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重文轻武的宋朝,为何有很多河北读书人能凭军功入仕?

重文轻武的宋朝,为何有很多河北读书人能凭军功入仕?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落叶无声 访问量:1909 更新时间:2023/12/18 6:02:00

众所周知,宋朝是一个重文轻武的朝代,武将在宋朝的地位远低于文臣。

宋人以科举金榜题名为荣,轻视武试。宋真宗赵衡亲笔题写了百年名著《劝学诗》,告诫宋代青年:“欲生其命,勤学六经。”必须过冬。镜子。”

宋朝重文轻武,当然源于五朝战争的历史,武将经常造反,威胁皇权,甚至称帝。为了不让武将维护自己的威信,宋朝皇帝一直奉行镇压武将,让文人带兵的政策。即便身兼军职,宋朝的很多大臣也想办法转任文职,因为文职的地位远高于军职。

北宋版图

然而,北宋初期,河北的许多士子因在辽国入侵时保卫城市的军事能力而被宋朝皇帝授予进士和举人文科。宋代演武修文时期极为罕见。

北宋建立后,曾两次北伐夺取幽云十六州,均以失败告终。辽国为报复北宋,多次南下攻打宋朝,边境战事不断。河北和山西是辽朝的重灾区。但山西山多,地势险要,关隘易守,很好地容纳了辽军的骑兵。

燕云十六国

当时,河北属于河北东路和河北西路两个行政区,与辽国接壤。河北遍地平原,辽军利用骑兵在平原上纵横驰骋,不断深入宋朝追击骚扰河北。

永熙三年(986年)冬,留守辽国南京的兄弟耶律丘率军入侵宋朝,在北方的君子关之战中大败宋军。颍州(今河北合江)人。此后,北宋对辽国总体上处于守势。997年宋太宗病逝,宋真宗即位。

辽国拥立真宗为新君,屡次集兵攻宋。襄平二年(999),辽圣宗率军攻打保州(今河北保定)、宁军(今河北李乡)、赵州(今河北赵县)等地。辽军前线甚至南下追击新州(今河北邢台)等地。襄平三年(1000年)正月,辽军于仁州大破宋军,南渡苏河,回山东。

襄平四年(1001年)冬,辽军攻打长城,被宋军大败。辽军在遂城大败宋军,大军正面直达满城。祥平五年(1002年),辽军进攻景戎(今河北徐水)、宝州两军。襄平六年(1003年),辽军进攻望都,大败宋军王冀中部。

这些是宋辽澶渊联盟之前宋辽战争的不完全统计。可见宋辽边境战乱频繁,河北百姓被辽兵迫害杀戮,无法正常生产生活。

当然,对辽国最严重的入侵发生在祥平七年(1004年),当时萧太后和辽圣宗亲自率军到北部沿海的常州攻打宋朝。黄河。但河北军民奋起反抗,重创辽军。河北的许多城市还处于宋朝的控制之下,没有被辽军攻陷。

宋真宗御袭阻止了辽军的进攻,签订了长渊联盟。至此,长达25年的宋辽战争结束。

自古以来,燕赵慷慨悲壮的人很多。面对辽军的入侵,河北人民没有坐以待毙,而是奋起抵抗、进攻辽军。不仅是河北地方驻军,河北百姓纷纷拿起武器帮助驻军守城,或者组成起义军直接向辽军发起进攻。许多河北文人也愤然放下书本,拿起武器,奔赴战场,登上城头,与辽军大战。

将军歌

由于连年战乱,河北的读书人不能自由读书,甚至要亲自上战场,所以科举成绩不尽如人意。宋朝朝廷自然也注意到了这种情况。为了补偿河北进士,宋真宗破例收下了很多参战但成绩不好的河北进士。

比如咸平三年,除了正常的科举考试之外,宋真宗还亲自加试了一次。河北、京东两省考生共582人,考进进士13人,不同学科354人相同。此外,还有五百余人落榜,准备一试武功,一试身手。对于这些河北士子,宋廷不仅给了他们“解脱”的资格(即不参加考试,直接通过礼部考试),还给了他们一条归乡之路。花费。

宋真宗为了鼓励这些河北士人积极参加对辽军的战斗,向他们许下诺言:如果他们日后再次参加对辽军的战斗,朝廷将毫不犹豫地封官.河北文人大受鼓舞,纷纷投奔辽军,以报皇恩。第二年,宋真宗再次下旨,给予河北路、京东路沿线被辽人“解放”的资格。

