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吕后驾崩,三位参与诛吕的宗室,却在大功告成之后离奇死亡

吕后驾崩,三位参与诛吕的宗室,却在大功告成之后离奇死亡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4536 更新时间:2024/2/11 9:17:43

汉高祖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

公元前180年,吕雉驾崩不久,吕氏外戚集团便被刘姓宗室与大臣联手所灭,连汉高祖嫡脉也顺带被灭,刘盈子嗣全部被杀。

汉文帝被拥立登基之后,封赏有功之臣,最耀眼的无疑是周勃与陈平。

事实上,还有三人功劳不下于周勃与陈平,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起到的作用更大,却很少被人提起。

这三人就是刘邦长子一脉,齐悼惠王刘肥的三个儿子。

汉高祖刘邦一共有8个儿子,班固在《汉书》中用一句话总结过这八个儿子的结局:“高祖八子,二帝六王。三赵不辜,淮厉自亡,燕灵绝嗣,齐悼特昌。”

其长子刘肥,被封为齐王,死后谥号“悼惠”,一般称之为齐悼惠王,高祖的这八个儿子中,就属他的子嗣最多。

虽然刘肥是长子,但是他的出身比较特殊,他的母亲是刘邦外室,其实也就是刘邦在外面与人所生的私生子。

在嫡庶有别的年代,私生子的地位是连妾生的庶子都比不上的,所以他根本无缘皇位。

不过因为年龄最长,跟随刘邦时间最长,感情也比较深,所以刘邦在世时,给他封了一块最大、最肥沃的封地,也算是弥补他这个长子不能继承皇位的遗憾。

也正是因为刘肥最年长,所以在吕太后驾崩之后,除了汉文帝刘恒、淮南王刘长这两个高祖的儿子之外,第三代也就齐王刘肥的后人已经成年,能参与进平定诛吕之乱。

1.率先开讨伐诛吕行动的齐哀王——刘襄

刘肥死后,他的长子刘襄继位,是为齐哀王。

公元前180年,吕后去世,当时吕后的侄子赵王吕禄担任上将军,吕王吕产担任相国,手握兵马大权,掌控朝廷。

当时,齐王刘襄的二弟朱虚侯刘章,三弟东牟侯刘兴居都在朝中。

他们身为刘姓宗室,一直对吕后违背汉高祖的白马盟约不满,知道吕后去世正是铲除诸吕的大好机会。

于是朱虚侯刘章派人将消息通知了在齐地的刘襄,让他快速发兵,有刘章、刘兴居为内应,共同诛灭吕氏集团,然后以汉高祖长孙的名义扶刘襄登上皇位。

不得不说,刘章的时机把握得非常好,此时无论是刘姓宗室,还是大臣集团都还没有开始反吕,若是刘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大兵入长安,铲除诸吕,以高祖长孙的名义登基,名正言顺,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为了壮大声势,刘襄还欺骗了琅琊王刘泽,将他的兵力收归己用,然后大军向西出发。

朝中得知刘襄发兵之后,吕产便派大将军灌婴率军迎击刘襄。

灌婴到了荥阳之后,却并没有与刘襄短兵交接,也没有放刘襄入京,只是与刘襄讲和,等待吕氏叛乱后共同诛杀他们。

刘襄无奈,不想与灌婴发生不必要的冲突,于是干脆率军攻打吕国的济南郡。

(灌婴)乃留兵屯荥阳,使使喻齐王及诸侯,与连和,以待吕氏之变而共诛之。齐王闻之,乃西取其故济南郡,亦屯兵於齐西界以待约。——《史记》

刘襄认为,吕禄、吕产兄弟掌控朝廷,手握兵马大权,想要除掉此二人,并非一朝一夕可成,所以先打下吕国的济南郡拿到好处再说。

这个济南郡也是比较特殊,原本就是汉高祖分封给齐国的封地,在吕后时期,吕后将其封给了她的侄儿吕王。

所以刘襄攻打济南郡,也算是收复原本就属于齐国的领地,名正言顺。

谁知道,就是在这段期间,朝中的吕产、吕禄这么快就死了!

齐王的兵马还没到长安,不仅吕家已经被满门诛绝,陈平、周勃等人连新的皇帝都选出来了,最后根本就没有他什么事儿了。

齐王刘襄望眼欲穿,他的两个兄弟刘章与刘兴居虽然人在朝中,可是势力哪是已经掌握了大权的陈平、周勃可相比的,也没法将朝中的变故通知给刘襄。

等刘襄再一次得到消息时,已经是代王刘恒登基的时候了。

最终竹篮打水一场空,汉文帝刘恒继位没多久,刘襄就死了。

至于刘襄怎么死的,史书上根本没提,大概与他曾经差一点坐上皇位有关吧!

