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这位切中西汉潜伏危机的“廊庙才”,英年早逝让人惋惜,毛主席为他写过两首诗

这位切中西汉潜伏危机的“廊庙才”,英年早逝让人惋惜,毛主席为他写过两首诗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高跟鞋的旋律 访问量:4069 更新时间:2024/3/6 17:18:21

毛主席非常赞赏的汉文帝时的政治家、文学家贾谊,透过当时政治局势的表面稳定,看到了其中潜伏着严重的危机,对此深为关切和忧虑。他接连多次向文帝上疏,敲响警钟。其中最著名的,是在文帝七年(前173年)他从长沙回长安后所上的《治安策》(也叫《陈政事疏》)。

毛主席非常欣赏贾谊的见识和文才,在谈话、诗文中屡屡提到贾谊这位青年才俊,他甚至在自己的诗词中称赞贾谊为“廊庙才”。

1996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集》,一共收诗词67首,其中评论贾谊的有两首,并且评价很高。

其一,《七绝·贾谊》:

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 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

其二,《七律·咏贾谊》:

少年倜傥廊庙才,壮志未酬事堪哀。 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 雄英无计倾圣主,高节终竟受疑猜。 千古同惜长沙傅,空白汨罗步尘埃。

敏锐地预见到这种危机的正是贾谊,他上汉文帝的《治安策》是这种预见的集中体现,他的政治思想的核心是“削藩”,他主张从政治、思想、经济诸方面加强中央集权制。

在政治上,贾谊主张“众建诸侯而少其力”。《治安策》中,贾谊为之痛哭的是:诸侯王各据一方,尾大不掉,企图夺取中央政权,他清醒地看到了西汉帝国初年由于刘邦分封了一大批刘姓诸侯国王,这些诸侯王势力渐渐长大,到了汉文帝初期已经开始显现能够威胁汉帝国和危害天下治安的危险程度。

贾谊满怀忧虑地说:现在诸侯王势力强大,好比是大骨头,汉王朝如果不用权势法制这把大斧头去砍,而想用仁义恩厚这把薄刃小刀去切割,那么,这个刀子不是被碰缺口,就是被折断,那是无济于事的。他形象地指出:现在的形势就像害了浮肿病,一条小腿肿得几乎同腰一样大,一个指头肿得几乎和大腿一样粗,只能平放而不能伸屈,一两个指头疼起来就不得了。如果现在不及时治疗,一定会成为不治之症,将来虽有扁鹊那样的名医,也没有办法治了。那么,切实可行的对策是什么呢?他从前朝历史和设置诸侯的沿革,分析了诸侯叛变的根源,建议:“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贾谊主张分两个步骤以“削藩”。第一步,由大化小,分而治之。将地广人众,其势足于叛乱的封国,令其照汉王室分封藩王的方法,分封给藩王的子弟,改变以嫡传国。这样可以齐分若干国,赵、楚分若干国,“齐悼惠王之分地尽而止,赵幽王、楚元王之子孙亦各以次受其祖之分地,燕、吴、淮南他国皆然”。第二步,重新调整封国以卫王室。汉文帝时,除了汉之郡县外,支持中央的藩国,只有代、淮阳、梁三处。代是文帝原来的封国,而代“与匈奴为邻,仅自完足矣”。所以贾谊献策:“举淮南之地以益淮阳,即有后患,割淮阳北边一、二列城与东郡以益梁。即有后患,代可以徙都新雎阳。梁起新郪以北著之河,淮阳包陈以南揵之江,则大诸侯之有异心者,破胆而不敢谋”。这后一种方法是前一种方法的过渡。

