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十六国 后赵 从奴隶到皇帝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

十六国 后赵 从奴隶到皇帝 我命由我不由天(一)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活在梦里 访问量:3574 更新时间:2024/2/4 1:14:53

[var1]

后赵(319年~351年)是十六国时期羯族首领石勒建立的政权,共历七帝,享国三十三年。

公元319年,石勒在襄国自称赵王,史称后赵。公元329年石勒灭前赵,次年称大赵天王,不久登基称帝。

石勒灭前赵后,占有了除河西、辽西、辽东以外的整个北方地区。与当时的晋朝残余政权东晋形成实际的南北朝对峙局面。后赵前期采取胡汉分治政策,但注意笼络汉族士人,减轻租赋,发展农业生产,推行儒家教育。统治地区包括冀州、并州、豫州、兖州、青州、司州、雍州、秦州、徐州、凉州及荆州和幽州部分地区。

此外,后赵的国号赵就是表示继承了西晋的金运正统,是为水德,这也体现了其深受中原儒家文化的影响。

[var1]

一、后赵明帝——石勒

羯族,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统帅。

石勒是羯族人,羯族是当时匈奴的一个分支,一个弱小的民族。在那个兵荒马乱的年月,他们的权益得不到任何保障,只能做牛做马任人奴役。

西晋官员甚至把他们当作商品投放在市场,头上戴着木枷,辗转贩卖。石勒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奴隶部落,但他一开始还不是个奴隶,石勒的老爹是羯人部落里的小头目。

本来生活还过得去。但自从他爹去世之后,家里的顶梁柱倒了,家境每况愈下,石勒不得不出去当佃农,日子虽然辛苦,但好在比较安稳。然而西晋“八王之乱”的爆发,将石勒的人生推向了深渊,由于“八王之乱”波及面广,破坏力强,石勒打工的农场也遭到了破坏。于是,作为佃农石勒就失业了,作为一个大龄的失业青年石勒,饥肠辘辘地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不知道下一顿饭该去哪里讨,何况当时的西晋官兵满大街都在抓捕胡人,抓到了就把他们当成奴隶卖掉。

石勒一路上是躲躲藏藏,饥寒交迫、苦不堪言啊,幸运的是,在途中石勒竟然遇到了以前干活的东家地主郭敬。两个人一商量,打算把当地的胡人骗到冀州乞讨,然后趁势把他们卖掉。不过石勒的运气实在不咋地,还没等他卖别人,他就让西晋的官军给抓住了。被当作奴隶卖到了山东,石勒也终于在命运的捉弄下,奋斗到了人生的最底层奴隶。

石勒到了山东以后遇到了一个比较好的买主,这个买主同情石勒,解除了石勒的奴隶身份,让石勒重获自由。获得自由的石勒开始重新浪迹四方,给别人做佣工,不久他又被官军抓住。这一波三折的命运,让石勒简直就像坐过山车一样,每天都活在心惊肉跳的惊吓当中。然而这段时期多舛的经历,逐渐改变了石勒的思维,他不甘心任人鱼肉,过着朝不保夕的苦日子。

这期间,他与牧马人汲桑结为好友,并且纠集了王阳、吴豫、刘膺等17个悍勇之人组成了“十八骑”。这“十八骑”由打家劫舍、占山为王发展到带资入股,石勒也实现了由奴隶到将军的角色转换。

公元307年,石勒投奔匈奴人刘渊,刘渊当即封石勒为平晋王、辅汉将军。得到领导赏识的石勒,从此在工作中屡创佳绩,刘渊也经常重赏石勒,到刘渊称帝的二年间。石勒攻陷了冀州,兵力也增加到十万之多,石勒的崛起使得周围的胡人部落和汉人士族纷纷前来归附。他虽然出身奴隶,斗大的字不识一个,但他对汉文化非常敬重和向往,每次石勒领兵打仗的时候,他都会随军带着一批读书人,给他讲解古代的史书。对于历史人物和事件,石勒也经常能有独到的见解,同时石勒在军中为汉族知识分子专门设立了一个部门叫“君子营”。还将汉人张宾尊为谋主奉为上宾,这使得石勒很快在乱世中脱颖而出,拥有了广大的底盘。

公元318年八月,权臣靳准发动了“平阳政变”,同年十月,刘渊养子刘曜带大军讨伐靳准,走到今天山西省河津市,刘曜登基称帝。改元光初,次年改国号“汉”为“赵”,史称“汉赵”或“前赵”,与此同时,石勒趁势与“前赵”决裂。公元319年十一月,石勒称大将军、大单于,领冀州牧,在河北邢台即赵王位,正式建立“后赵”。与刘曜的“前赵”相互讨伐,公元329年,刘曜被石勒俘虏后被杀。

