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六国被秦国所灭,是敌人太强大还是自身原因?

六国被秦国所灭,是敌人太强大还是自身原因?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策马西风 访问量:4085 更新时间:2024/3/6 22:48:34

文 / 子玉

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这是杜牧在《阿房宫赋》中的著名论断,他一针见血地指出,六国之所以被灭,原因首先在于他们自身。

对,凡事都得先从自身找问题。比如,六国权贵内斗不止,贵族们骄奢淫逸、不务正业等。

包括秦国的灭亡也是自身的原因占了很大比重,比如修长城、修驰道等无限透支民力的大工程。还有重刑罚,内耗等种种因素。

抛开这些不谈,当然还有其它更为重要的原因。

比如韩国,韩国处于四战之地的中原,自身本来就没有天然防御的屏障,所以韩国只能在城市周围布设大量的兵力来保卫自身的安全。

加上申不害变法的时候也只是集中在“术”的狭隘层面,没有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军事问题。

更糟糕的是秦军只要出门,首先打的就是韩国。那些年,韩国的领土被无限蚕食,到了灭亡前甚至只剩下了一个郡的实力,根本就没法抵御虎狼之秦。

三晋中的赵国应该是最有实力和秦国一决雌雄的国家,但是赵国的综合实力其实也是外强中干。邯郸因为处于交通要冲成了当时重要的贸易交汇点,给赵国的GDP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就给赵国高层形成一种错觉,以为有钱就可以拥有一切,但到真正打仗的时候才发现,有钱也并不一定买来粮食,这也是导致长平之战惨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句话,赵国吃了不搞实业的亏。

还有,赵国当年的“胡服骑射”只是单纯地停留在军事层面上的改革,往更深层次透视,其实又何尝不是一种文明的倒退(赵武灵王想通过此举来统战境内的游牧民族)。

等到长平之战的时候赵国的幻觉终于被秦军的铁骑给捅成透明,可惜已经晚了。

魏国虽然在战国初年一度领跑诸侯各国,魏武卒横行天下,但魏国最大的问题是人才流失严重。

商鞅张仪范雎等这些当世的精英都是由魏国流失到秦国的。而人才往往又决定了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所以,缺乏精英的魏国自然会走上衰落的下坡路。

[var1]

▲商鞅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裂变》/剧照

楚国的问题是国内世家大族盘踞,楚王根本不能集中所有资源去开疆拓土或者抵挡秦军的攻击。

加上没有巩固吴起变法的成果,在吴起死后楚国就又走上了老车道。根本没有再次强盛的可能。

一句话,楚国大而不强。

齐国是东方大国,有鱼盐之利,齐愍王曾经和秦昭王并称东西二帝,然而在五国攻齐之后就一蹶不振再也没有站起来。

这就和齐国当时的当家人齐愍王的综合素质有很大关系了,无序扩张,炫耀武力,最终导致了五国攻齐,使其彻底丧失了逐鹿的实力。

[var1]

▲齐愍王 电视剧《大秦帝国之崛起》/剧照

燕国就更不用提了,本来就穷,还经常做一些损人不利己的事。从地缘来看,赵国是燕国的天然屏障,只要赵国平安,燕国就歌舞升平,可燕国总是在秦军攻赵的档口趁人之危去攻打赵国。

重要的是它还打不赢,完了只能割地求和。

如此燕国你能指望它有什么出息?

而秦国又不存在各国本身存在的各种短板,完了还没有犯各国犯过的错误,最终统一大业的重任落到了它的身上。

所以,不必为六国唏嘘,也不必为强秦唱赞歌。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三家分晋or智氏代晋-浅谈春秋第一强国晋国被瓜分的始末

    历史解密编辑:人生初见标签:智氏统一晋国的原因,山西智氏家族现状,晋智氏

    栗姬之乱“栗姬之乱”是晋三氏分裂的根源。晋献公时代,献公偏袒丽姬,后来丽姬俘虏了晋献公,逼迫申太子自尽。后来他逃脱并杀死了王子。晋王室由此而亡,从此晋国不再立子孙为太子。用皇家血统守卫公共建筑的传统已经被打破。[var1]栗姬之乱流清系统晋文公时期,建立六大臣制,设立三军,分为上、中、下。每支军队都

  • 南北朝时期的高句丽,凭什么敢与中原王朝争夺辽东半岛?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历史解密

    南北乱世得利公元313年,随着西晋王朝在北方统治体系的全面崩溃,高句丽美川王趁机占领乐浪郡(今天的朝鲜半岛北部地区),将当地的汉人将领逼入辽东投奔慕容氏。至此,高句丽地盘横跨鸭绿江两岸,既占领朝鲜半岛北部,又领有辽宁东部与吉林东部地区,南方的百济与新罗政权难以对其构成威胁。在拥有了足够的地盘与稳定的