经济上,贾谊主张储粮备战,对盐、铁、铜,特别是货币实行中央管制,以此为外逐匈奴、内削藩国打下经济基础。对外,贾谊主张以耕战备边抗拒匈奴入侵。

《治安策》中,贾谊为之流涕的两件事是:其一,匈奴侵扰,虽封爵、和亲、馈赠金帛财物都不能缓和矛盾,边界长期处于战备状态,而皇帝未予重视解决;其二,皇帝软弱,对边界问题不敢碰硬,本来“德可远施,威可远加”,却搞得数百里外,匈奴肆虐,“威令不信”。因此,他建议加强对少数民族的控制,严惩里通少数民族的官员。

贾谊在《治安策》中为之长叹息者本为六项,班固的《汉书》仅择其要保存了三项,其余内容已渺不可查。

《治安策》的内容极其丰富,毛主席最赞许哪些呢?这从《七律·咏贾谊》的“胸罗文章兵百万,胆照华国树千台”两句中可以看出。

“胸罗文章兵百万”用典与范仲淹有关,范抵抗西夏守边数年。西夏人畏惧他,说他“胸中自有雄兵百万”。贾谊并没有像范仲淹那样带兵戍边,但他在《治安策》中反对自西汉开国以来对北方匈奴实行的和柔政策。贾谊主张采取强硬的制服政策。这些主张或许与当时正在反对来自北方的大国沙文主义的毛主席的想法正好相合。

“胆照华国树千台”,一般认为“树千台”指的是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主张。贾谊死后,后来晁错虽然执行了贾谊方略,但手段强硬了点,才造成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掌权后,主父偃彻底领略了贾谊的战略意图,向武帝建议施行“推恩令”。“推恩令”的本质是:规定诸侯王除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诸子都可以在封国内分到封地,作为侯国。这一纸“推恩令”实行后,则“王子无不封侯则诸侯益弱矣”。 贾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方略,对大汉帝国的长治久安及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做出了杰出贡献。正因为如此,才会出现汉武帝时,朝廷向长沙贾谊故居颁赐“大汉敕刻纪功碑”之举。汉武帝念及贾谊之功,还将贾谊之孙二人任太守之事。

毛主席极为欣赏贾谊在“削藩”主张的远见卓识,多次予以高度赞扬。

1958年4月27日,毛主席写信给他的秘书田家英,建议他:

“如有时间,可一读班固的《贾谊传》。可略去《吊屈》、《鵩鸟》二赋不阅。贾谊文章大半亡失,只存见于《史记》的二赋二文,班书略去其《过秦论》,存二赋一文。《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贾谊于南放归来著此,除论太子一节近于迂腐以外,全文切中当时事理,有一种颇好的气氛,值得一看。”

十多天后,即5月8日,在中共八大二次会议上,毛主席说:

“汉朝有个贾谊,十几岁就被汉文帝找去了,一天升了三次官。后来贬到长沙,写了两篇赋。后来又到朝廷,写了一本书,叫《治安策》。他是秦汉历史专家。他写了四十篇作品,留下来的是两篇文学作品,两篇政论作品——《治安策》和《过秦论》。”

《治安策》从历史到现实举出种种事例进行了分析,说理层层深入,有理有据,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文笔犀利,感情真挚。因此,毛主席称赞“《治安策》一文是西汉一代最好的政论”,“全文切中当时事理”。

然而,“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正当汉文帝准备再提拔贾谊时,当时位高权重的周勃灌婴等三朝老臣,联合起来攻击贾谊,说他专欲擅权,设法使贾谊在汉文帝面前失去信任。汉文帝只好打消原来的主意,将贾谊调出朝廷,拜他为长沙王太傅。这不过是一个闲职。

贾谊壮志难酬,赶赴长沙,当他渡湘江时写了《吊屈原赋》,也是哀伤自己的遭遇。贾谊贬谪长沙达三年之久,很难适应那里的气候和环境,写下《鵩鸟赋》以舒愤。后来由于汉文帝在处理周勃被谗言诬陷事件时,想起贾谊也是无因被谗,因而把贾谊从长沙征召回长安,并且在未央宫宣室(正室)隆重地召见了他,畅谈直至深夜。但是此时汉文帝却是与他谈论天地鬼神之事,“不问苍生问鬼神”。贾谊以大自然变化万端,指出灾异现象的不足怪。这些观点使文帝对于贾谊的博学十分佩服,并且拜贾谊为梁怀王的太傅(老师)。

