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古代的和亲公主,除了王昭君文成公主,还有哪些?她们嫁给了谁?

古代的和亲公主,除了王昭君文成公主,还有哪些?她们嫁给了谁?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等你回来 访问量:3178 更新时间:2024/1/21 7:03:36

我们古代和亲的几种类型

我们历代史书所记载和亲实例的多样性以及历代统治者以和亲为手段所要达到目的的多样性,因而,我们古代和亲的类型自然也比较复杂,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

1、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

这种类型的和亲最普遍,是我们古代和亲的最主要部分。这种类型的和亲主要是中原王朝的“公主”出嫁少数民族政权的首领。

我们历史上和亲最早的是在西汉刘邦时期,然后一直到了清朝和亲发展到了顶峰,和亲这个做法延续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历史上有很多比较出名的和亲公主,比如说汉朝的王昭君,唐朝的文成公主等等,而这两位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公主。事实上,大多数公主并不是真正的公主,帝王们舍不得将自己的亲生女儿嫁到偏远的地方受苦,大多是将宗室女封为公主再嫁去他国的(当然也有真的皇帝女儿),甚至如王昭君,本只是一位宫女,被皇上册封为公主,去为帝国担当稳定边疆的重任。

2、割据政权与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

建武元年(25年),卢芳“使使与西羌、匈奴结和亲。”——《资治通鉴》卷40

建武三年(27年)三月,“彭宠自称燕王,攻拔右北平、上谷数县。遣使以女子、缯赂遗匈奴要结和亲。单于使左南将军将七八千骑往来为游兵以助宠。”——《后汉书》卷12《彭宠传》

卢芳原为东汉的骑都尉,起兵反汉后,自立为西平王,被匈奴单于拥立为汉帝;彭宠原为东汉的偏将军、安乐令,起兵反汉后自称燕王。这两位明显就是反叛后割据一方,为了对抗朝廷的征伐而打起了和亲的主意。

我们都知道赵云原来是公孙瓒的手下,当时的幽州是由两个姓公孙的人分别控制,公孙瓒控制现在的北京那一块,公孙度(史书上没记载他与公孙瓒有没有亲戚联系)控制辽东那一块,这两位都经历了和亲,只是一位因和亲混得风生水起,一位因和亲把命丢了。

据《三国志·东夷传》记载,“时句丽、鲜卑强,(公孙)度以夫余在二虏之间,妻以宗女。“公孙度在那片地方通过和亲及其他手段,把各方势力收拾得服服帖帖。彼时的辽东被中原人视为边远之地,各路军阀都看不上,不仅袁绍没看上,就是曹操打败了袁绍后也没理会公孙度,转身去攻打乌桓了。

公孙瓒则不然,袁绍与其相互攻伐,史领导载:二人”连战不决,蹋顿(乌桓首领)遣使诣绍求和亲,助绍击瓒,破之”。既然得乌桓帮助逼得公孙瓒自焚,袁绍于是将蹋顿、峭王及汗鲁王都立为单于,将几个宗室之女分别嫁给了这三位单于。

正因为袁绍父子与乌桓联系亲密,曹操击败袁绍集团后紧接着就是远征乌桓。

3、割据政权之间的联姻。

比较有名的就是刘备跟孙尚香,还得周瑜赔了夫人又折兵,但是巩固了孙刘两家联盟。反面例子就是关羽拒绝了孙权的政治联姻,导致丢了荆州。

春秋时晋国的公子重耳因内乱在各国流浪,每到一个地方就找个老婆,后来到了秦国,娶了秦国公主,秦国就发兵帮助自己的女婿归国上位,成为了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秦国和晋国也因这段和亲而联系不错,成为秦晋之好。这也许是史书上记载的最早的和亲。

4、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联姻。

这种类型的和亲也比较多,如西汉时匈奴与乌孙、匈奴与车师的和亲,东汉时莎车与于阗,羌族首领与烧何的和亲,魏晋时期鲜卑族轲比能与步度根的和亲,拓跋氏与匈奴的和亲,五胡十六国时期各少数民族政权之间的和亲,以及隋唐时期吐谷浑伏允与羌的和亲等等。

