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孙权,字仲谋,吴郡富春县(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人,在位24年(229-252),222年被魏册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称帝,国号吴,不久迁都建业(今南京),设置农官,实行屯田,设置郡县,剿抚山越,江南经济发展。后在继承人上反复无常,致群下党争,朝局不稳。享年71岁,谥号大皇帝,庙号太祖。
[var1]
2.亮,字子明,大帝七子,在位7年(252年–258),10岁即位,15岁亲政,孙綝专权,诛杀异己,国力衰弱,258年被孙綝废为会稽王。260年被贬为候官侯,自杀,享年18岁。
[var1]
3.休,字子烈,大帝六子,在位6年(258年–264),为孙綝所迎立,孙綝权倾朝野,与张布、丁奉合谋除孙綝。颁布良制,嘉惠百姓,国家繁荣。好文,创建国学,设太学博士制度,诏立五经博士。享年30岁,谥号景皇帝。
[var1]
4.皓,原名彭祖,字元宗、皓宗,大帝孙,在位16年(264-280),施行明政,271年收复交趾。后沉溺酒色,专于杀戮,昏庸暴虐,民怨沸腾,280年西晋破建康,降,东吴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