梁怀王是汉文帝所疼爱的小儿子,让贾谊当梁怀王的老师,是文帝对他的器重。贾谊当太傅仅三年,梁怀王却因跑马跌死,贾谊认为自己是“为傅无状”,没有尽到自己当老师的责任,因此深重自责,日夜哭泣,一年后,贾谊终因积忧成疾而亡,死时仅33岁。

毛主席对贾谊的死十分惋惜,他在诗中写道:“梁王坠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认为贾谊为了一件与自己责任关系不是很大的事情(“寻常事”)忧伤而死,是不值得的。

当临近生命尽头时,毛主席也常常想起贾谊。晚年毛主席对护士孟锦云讲:

“汉朝有个贾谊,写过一篇《鵩鸟赋》,我读过十几遍,还想读。文章不长,可意境不俗。不少人就是想不开这个道理,人无百年寿,长存千年忧,一天到晚想那些办不到的事情,连办得到的事情也耽误啰!”

《鵩鸟赋》是贾谊传世的文学作品。在这篇赋里,贾谊阐发了“千变万化兮,未始有极”的朴素辩证法观点,对人的死亡发表了非常通达的看法:“忽然为人兮,何足控抟;化为异物兮,又何足患!小智自私兮,贱彼贵我;达人大观兮,物无不可。”他认为生命是物质存在的形式,一个生命结束了,只不过转化为另一种形式;从宏观的眼光来看,任何存在形式都是可以的,“其生兮若浮,其死兮若休”。这种生死达观的洒脱襟怀也是毛主席所欣赏的。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陕西发现孙传庭亲兵史料,揭开明朝疑案真相,网友:欠他一声道歉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孙传庭个人简介,任琦孙传庭,孙传庭为什么被称为督师

    国事不可为,虽然从客观上肯定了明朝的灭亡非崇祯之过,但也将崇祯朝诸多义士能臣的力挽狂澜之举湮灭于历史长河中。与历史上诸多末世王朝主昏臣庸不同,明朝灭亡前并不乏勤政的皇帝、能征善战的将领和以死报国的文官。如与清军力战而亡的卢象升,血拼李自成直至最后一人的周遇吉,阖家殉国的孙承宗等等。然而,在明末众多死

  • 郭嘉不死便无三国,究竟是否属实?郭嘉最可怕的地方在哪里?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不仅如此,他也非常的信任郭嘉,可以说许多军国大事,曹操总是让郭嘉做最后的定论。而郭嘉的决策可以说是10拿10稳。当时各路诸侯割据,虎争天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依旧料事如神,对敌方的心理判断非常的准确。这让他成为了曹操获胜的关键所在。建安二年的时候,郭嘉更是提出了,著名的10胜10败之说。可以说正是因为

  • 刘备若是得了天下,首先要杀的就是这三位功臣,只有诸葛知道是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刘备为了请诸葛亮三顾茅庐。两人在茅屋内三分天下相谈甚欢,最后成功,让诸葛亮为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刘备在打天下的时候表现得非常的有情有义,但如果他得了天下肯定不会再顾忌这些情谊了。第1个就是马超。马超他本身就出身于将军世家,当初反曹操的时候,联合汉中数10万大军与曹操对抗。但是最后败于曹操,走投无路

  • 陕西男子称祖上是北宋宰相,炸开祖墓盗取119件文物,被判了十年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数十年过去,人非物非,溥仪获得特赦后,与杜聿明等人去参观了故宫,就发生了这样一桩事情,即使溥仪表明了自己的身份,但依然需要购票进入,因为此事,很多人调侃道:“溥仪回自己家,都要买票。”其实紫禁城宫殿收归国有后,就不算任何人的家了,而在1961年,故宫被列为了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1年,我国刑法