5、南朝与北朝之间的联姻。泰始五年(469年),“(北)魏复遣使来(宋)修和亲,自是信使岁通”。

6、从现今来看属于外国之间的联姻。

唐朝把百济王义慈与高丽之间的联姻称为“与高丽和亲通好”,唐令前百济太子扶余隆回百济与新罗首领联姻:“遣还本国,共新罗和亲”。这三个在唐时属于唐的属国,现在则是国外。

总的来说,我们平常的概念里的和亲,主要是第一种类型。那么,在漫长的历史中,到底是哪些公主,到底有多少位公主成为了王朝政治的牺牲品?

两汉时期

汉朝建立之初,经过多年战乱,国力衰弱,而这一时期的匈奴首领是冒顿单于,是匈奴的强盛时期。匈奴南犯,刘邦带兵应战,被打败了,这就是白登之围。不得已被迫选择和亲,不过刘邦可舍不得把自己的姑娘嫁给野蛮人,而是册封了位公主嫁了过去。

之后经吕后、文帝、景帝都一直执行对匈奴和亲,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国力没恢复,打不过。到了武帝时终于忍无可忍开始了反击。

为了对匈奴在战略上两面夹击,汉武帝也采取了和亲,和亲的对象是乌孙国,地处天山北麓,势力极盛时占据了整个伊犁河流域和天山以西,国土包括今天的新疆西北、哈萨克斯坦东南、吉尔吉斯斯坦东部及中部。

第一位远嫁西域的公主名叫刘细君,祖父是汉武帝的哥哥。可是她的父亲江都王刘建因企图谋反未成离去而亡,家人也受连累,刘细君因年幼而幸免于难,成为罪臣之女。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和亲乌孙,为乌孙王猎骄靡的右夫人,地位在匈奴公主左夫人之下。

猎骄靡离去,他的孙子军须靡继位,刘细君虽然不愿意,但是也得遵从汉武帝的旨意,随从乌孙国风俗,嫁于军须靡,为右夫人,生一女,名叫少夫。太初四年(前101年),只在乌孙生活五年的刘细君病逝。

乌孙公主离去后,为了维护汉朝和乌孙的联盟,汉武帝答应了乌孙国的要求,再次派出和亲公主下嫁到西域的乌孙国王军须靡,她就是刘解忧,后来的解忧公主。她可以说是对汉朝贡献最大的和亲公主,甚至是历史上起的作用最大的公主。

她的一生历经汉武帝,汉昭帝,汉宣帝三朝,嫁的三任男子都是乌孙王,后成为乌孙的国母,而她的长女后来成为龟兹王绛宾的夫人,力主归顺汉朝,汉朝后来设立的西域都护府就在龟兹。两位公主的和亲,使汉与乌孙的联系日趋亲密,乌孙和龟兹为汉朝击败匈奴、经略西域做出了很大贡献。

解忧公主直到年逾七十之时,上书汉宣帝祈求返回家乡。汉宣帝同意了她的请求,派人将她迎回长安,让她享受到和皇室公主一样的礼仪待遇。

王昭君无疑是汉朝和亲公主中最著名的,原因也许是她的颜值超高。南匈奴投降后,汉元帝将宫女王昭君册封为公主嫁与呼韩邪单于,她和呼韩邪单于一起生活了三年,生下一子,取名伊屠智伢师,封为右日逐王。呼韩邪单于离去后, 王昭君向汉廷上书求归,汉成帝敕令“从胡俗”,依游牧民族收继婚制,又嫁给呼韩邪单于长子复株累单于,两人共同生活十一年,育有二女。在复株累单于离去后,且糜胥继任为单于,两年后王昭君不幸离去了。