  • 楚庄王给我们贡献了多少的成语?历史典故出处,简单给梳理一下。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一鸣惊人公元前613年,楚穆王去世,未及弱冠的楚庄王熊旅继位。国内暗流涌动,国外强敌虎视眈眈,为了明臣之忠奸,掌握朝堂情况。楚庄王装作酒色无度,荒淫无道的样子,下令“有敢谏劝者斩”。真敢劝诫者,才是可用忠心之人。这样持续了三年的时间。楚国一位申无宇的大夫,讥讽熊旅,“大王,我见一奇鸟,在高崖上待着一

  • 武则天死后,又有四个女人效仿,可惜野心有,能力差,终究失败!

    历史解密编辑:红楼梦魇标签:历史解密

    神龙元年(705年)正月,宰相张柬之经过周密部署,杀掉张易之兄弟,迫使病中的武则天让位,中宗李显复位,重建唐朝。同年十一月,82岁的武则天在上阳宫的仙居殿悄然逝去。在唐朝诸帝中,中宗李显即使不是最窝囊的一个,也是最窝囊者之一。李显被废为庐陵王后,摄于武则天的淫威,每天都在胆战心惊中度过,反倒是其妻韦

  • 他是荀子的徒弟,帮助秦始皇统一天下,官居丞相,却最终被腰斩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秦始皇见过荀子吗,荀子人性本恶原话,荀子图片大全大图

    [var1]李斯1.从老鼠身上悟出成功哲学李斯是楚国人,他早年在楚国的上蔡当一个小吏,如果没有意外,他应该也就在这个地方平淡地度过自己的一生。但有一回他上厕所时,看到厕所中的老鼠见人就逃,上完厕所他去了粮仓,那里也躺着一只肥胖光鲜的老鼠,吃着大米、住着粮仓,见人来了也不害怕照样悠哉闲适。李斯见状,大

  • 他是被演义耽误的唐朝第一武将,唐太宗专门用他治愈各种“不服”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说到唐朝,不但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中最为强盛的几个时代之一,更是同时期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因为当时唐朝高度发达的经济与文化,使得各国使者、商贩、学者、传教士等趋之如骛,于是便出现了万国来朝的盛况,正因为如此,被世人美誉为“盛唐”。当然,唐朝能有如此辉煌的成就,除了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的治世之功以外,同样也要

  • 他是比秦国赵高时代更早的奸佞小人,先后迫害两位战国名将

    历史解密编辑:晴天标签:外国人看赵高演技炸裂网友点评,赵高简介,赵高给芸姜上刑完整版

    [var1]与赵高相比,另外一位奸佞小人的生活时代更早,手段之恶毒也绝不亚于赵高。不过,这个人却可以说是秦统一的“功臣”。这个人就是赵国的嬖臣—郭开。郭开,发家之路与赵高颇为相似。早年靠着讨好卖乖,深得太子赵偃信任。公元前245年,廉颇以代相国身份统领赵军伐魏,攻克繁阳,连战连捷。[var1]郭开忧

  • 隋唐往事:长孙无忌满脸大麻子,李世民的老婆长孙皇后会漂亮吗?

    历史解密编辑:高傲的气质花标签:历史解密

    溷,音义皆同混,就是肮脏浑浊的意思。面团团,就是满脸麻子的意思。把欧阳率更这句话翻译一下,就是说:“长孙无忌这个小伙子,不懂得尊重老人,因为他心里的想法太肮脏,所以才会长了满脸大麻子!”从这段史料来看,著名的凌烟阁第一功臣长孙无忌居然是个大麻子脸。麻子脸,在古代相当的普遍,对于男人来说,有麻子脸不影

  • 孟浩然这首诗亏大了,王维也在场,竟然还被皇帝误会!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孟浩然和王维谁的成就大,王维哭孟浩然完整版,孟浩然写过哪几首诗

    北阙休上书,南山归敝庐。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年近40岁的孟浩然来长安参加进士考试,结果落第了。满腹经纶的孟浩然居然落榜了,使他大为怨愤,心情沮丧,他想直接向皇帝上书,心中又十分犹豫。这首诗就是在这种复杂心情的驱动下写出来的。“多病故人疏”同样也很精

  • 六国国君去世前都预言嬴政下场,一一应验,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大秦赋》已接近尾声,从韩国开始,六国陆续被秦国所灭,原先六国的国君大多被俘虏,下场凄惨。从高高在上的君王到如今沦为阶下囚,他们心中必定不甘却又无可奈何,只好以预言秦始皇嬴政的凄惨下场来发泄心中的不满和愤恨。奇怪的是,六国国君的谶语后来均一一应验,这是巧合还是另有他因呢?[var1]大秦赋中的嬴政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