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商朝国号的本义,与我们古代马车技术密切相关

商朝国号的本义,与我们古代马车技术密切相关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伸手摘星星 访问量:1507 更新时间:2024/2/9 20:23:51

殷墟马车

“相土乘马”、“王亥服牛”、

商字,其字义本身有一个演变过程,按照《说文》,本意是“从外知内”。后世所熟知的“商贾”,用以指称现在所谓的商人商业,则见于《逸周书》,如“商通其财”、“商贾趣市”等,例子非常之多;说明商人的商,最晚在西周初期就已经是熟语了。但这个商与“大邑商”的商却不见得是一个意思。大邑商的商,更多是指交通、交流。因为殷商两位先人极大地改进了我们马车技术,使得天下物品和人的交通效率有了显著进步,故而曰商。这支族人也长期以“大邑商”为自豪。商者,正如《说文》段注:商之爲言章也,章其遠近,度其有亡,通四方之物,故謂之商也。

通说认为殷商先人“王亥服牛”、“相土乘马”,是用牛马贩运货物,故而称为商人。这是一个非常大的误解。查《说文》及段注可知,“王亥服牛”的服字,本身就与马车有关;且牛字在《说文》里还有一个意思,就是“件”,即“牛,件也”,而件的意思是“可分、拆分”。从这里可知,所谓“王亥服牛”,真实意思更可能是:王亥发明了一种同时驾驭多匹马的车子,即他发明的车辕能夹两匹及以上的马,故有服馬、驂馬之别。在历史上,牛车早于马车,单马车也当早于多马车,这里都有技术难点,是不容易做出来的。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服,用也。關雎箋曰。服,事也。一曰車右騑所㠯舟旋。騑毛刻作騎。誤。馬部曰。騑,驂也。帝馬也。古者夾轅曰服馬。其旁曰驂馬。此析言之。許意謂渾言皆得名服馬也。獨言右騑者,謂將右旋則必策冣右之馬先向右。左旋亦同。舉右以晐左也。舟當作周。馬之周旋如舟之旋。故其字从舟。从舟。聲。房六切。古音在一部。

《说文解字》:牛,大牲也。牛,件也;件,事理也。象角頭三、封㞑之形。凡牛之屬皆从牛。

服牛乘马,最早见于赵国史书《世本》,即“胲作服牛”、“相土作乘馬”,这二人在世本中都是黄帝时代的人物,注释家多认为是黄帝臣子。后世因此将“服牛乘马”都视为交通工具。其实,按照《管子》乘马篇和《司马法》,“乘马”乃是一种封建兵役制度。《管子·乘马》反复讲到民众的军事义务的轻重必须适当,又引用了许多古代习惯法。《司马法》残文则明确指出“乘马”是一种兵役制度,一个乘马单位的含义是:64井576户男丁,须出战车1乘,甲士3人,步卒72人,马4匹、牛12头。也就是说:一个乘马单位,以1辆战车为核心,配备重步兵、轻步兵和牛马若干。这就是乘马的真正含义。而《管子》说“天下乘马服牛,而任之轻重有制”,可见“服牛”也与之密切相关,更可能是一种制度的专称。

《司马法》残文:六尺为步,步百为亩,亩百为夫,夫三为屋,屋三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丘有戎马一匹,牛三头,是曰匹马丘牛。四丘为甸,甸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马四匹,牛十二头,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戈楯具,谓之乘马。

驷马

乘马是一种军事组织方式

按照殷本纪的殷王世系,相土的年代比王亥要早四代(即振),相土大约生活在舜时期,王亥生活在夏朝初期。可见,“乘马”比“服牛”要早将近100年,这并不符合先有牛车、后有马车的历史事实。那么就很显然,我们是先有战车,然后再由相土发明了“乘马”这种军事组织方式。《竹书纪年》说“(唐尧)十二年,初治兵”,可见这次“治兵”很可能就有殷商先人相土的功劳,他贡献了“乘马制度”。于是,后人才能在《甘誓》中看到夏与有扈氏大战时的排兵布阵,是一种步兵和战车的协同作战方式。只可惜,夏启的战车很可能还只是“单马车”。

《尚书·甘誓》:大战于甘,乃召六卿。王曰:“嗟!六事之人,予誓告汝: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今予惟恭行天之罚。左不攻于左,汝不恭命;右不攻于右,汝不恭命;御非其马之正,汝不恭命。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予则孥戮汝。”

往后100年左右,大约是夏朝少康、帝杼时期,王亥又将单马车改为了“多马”,可以牵引多匹马力,具体方式可以是双辕,也可以是一辕两夹。从后世“乘马法”可以看出,王亥的发明很可能是驷马,因为兵役义务包括了额外的4匹马以为备用,驷马战车也就成为后世的定制了。由此可知,“服牛”的真正含义,就是将单马车拆分为多马车,牛字作“件”用。看下图也容易看到,一辕两夹的造型也很像一个牛头,因此用“服牛”也是可以合情合理的。