很多人会说东汉没有和亲,这是不对的。之所以他们会这么认为,只是因为史书中没有确切记录东汉的和亲公主名号,以及这些和亲公主和亲对象的名号。

《后汉书·袁安传》记录了一个事情。元和二年,武威太守孟云上书:

“北虏既已和亲,而南部复往抄掠,北单于谓汉欺之,谋欲犯边。宜还其生口,以安慰之。”

意思就是既然已经与北匈奴和亲,而南匈奴(已投降汉朝)又去掠夺,北匈奴单于说是汉朝欺骗他,谋划想要侵犯边境。应该归还虏获的北匈奴俘虏和人口,以此来安慰他们。”

在《后汉书》中,光武帝刘秀和汉明帝刘庄都有过较明确的有关和亲的记载。

汉朝和亲列表:

前200年,汉高祖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92年,汉惠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6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冒顿单于

前174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2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老上单于

前160年,汉文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6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5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52年,汉景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40年,汉武帝宗女嫁匈奴军臣单于

前106年,汉武帝宗女细君公主嫁乌孙王猎骄靡、军须靡

前103年,汉武帝宗女解忧公主嫁乌孙王军须靡、岑陬、翁归靡

前33年,汉元帝宫女王昭君嫁匈奴呼韩邪单于、复株累单于(呼韩邪之子栾提雕陶莫皋)

史书上关于魏蜀吴三国、西晋、东晋对少数民族政权的和亲记录暂时未有发现,蔡文姬属于被掳掠的民间女子,自然算不得和亲公主。

十六国

前秦世祖苻坚女嫁仇池首领杨定

前秦高帝苻登妹东平公主嫁西秦高祖乞伏乾归

北燕太祖冯跋女乐浪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斛律

后秦高祖姚兴女西平公主嫁北魏明元帝拓跋嗣

南凉景王秃发傉檀女嫁西秦太祖乞伏炽磐

南北朝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始平公主嫁夏帝赫连昌

北魏明元帝拓跋嗣之女武威公主嫁北凉王沮渠茂虔

北魏宗女兰陵公主嫁柔然可汗郁久闾阿那瑰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女华阴公主嫁柔然闾大肥

北魏道武帝拓跋珪濩泽公主女嫁柔然闾大肥

北周赵王宇文招女千金公主嫁突厥沙钵略可汗

后梁明帝萧岿之女嫁隋文帝杨坚之子杨广

隋唐时期

隋朝共有六位公主和亲,分别是:

隋文帝宗女光化公主嫁吐谷浑可汗世伏、伏允(世伏弟)

隋文帝宗女安义公主嫁突厥民可汗染干

隋文帝宗女义成公主嫁突厥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

隋炀帝宗女信义公主嫁西突厥泥厥处罗可汗

隋炀帝宗女华容公主嫁高昌十二任王曲伯雅

隋炀帝宗女淮南公主嫁突厥突利可汗(小可汗)

这里面命运最可悲的是义成公主。隋文帝为笼络突厥,在安义公主离去后,又将宗室女嫁与启民可汗。义成公主在突厥生活近30年,先后嫁给启民可汗、始毕可汗、处罗可汗、颉利可汗(后三个都是启民可汗的儿子)。

615年,隋炀帝来到北地巡视,突遭始毕可汗率领的突厥骑兵包围在雁门。隋炀帝派人向义成公主求救。公主遣使告知始毕“北边有急”,同时,救援的官军也即将赶到,始毕遂撤围而去。

隋朝灭亡后,国色天香的隋炀帝的遗孀萧皇后,先是落到宇文化及手里,后来,被农民起义领袖窦建德接管。正在走投无路的时候,义成公主便代表突厥可汗前来要人。窦建德不敢得罪兵强马壮的突厥人,就乖乖地将萧皇后及其小孙子,送给了义成公主,此外,还带上了谋害隋炀帝的叛臣 ——宇文化及的脑袋。

