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神机妙算,其军事能力更是不容小觑

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神机妙算,其军事能力更是不容小觑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元气少女 访问量:3725 更新时间:2024/2/8 17:06:19

其实,很多时候,小说作品难免会对某些历史人物夸大其词,所以,考量一个历史人物还需客观地参考历史资料。今天我们就根据陈寿的《诸葛亮传》来辩证地讨论孔明先生的军事能力。

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大体可分为两点:

首先,高度赞扬了诸葛亮在蜀汉内政中发挥的治国能力,且肯定了诸葛亮“依法治蜀”的内政方针。但这种赞扬是有限度的,并未将孔明先生推崇到空前绝后的地步,而是称其为“治世之良才”,这份评价非常中肯,也比较折中,至少历史上有不少获得这份评价的能臣。

其次,陈寿对于孔明的军事能力是持怀疑态度的,并推测军事领域是诸葛亮的短板。陈寿引用了诸葛亮“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的史实作为重要依据,就是说,诸葛亮连续多次发兵北上,却未能取得丝毫成效。

那么,孔明先生的政治水平,是否高于军事水平呢?

笔者觉得,诸葛亮的政治天赋是有目共睹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他的军事能力就算无法与曹操相媲美(史实中的曹操,我们今天不讨论小说的范畴),也能算得上杰出,至少不像陈寿评价中那么平庸。之所以笔者会有这种想法,完全是建立在诸葛亮军事生涯的基础上并非臆想。

诸葛亮的首场军事秀是在公元211年,当时赵云张飞、诸葛亮三人兵分三路,前往蜀地支援主公,但是,这场军事行动中诸葛亮表现平平,没有丝毫闪光点。真正使诸葛亮崭露头角的战争,是在四年后的南征之战。

小说中将这场战争改编成旷日持久的“七擒七纵”,实际上并非如此,诸葛亮仅用了几个月时间便击败了南蛮,平定了以孟获为首的诸多部落。历史告诉我们,军事与政治是牢不可分的,军事行动是政治活动的延伸。为何诸葛亮在南征的过程中所向披靡?

完全是因为他的政治能力太出众了,懂得借助当地人民的力量,进而配合军事行动。政治军事双管齐下,这才使南征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在短时间内打下南中,同时出色地解决了困扰蜀汉多年的民族问题。从这我们能看出,诸葛亮的确有很高的军事才能。

纵观古今豪杰,不论曹操、李世民,他们都有这种军政结合的能力,这是军事家必备的素质。仅拘泥于战术、装备、兵力等军事因素,而毫无政治眼光与能力的将帅,根本无法在乱世立足。项羽之所以败给刘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治能力的缺失,这才让施行军政结合的刘邦有机会在绝境翻盘。

说到这可能有朋友会问,懂得军政结合的诸葛亮为何在北伐期间表现平平呢?这就不能怪诸葛亮的军事能力了,而要从综合因素考虑。

打仗消耗的是双方的综合国力,财政、民生等均与国家的军事水平挂钩。从古至今,鲜有例外。蜀汉在综合国力上尚有欠缺,从民生角度来看,蜀汉的人口数量远不及曹魏,领土面积更是远逊于曹魏。这意味着什么呢?蜀汉没有充足的粮草供给,所以,大部分北伐均以“粮尽而退”告终。

并且,蜀汉缺乏将才。

虽然整本《三国演义》中蜀汉能人辈出,但这些毕竟只是虚构的故事,有些小说中出现的将帅之才在历史上根本没有存在过。蜀汉北伐末期,能上战场的大将只剩赵云、魏延两人。反观曹魏一方,既有司马懿、曹真等智将,又有张颌、王双、郭淮等勇将,效忠于曹魏的谋士更是多如牛毛。

不论诸葛亮想不想承认,在失去荆州后,当年《隆中对》中的规划已宣告破产。蜀汉想要跨越祁山难如登天,纵使蜀汉有着用不完的粮草,恶劣的山路也限制了他们的后勤补给。蜀汉满朝文武根本没人能解决粮草运输问题,况且,后主平庸无能,朝中不乏暗流涌动,内忧外患中诸葛亮难免回天乏术。

说到这,大家可能会疑惑,诸葛亮这么聪明的人难道没意识到北伐凶多吉少吗?

我们且来看看《后出师表》,虽然,这部作品的作者未必是诸葛亮,但是,里面有句话说得很对:惟坐而待亡,孰与伐之?诸葛亮当时也意识到局面不利,但是,他仍知难而进,这就是他的志向与气概了,也是诸葛亮最有人格魅力的地方。

在这样的恶劣条件下,诸葛亮仍收服了姜维这号大将,击杀了敌将张颌、王双,让司马懿没有讨到半分便宜。在逆境中能完成这样的战果,这也充分体现出诸葛亮的军事才能。由此看来,陈寿还是低估了诸葛亮的能力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外国人认为亚历山大能够秒杀秦始皇,被回怼,井底之蛙不知天之大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亚历山大创建了一个横跨亚非欧三大洲的庞大帝国,而秦始皇则是总结了中国长达800年的混乱,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统治的王朝,大秦王朝。改变了中国几千年的制度形式。欧洲很多人都说亚历山大的马其顿方阵天下无敌,无人能挡,就连强大的波斯帝国都被消灭了。秦始皇面对亚历山大根本没有胜算。这样的话语被很多中

