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荼靡花事了 访问量:427 更新时间:2024/1/23 11:28:30

比方说皇帝上朝坐的椅子就叫龙椅,穿的衣袍也被统一称为龙袍。龙袍也让皇帝与其他大臣平民的等级有了划分,因此龙袍也不是谁都能穿上的,体现了君主的独裁性。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龙袍,基本都是黄色的。但是在宋朝金主身上穿的衣服却不是黄色的,甚至从画像里他们身上衣服的图案都很少。宋朝的天子为什么不喜欢穿“龙袍”呢?

皇帝的龙袍

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龙袍,都是将“九五至尊”这个概念融入衣服缝制之中。身为天下的表率,权力的巅峰,皇帝的衣服自然也要是最高级的,但是这九条龙缝在一件衣服正面上自然是不好看的。

聪明的工匠们便想到了把一条龙藏在衣服里,这样无论是从正面还是后面看,都有五条龙的身影。整体的设计就会变得十分美观,也更符合古人对于“九五至尊”的执著。

皇帝作为老大,他的东西自然也是要最好的。龙袍也会被交给专门的制衣局去制作,制衣局的老大自然也就是皇帝的心腹大臣。因为他们不仅会负责皇帝的龙袍制作,而且一些珍稀财宝也是由他们去搜刮。

所以在这些制衣局里面干活的人,虽然不是位置最高的,但是一定是富得流油。具体就可以参照曹雪芹所写的大观园,曹雪芹家就是制衣局的领头羊,这大观园有多奢华,他们家前期就有多富贵。

并且由于是皇帝专用的龙袍,在选材上丝毫不敢马虎,每一针一线绣的都是银子。又花时间又花精力做出的这样一件龙袍,根据估算至少在十万两雪花白银之上,这钱都会从皇帝的国库里出。

有时候有一些比较精致的皇帝,觉得这件衣服做工不好看,或者有不按照他的意思来做的地方。他就会把这件衣服退回去重新做,这又是另一笔费用,总的来说龙袍就是一件费钱的事儿。

赵匡胤节俭

我们所见,历朝历代的皇帝基本上都会身着龙袍,那明黄色的绸缎上。一针一线都是绣着银子。但是总有一些皇帝与众不同,他们崇尚节俭,也不愿把钱花在这些无用之处。

赵匡胤就是其中一个,他作为宋朝的开国皇帝,理论上来说,用最好的也没有人会说他。但是赵匡胤却与众不同,他用的所有东西都是最便宜的,连衣服上的布料坏了都会缝缝补补。

这也就导致了赵匡胤身上的衣服也是简简单单的布料,即便是穿着“龙袍”,这件“龙袍”也不会太过于奢华。宋朝坚信五德终止说,认为自己所处于的是火德阶段,龙袍大多也是红色。

赵匡胤不仅自己“抠门”,还把这股“抠门”之风传遍了整个家庭,以身作则来改变社会风气。他朴素的原因也是跟五代十国有关,在这短暂的朝代之中,奢靡之风尤其盛行。

上层的权臣们不顾下层百姓的死活,到处搜刮金财宝来充实自己。这也是后来这个短暂朝代最终会被赵匡胤取代的原因,赵匡胤也不想走上这样的道路,所以他才开始崇尚节俭。

当然还有一个特别原因,就是因为北宋当时周边是有很多强国的。这些国家面对着星星的北宋自然是,都想分一杯羹。赵匡胤刚刚建立的国家,又岂能这么快就覆灭,除了打仗,赵匡胤更多的是在赔款。

赵匡胤也不想让刚刚得到和平的宋朝,再一次陷入战争之中,最快的办法就是坐到谈判桌上去谈判。赵匡胤缺钱,国家的大部分钱财都被拿去赔款,又有多少钱能给他自己奢靡呢?

为了获得短暂的和平,也为了崇尚节俭,所以宋国一直以来“龙袍”就给人朴素无华,甚至看起来特别像常服的样子。在很多人的认知里面,龙袍必须是奢华的,也必须是明黄色的。

认知的误差

但是这种认知是对也不对,对的地方在于唐朝开始,皇帝身上的龙袍从五花八门的颜色逐渐被规定为明黄色。明黄色也作为为皇家独用的颜色,被后世皇帝沿用至清朝覆灭。

而不对的地方则在于,隋朝以前皇帝穿着的龙袍不是被规定死的一个颜色。基本上哪个朝代崇尚什么颜色,这个朝代的皇帝就会穿着什么颜色的龙袍。

比如说夏朝就崇尚黑色,但是商朝却喜欢红色。结果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又把龙袍改为了黑色。刘邦开创汉朝以后,龙袍的颜色又变回了红色,这龙袍的颜色基本就跟那个朝代的开国皇帝喜好有关。

当然从隋朝之后,龙袍的颜色才逐渐被固定下来,黄色成为了皇权的象征。这种“黄色才是正统”的认知才逐渐被固定下来,也才会有了赵匡胤“黄袍加身”称帝的轶事。

当然龙袍也并不是皇帝每天都会穿的东西,这就好比说现实的高定衣服,这种衣服一般都不会作为日常起居的服饰去设计。皇帝穿着龙袍出席,一般都会出现在一些重大场合或者宴请外臣的情况。这件龙袍估计一年也就穿十次。毕竟这件龙袍的颜色多半是彩绘的,珠宝的实力也不强。天天要是不小心毁掉了,皇上就会不高兴,这可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所以龙袍并没有我们平民想的那么奢华,皇帝天天穿着。一件龙袍是否华贵,主要取决于那个朝代的道德风尚。有的皇帝爱奢侈,有的皇帝则节俭。