从历史记载来看,义成公主对于隋朝可谓是功莫大焉。按照辈分来说,义成公主应该叫萧皇后一声“嫂子”。就这样,姑嫂二人,一同归了突厥可汗,萧皇后这一待就是十八年。只是,姑嫂二人在对待唐朝的问题上产生了隔阂。嫂子是万事看开,顺水推舟,可是小姑子总想着替隋炀帝报仇。

630年,李靖统帅唐朝各路大军打败突厥,颉利可汗被唐军俘获,东突厥灭亡。义成公主被李靖俘获,随即被害,而李靖却对萧皇后礼敬有加,究其原因,估计义成公主对大隋朝的叛军头领李靖出言不逊,因而掉了脑袋,而她的嫂子,则在花甲之年回到了大唐长安。

反观华容公主,宇文氏,名玉波,同样是隋朝宗室,和亲高昌王后。唐太宗时改封常乐公主,赐姓李,继续从事伟大的和亲事业。

唐朝时,和亲发展到一个高峰。

639年,唐太宗侄女弘化公主(淮阳王李道明的女儿)嫁吐谷浑诺曷钵

641年,唐太宗宗女文成公主嫁吐蕃松赞干布

710年,唐中宗宗女金城公主邠王李守礼的女儿)嫁吐蕃赞普尺带珠丹

717年,唐玄宗宗女永乐公主杨氏(唐太宗孙子李续外孙的女儿)嫁契丹首领李失活、李娑固

717年,唐玄宗外甥女固安公主辛氏嫁奚首领李大酺、李鲁苏

722年,唐玄宗外甥女燕郡公主慕容氏嫁契丹首领李郁于、李吐于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华公主陈氏嫁松漠郡王李邵固(契丹)

726年,唐玄宗外甥女东光公主韦氏(唐中宗女李季姜的女儿)嫁奚首领李鲁苏

744年,唐玄宗宗女和义公主(告城县令李参之女)嫁宁远国王阿悉烂达干

745年,唐玄宗外孙女静乐公主独孤氏(唐玄宗女信成公主的女儿)嫁契丹王李怀秀(李怀节)

745年,唐玄宗外甥女宜芳公主杨氏(唐玄宗女卫国公主的女儿)嫁奚王李延宠

756年, 回纥英武可汗女毗伽公主嫁唐朝敦煌王李承寀

758年,唐肃宗第二女宁国公主嫁回纥英武可汗

758年,唐肃宗侄女小宁国公主(荣王李琬之女)嫁回纥英武可汗、牟羽可汗

758年,仆固怀恩之女光亲可敦、及其姐妹同嫁回纥牟羽可汗(当时的身份是太子)

769年,仆固怀恩之女崇徽公主嫁回纥牟羽可汗

788年,唐德宗第八女咸安公主嫁回纥武义成功可汗

821年,唐穆宗第四妹太和公主嫁回纥崇德可汗

883年,唐懿宗第二女安化公主,唐僖宗允准嫁南诏王隆舜(彝),未及成婚,传来黄巢被害消息,唐僖宗返还长安,遣返使者,再不提嫁妹妹的事儿。

唐朝最出名的和亲公主自然非文成公主莫属,课本里面都学过。

五代十国、宋、辽、西夏、金

五代

南汉襄帝刘隐女清远公主嫁闽太宗王延钧

耶律襄女义成公主嫁夏州都督(西夏太祖)李继迁

宗女兴平公主嫁西夏景宗李元昊

宗女成安公主耶律南仙嫁西夏崇宗李乾顺

宋朝是一个悲惨、屈辱的朝代。靖康之变后,金也提出了和亲要求,可是,宋朝的皇帝、皇后、妃子、皇子皇女们都已经成了俘虏,这根本就不能称之为和亲。而且,别说皇女了,连皇妃人家如果看上了也一样霸占了,皇帝老儿连个屁都不敢放。

蒙元时期

蒙古骑兵可说是人类冷兵器时代最强悍的部队,但是蒙元时期和亲的次数及和亲公主级别都创了记录,蒙元的和亲公主共38位,其中皇女10位、同姓宗室女22位、身份不明6位,这说明和亲的目的并不是因为打不过,主要还是为了更好地控制。

