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绍兴十二年》揭秘:宋高宗赵构为何要立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昚为接班人?

《绍兴十二年》揭秘:宋高宗赵构为何要立宋太祖赵匡胤的后裔赵昚为接班人?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卖萌天才 访问量:3633 更新时间:2023/12/13 20:01:45

宋高宗的无奈

宋高宗是宋太宗赵光义的后代,众所周知,大宋江山是由宋太祖赵匡胤开创的。据野史记载,赵光义在“烛影斧声”弑兄夺位后,不仅谋害了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还炮制了“金匮之盟”的谎言。从此以后,北宋的皇帝便没再从赵匡胤的后人中出现过,按理说,赵昚是没有机会登上皇位的,这个天大的狗屎运是如何砸到他头上的呢?

靖康二年(1127年)刚刚灭掉辽国的金国一鼓作气,南下攻破了北宋首都东京,将宋徽宗、宋钦宗两个皇帝全部俘虏,同时还抓走了宗室子弟、后宫嫔妃、大臣共计3000多人,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靖康之耻”。

当时侥幸逃过一劫的康王赵构在南京应天府(今河南省商丘市)登基称帝,是为宋高宗。宋高宗赵构虽然后宫嫔妃众多,但是只有潘贤妃为他生了一个儿子,即为元懿太子赵旉

公元1129年,金兵夜袭扬州城,正在行宫与嫔妃淫乐的宋高宗听到这个消息后,一下子受到了惊吓,从此便失去了生育能力。不久,宋高宗又碰上了苗傅与刘正彦密谋叛乱。苗傅逼迫宋高宗退位,立年仅三岁的赵旉为傀儡皇帝。宰相张浚举兵讨伐苗刘叛军,维持了二十多天的苗刘兵变失败,赵旉由此受到惊吓而生病。有一天,有一个宫人在赵旉房中一不小心将金香炉碰倒,落地声把赵旉吓得全身抽搐,病情每况愈下,不久就夭折了。

赵旉死的时候,年仅二十三岁的宋高宗年轻气盛,加上后宫嫔妃无数,刚开始没把皇嗣问题当成大事。可是过了两年,始终不见哪个嫔妃传出喜讯,这就不能不引起朝臣的猜测。而宋高宗也似乎感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每天愁眉不展,密诏太医诊治,三餐补药不断,但是,想重振往日雄风的愿望依旧渺茫。

宋高宗不能生育之事也让群臣们感到不安起来,为了保证大宋江山后继有人,于是就有人上书皇帝,提议从宗室后裔中挑选品行贤良的人暂时摄皇太子位,以待宋高宗的子嗣出生。如果宋高宗将来生出皇子,到时候再废除皇太子之位,行封蕃处理,这样既可以告慰太祖的在天之灵,又可以堵住众人之口。

就在这个时候,隆祐太后做了一个怪梦,惊了她一身的冷汗。隆祐太后思前想后,仍觉得事态严重,还是告诉宋高宗为好。隆祐太后说:“我昨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太祖了。太祖以神武定天下,子孙不得享之。他的后裔更是凋零离散,实属不易。当今皇帝无嗣,应当把皇位归还。”宋高宗听到,沉默不语,虽然不悦,可是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实又摆在面前。经过反复考虑之后,宋高宗也认为形势所趋,如今之计只能依群臣的建议,从宗室子弟中选出一个人暂时作为储君培养。

于是,宋高宗就找来朝臣商议此事,朝臣看到宋高宗亲提此事,也就不再避讳,纷纷上书皇帝,或称赞太祖高风亮节,胜过舜百倍,或请宋高宗尽快挑选宗室贤良之人作为皇储培养。

于是,在绍兴二年(1132年),赵匡胤的第七世孙,赵德芳的六世孙赵昚被宋高宗选中,将其收养于宫中。30年后,赵昚在宋高宗退位后,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宋孝宗,宋朝的皇位再次回到了宋太祖一系。

皇太子的考验

赵昚被宋高宗收为养子,绝非偶然。公元1132年,朝廷正式派人选嗣。经过统计,宋太祖七世孙共有一千六百四十五人。在这些人中,七岁以下小孩共有十人,最终选出两个相貌、才学、品德出众的孩子供宋高宗定夺。两个孩子一个胖,一个瘦,宋高宗认为胖小孩容易养活,决定留下胖小孩。于是,命人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瘦小孩,打发他回去。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有一只野猫从跟前经过,瘦小孩纹丝未动,而那个胖小孩飞起一脚,将野猫踢了出去。宋高宗觉得胖小孩太过于轻狂,心有不善,将来对社稷不利,于是,宋高宗临时决定,留下了瘦小孩。

