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清官包拯去世,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此举尽显大智慧

清官包拯去世,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此举尽显大智慧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301 更新时间:2024/1/25 9:08:02

答:点击右上角“关注”编辑 号!

包拯公元999年生于泸州合肥(今合肥肥东)。28岁考中进士,顺利成为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道调使,龙图阁直进士。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院副使,相当于副丞相。

包拯于1062年去世,享年64岁。死后,谥“孝肃”,世人称他为“包孝肃”。合肥还有小苏桥的景色。包拯一生为人正直公正,严于律己,不与强者为伍,坚定无私,睿智果断,敢于上访民冤,故被封为“包青天”。“包公”一样,深受人们的喜爱。

据说,一生为人正直的包拯下葬时疑点重重。据说,1062年包拯临终前,特意说明死后要用多棺材,葬礼要同时从七座城门进行。这里发生了什么?

原来,包拯认为自己为官的所作所为是在拥护人民。他虽然赢得了百姓的美誉,却得罪了无数人。在任期间,他进行了100多起弹劾案,在朝堂上树敌无数,其中不乏对他怀恨在心的人。

对于这些人来说,死后是无法报仇的。包拯得知诸葛亮的秘密葬礼,提出质疑。临终前,他安排家人准备了二十多口棺材,在出殡之日从家乡的七个城门抬出。

事实上,二十多口棺材中,只有一口是真的。目的是为了防止人们偷盗和挖坟。清官死了也要这样,盗墓之风大起,真是悲哀无奈。

可以说包拯在当时的坟墓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几千年来都没有人找到原来的包公墓。应该说,包拯这个清官,不仅为人正直能干,而且在处理死事上也表现出极大的智慧。

后来,直到20世纪70年代,经过中国考古人员的艰苦努力,才终于发掘出包拯的原墓,解开了包拯千年秘葬之谜。80年代,国家再次对包公墓进行保护。

更多文章

  •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皇帝上朝坐的椅子就叫龙椅,穿的衣袍也被统一称为龙袍。龙袍也让皇帝与其他大臣平民的等级有了划分,因此龙袍也不是谁都能穿上的,体现了君主的独裁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龙袍,基本都是黄色的。但是在宋朝金主身上穿的衣服却不是黄色的,甚至从画像里他们身上衣服的图案都很少。宋朝的天子为什么不喜欢穿“龙袍”呢

  • 韩信被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韩信妻子是萧何女儿,治国如萧何带兵如韩信

    自古为人臣者,功高盖主被视为大忌,这其中尤其以开国功臣为甚,追随开国皇帝的功臣们各个战功赫赫,建国后多成为封疆大吏坐镇一方。凡有能力者皆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多与帝王的形式向左,其佣兵自重称霸一方,自然成为威胁皇权统治不稳定因素。而汉高祖刘邦也难免建国后,大肆杀戮开国功臣以稳固其皇权。韩信虽非刘邦亲自

  • 南京文化地理 | 苏轼在南京的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四年后(1084年),他奉诏赴任汝州团练副使,第一次路经南京(金陵);1094年6月9日,苏轼赴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任途中二过江宁;1101年被赦从流放地北归,5月份三至金陵,并决定归居常州,同年8月24日因病辞世。拜访王安石,清凉寺寻解愁情,走过的每一处都留下当时当日苏轼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漠说出四个字,至今仍遭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失意,郁郁不得志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本是项羽集团的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他自恃有齐天将才,却全无用武之地,生性自负的项羽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当时的韩信穷困潦倒,只能靠去朋友家里蹭饭度日。时间久了,朋友也开始闭门不见,他饥肠辘辘,走在河边,遇到一个浣衣老妇,妇人见他可怜,便日日为他送饭,让韩信感动不

  • 金朝曾经那么强大,连续灭辽亡宋,成吉思汗是如何设计让其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受过金朝册封吗,金朝怎么灭大辽的,金朝如何打败辽朝

    在漫长的岁月里,女真人都是辽朝奴役的对象,他们饱受欺凌,但又不敢反抗。但是,这件事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这个人就是完颜阿骨打,他不甘心成为辽朝的奴隶,而是联合其他女真部落,发起了对辽朝的战争。当然了,辽朝土地十分广阔,简直就是个庞然大物,光靠女真人,肯定不足以将其消灭。于是,完颜阿骨打想到

  • 古代一12岁少年,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十几座城池,被秦王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大都比较短,所以他们结婚早,开始拼事业的年龄也早。其中还不乏一些极特殊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甘罗。他是秦国的一位少年政治家,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自荐出使他国,而且还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他国的十几座城池!这样的事情就像奇迹一样,放到任何时代都不可思议,让人非常佩服。[var1]甘

  • 岳飞文武双全,书法、诗词皆为翘楚,岳飞后背刺的是“尽忠报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塑像(图)岳飞的书法家身份实至名归,其书法受后人所推崇,如南宋文天祥如此评价岳飞书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即后世,亦谁能及之“;又如“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是对岳飞书法如高评价道:“劲健飘酒,士气凛然”;再如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

  • 朱棣庙号本是“明太宗”,为何改成了“明成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开国皇帝庙号为“祖”,标志着他是本朝的第一位祖先,其他继位皇帝的庙号里,则没有人再敢称“祖”。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二位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清朝的开国皇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位皇帝则是清太宗皇太极。至于第三位及以后的多少位继任皇

  • 古代战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一招太不光彩,却被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少,而在这里面最新的的就是人和,因为天时是没办法改变的,也有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吃亏,只有人和是靠本国的士兵和将领可以鞭策决定的。虽然有花木兰代替父亲从军,但是就我们的历史上,男人是主要力量。男儿为了报效朝廷参军,一腔热血自然是没的说的,但

  • 古代战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的高招被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勾践老婆图片,勾践吃狗食,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

    不用说,人们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然而,只要他们是人类,就会有人类的自然特征。古代战争频繁。士兵们一年到头都外出。如果有生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var1]不管不问?官面上自然省事,然而,战士毕竟是凡人,没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常年压抑下来,肯定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强抢民女,祸害良人等等,久而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