元朝和亲列表:

1、汪古部

阿剌海别吉公主嫁汪古部首领不颜昔班,后嫁其侄镇国与弟孛要合(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独木干公主嫁汪古部首领聂古台,后嫁其弟察忽(拖雷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月烈公主嫁汪古部首领爱不花(忽必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叶里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子君不花(贵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忽答迭迷失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太子真金女,孛儿只斤氏)

爱牙失里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元成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囊家台(不知)

回鹘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丘邻察(宗王阿只吉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实秃忽鲁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奈刺不花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叶绵干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忽难(宗王兀鲁歹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速哥八剌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竹忽真公主嫁汪古部首领孛要合之孙火思丹(宗王卜罗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奴伦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阔里吉思弟公司八斛(宗王完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的纳八刺公主嫁汪古部首领术安(晋王甘麻刺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吉刺实思公主,封赵国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阿剌忽都(不知)

难公主嫁汪古部首领马札罕(宗王晃兀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2、畏兀儿

也立安敦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阿尔忒的斤(成吉思汗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阿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怯失迈失(窝阔台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巴巴哈儿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火赤哈儿的斤(贵由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不鲁罕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孛儿只斤氏)

八卜叉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窝阔台孙女,不鲁罕公主妹,孛儿只斤氏)

兀刺真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纽林的斤(安西王阿难答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雪雪的斤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雪雪的斤(不知)

朵儿只思蛮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尔普化(宗王阔端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也先忽都公主嫁畏兀儿亦都护帖睦儿补化之子不答失里(不知)

3、高丽

忽都鲁揭里迷失公主,封安平公主嫁高丽忠烈王(忽必烈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实怜公主,封蓟国大长公主嫁高丽忠宣王(蒙哥女,皇女孛儿只斤氏)

也速真公主嫁高丽忠宣王(不知)

亦怜真八刺公主,封濮国长公主嫁高丽忠肃王(营王也先帖锁南藏卜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金童公主,封曹国长公主嫁高丽忠肃王(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伯颜忽都公主,封庆华公主嫁高丽忠肃王(宗王伯颜忽都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亦怜真班公主,封德宁公主嫁高丽忠惠王(镇西武靖王焦八(搠思班)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宝塔失里公主,封徽懿鲁国大长公主嫁高丽恭愍王(魏王阿不哥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纳论公主,封国公主嫁高丽沈王王皓(梁王松山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4、吐蕃

墨卡顿公主嫁八思巴弟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宗王阔端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贝丹公主嫁吐蕃白兰王恰那多吉之子达玛巴拉(宗王阔端子启必帖木儿女,亲王女孛儿只斤氏)

门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达尼钦波桑波贝(元成宗姐,孛儿只斤氏)

布达干公主嫁吐蕃白兰王(不知)

满清

明朝没有和亲,究其原因一方面是有明成祖“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伤社稷”的祖训,另一方面是儒学在宋明时期发展到一个高峰,由于和亲新规与儒家道德人生抵触,皇帝就算想违了祖训搞和亲,也会遭朝中的大臣群起反对,会被言官们说伤。

和亲在清朝时发展到顶峰,和亲对象主要是蒙古诸部。不过,与以往各朝代的和亲不同的是,不只是清朝公主下嫁,而且,蒙古王公的女儿也嫁入皇家,有的成了亲王贝勒的福晋,更有的当上了皇妃、皇后、太后,如康熙的奶奶孝庄太皇太后就是蒙古博尔济吉特氏,她和她的姑姑孝端文皇后一起嫁给了皇太极。

