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乱成一锅粥的春秋,楚灵王杀死隐太子,用来祭祀冈山之神

乱成一锅粥的春秋,楚灵王杀死隐太子,用来祭祀冈山之神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下一个明天 访问量:3530 更新时间:2023/12/8 5:39:56

[var1]

苌弘回答说:“蔡国恐怕有危险了。现在的蔡侯般在十二年前杀死了他的父亲,如今岁星又运行到了豕韦,蔡国的危难就在今年,楚国今年一定会吞并蔡国。不过,楚国灭蔡国是在积累罪恶,当岁星运行到大梁的时候,蔡国将会复国,而楚国届时会发生祸乱。上天的常道就是如此。”

苌弘是周王室的卿士刘文公的大夫,他学识渊博,精通天文、星象和卜帛。关于这个苌弘,还有一个典故。公元前492年,晋国的六卿发生内讧,因为刘氏与晋国的范氏有姻亲关系,理所当然地帮助了范氏,因此得罪了赵简子赵鞅。赵鞅向周王室声讨刘氏,苌弘作为刘氏的上大夫,就成了这件事的替罪羊,被周敬王处死。

[var1]

苌弘出生于蜀地,他死后,蜀人用匣子收藏了他的血。三年之后,匣中的鲜血化成碧玉,后人用“苌弘化碧”来形容蒙冤抱恨而死。关汉卿的元杂剧《窦娥冤》中有这样一段唱词:“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等他四下里皆瞧见,这就是咱苌弘化碧,望帝啼鹃。”

蔡国的现任国君是蔡灵侯。十二年前,当时还是太子般的蔡灵侯迎娶了楚国女子为妻。时任国君蔡景侯见儿媳貌美,便与她私通。几个月后,太子般忍无可忍,弑杀了蔡景侯,自立为国君。

蔡灵侯已经做了十二年国君,一直对楚国毕恭毕敬。楚灵王巡视申地,忽然想起了蔡国,就派人送去礼物并传话说要召见蔡灵侯。蔡灵侯准备前往申地,蔡国的大夫劝阻说:“楚王为人贪婪,而且不讲信用,他一直觊觎咱们蔡国的土地。如今他派来的使臣带着厚礼,还一个劲儿地说好话,感觉很可疑啊,这是在引诱国君您,依下臣之见,您最好还是不要去申地为好。”

蔡灵侯不敢得罪楚灵王,最终还是决定去面见楚灵王。

公元前531年三月十五日,楚灵王在申地设享礼招待蔡灵侯,宾主双方畅饮美酒,蔡灵侯很快就喝得大醉。楚灵王向手下示意,埋伏在宴席外的甲士兵蜂拥而入,将蔡灵侯抓住,囚禁了起来。半个多月后的四月初七日,楚灵王下令处死蔡灵侯,陪同蔡灵侯到申地的七十名蔡国士大夫也一起遇害。

楚灵王在身地抓捕并杀害蔡灵侯的同时,他的弟弟公子弃疾也领兵包围了蔡国的首都上蔡。

晋国的中军将韩起和上大夫羊舌陀商议楚国伐蔡这件事。韩起问羊舌肸:“你觉得楚国会取胜吗?”

羊舌肸说:“肯定会。蔡灵侯凭借篡位当上了国君,得不到百姓的拥护,现在上天要借楚国之手除掉他,楚国当然会战胜蔡国了。然而我听说,没有信用的人可以侥幸获得一次成功,但是不会再有第二次胜利。楚灵王讨伐陈国的时候师出有名,他打着替陈国太孙吴安定内乱的名义攻打陈国,所以陈国人会听从他的命令。结果,他灭掉了陈国,改设陈县。现在,楚灵王又诱骗并杀死了蔡灵侯,还包围了蔡国,就算他这次取得了胜利,但从长久来看,这么做对楚国没有好处,不能长久。夏朝的末代帝王夏战胜了有缗氏,但是自己却亡了国;商朝的末帝纣王战胜了东夷,然而没过多久就丢掉了性命。楚国的疆域并不大,封国等级也不高,却屡次表现的比桀、纣更加暴虐,岂能没有灾祸呢?上天有时会借助坏人之手行事,但并不是要降福给坏人,而是要增加他的罪恶,然后对他施加惩罚。天下有金、木、水、火、土五种材料供人们使用,一旦将材力耗尽,国家就会灭亡。楚国就是在耗费材力,他们不会兴盛的。”

中军佐中行吴对韩起说:“楚国灭陈的时候,咱们晋国就没有发兵救援,要是这次再不救助蔡国,恐怕诸侯们就不愿意亲附晋国了,他们会认为晋国没有对抗楚国的实力。晋国既然担任盟主,就应该为联盟中的国家化解危难,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诸侯们又何必推举盟主呢?”