是岁,齐哀王卒,太子立,是为文王。——《史记》

刘襄虽然没登上皇位,甚至都没打进长安,可是他却是打响反吕第一战的宗室,要不是他率先出兵,吕禄、屡次也不会调大军出长安,陈平这种左右逢源之人也未必会反吕,大汉的天下如何走向,都不得而知。

2.朱虚侯刘章

刘章是齐悼惠王刘肥的次子,因为不能继承王位,所以常年居住在长安,吕后向来将他当做儿子来养,迎娶了吕禄之女为妻,算是少有的能被吕后信任的宗室。

因为吕后信任之故,刘章身边聚集了很多宗室,以及朝中大臣,这也是他能参与到诛吕行动的根本原因 。

朱虚侯章以吕禄女为妇,知其谋,乃使人阴出告其兄齐王,欲令发兵西,朱虚侯、东牟侯为内应,以诛诸吕,因立齐王为帝。——《史记》

原本朱虚侯的计划非常完美,外边有齐王大军,朝中有朱虚侯、东牟侯兄弟,只要铲除诛吕,一定是齐王一脉实力最强。

最后让他的亲哥哥齐王刘襄上位之后,作为刘襄的亲弟弟,又有拥立之功,二人定然能因功封王。

可是,在灌婴率军与齐王对抗之后,陈平与周勃用计诛杀了吕产和吕禄,二人手握大权,朱虚侯刘章只能退居二线。

虽然在诛杀吕产、吕禄的过程中,朱虚侯立有大功,而且是朝中参与感最重的宗室,但是在接下来分蛋糕的时候,他的话语权却并不重。

本来,按照刘章的计划,无论是谁灭了诸吕,最终皇位一定会回到刘姓宗室手中。

要么是皇位上的刘弘重新掌权,要么是废了刘弘,重新从刘盈的几个儿子中另选一位,要么就从刘盈的侄子中挑选一个,这个可能性最大的就是齐王刘襄。

可是,刘章万万没想到的是,陈平、周勃二人,虽然执意废掉刘弘,并且彻底放弃汉高祖嫡脉,但是却也不没有选择在灭吕之中功劳最大的齐王刘襄。

反而是选择了小透明——代王刘恒。

这不合理啊!

刘恒身为刘盈的弟弟,又是现任皇帝的叔叔,在后继有人的情况下,怎么能将皇位又传到长一辈呢?

要知道,经过刘恭、刘弘两位少帝之后,刘恒继位可不是兄终弟及,而是接替的刘弘的皇位,于理不合。

可是,陈平和周勃还真的就这么选了,刘章虽然极力反对,却胳膊拗不过大腿,朝中大权被二人掌握,他根本无力对抗。

好在代王刘恒登基之前允诺,朱虚侯刘章、东牟侯刘兴居反吕有功,会封朱虚侯刘章为赵王、东牟侯刘兴居为梁王。

有了刘恒的允诺,朱虚侯刘章也就不再多说,反正皇位是落不到他手中的,左右都是封王,何必跟她们对着干呢?

就这样,在反吕之后,朝中最有实力的宗室刘章,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也放弃了他的哥哥刘襄,与陈平等人共同拥立代王刘恒为帝。

然而,刘章没想到的是,刘恒刚坐上皇位就反悔了,只是给他封了一个城阳王。

始大臣诛吕氏时,朱虚侯功尤大,许尽以赵地王朱虚侯,尽以梁地王东牟侯。及孝文帝立,闻朱虚﹑东牟之初欲立齐王,故绌其功。——《史记》

虽然只是一个城阳王,远不及原本的赵王,但是好歹总算也是王爵了。

刘章比他的哥哥刘襄要好一点,毕竟是反吕时名义上功劳最大的宗室,当了两年的城阳王才去世。

3.东牟侯刘兴居

刘兴居是刘襄的三弟,因为他并不如刘章一般受吕后之宠,所以在朝中的势力也远不及刘章,在诛吕的前期,并没有立下什么功劳。

直到吕产、吕禄一族全部被诛杀之后,刘兴居为了寻求立功,与太仆汝阴侯夏侯婴入宫,亲自将少帝刘弘从皇位上拉了下来,并逐出宫外。

济北王兴居初以东牟倨与大臣共立文帝于代邸,曰:“诛吕氏,臣无功,请与太仆滕公俱入清宫。”遂将少帝出,迎皇帝入宫。——《汉书》

刘弘兄弟被杀死之后,汉文帝原本答应刘兴居的梁王也没有应诺,而是将他封为济北王。

然而,刚刚当上济北王没多久,惊闻两位兄长先后暴毙,刘兴居彻底慌了。

据《汉书》记载,就在刘章死的这一年,因匈奴大举入侵,汉文帝屯驻太原,刘兴居此时兴兵叛乱,被汉文帝派遣柴武为大将军平叛 ,兵败被俘之后自杀而亡。

刘兴居的叛乱让人有点迷,他的封地在济北,离太原明显比长安近多了。

天子在长安的时候他不谋反,偏偏等天子大军离封地不远的时候谋反,让人感觉“是不是智商有问题”?