不止皇家如此,满清八旗的王公大臣也有许多与蒙古结了亲家。确切的说,清朝是与蒙古之间实行的是政治联姻。

自天命初到乾隆末下嫁到外藩蒙古的共有公主22人、郡主21人、县主6人、郡君9人、县君7人、乡君6人,这还不算八旗与蒙古之间的联姻。“嘉道年间,科尔沁、敖汉、巴林部共公主子孙、台吉、姻亲3000余人。”据道光年间的统计,当时科尔沁达尔汉王旗下有公主子孙台吉、姻亲台吉共2000人,土谢图王旗下公主子孙台吉500余人,敖汉旗下有600余人,巴林旗下有170余人。这在人口稀少的蒙古是一个相当可观的数字,也正因为此,清朝消除了困扰中原王朝两千年的西北边患。

清朝和亲列表:

努尔哈赤第三女莽古济嫁蒙古敖汉部长琐木诺杜棱

太宗皇太极第一女固伦公主嫁蒙古敖汉郡王班第

太宗皇太极第二女马喀塔嫁蒙古察哈尔亲王额哲

太宗皇太极第三女延庆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奇塔特

太宗皇太极第四女雅图嫁蒙古卓礼克图亲王弼尔塔哈尔

太宗皇太极第五女阿图嫁蒙古巴林郡王色布腾九

太宗皇太极第八女嫁蒙古土谢图亲王巴雅斯护朗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三女固伦荣宪公主嫁蒙古巴林亲王乌尔衮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五女和硕端静公主嫁蒙古喀尔沁杜棱郡王噶尔臧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六女固伦恪靖公主嫁蒙古土谢图汗亲王敦多布多尔济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十女固伦纯悫公主嫁蒙古喀尔喀超勇亲王策凌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十三女和硕温恪公主嫁蒙古翁牛特郡王仓津

圣祖康熙帝玄烨第十五女和硕敦恪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多尔济

恭亲王常宁第一女固伦纯禧公主嫁蒙古科尔沁台吉班第

怡亲王胤祥第四女和硕和惠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丹律多尔济之子多尔济塞布腾

庄亲王胤禄第一女和硕端柔公主嫁蒙古科尔沁郡王清齐默特多尔济

高宗乾隆帝弘历第三女固伦和敬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巴布腾巴尔珠尔

高宗乾隆帝弘历第七女固伦和静公主嫁蒙古喀尔喀亲王成衮扎布之子拉旺多尔济

和亲王弘昼独女和硕和婉公主嫁蒙古巴林辅国公德勒克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三女庄敬和硕公主嫁蒙古科尔沁亲王索特纳木多布济

仁宗嘉庆帝颙琰第四女庄静固伦公主嫁蒙古土默特贝勒玛尼巴达喇

宣宗道光帝绵宁第四女寿安固伦公主嫁蒙古奈曼部札萨克郡王德穆楚札克布

更多文章

  • 秦始皇为何能统一六国?秦军的这些武器,本不该在当年出现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天下的帝国,这其中自然离不开秦始皇的才略和胆识,但是最重要的原因还是秦国的军事实力太强了,因为专家们在研究秦军的武器时都觉得,这些武器太超前了,本不应该在当年出现,秦国铸造武器的技术,远远超越了其他六国,甚至超越了时代,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惊叹。[var1] 秦国当时最出色的

  • 我们古代最丑的皇后,贾南风,到底有多丑?

    历史解密编辑:女王范儿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每件事都有例外。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个女王。如果她在最丑的皇后名单上排名第二,那么没有人能称它为第一,因为这个女人从外表上看是丑陋的,而且很恶心。她就是贾南峰。魏甘露二年(257),贾南风出生于平阳县湘陵县,即山西省湘汾县,她的父亲贾冲在曹魏担任新的职务,后来帮助司马家族掌权,但也成为了开国元

  • 春秋战国时代特征与秦朝的皇帝集权有何相似之处,又有什么特色?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摆脱了王的制约而失去了共同约束的各路诸侯,依据实力斗争的逻辑各谋发展,相互征战。这种大国争霸、小国求存的斗争,主要仍属于中华文明圈的内部竞争,其次则包括中华文明地域外缘的扩大和内向运动。这种内部竞争不但没有导致文明主流方向的异化,反而激发了文明整体内蕴的创新力,并使其最终走向整合。从地缘政治面貌上看