  • 赵云是科幻片,终其一生,我们却更像是关羽张飞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赵云的形象简短,关羽评价赵云张飞,赵云外貌介绍

    最近在看《三国演义》,想分享自己的一些看法。先放结论:赵云很完美,但我们无法成为他,我们更像是成长中的关羽、张飞。《三国演义》里面哪个人物,是属于有口皆碑的?这个人,一定是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我乃常山赵子龙”,这句话一出,莫名就让人非常热血沸腾!赵子龙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我们也羡慕、仰望赵子

  • 诸葛亮执政12年:把原本富甲天下的四川变成了民众吃不饱饭的穷地

    历史解密编辑:异世邪君标签:诸葛亮北伐谁驻守成都,诸葛亮第一次进入汉中的时候,诸葛亮执政时期生活

    这里笔者绝不是要攻击诸葛亮的人品和德行,他在个人品德方面绝对是圣贤级别的,他也没有为自己家族谋求任何好处。但是,诸葛亮个人品德完美无瑕,不代表在他的治理下蜀汉民众就安居乐业,民富国强。事实上,因为诸葛亮一直想要“兴复汉室、还于旧都”,因此,在他治理蜀汉12年里“五伐中原”,极大的消耗了巴蜀的民间财富

  • 诸葛亮是三国第一军事家、政治家,为什么他却始终未能统一三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刘禅在诸葛亮临终前问了什么,诸葛亮有多少妻妾,诸葛亮七擒孟获简介

    诸葛亮几乎代表了中国古代士子大臣的完美形象:他智慧通天,忠贞不二,辅佐幼主,鞠躬尽瘁。他不但为流亡数10年的刘备势力,奠定了三分天下有其一的格局,同时在刘备死后,辅佐后主刘禅20余年。因此,如果说古代的大臣有完美的模板的话,那么诸葛亮必然是其一。然而,就是这样一个近乎完美的角色,却也并非人人夸赞,例

  • 吕后驾崩,三位参与诛吕的宗室,却在大功告成之后离奇死亡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汉高祖刘邦长子——齐悼惠王刘肥 公元前180年,吕雉驾崩不久,吕氏外戚集团便被刘姓宗室与大臣联手所灭,连汉高祖嫡脉也顺带被灭,刘盈子嗣全部被杀。汉文帝被拥立登基之后,封赏有功之臣,最耀眼的无疑是周勃与陈平。事实上,还有三人功劳不下于周勃与陈平,甚至从某些方面来说,他们起到的作用更大,却很少被人提起。

  • 蜀汉只有一个益州,为何撑得起三分天下?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东汉时的益州,包括陕西省秦岭以南,四川省盆地部分、重庆市、贵州省大部、云南省,以及缅甸东北部地区。三国时的蜀汉也基本控制了东汉益州辖区,约有106万平方公里,综合国力不如魏吴,但益州资源丰富,足以三分而立。 四川盆地的面积有26万平方公里,土地肥沃,适宜耕种。曹魏控制的华北平原面积有多大呢?约30万

  • 张飞夜战马超,到底谁更强?看看诸葛亮、关羽、赵云的反应就懂了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张飞大战马超张飞是久经沙场的猛将,当年面对吕布时,他也丝毫不怂,不仅多次主动挑衅吕布,而且还能在吕布手下坚持一百回合不分胜负,令人叹为观止!而马超也是新生代的猛将,潼关之战中他将曹军众将杀得丢盔弃甲,就连曹操都不得不割袍弃髯而逃,也正是因为马超的出色表现,所以曹操将马超评为吕布在世,并感叹马超不死,

  • 陆逊:在防守战中取得大胜,那么他在北伐时表现如何呢?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陆逊是偏防守还是进攻,陆逊北伐原文,陆逊死后诸葛亮遗言

    一首先,说到陆逊的防守成绩,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夷陵之战。公元222年,面对刘备率领的大军,陆逊坚守不出,欲使蜀汉军师疲惫。陆逊认为如今蜀军锐气正盛,难以向他们发起迅猛的进攻。如今应该褒奖和激励将士,观察形势变化。等待他们自己败坏再攻击。诸将不解,以为陆逊畏敌,各怀愤恨。两军相持半年之久。时至盛夏暑

  • 1959年07月,毛主席在点评诸葛亮时,真的是在批评诸葛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毛主席 1959年7月,毛主席在看一本史书时,看到了这么一段,大意是作者在点评诸葛亮为何失败,他的观点是,凡是在古代能成大事的人,都会先经营好自己已有的一亩三分地,然后再谋求大的发展,而诸葛亮在占据荆州之后,不光没有想着好好经营荆州,然后谋图中原,反而是跑到

  • 唐朝一位宰相,被李世民杀死后又挖了他的祖坟,他到底犯了什么事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李世民尸骨面部复原,天可汗李世民,李世民母亲窦皇后

    唐朝中后期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位宰相,可谓是一步步从贫苦农民爬到了宰相的位置,却因为贪污被皇帝给满门抄斩,他就是元载,要说这位元载的影响力真的是非常大,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将许多忠良之士加以陷害排挤,最后留在朝中的几乎都是他的心腹!当时宣州有个老人,这位老人一生的愿望就是在朝中谋个一官半职,但是无奈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