虽然封建朝已经从我们的视野中消失了,但还有一些更有趣的细节还有待探索。为什么宋朝的皇帝不喜欢穿龙袍,因为龙袍并不是人们认知中的那种黄色华贵的样子,它还可以有不同的颜色。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韩信被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韩信妻子是萧何女儿,治国如萧何带兵如韩信

    自古为人臣者,功高盖主被视为大忌,这其中尤其以开国功臣为甚,追随开国皇帝的功臣们各个战功赫赫,建国后多成为封疆大吏坐镇一方。凡有能力者皆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多与帝王的形式向左,其佣兵自重称霸一方,自然成为威胁皇权统治不稳定因素。而汉高祖刘邦也难免建国后,大肆杀戮开国功臣以稳固其皇权。韩信虽非刘邦亲自

  • 南京文化地理 | 苏轼在南京的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四年后(1084年),他奉诏赴任汝州团练副使,第一次路经南京(金陵);1094年6月9日,苏轼赴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任途中二过江宁;1101年被赦从流放地北归,5月份三至金陵,并决定归居常州,同年8月24日因病辞世。拜访王安石,清凉寺寻解愁情,走过的每一处都留下当时当日苏轼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漠说出四个字,至今仍遭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失意,郁郁不得志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本是项羽集团的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他自恃有齐天将才,却全无用武之地,生性自负的项羽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当时的韩信穷困潦倒,只能靠去朋友家里蹭饭度日。时间久了,朋友也开始闭门不见,他饥肠辘辘,走在河边,遇到一个浣衣老妇,妇人见他可怜,便日日为他送饭,让韩信感动不

  • 金朝曾经那么强大,连续灭辽亡宋,成吉思汗是如何设计让其灭亡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成吉思汗受过金朝册封吗,金朝怎么灭大辽的,金朝如何打败辽朝

    在漫长的岁月里,女真人都是辽朝奴役的对象,他们饱受欺凌,但又不敢反抗。但是,这件事随着一个人的出现,而发生了改变,这个人就是完颜阿骨打,他不甘心成为辽朝的奴隶,而是联合其他女真部落,发起了对辽朝的战争。当然了,辽朝土地十分广阔,简直就是个庞然大物,光靠女真人,肯定不足以将其消灭。于是,完颜阿骨打想到

  • 古代一12岁少年,不费一兵一卒拿下十几座城池,被秦王封为宰相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历史解密

    众所周知,古代人的寿命大都比较短,所以他们结婚早,开始拼事业的年龄也早。其中还不乏一些极特殊的例子,比如我们今天要说的甘罗。他是秦国的一位少年政治家,在十二岁的时候就自荐出使他国,而且还不费一兵一卒就得到了他国的十几座城池!这样的事情就像奇迹一样,放到任何时代都不可思议,让人非常佩服。[var1]甘

  • 岳飞文武双全,书法、诗词皆为翘楚,岳飞后背刺的是“尽忠报国”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岳飞塑像(图)岳飞的书法家身份实至名归,其书法受后人所推崇,如南宋文天祥如此评价岳飞书法:”若云鹤游天,群鸿戏海,尤足见干城之选,而兼文学之长,当吾世谁能及之?即后世,亦谁能及之“;又如“晚清中兴四大名臣”之一的左宗棠是对岳飞书法如高评价道:“劲健飘酒,士气凛然”;再如清朝晚期军事家、书画家,人称“

  • 朱棣庙号本是“明太宗”,为何改成了“明成祖”?

    历史解密编辑:莫笑少年梦标签:历史解密

    开国皇帝庙号为“祖”,标志着他是本朝的第一位祖先,其他继位皇帝的庙号里,则没有人再敢称“祖”。比如,唐朝的开国皇帝是唐高祖李渊,第二位皇帝是唐太宗李世民;宋朝的开国皇帝是宋太祖赵匡胤,第二位皇帝是宋太宗赵光义;清朝的开国皇帝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二位皇帝则是清太宗皇太极。至于第三位及以后的多少位继任皇

  • 古代战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一招太不光彩,却被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场战争的胜利是由多个因素决定的,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少,而在这里面最新的的就是人和,因为天时是没办法改变的,也有可能因为地理位置吃亏,只有人和是靠本国的士兵和将领可以鞭策决定的。虽然有花木兰代替父亲从军,但是就我们的历史上,男人是主要力量。男儿为了报效朝廷参军,一腔热血自然是没的说的,但

  • 古代战士出征,如何解决生理问题?勾践的高招被沿用千年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勾践老婆图片,勾践吃狗食,与勾践有关的成语3个

    不用说,人们身体强壮,精力充沛。然而,只要他们是人类,就会有人类的自然特征。古代战争频繁。士兵们一年到头都外出。如果有生理问题,应该如何解决?[var1]不管不问?官面上自然省事,然而,战士毕竟是凡人,没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常年压抑下来,肯定会有一些不好的事情发生,比如强抢民女,祸害良人等等,久而久之

  • 康熙、乾隆都爱去江南,为何雍正却一次也没去?背后藏一致命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雍正简介,雍正在线观看免费完整,雍正剑侠图第八部

    ▲雍正在历史剧中的形象。(示意图/翻摄自百科词条)雍正从登基那一刻,就充满争议,度过了一连串的风波之后,在1722年顺利登基,一路做到1735年10月7日。众所皆知,对于执政这份工作,雍正可说是相当认真,甚至到了过劳的程度,他的努力也被认为是清朝能建立稳定 基础的功臣之一。即便雍正的历史形象正面且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