这个瘦小孩就是赵昚。宋高宗为了培养出一个合格的接班人,不仅为他安排了天下最好的老师,还在赵昚成年后,不断加封,可是就是不肯将他封为太子。其实,宋高宗也有自己的想法,宋高宗当时才二十五六岁,不管是放在今天,还是在古代,这个年龄都不算太大。他对自己不能生育的事实仍不死心,他觉得经过太医院的调理和自己的努力,也许有朝一日,还会生一个儿子。

与此同时,在宫中颇感孤独的吴才子提出也想抚养一个孩子,宋高宗就把当初淘汰的小胖孩重新召进宫中,这个小胖孩就是赵琢。赵琢长得胖乎乎的,颇有帝王福相,所以深受宋高宗的母亲韦太后的喜欢。这样一来,赵昚就不是唯一的储君候选人了,由此引起了朝廷内外群臣议论不断。大将张浚于是上书皇帝,让皇帝早日正式册立储君,以平朝臣口舌。宋高宗支支吾吾解释,现在宫中收养了太祖后代二人,当今让他们学习文化知识,至于将来立谁为储,还需仔细考察。

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个孩子逐渐都长大了。赵昚也经常就时政发表一些看法,多数还与宰相秦桧不同,所以,跟秦桧的关系一度非常紧张。秦桧于是就趁着病重之际撂了挑子,企图让其子代替自己继续执政。赵昚听说后,就向宋高宗反映。

秦桧死后,群臣又一次将立储提了出来。宋高宗这个时候,也觉得自己生子无望,就顺应了朝臣的请求,确定在赵昚和赵琢之间选择一位立为皇太子。宋高宗为了弄清楚两人之间谁更有帝王之才,就想出来了一个办法。他同时赐给两人宫女各十名,看看他们在女色面前的表现。赵昚的老师看穿了宋高宗的用意,于是就提醒赵昚不要动宫女的主意。果然,没过多久,宋高宗又将宫女全部召回,派人一检查,发现赐给赵琢的十名宫女,全部失去了处女之身,而赐给赵昚的十名宫女完璧如初。

就这样,赵昚通过了宋高宗的考验,于1160年2月,宫廷内正式举行了隆重的皇子册封仪式。赵昚,历尽艰难,终于成为了皇位的唯一继承人。

1161年,金国再次南下侵宋。宋高宗在赵昚的陪同下,亲率宋军前往建康督战。金国退兵后,宋高宗一直奉行的求和政策受到了军民的一致声讨。于是,宋高宗在第二年的5月,颁布了一道诏书,说自己年龄大了,而皇太子贤圣仁孝,共下共知,久得民心,皇太子可即帝位,自己称太上皇。到此,赵昚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宝座,是为宋孝宗。

后世普遍认为宋孝宗赵昚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他在期间,不仅平反了岳飞的冤案,还大胆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对内政治清明,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史称“乾淳之治”。

参考书籍:《绍兴十二年》、《宋史》

更多文章

  • 韩国是基督教国家吗?原来只是假象,且近年已出现退潮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韩国新教是个什么教会,韩国西海退潮时间

    韩国基督教的历史其实朝鲜半岛可以说是相对最晚接触到基督教现代主流教派的地区之一。而且早期的韩国基督教甚至可以说是来自中国。在公元16世纪以后,西方传教士大批来华,使明朝的儒生阶层中有些人开始信仰基督教(当时主要是天主教)。在公元1603年,一名朝鲜半岛派往明朝的使节在明朝期间,从一些儒生处得到了传教

  • 南宋礼部贡院如何建立的,省试有何讲究?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科举制度在我国历史上发挥了重大作用,也影响了周边许多国家。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宋朝人才辈出,成为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文化影响力也很强。这都是因为人才选拔系统。南宋科举考试严格,比较全面。我们可以从南宋时期的礼部贡院和乡试入手,了解当时的考试选拔制度。科举考试南宋礼部宫院,重要考场宋

