被多次搬上银屏,塑造出性格各异的人物形象,今天就带小伙伴们认识一下,三国第一猛男。张光北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眼神中又带着奸诈,非常的狂傲,可以说他把吕布早年的嚣桀之气以及矫健勇武的特点,后期尤其是下邳围城期间的英雄末路气尽显无疑,特别是吕布性格的反复,被张光北邪意的笑完美的表现出来。虽然颜值

  • 六国8次合纵攻秦,成功5次失败3次,捞到了什么吗?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山东六国第一次合纵攻秦,五国最后合纵伐秦赢了,六国总共几次合纵抗秦

    战国末期的法家代表人物韩非子曾经说到:“纵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横者,事一强以攻众弱。”这句合纵连横的定义解释可谓精辟明了,道尽了合纵和连横的特点,也说出了战国时期秦国崛起之后,秦国对待山东六国的连横,及山东六国对待秦国的合纵。从战国地图上看,秦国在西部,韩国、赵国和魏国在中央,燕国在北方,齐国在东

  • 吕布和项羽谁更厉害,你以为没法比吗?还是项羽更胜一筹!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历史解密

    项羽的勇武古今无双(古人对其有“羽之神勇,千古无二”的评价),他是中华数千年历史上最为勇猛的将领,“霸王”一词,专指项羽。吕布只是三国第一猛将,而项羽却是中国千年历史的第一猛将。他吕布算什么,在三国时代有点名气而已,在历史中,三国算的有名的就曹操一人。。而历史中,说到霸王,就想到项羽。可想而知,项羽

  • 吕布用的兵器不是方天画戟?有什么作用呢?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吕布用的是方天画戟吗,吕布手拿方天画戟壁纸,吕布方天画戟五杀文案

    方天画戟大家听这是一个很厉害的武器,但是在古代却是很常见的普通武器,最早出现在殷商的时期,之后的到了秦朝之后就很普遍了。大多的士兵都用他来做常规武器,如《史书》上记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还有很多书上记载过士兵持用戟。之后我就来讲讲方天画戟,在历史资料上记载,方天画戟是汉代帝王的仪设之物。俗称“方

  • 农民一脚踩空,发现战国大墓,出土的铜鼎是稀世之宝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建国后,由于基础设施建设和城乡大发展,长期埋在地下的许多文物被发现,这也让各大博物馆的收藏变得更为充盈。比如在1974年时,河北省博物馆就获得了一大批文物。当时,文管部门就接到消息,平山县三汲乡进行土地平整,有位农民在取土时一脚踏空,结果发现了一座古墓葬。河北在中国古代的地位本来就很重要,平山县也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