公元330年二月,石勒称大赵天王,行皇帝事,并设立百官,分封宗室,同年九月石勒正式称帝。称帝后石勒问:“大臣们,我可以和历史上的哪位开国皇帝相比啊”?其中有一个大臣的马屁功夫堪称一绝,他张口就来说:“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夏商周三王都得靠边站,您只是略逊色于黄帝”。石勒笑着说:“人贵有知识之明啊,我如果遇到高皇帝,就俯首称臣,如果遇到光武帝,则不知道鹿死谁手”。然而短短一年之后,石勒就病死了,他侄子中山王石虎,在第一时间发动政变,控制了朝堂。太子石弘痛哭流涕,苦苦哀求让位给石虎,岂料石虎霸道蛮横到了极致称:“你如果做不了皇帝,天下只有公论”,强拉着石弘即位做傀儡皇帝,他自封丞相、魏王、大单于总揽一切朝政。

两年之后,石弘再次请求禅让皇位,石虎却不屑接受,直接将石弘废为海阳王,自封为大赵天王。不久之后,石弘和其母程太后,以及石勒的其他所有子孙,尽数被石虎斩尽杀绝。

[var1]

二、后赵文帝——石弘

赵明帝石勒次子,后赵第二位皇帝

石弘自幼聪慧过人,谦虚好学;成年后才华横溢,而且还孝敬父母,石勒非常喜欢他,加之石弘的大哥石兴已经去世了,因此石勒在建平元年(公元330年)二月称天王之后,便立石弘为太子。九月,石勒正式称帝,是为后赵明帝。

石弘做了太子后,对政治毫不关心,整日吟诗作赋,结交文人雅士。石勒心急如焚,堂堂太子,不好好学习治国之道,将来怕是会落人话柄,尤其是功绩卓著的中山王石虎,于是石勒下旨命太子先后任中领军、卫将军,镇守邺城(今河北临漳县),让其可以树立威信。

后来,石弘得到了父亲石勒的认可,但他面对追随父亲多年,又一向凶狠残暴、杀人如麻的石虎却心有余悸,做起事来畏首畏尾,而石虎根本就不把胆小的石弘放在眼里,居功自傲,自称是成大事者,想夺石弘的帝位,碍于石勒的极力维护,石虎只好作罢。

公元333年七月,后赵明帝石勒病世,石虎独揽大权(石虎曾经追随石勒,南征北讨,因此手握兵权),但没敢造次,因为有石勒的旨意在先,大臣们的支持在后,所以,石虎只好扶持了石弘。

国不可一日无主,随后,石虎劫持了石弘,让他坐在殿前,然后下令逮捕右司马程遐、中书令徐光交于廷尉审理,召其子石邃带兵入宫宿卫,文武百官吓得无不逃散。

此时,石弘也十分惊恐,想把皇位让给石虎。石虎说:“君死而世子即位,我岂敢破坏法规!”石弘哭泣着坚决辞让帝位,石虎生气地说:“如果世子不能胜任,天下自会有议论,岂用预先论定!”于是石虎强行逼迫石弘坐上了龙椅

在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历史长河中,做皇帝的人有很多,但是被强行逼上龙椅的人,除了石弘之外,没有人能够摘此桂冠,因此,石弘便名副其实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被强行逼上龙椅的皇帝。

好景不长,就在石弘做皇帝的第二年(公元334年),石虎按捺不住,一心想做皇帝,于是密谋造反,将石弘废为海阳王,囚禁于崇训宫。

次年(公元335年),石弘被杀,时年二十二岁,随后,石虎自称居摄赵天王,公元349年称帝,大赦天下,是为赵武帝。

[var1]

三、后赵武帝——石虎

十六国时期后赵皇帝,后赵明帝石勒的侄子。

善于骑射,勇冠当时。跟随石勒征战四方,开疆拓土,颇有功勋,累迁侍中、骠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册封中山公。330年,石勒即位后,出任太尉兼尚书令,册封中山王

早年身为奴隶的石勒当然没有儿子,直到成势之后才娶妻生子,几个儿子年纪都很轻,虽然称帝后他就册立长子石弘为皇太子;次子石宏为骠骑大将军、秦王;三儿子石恢为辅国将军、南阳王。但这几人完全无法和他的侄子石虎相比,石虎幼年就和石勒离散,和石勒母亲相依为命,在17岁时才被刘琨找到送给了石勒,石虎凶猛残暴,打仗时带头冲锋,石勒打仗每每都是以他为先锋,因此屡立战功,但石勒称帝后只封他为太尉,中山王。这让石虎大为不满,他和儿子抱怨,皇上百战成功,皆我之功劳,本应传位与我,他却立黄毛小儿为太子,连大单于之位都不让我当,他死后我必报此仇。

