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黄忠临终前,说出7个字揭开刘备的真实面目,赵云听后长叹不已

黄忠临终前,说出7个字揭开刘备的真实面目,赵云听后长叹不已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语文霸霸 访问量:1141 更新时间:2024/1/23 9:59:44

而在他追随刘备之前,先追随刘表再跟韩玄,曹操统一荆南后还归属曹操一段时间。但无论在哪里,一直都是默默无闻,甚至在《华阳国志》和《汉晋春秋》等书中完全没有黄忠62岁之前的任何记录。

刘备很会识人,他从大街上找到了张飞和关羽,又在山野中寻得了诸葛亮,如今又把名不见经传的黄忠邀入麾下。此后,黄忠在沉默中爆发了,他摇身一变成为了令人闻风丧胆、勇冠三军的万人敌。

若没有刘备,或许黄忠到了年纪就开始颐养天年,沉默在历史长河中,没有名垂青史的可能。所以刘备对他有知遇之恩,换做是谁都会感恩戴德了。何况刘备还力排众议,封他为“五虎将”之一,成就了征战沙场、建功立业的美名。

为什么说是力排众议呢?在史料的记载中可以看到当时旁人的反应,首先是深思熟虑的诸葛亮:“黄忠之名望,素非关、马之伦也,而今便令同列。马、张在近,亲见其功,尚可喻指;关遥闻之,恐必不悦,得无不可乎。”

也就是说,黄忠的名望不如关羽和马超,如今却和他们平起平坐。他们在旁边看到了黄忠的战功,倒还好说,关羽离得这么远,恐怕会不满于此,能不能取消他的名额?果然,当关羽听到是如此封赏时生气地说道:“大丈夫不与老兵同列!”不肯接受任命。

黄忠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刘备的知人善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刘备的优点是重情义,缺点也是重情义,在识人时这很有优势,但同时也是致命伤。

公元219年,黄忠72岁跟随刘备披挂上阵,对战夏侯渊,力战曹军四百精锐,将大将夏侯渊斩于马下,大军一鼓作气进攻曹军大营,大败之,黄忠一战成名,上演了一处老当益壮的好戏,也为刘备表示了忠武过人的优秀品质。

可刘备是典型的打一个巴掌给一个甜枣,对于这件事刘备并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喜悦之情,反而一脸严肃,稀松平常地说“当得其魁,用此何为邪。”72岁的老将军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击败了曹操三大王牌统帅之一,换来了主公的沉默不语,这比骂他一顿还难受,搁谁谁能受得了?人不怕受批评,就怕心里憋着事儿。

为什么刘备会有如此反应呢?曹操攻打汉中不久,后方就发生了叛乱,于是他丢下张郃、夏侯渊、徐晃三员大将匆匆折回。而此时刘备与孙权借荆州未还,闹得不甚愉快,诸葛亮等人在此迅速发展经济,蜀军兵力大增,正是取代孙权与曹军决一死战的时候。刘备一心想斩杀主将张郃,只可惜黄忠只杀掉一个夏侯渊,就因为此事,他才不高兴的。

就在这件事之后,曹操与孙权联手进攻荆州,关羽亲自率军迎战,结果不敌徐晃而败走,未曾想有吴军阻截,关羽前后受敌一步步退到麦城,这里就是关羽命丧黄泉的地方。

视兄弟为生命的刘备气得口吐鲜血,他决定要为兄弟报仇,不管此时形势是否有利,战斗力是否允许,不报此仇誓不为人。本来是义薄云天手足情深的佳话,但是放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多少显得有些鲁莽和武断。

公元221年,刘备出兵进攻吴国,冒着兵力差距,顶着烈日,也不听诸葛亮和赵云的劝告,一意孤行地踏上了复仇之路。结局是注定的,黄忠中了埋伏,中箭逃生。刘备听到黄忠中箭的消息后来营中探望。

刘备说:“令老将军中伤,朕之过也。”语气中未有一丝惋惜和难过,与听到关羽去世时”吐血数升,倒地不起“相比显得过于平静和凉薄。黄忠这时候也明白了,尽管他们同样位列“五虎将”,但在刘备心中,拜过把子的兄弟是任何人无论如何无法超越的,此行就是为关羽报仇,纵然死一个黄忠,或者是另外一个什么人,在刘备心中,都没有关羽重要。

这就是刘备的优点和缺点,他重情重义,但因为关、张兄弟不惜伤了其他兄弟的心,也是令人感叹的。于是黄忠说:“望陛下善保龙体。”原本准备的千言万语化作了这七个字,在一位忠肝义胆的七旬老人病床前显得有些单薄和苍白。

赵云也终于在这时候明白了黄忠的最后一句话里面包含多大的分量,在刘备心中,除了关羽张飞,其他的兄弟都要往后靠一靠。无论你是出生入死还是功勋卓著,都没有桃园里那一拜重要。

