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下,皇帝就算不想上朝也不得不去了。然而真实历史上,还真有皇帝三十年不上朝,好家伙,三十年不上班,还整天吃香的喝辣的,这让不少网友惊呼:过分了!他就是明神宗朱翊钧,人称万历皇帝。
朱翊钧刚即位的时候,也是一位兢兢业业、勤勉用功、安于政务的好皇帝,在明朝的历代皇帝估计也就稍逊色于开国皇帝朱元璋。
万历即位初期,朝政还是由张居正、高拱和高仪三位大臣辅助。张居正是明朝著名的内阁首辅,他在明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使得当时的明朝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形成了"万历中兴"的景象。
张居正病逝后,万历皇帝开始亲政。首先遇到的政务麻烦就是立谁为太子之事。
万历皇帝本来是有长子,叫朱常洛,是他的接班人。但万历皇帝非常喜欢郑贵妃,于是他想越过长子朱常洛,立郑贵妃所生的次子朱常洵为太子。不过他的这个想法遭到了满朝文武的反对。群臣们本着“立长”的原则,坚持为朱常洛说话,甚至有的不惜丢官坐牢,跟内阁大臣们争执了十几年都没有个结果。其实,这看似是在立太子,实际上是亲政后的万历皇帝与大臣之间的权力之争。
显然,万历皇帝还是太年轻了,斗不过这群老谋深算、久经历练的文官们。不过失败后的万历皇帝他也不愿意妥协并采取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报复措施,那就是长期彻底疏远朝臣、荒怠国政、大肆敛财。也就是我们说的三十年不上朝。“怠于临朝,勇于敛财,不郊不庙不朝者三十年,与外廷隔绝”。
然而万历皇帝虽然不上朝了,但是大权依然在握,一涉及到钱粮的和军事最终都得由皇帝拍板。因为明太祖时期废除了丞相制度,加强了皇权。随后又设置的内阁和司礼监之间相互制衡,但最终决定权还是在皇帝手中,皇帝不拍板,事情就成不了。内阁大臣只能把控大方向,并且万历皇帝手里还掌握着兵权,可以直接调动军队,皇帝的威严不仅来自于上天,更重要的是来自于军权,只要军权在手,自己的地位就是无可撼动的。
不过话说回来,万历不上朝,虽然帝国依靠制度的设计以及和大臣的控御仍然在前行,但其实它已经走得步履蹒跚了。在万历之后,明帝国运转了24年后正式退出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