不管刘兴居为什么要谋反,或者是否有谋反,反正他的结局已经注定,刘章死后,刘兴居也没能逃过早逝的厄运。

在诛吕过程中,亲身参与其中的三位宗室,先后离奇死亡,这其中是否还有我们尚未发现的未解之谜?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蜀汉只有一个益州,为何撑得起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时的益州,包括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省盆地部分、重庆市、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以及缅甸东北部地区。三国时的蜀汉也基本控制了东汉益州辖区,约有106万平方公里,综合国力不如魏吴,但益州资源丰富,足以三分而立。 四川盆地的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曹魏控制的华北平原面积有多大呢?约30万

  • 张飞夜战马超,到底谁更强?看看诸葛亮、关羽、赵云的反应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大战马超张飞是久经沙场的猛将,当年面对吕布时,他也丝毫不怂,不仅多次主动挑衅吕布,而且还能在吕布手下坚持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令人叹为观止!而马超也是新生代的猛将,潼关之战中他将曹军众将杀得丢盔弃甲,就连曹操都不得不割袍弃髯而逃,也正是因为马超的出色表现,所以曹操将马超评为吕布在世,并感叹马超不死,

  • 陆逊:在防守战中取得大胜,那么他在北伐时表现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是偏防守还是进攻,陆逊北伐原文,陆逊死后诸葛亮遗言

    一首先,说到陆逊的防守成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夷陵之战。公元222年,面对刘备率领的大军,陆逊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陆逊认为如今蜀军锐气正盛,难以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如今应该褒奖和激励将士,观察形势变化。等待他们自己败坏再攻击。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

  • 1959年07月,毛主席在点评诸葛亮时,真的是在批评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 1959年7月,毛主席在看一本史书时,看到了这么一段,大意是作者在点评诸葛亮为何失败,他的观点是,凡是在古代能成大事的人,都会先经营好自己已有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再谋求大的发展,而诸葛亮在占据荆州之后,不光没有想着好好经营荆州,然后谋图中原,反而是跑到

  • 唐朝一位宰相,被李世民杀死后又挖了他的祖坟,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天可汗李世民,李世民母亲窦皇后

    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宰相,可谓是一步步从贫苦农民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却因为贪污被皇帝给满门抄斩,他就是元载,要说这位元载的影响力真的是非常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将许多忠良之士加以陷害排挤,最后留在朝中的几乎都是他的心腹!当时宣州有个老人,这位老人一生的愿望就是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但是无奈自

  • 典说江苏㊷ | 无所不为:孙权的权谋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张温,苏州人。有文才,有节操。他的父亲张允,轻财重士,是孙权的东曹掾。张温少有盛名,容貌奇伟,孙权听说后,问朝臣,张温这人怎么样?朝臣答,他是凤毛麟角,无人可比。孙权召见了他,见他文辞占对,样样都做得很好,很是器重他。将他封为议郎,职掌顾问应对,参与议政,指陈得失;又任他为选曹尚书,掌选拔官吏事;后

  • 为什么“不听话,就要打屁股”?原来是唐太宗的杰作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唐太宗将长棍惩罚部位改为屁股。(图/翻摄自百科词条)杖责则是一种用木棍打人脊背的酷刑,又叫做“仗脊”,受刑者轻则需要卧床旬月、重则瘫痪或者毙命,远比笞刑要严酷。但明清以前,杖责并不普遍,官府执行笞刑的时候更多。据了解,古代的杖责一开始并没有固定位置,不少罪人因此意外被活活打死。古代的杖责基本都是朝

  • 一位蜀汉参军,为何令司马懿差点丢掉性命?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才会选择将司马懿削职为民,那么司马懿他在被削职为民之后,个人由于失去了权威的保护。那么个人的姓名其实也会受到很大程度上的影响,其实当时在他提出这样的一个计谋的时候,那么诸葛亮他就立马去听信了他的计谋,开始让人在墙上张贴有关于司马懿他举兵谋反的一个告示。那当时对方的曹军在听闻了这样一个消息之后,就立马

  • 唐朝在历史上究竟强到什么程度?这9个字,恐怕只唐朝人敢说!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唐朝是我国历史上国力最繁盛的一个朝代,这个时候的唐朝万国来朝,经济、文化、军事各方面都达到了世界顶尖。甚至于现在国外的“唐人街”叫做“唐”人街都是因为唐朝的繁荣。那么,那个时候的唐朝到底强到什么程度呢?东瀛、高丽乃至海外更远的国家都纷纷派遣遣唐使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与技术,中国的丝绸、

  • 李世民发明1种职业,成为古代女人的噩梦,如今却争得头破血流!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记得,中国历史上第一任宰相管仲,在他所著《管子.牧民》一句俗语: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还有老子的《道德经》上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历史上历代帝王,都爱玩些新花样,秦始皇炼长寿丹,结果没长寿,把自己早早玩没了,唐太宗李世民也不甘示弱,发明了艺伎这一职业,二百年后安绿山把大唐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