  • 陈矩:明朝最正直的太监,死后百官自发为他送葬,至今仍有人祭拜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诸暨陈矩简介,尚书陈矩,陈万策陈矩的父亲

    在《明史》中曾经有两句关于东厂的记录:“刑罚用稀,厂卫狱中至生青草。”由于厂卫狱中所关押的犯人稀少,以至于长上了青草。想必这样的场景跟很多读者心目中的东厂差别很大。说起明朝,可能很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东厂、锦衣卫、太监、白银、郑和下西洋等关键词。其中,而这些总少不了一个特殊群体的参与——宦官。明朝

  • 阿斗真扶不起?诸葛亮死后刘禅连杀3人,看懂这波操作明白其高明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为什么阿斗不听诸葛亮的建议,诸葛亮对阿斗的看法,刘备让诸葛亮放过阿斗

    前言诸葛亮作为刘备的谋士,可以说为刘备兴复汉室做了不小的贡献,之后在蜀地也是发挥其治国才能,将蜀地治理的很不错。刘备崩逝后诸葛亮尽心辅佐刘禅,刘禅在历史上的评价一直不高,真的是这样的吗?能力并不是是想象的那么低那句“扶不起的阿斗”太深入人心的,如果不了解刘禅在位期间的历史,很容易就被这句话带跑偏,认

  • 宋高宗张贵妃祖地风水探秘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宋高宗张贵妃祖地,金蛇脱蜕形,出神童登科,清贵之地。张贵妃祖地手绘图历史简述张贵妃开封祥符人,宋高宗赵构的嫔妃。初入宫,封永嘉郡夫人。乾道六年,封婉容。淳熙七年(1180年),封太上皇淑妃。淳熙十六年,进封贵妃,绍熙元年去世。形峦评析金蛇脱蜕,乃自平冈而出蛇,无裀褥,故清亦为神童。贵则不及。大凡经中

  • 长坂坡诋毁赵云,害死刘关张,诸葛亮拿他没辙,这等小人得终老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赵云长坂坡一战杀了多少人,老三国赵云长坂坡是哪一集,赵云七进七出长坂坡高清

    前言刘备对赵云的人品还是非常信任的,当时大家都在逃,糜芳觉得赵云往回走,只能是投降所以他就直接把自己的想法跟刘备汇报。刘备不信但是张飞听到了,莽撞人张飞信了糜芳的鬼话,扬言要杀了“叛徒”赵云。赵云经过血战将阿斗救回,若不是真的将刘备的宝贝儿子带回来,相信凭糜芳颠倒是非的能力,赵云的小命恐怕是难保,实

  • 金朝灭亡后,后宫嫔妃的下场如何?南宋总算是报了靖康之仇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金朝灭亡后宗室结局,南宋靖康之乱简介,写南宋与金朝的书

    北宋被金朝灭亡给世人留下的最大印象倒不是什么王朝的更替,而是一部女人被凌辱的黑暗历史。公元1127年,金朝军队攻陷北宋都城,徽钦二帝及北宋皇族、嫔妃、公主、宫女等3000多人被金军押往金国。这些可怜的女人们一路上被金军肆意强奸凌辱,再加上寒冷的气候,当时就有很多惨死在路上。当他们到达金朝京师会宁府时

  • 陈平:刘邦手下最毒的谋士,算计了一辈子,笑到了最后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刘邦手下陈平简介,陈平对付刘邦完整版,易中天讲刘邦泡脚见陈平

    而在刘邦的麾下,陈平是个相当特殊的谋士,他对于内政、打仗都没有太大的兴趣,也没有展露过什么才华,但他在阴谋诡计、操弄人心上,却不作第二人想。陈平之计,皆是阴损毒辣,往往于不可能之际让人落入局中,至死而不觉。同样为汉代的鼎立立下了大功。陈平之毒,体现在对人心的把握上陈平本是平民家的子弟,从小喜欢读书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