当年秋天,晋国的韩起、鲁国的季孙意如(季孙宿的孙子)、齐国的国弱、宋国的华亥、卫国的北宫佗、以及曹国和杞国的大夫在卫国的厥憖会盟,一起商议救援蔡国。

郑国当国罕虎原本也打算赶到厥憖去参加会盟,但是子产对他说:“不用去,诸侯们不会去救援蔡国的。蔡国小而不顺服,楚国大而不施仁德,上天将要抛弃蔡国来使楚国积累邪恶,等到楚国恶贯满盈了,就会对楚国施加惩罚。所以,蔡国这一次一定要亡国的,何况,很少有国家在失去了国君的情况下还能守住国都的。楚国的灾祸也不远了,最多三年,楚灵王就会大难临头。”

晋国派大夫狐父出使楚国,请求楚灵王宽宥宽宥蔡国。楚灵王一心想建立功业,展示雄风,自然不愿意就此放弃,因而就没有答应晋国的请求。

冬季十一月,楚军攻破上蔡的城门,俘虏了蔡灵侯的儿子太子友(隐太子),蔡国被灭国。

楚灵王杀死隐太子,用来祭祀冈山之神。春秋发展到这个时期,中原地区的诸侯国基本都已杜绝了人祭,楚灵王把蔡国的太子当作牺牲,实在是残暴。楚国大夫申无宇说:“这么做不吉利啊!周礼规定,祭祀用的五种牲畜不可以乱用,何况是诸侯呢?咱们的大王以后一定会为自己使用人祭而后悔的!”

楚灵王命人在陈地、蔡地和不羹筑城。不羹是楚国的地名,分为东不羹和西不羹两处城池,东不羹位于河南省漯河市舞阳县东北,西不羹位于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东南。城池修筑好之后,楚灵王任命公子弃疾为蔡公。

[var1]

楚灵王问大夫申无宇:“公子弃疾当蔡公如何啊?”

申无宇回答说:“知子莫若父,择臣莫如君。当年郑庄公在栎地筑城,让公子突驻守,结果郑昭公的君位就不安稳了;齐桓公在毂地筑城,将城池赏赐给管仲,齐国到现在还从中受益。下臣听说,有五种大人物不能安置在边境,有五种小人不应该留在朝廷。亲近的人不在外边,寄居的人不再里边。现在公子弃疾在大县驻守,从郑国逃到咱们楚国的然丹却担任着右尹这样重要的官职,您务必要小心啊,一定要对这两个人多加戒备。”

楚灵王说:“郢都的城墙高大坚固,不会有什么问题的。”

申无宇回答说:“郑国有京地、栎地,郑昭公丢了性命;宋国有萧地和亳地,公子游丢了性命;齐国的公孙无知死在渠丘;卫献公被蒲地和戚地的大夫驱逐出了国境。从前发生的这些事情说明,一个国家拥有众多的大城邑,对国君来说不一定是好事。就好比树枝过于粗大了一定会折断,尾巴太大了就不能摇摆一样。您应该明白这个道理。”

成语“末大必折”和“尾大不掉”就是出自申无宇的这段话。“末大必折”用来形容下属的势力过大,危及上司;“尾大不掉”用来形容机构庞大,指挥不灵。

更多文章

  • 六国被秦国所灭,是敌人太强大还是自身原因?