辽代武将

景德二年(1005年),宋辽缔结澶渊之盟,辽宋战争结束。

当年举行的殿试,录取了河北进士96人,各科698人,高音662人,共1456人。除河北外,共收到进士357人,各学科570人,其他地区专推75人,共计1002人次。河北省和河北省注册学者总数比其他地区总和多454人。

宋真宗

法院对河北科学家的优惠政策引起了其他地区科学家的强烈抗议。

有人写了一首讽刺诗:“张昆放暴风球,任变能点烈火油”,舍北学者张昆、任变能用“暴风球”,“暴火他们冷笑说他们靠的是“烧油”。著名的而不是靠性别,真才实学。

暴风炮是一种比较简单的石制投石机,是北宋军队装备的城防兵器。可投掷三颗半猫石,射程五十步,杀伤力极强。

风暴球

重油坦克是一种作战兵器,主要用于城防。它由青铜火管制成,通过木柜加压喷火油。当煤油经过喷射口的余烬时,能迅速点燃,进而烧死敌人。据史料记载,它能射出七八米的火焰,杀伤力惊人。

张昆和任卞具体守卫的是哪座城池,史料无记载,但据信是他们的故乡。根据张存的年龄和宋辽之战的时间点,可以判断张存一定是参加了宋真宗咸平七年(1004年)的守冀州之战。

重油罐

张存(984—1071),司马光的岳父,冀州新都(今河北冀乡)人。HegrewupinHebei,foughtmanyanti-Liaobattlesbeforehewastwentyyearsold,achievedmanymilitaryfeats,andwaselectedduringthisperiod.

虽然受到优待收为进士,但张存的才华和能力都非常好,一度得到宰相寇准的赏识。再加上张存说得对,不怕得罪权贵,敢于发声。

宋朝与西夏的三川口之战中,宋军后方都督黄德和贪生怕死,战前逃走,导致宋军大败,以及宋将严严和刘平的死亡。皇德和这个人是皇上的侍从,在皇上面前很有名气。官员们虽然知道实情,却不敢明言。不仅如此,黄德克斯甚至将失利归咎于刘平。

但张存是对的,不畏强权,写信为刘萍萍辩护。朝廷派文彦博前去调查,真相大白,刘平得以平反,黄德和被处死。

比起张村,任卞就差多了。任辨籍贯不详,因守城有功,被收为进士。他在担任丰州判官时,曾让100多名士兵用1600多根骆驼毛织缎子等亲笔作品,遭到包拯弹劾。按照宋朝的法律,罚他十文,流放三千里外。

宋仁宗年在任辩尉在宋辽战争中为守城立下汗马功劳,想免除他被派往三千里外出征的刑罚。但包拯极力反对,认为好坏不消,于是上书苦辩不罢休,最终逼迫宋仁宗收回圣旨,依法惩治。

宋仁宗

宋朝特收礼部通试不及格的河北士人为进士,并非朝廷强加的习惯,而是特殊时期、特殊地区采取的权宜之计和优惠政策。.

随着长渊联盟的签订,大规模战争的停止,宋朝就没有这样的优惠政策了。当然,河北学子也有机会安安稳稳地学习,安心备考。

更多文章

  • 韩复榘太太起身离开,张宗昌紧盯着看还调笑一句,几天后被韩谋害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历史解密

    张宗昌有一个很知名的称号,名为“三不知将军”。号称“不知钱有多少,不知妻妾有多少,不知兵有多少。”[var1]笔者以为,张宗昌称自己不知道兵有多少,倒有些夸大的成分,纵观张宗昌一生,统兵之数也从未达到不可计算之数。与张宗昌处于相同时期并掌兵比他多的军阀不知几何,实在没有什么值得吹嘘之处。不过,张宗昌

  • 鬼谷四友结局有多惨?孙膑被割骨,庞涓自刎,他竟被五马分尸

    历史解密编辑:一刹时的永恒标签:历史解密

    [var1]一、孙膑:兵学亚圣孙膑,其本名孙伯灵(山东孙氏族谱可查),是中国齐国的军事家,华夏族。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主要成就:《孙膑兵法》。辅佐齐国大将田忌两次击败庞涓,取得了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的胜利,奠定了齐国的霸业。[var1]二、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庞涓,战国初期魏国名将。相传