  • 忽兰忽失温之战:朱棣北伐最大的胜仗,明军打垮瓦剌重骑兵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历史解密

    我们都知道黄金家族在草原上有着非常强大的号召力。明帝国的开国者朱元璋成功灭掉了金氏正统(忽必烈的蒙古元皇室)。洱海之战后,蒙古元仅存的北元也被炸毁,草原也被分为三个部落:鞑靼、瓦剌、乌梁哈。这是朱棣第一次下征大漠,与他作战的奔牙失利也是忽必烈的副业。如今忽必烈的黄金家族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瓦拉阿里布家

  • 别看历史上的西夏声名不显的,它可比你了解的有意思多得多了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总的来说,可以概括为“辽国是对北宋的战略压力,西夏国是对北宋的战术压力”。西夏好恶心!以它的国力,拿北宋没办法,但偶尔跑出来给北宋添些阻挠。那么如此“强大”的西夏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说起西夏,一般认为始于公元1038年李元昊称帝,至公元1227年蒙古骑兵进入西夏时病逝,国佐享年189岁。关于这一点,

  • 韩赵魏位列诸侯四十年后,石门之战被斩首六万,是因三晋衰落吗?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var1]石门的地理位置,目前还存在争议:一说是在今天山西运城解州镇东南,另一说法是在今天陕西淳化县东部的尧门山一带。在战国初期“三晋”强大,魏国还占据着黄河以西的大片土地。秦国能突破魏国在河西的重重关卡、跨越黄河,然后在三晋腹地与之决战的可能性极小。就此而言,石门更可能是在陕西淳化东的尧门山一带

  • 包拯60大寿时感叹自己无后,寡妇儿媳突然下跪:您其实还有个儿子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包青天和包拯是民间正义的化身之一。他为官时的故事很多,深受人们的推崇,也是一代文人的楷模。可即便是名震史册的包擎天,也有一本家家难读的经文。历史上,即便是公正严明、为官为臣的包拯,也险些陷入“三孝不忠,无最大子孙”的困境。廉洁包拯是泸州人。与许多故事和传说不同,鲍令宜的父亲在历史上也是进士,官至员外

  • 元朝为什么会迅速灭亡?除了人祸以外,还有一死结无人可破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引言雄疆万里,恢宏广阔的大元,从大众历史兴趣说,它基本是个冷门,但诸如“元末官场腐败起义频繁民族政策不合理……”等等这些有关它灭亡的描述,可能多少听过一点。这当然是有原因的,因为你很少见到某一个朝代能在诞生之日起,就把“亡国”两字放在脸上写得那么大。可以说,元朝是个死得很有代表性的朝代。在其已知的其

  • 齐桓公想攻打楚国,管仲:把楚国的鹿都买过来,3年后轻松取胜!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春秋时期,最为有名的相国就要数管仲了,管仲是春秋时期一位非常有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就连诸葛亮也十分崇拜他。齐国在他的治理下,进行改革,逐渐称霸春秋,在春秋初期,楚国十分强大,而楚国国君仗着自己国家强大,而不把周天子放在眼里。周天子拿他没办法,但齐桓公却看不下去了,于是把管仲叫到身边,问他有何办法,可

  • 韩练成:1950年才入党,为何还能授中将?:为党立了大功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国民党46师师长韩练成,国民党四十六师师长韩练成,韩炼成历史原型

    1983年的解放军总医院里,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以录音的方式留下了自己的《后事遗言》,他就是既做过国民党的中将、又被共产党授中将衔,潜伏国民党6年的传奇爱国将领韩练成。我们都知道,蒋介石一直把共产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在抗战年代,他不顾社会各界人士的强烈反对,坚持荒唐的“攘外必先安内”,蓄意破坏国

  • 重文轻武的宋朝,为何有很多河北读书人能凭军功入仕?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宋朝军功奖励制度,宋朝重文轻武政策简介,宋朝如何重文轻武的

    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将在宋朝的地位远低于文臣。宋人以科举金榜题名为荣,轻视武试。宋真宗赵衡亲笔题写了百年名著《劝学诗》,告诫宋代青年:“欲生其命,勤学六经。”必须过冬。镜子。”宋朝重文轻武,当然源于五朝战争的历史,武将经常造反,威胁皇权,甚至称帝。为了不让武将维护自己的威信,宋朝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