中亚早期马车

辨析了这个真相,就可以推知:轩辕黄帝大约是驾着单马车征服天下的,其军事组织当时还不完善,到了唐尧时期才发明了“乘马制”,夏朝初期又发明了“多马车”。巧合的是,这两个关键的军事发明,都是殷商先人贡献的。那么,殷商先人何以会特别擅长马车制造及其作战技术呢?这就与殷商的起源有关了。如果坚持认为殷商起源于中原地区,那就很难解释这个事实了。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诗经里的河南之鹤壁:千年古都朝歌,心脏腹地淇河!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厚土中原,文脉悠长。鹤壁,是一座古老的城市。3000年前,它是商朝的的最后一个国都朝歌,也是《封神榜》故事的起笔落墨。朝歌夜弦五十里,八百诸侯朝灵山。这座商朝纣王的别都,早晚的歌舞声闻五十里,八百诸侯朝拜的队伍络绎不绝。江山毓秀,人杰地灵,空前繁荣在锦绣故都。“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随着商

  • 夏朝真的是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吗?不一定!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的历史书上,赫然地写着:夏朝是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王朝。 长久以来,我们一直坚信不疑,直到现在。 夏朝之前还有一个王朝吗? 你别说,夏朝之前还真有一个王朝。 这个王朝就是虞朝。虽然历史文献中没有明确记载这个王朝的史实,但在我国,春秋战国和汉代都有虞朝的传说和记载。 宋代史学家司马光还专门写有《虞

  • (启书有益)大宋十八朝045—高宗南渡裸奔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大宋十八朝》,纵贯三百年风云,每集三五千字,随性而作,随性更新,清新易懂,可读性强,老少皆宜。看书不再打瞌睡,换个思路读历史,一上手就放不下,欢迎关注、留言、转发、批评……为方便书迷,本文提供音频,让眼睛休息,值得拥有:自宋高宗赵构皇帝即位之后,为保全生计,一直实施的是投降、议和策略。退一步海阔天

  • 为何上亿年的恐龙化石被发现,夏朝的文字还没被发现,原因很简单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带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勾魂公狒狒挖恐龙化石,合川官渡镇恐龙化石

    亿年前的恐龙化石,还有当时的一些植物的化石,现在都已经找到了不少,夏朝距今约三千六百年,至今都没有找到其遗址,其实就是因为,化石实际上是我们误打误撞发现的,但夏朝遗址不一样,是需要去刻意寻找,难度是不一样的。夏朝至今还只存在于一些历史古籍里面,现代的考古中,并没有发现,夏朝遗留下来的文物,甚至不知道

  • 指尖上的国宝80丨西周虢国C形龙形玉佩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温小娟C形龙,因身体蜷曲呈C形而得名,是红山文化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器物,也是远古时期人类万物有灵的写照。商周时期龙形玉佩种类繁多,有C形、S形和双身合体形。C形龙有玦形和环形两种,一般首尾相接,造型和制作工艺上比较简单,是商周时期玉龙的典型造型。现藏于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的西周C形龙

  • 古代人也重视策划,姜子牙玩了这一招,才有了他展示才能的机会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在人们熟知的封神演义中,其中的一节,说姜子牙在渭水河边上钓鱼,遇到了周文王的典故,这就是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的由来。大家可能不知道,姜子牙垂钓的渭水,其实有两个地方,其中一处在山东。根据历史记载,姜子牙生活于距今3000年前的商末周初时期,为躲避纣王暴政,居于渤海之滨的营州莱国潍水部九龙乡,也就是现

  • 比夏朝还古老的一个王朝,长达1600年的存在,为何却不被世人承认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我国是世界唯一的历史文明保存最完整的古国,距今约5000多年的历史,而同样被称为文明古国的不是被殖民就是被消亡。虽然我国曾经也经历过无数次的民族交融和朝代更迭,但其文明从未被断裂过,而是被完整地延续下来了。只要学过历史的都知道,无论是在教科书中,还是朝代顺序口诀表中,我国古代王朝历史始于夏朝,止于清

  • 比周朝寿命还长的诸侯国,顶级人才辈出,却一直在挨打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周朝是中国古代王朝中存在最久的,享国790年。在如此久远的岁月中,它的诸侯国也兴亡交替。比如最初封的齐国是给姜子牙的,却在公元前386年被田氏取代。又比如周成王“桐叶封弟”,将唐地封给了亲弟弟虞,这就是晋国的开端,却在公元前376年被韩赵魏三家瓜分。与之相反的是秦国,建国较晚、条件艰苦的秦国最终走出

  • 古代士兵是怎么解决私人生活的?勾践想出一方法,简直太缺德了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勾践之子与夷简介,勾践灭吴完整版

    [var1]古代的交通条件也非常的落后,行军打仗往往会跨越很长的时间,除了衣食住行之外,士兵的生理问题也是一个大问题,甚至因此产生了很多的逃兵,这甚至直接影响到战争的成功与失败,所以对于这个问题,统治者也十分的重视。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勾践想出了一个方法,简直太缺德了,让古代的女人为此受尽了折磨,吃尽

  • 我们古代都城,强弓劲弩,小而弥坚,战国七雄之劲国外都之旅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霸王强弓视频大全,湛卢强弓,霸王强弓意思是什么

    [var1]“劲韩”的由来韩,(公元前403-公元前230),东周诸侯国,是战国七雄之一,与魏国、赵国合称三晋,国君为姬姓韩氏。是晋国大夫韩武子(韩万)的后代。说起国外的历史源于还要从春秋时晋国说起。春秋时期晋国公室的一支被封于曲沃(在前文晋国中有所介绍),约在公元前8世纪曲沃桓叔之子万又封于韩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