更多文章

  • 李白遭妻子嫌弃,写下一首酸爽的诗,最后14字被后世当成座右铭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李白四十岁这年,碰到了第二任妻子刘氏。她一直很欣赏并钦佩李白的才华,对李白仰慕已久,即便李白带着两个孩子也不介意嫁给他。两人经人介绍相识后,很快便走到了一起。可当他们真把日子过到一处时,刘氏的仰慕之情却渐渐破碎。原来,李白一直认为自己满腹才情,能为国家效力,成就一番大业。可惜唐朝重农抑商,李白作为商

  • 项羽为何死也不渡乌江?刘邦临死前才知道,背后原因秦始皇也有感受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刘邦乌江得胜的场面,项羽被刘邦逼到乌江小说,刘邦重游乌江完整版

    刘邦和项羽两个人,在性格方面可谓是截然不同,刘邦本人虽然没有什么太大的才能,但是刘邦知人善用,靠着萧何、韩信、英布等人,才完成统一大业,反观项羽,自身本事非常大,而这也导致了他自大的性格。而且项羽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没有识人用人之能,也正是两个人的性格不同,最终导致刘邦赢得了天下,而项羽乌江自刎。不过很

  • 走进山西:寻访中国现存的三座唐代木结构建筑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2.广仁王庙广仁王庙位于山西省运城市芮城县北约3公里中龙泉村的高阜之上,视野开阔,坐北朝南。目前,这里仅存清代戏楼和唐代正殿,占地面积4560平方米,南北相对,风格迥异。2001年6月25日,广仁王庙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仁王庙也被称为“五龙庙”。正殿坐落于台基之上,面阔五间,

  • 柳公权家世考(一) | 和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来源:柳书之乡关庄镇)小雨在淅淅沥沥地下着,风有点冷,是从黄河上吹来的。这是隋朝初年的一个乍暖还寒的清晨,在京都长安担任内史大夫的柳昂,挈妇将雏,心情忧悒,从祖籍地河东蒲州启程,一路难免鞍马劳顿,前往渭河北岸的京兆华原落籍定居。柳昂的六世孙柳公权,在近二百年之后才会来到这个世界上。伫立于华原沟壑纵

  • 项羽一生最耻辱的败仗:吓得连夜逃走,结果溃不成军,输光了一切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项羽死后三大怪异现象,项羽的儿子是谁,项羽皮肤手感排行

    西楚霸王项羽,公认的古代第一猛将。项羽自己也曾说:“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打了七十多场仗,竟然未尝败绩,项羽这个牛皮吹大了

  • 唐朝最具雄才大略的4位皇帝,李隆基垫底,第1位空前绝后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第四位、李隆基(712年—756年在位)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最难评价的皇帝,在位前期励精图治、英明神武、雄才大略(开疆拓土),开创了唐朝也是历史上最辉煌的开元盛世。但是,李隆基在位后期,逐渐奢靡无度,疏于朝政,尤其是天宝年间老而昏聩,亲自粉碎了自己一手开创的盛世,把大唐带入万劫不复的境地。第三位、李炎

  • 马谡只打了一场败仗,为何诸葛亮就要杀他?原因顿时让人醒悟!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诸葛亮骂马谡方言全集,最早重庆方言诸葛亮骂马谡炒股,客家话诸葛亮骂马谡

    诸葛亮在世人眼中总是代表着智慧,似乎只要有他就百事不难。实际上刘备也确实因为得到他的帮助,才成就了大业。三国当中有一个关于他的经典桥段:含泪斩马谡。在原著中,诸葛亮是出于无奈才杀了他的。但是如果仔细分析历史,就会发现其实诸葛亮杀他是有其他原因的。马谡所镇守的地盘是街亭,这块地盘对刘备来说,可是命脉般

  • 玄武门之变:史书背后,隐藏着更真实的人性和精准的算计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在太子和齐王看来,这次觐见父皇李渊和往常并没有什么不同,他们只需要走到李渊面前,规规矩矩地行礼,然后和李世民当场对质,解释清楚“太子设伏兵谋害李世民”这件事。太子李建成觉得这并不是什么大事,因为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和自己的同胞兄弟李世民正面交锋。他认为,只要像以前一样,他拿出大唐储君包容、仁慈的态度,

  • 项羽并没有在乌江自刎?他到了何处?要他东渡的乌江亭长是何背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项羽真的自刎乌江了吗,项羽乌江自刎在现在的哪,项羽为什么选择不渡乌江拔剑自刎

    在谈项羽有没有在乌江自刎之前,我要和朋友们澄清一个关于“乌江”的问题:在我国,有水可以行船的“乌江”只有一条,就是贵州的那条中国工农红军长征时突破的乌江。而和项羽有关的“乌江”并不是可以行船的水名,而是长江西岸的一个地名,这个地名在秦代被称作乌江亭,在西晋时称乌江县,明代以后成了乌江镇。乌江镇是长江

  • 西晋崩盘的催化剂:一代妖后贾南风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1、西晋的奢靡西元265年,曹魏权臣司马炎胁迫曹魏末代皇帝曹奂禅位给自己,司马炎主导的西晋王朝正式开张。不过,西晋的开张并没什么新朝新气象可言。因为事实上,西晋的根基是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以后奠定的,到司马炎这一代,已经是司马家族成为权臣的第三代了。司马炎本质上属于守业者,而非创业者。因此西晋虽然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