  • 唐高祖钦点的17位唐朝开国功臣,他们是谁?不是凌烟阁24功臣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当然,这17位太原元谋功臣,当中有一部分人后来跟随唐太宗南征北战,也位列凌烟阁24功臣之一,也有一部分人几乎被遗忘了,导致后世鲜为人知,今天小编就为读者们介绍这17位真正的唐朝开国功臣。一、唐太宗李世民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相信不用再过多介绍了,唐高祖太原起兵,次子李世民是最大的支持者和策划者,也是唐高

  • 秦始皇一统六国之后,你知道秦始皇是怎么处置六国国君的吗?答案你想不到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历史上,秦始皇的名号是很大的,不仅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还修建了长城,统一了六国,那么在秦灭六国以后,秦国是如何处置六国国君的呢? [var1] 秦灭六国之战既是战国末期最后一次诸侯兼并战争,又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次封建统一战争。从公元前2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国仅仅用了十年的时间,

  • 《唐宫美人天下》:青鸾遇上李治,是一切悲剧的开始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青鸾李治爱谁,唐宫美人天下李治杀青鸾,李治喜欢媚娘还是青鸾

    青鸾与李治相识,源于一场营救。彼时李治在山中狩猎,遇到了狐狸群体围攻,危难之际,青鸾出现救下了李治。李治为了报答青鸾的救命之恩,便将青鸾带回宫中封为宸妃,自此青鸾集万千宠爱于一身。人生若只如初见,所有的初见都是美好的。李治对青鸾一见钟情,甚至因为青鸾冷落了武媚娘。宫中明眼人都能看出来皇帝对青鸾的喜欢

  • 《山海经》可能不是神话,而是世界地图,刑天或是非洲的贝米斯人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山海经刑天值得培养吗,山海经被证实的种族,山海经刑天vs应龙

    ——《史记》评《山海经》《山海经》是一部充满传奇色彩的书籍,它不仅仅是自先秦时期流传下来的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关于我国神话的最古老的书籍,因此历朝历代对其研究都颇多。有人认为这是一部神话小说,毕竟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等神话故事都是出自此书;也有人认为这是一部中国地理杂志,里面记载了许多风土人情和山川河流

  • 唐高宗李治宠爱过的几个女人,第一居然不是武媚娘!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历史这种的李治也不是一个软弱皇帝,唐代版图以高宗时最大。曾平定漠北,大破百济与倭国联军,灭亡高句丽,灭亡西突厥,大扩中国版图。只是李治身体虚弱,大部分的时间卧病在床,才给了武则天一些接触政治的机会,而且知道后来的“二圣”时期,,不管是在那方面,李治都拥有这绝对的主动权。不难看出武则天是一位性格刚强、

  • 唐朝一和尚,躲进一山洞,遇见一位自称秦朝的女子,一起住了40天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相传唐朝玄宗年间,因为五台山,出家当和尚的人越来越多,官府也害怕有什么事情要发生,恐怕引起糟乱,雨丝呢,就出告示没有度牒的和尚,全部赶走。因为很多僧人也不想被敢走,于是呢,就想出去躲躲避避风头,很多人都逃进了深山老林中,哪个官兵没事去深山老林里去抓人啊。其中,有一个叫做法朗的和尚,他也一路逃走,逃到

  • 秦国如何从一个“养马的家奴”,发展成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的!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秦国为啥叫养马的家奴,秦国的逆袭史简介,周赧王骂秦国养马的家奴片段

    由于秦国不同于周朝的其他诸侯国,周王室所封的诸侯,要么是皇室嫡系,要么是有功之臣。而秦国的先祖,因养好马匹而被囚禁。因此,周南王(nǎn)斥责秦国是养马的家奴。[var1]那么秦国是如何从一个养马的家奴,发展成为一统天下的大秦帝国的呢?伯夷——秦人的始祖《山海经·海内西经》说五帝之一的颛顼(zhu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