  • 分封燕王:朱棣的崛起之路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阅读本文前,请先点击“关注”按钮,既方便讨论和分享,又能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谢您的支持。明朝16位皇帝中就有一位这样的皇帝。有人说他在政治上太咄咄逼人,有人说他动作太快,有人说他很成功,有人说他很有才华。他就是历史上最著名的篡位诸侯王——永乐皇帝朱棣。太子诞生公元1年360,此时的朱元璋无暇顾及刚出

  • 韩国学者金在吉:华夏文明的存在超过一万年,韩国在古代属于中国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而且金在吉还补充说:"虽然目前国际上只承认中国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中国的说法是五千年,但是我认为华夏文明的存在其实超过一万年。"[var1]一、遥远的年代中华上下五千年,几乎是我们每个人公认的说法,从种种考古迹象来看,五千年的说法也是站得住脚的,为何金在吉反而提出一万年的说法呢?金在吉的这个说法,其实

  • 黄天荡之战:韩世忠占据天时、地利,为南宋立国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公元1127年,徽钦二帝被金国掳走,赵构在应天府称帝(河南商丘),后辗转到健康(江苏南京)。老将宗泽一再表示自己已经严密布防开封城,可以安心回中原称帝。但高宗鉴于开封此前两次被围,拒绝了宗泽的请求。七十岁的宗泽忧愤成疾,大呼三声“渡河”之后咽气了。宗泽继任者杜充镇守开封,不仅无心抗金,还不顾岳飞等人

  • 清官包拯去世,为何安排21口棺材从7个城门出殡?此举尽显大智慧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包拯临死前的秘密,包拯死后为什么要出殡,包拯死后怎么处理的

    答:点击右上角“关注”编辑 号!包拯公元999年生于泸州合肥(今合肥肥东)。28岁考中进士,顺利成为三司户部判官,京东、陕西、河北道调使,龙图阁直进士。嘉佑六年(1061年)任枢密院副使,相当于副丞相。包拯于1062年去世,享年64岁。死后,谥“孝肃”,世人称他为“包孝肃”。合肥还有小苏桥的景色。包

  • 宋朝皇帝为什么不穿龙袍?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历史解密

    比方说皇帝上朝坐的椅子就叫龙椅,穿的衣袍也被统一称为龙袍。龙袍也让皇帝与其他大臣平民的等级有了划分,因此龙袍也不是谁都能穿上的,体现了君主的独裁性。我们现在所能看到的龙袍,基本都是黄色的。但是在宋朝金主身上穿的衣服却不是黄色的,甚至从画像里他们身上衣服的图案都很少。宋朝的天子为什么不喜欢穿“龙袍”呢

  • 韩信被杀后,萧何对着他的遗体冷冷说了四个字,被人诟病至今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韩信被杀后萧何说了四个字,韩信妻子是萧何女儿,治国如萧何带兵如韩信

    自古为人臣者,功高盖主被视为大忌,这其中尤其以开国功臣为甚,追随开国皇帝的功臣们各个战功赫赫,建国后多成为封疆大吏坐镇一方。凡有能力者皆有自己的行为方式,很多与帝王的形式向左,其佣兵自重称霸一方,自然成为威胁皇权统治不稳定因素。而汉高祖刘邦也难免建国后,大肆杀戮开国功臣以稳固其皇权。韩信虽非刘邦亲自

  • 南京文化地理 | 苏轼在南京的踪迹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经历“乌台诗案”贬谪黄州四年后(1084年),他奉诏赴任汝州团练副使,第一次路经南京(金陵);1094年6月9日,苏轼赴英州(今广东英德)知州任途中二过江宁;1101年被赦从流放地北归,5月份三至金陵,并决定归居常州,同年8月24日因病辞世。拜访王安石,清凉寺寻解愁情,走过的每一处都留下当时当日苏轼

  • 韩信被杀后,萧何看着他的遗体冷漠说出四个字,至今仍遭人诟病

    历史解密编辑:语文霸霸标签:历史解密

    少年失意,郁郁不得志汉初三杰之一的韩信,本是项羽集团的一个个默默无闻的小卒,他自恃有齐天将才,却全无用武之地,生性自负的项羽根本就不给他机会。当时的韩信穷困潦倒,只能靠去朋友家里蹭饭度日。时间久了,朋友也开始闭门不见,他饥肠辘辘,走在河边,遇到一个浣衣老妇,妇人见他可怜,便日日为他送饭,让韩信感动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