    历史解密编辑:策马西风标签:历史解密

    文 / 子玉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著名论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之所以被灭,原因首先在于他们自身。对,凡事都得先从自身找问题。比如,六国权贵内斗不止,贵族们骄奢淫逸、不务正业等。包括秦国的灭亡也是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比重,比如修长城、修驰道等无限透支民力的大工程。还有重刑

  • 三家分晋or智氏代晋-浅谈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被瓜分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智氏统一晋国的原因,山西智氏家族现状,晋智氏

    栗姬之乱“栗姬之乱”是晋三氏分裂的根源。晋献公时代,献公偏袒丽姬,后来丽姬俘虏了晋献公,逼迫申太子自尽。后来他逃脱并杀死了王子。晋王室由此而亡,从此晋国不再立子孙为太子。用皇家血统守卫公共建筑的传统已经被打破。[var1]栗姬之乱流清系统晋文公时期,建立六大臣制,设立三军,分为上、中、下。每支军队都

  • 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凭什么敢与中原王朝争夺辽东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乱世得利公元313年,随着西晋王朝在北方统治体系的全面崩溃,高句丽美川王趁机占领乐浪郡(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将当地的汉人将领逼入辽东投奔慕容氏。至此,高句丽地盘横跨鸭绿江两岸,既占领朝鲜半岛北部,又领有辽宁东部与吉林东部地区,南方的百济与新罗政权难以对其构成威胁。在拥有了足够的地盘与稳定的

  • 楚庄王给我们贡献了多少的成语?历史典故出处,简单给梳理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鸣惊人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未及弱冠的楚庄王熊旅继位。国内暗流涌动,国外强敌虎视眈眈,为了明臣之忠奸,掌握朝堂情况。楚庄王装作酒色无度,荒淫无道的样子,下令“有敢谏劝者斩”。真敢劝诫者,才是可用忠心之人。这样持续了三年的时间。楚国一位申无宇的大夫,讥讽熊旅,“大王,我见一奇鸟,在高崖上待着一

  • 武则天死后,又有四个女人效仿,可惜野心有,能力差,终究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经过周密部署,杀掉张易之兄弟,迫使病中的武则天让位,中宗李显复位,重建唐朝。同年十一月,82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悄然逝去。在唐朝诸帝中,中宗李显即使不是最窝囊的一个,也是最窝囊者之一。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后,摄于武则天的淫威,每天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反倒是其妻韦

  • 他是荀子的徒弟,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却最终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见过荀子吗,荀子人性本恶原话,荀子图片大全大图

    [var1]李斯1.从老鼠身上悟出成功哲学李斯是楚国人,他早年在楚国的上蔡当一个小吏,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也就在这个地方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有一回他上厕所时,看到厕所中的老鼠见人就逃,上完厕所他去了粮仓,那里也躺着一只肥胖光鲜的老鼠,吃着大米、住着粮仓,见人来了也不害怕照样悠哉闲适。李斯见状,大

  • 他是被演义耽误的唐朝第一武将,唐太宗专门用他治愈各种“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不但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最为强盛的几个时代之一,更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当时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与文化,使得各国使者、商贩、学者、传教士等趋之如骛,于是便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正因为如此,被世人美誉为“盛唐”。当然,唐朝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的治世之功以外,同样也要

  • 他是比秦国赵高时代更早的奸佞小人,先后迫害两位战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外国人看赵高演技炸裂网友点评,赵高简介,赵高给芸姜上刑完整版

    [var1]与赵高相比,另外一位奸佞小人的生活时代更早,手段之恶毒也绝不亚于赵高。不过,这个人却可以说是秦统一的“功臣”。这个人就是赵国的嬖臣—郭开。郭开,发家之路与赵高颇为相似。早年靠着讨好卖乖,深得太子赵偃信任。公元前245年,廉颇以代相国身份统领赵军伐魏,攻克繁阳,连战连捷。[var1]郭开忧

  • 隋唐往事:长孙无忌满脸大麻子,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会漂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溷,音义皆同混,就是肮脏浑浊的意思。面团团,就是满脸麻子的意思。把欧阳率更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长孙无忌这个小伙子,不懂得尊重老人,因为他心里的想法太肮脏,所以才会长了满脸大麻子!”从这段史料来看,著名的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居然是个大麻子脸。麻子脸,在古代相当的普遍,对于男人来说,有麻子脸不影

  • 孟浩然这首诗亏大了,王维也在场,竟然还被皇帝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浩然和王维谁的成就大,王维哭孟浩然完整版,孟浩然写过哪几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年近40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了。满腹经纶的孟浩然居然落榜了,使他大为怨愤,心情沮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心中又十分犹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复杂心情的驱动下写出来的。“多病故人疏”同样也很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