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师在世时,司马昭是乖乖听话的,有这么一个厉害的哥哥在,司马昭没有不满,反而很听话。把自己能力最好,最受司马懿赏识的儿子司马攸都过继给了哥哥司马师。如果不是司马师早死,接替司马师就是司马攸,不会有司马昭,司马炎什么事情。如果真的传给了司马攸,或许整根晋朝就不会那么惨。
司马师在司马家族中的地位无可争议,首先,司马懿当年发动高平陵之变,司马师是司马懿的主要助手,司马师手下的部分禁军兵力和三千死士是司马家族得以成功的主要军事力量,可以说司马师是司马家族夺取控制权最重要的力量,而司马昭起初根本不知道司马懿与司马师一直在谋划此事,因此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司马昭的功劳并不大。
其次,司马师作为长子,无论是从司马家族还是朝中都是极其有地位的。司马昭之所以能够继承司马师之位,并不是因为兄弟二人互相残杀,而是因为司马师膝下无子,唯一的儿子是司马昭过继给他的,而司马师死的时候,这个孩子只有7岁,无法承受变化多端的朝中情况,只好有弟弟司马昭继任,因此司马昭的位置是走运捡到的,而不是兄弟二人互相残杀夺来的。
言传不如身教,司马懿在共患难中教会二子要互团结支持。父子三人对诸葛亮空城计有分歧时,司马懿决不同意冒险以求自保;在上方谷中计后,父子三人相拥而哭,得救后相拥而泣,这种生死患难更加重了他们血浓于水的感情。
司马师无子,过继给他的都是司马昭的儿子,因此,司马师将来传位总是司马昭这一支,司马昭完全没有必要去和自己的哥哥去做些争论。
还有就是司马师的能力其实远在司马昭之上,两人共存时,其实司马昭对司马师没有多少威胁和对抗可能,这才是最关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