公元333年太子石弘20岁了,石勒命他开府理事,但太子重文轻武,喜欢文人雅士,石勒对中书令徐光感叹,太子文弱,世未承平,恐误大事,徐光趁机劝道,太子天姿聪颖足以守成,但中山王勇武过人,残暴多诈,恐怕日后威胁太子,石勒点了点头,但石虎平时对石勒恭顺得体,他又将削权之事放下,太子石弘的舅舅程遐也很担心,也进言劝石勒,中山王掌兵多时,残暴不仁群臣畏惧,他的儿子们年长又分别掌兵,将来必为害少主,请陛下早除,没想到石勒却说程遐要除掉宗亲,想外戚独掌朝政,根本不听他的良言相劝,程遐出去后又找到徐光。徐光说:“中山王最恨的就是我们两人,恐怕将来非但危国,而且你我二人还有家祸。”

这一天石勒找徐光商议国事,担心吴蜀两地未平会遗祸儿孙,徐光趁势进谏,吴蜀是国之四肢,不会危及生命,中山王权势太大,这才是心腹之疾,石勒听后默不作声,但此后他开始分石虎的权利,并有罢免他的心思,但石虎在羯族贵族中很有威望,一时又让石勒犹豫不决,对于这个侄子石勒比谁都了解,但此时江山未统,太子石弘又年轻文弱,他希望石虎能像周公辅成王一样,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不久石勒感染风寒,病势沉重,他下诏太子石弘,中山王石虎,中常侍严震进宫,石虎先行进宫封锁宫禁不许太子进宫,并假传旨意,要在外掌兵的石勒最信任的秦王石宏和彭城王石堪回京,以方便他控制,这一日石勒回光返照突然清醒,发现秦王石宏在宫里,问他谁让你回来的,我让你镇守藩镇,是为了防止内部有人作乱,如果有人假传旨意召你回来,我就杀了他,石虎抢着回答,是秦王想你了回来看看陛下,随后他怒目而视着秦王石宏,石宏支支吾吾了几句退出宫中,不久石勒再次弥留,留下遗诏,子孙宗族要相亲相爱,团结一致,勿重蹈司马氏覆辙,中山王老成持重,要勉力匡扶社稷,

这边石勒刚咽气,石虎就扣押起太子,石弘哭着要让位给石虎,石虎却说,你是先皇之子,让你当皇帝你就当,然后胁迫太子登基,随后让儿子石邃看住新皇帝,他又下旨抓捕徐光,程遐将两人处死,自封大丞相,魏王,大单于,加九锡总览朝政,历史上加九锡的权臣下一步就是篡位,新皇帝石弘如囚徒一般,太后刘氏密召彭城王石堪要他起兵杀死石虎,结果被石虎派兵剿灭,石堪被捉住烧死,刘太后也被逼自尽,另两位宗室石生石朗也起兵勤王,石虎亲率大军打败两人杀死了事,

石虎得胜而回,皇帝石弘再次捧着印玺让位,石虎大骂石弘,谁当皇帝自有天命,用得着你让来让去的吗,石弘回到宫中只有和母亲程太后抱头痛哭,不久天降祥瑞,冀州有陨石掉落,群臣上表说是上天示警要除旧布新,要求石虎称帝,石虎再次来到宫中,指着石弘的鼻子骂道:你这种无能之辈有什么资格让皇位与我,只有被我废黜的资格,说完命人迁走石弘,随后下旨,将石勒的后妃子孙全部杀光,并改称大赵天王,大单于,杀完石勒的子孙后他又觉得襄国有石勒的鬼魂作祟,这让他心里不舒服,石虎又下令在邺城建造新都,迁都到邺城才算安下心来,开始了他残暴的统治。

统治时期极度荒淫残暴,肆意屠杀大臣、百姓,致使民不聊生,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人民起义不断。但他崇信佛教,促进佛教在中原地区迅速传播。

349年,石虎正式称帝,同年病死,谥号武皇帝,庙号太祖,安葬于显原陵,不久因子孙自相残杀导致后赵灭亡。

[var1]

更多文章

  • 历史上三大未解之谜,第二个与秦始皇有关,第三个令人遗憾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数千年的悠悠历史中,沉淀了许多令人费解的历史谜团。这些谜团,古人由于技术有限,根本无法解开,可现在的人们用现有的科学技术手段,或者按照正常的思维逻辑以及推理方式无法解释这些现象。接下来我们就看看历史上三大未解之谜都有哪些?一、鸣沙人们把海滩或者沙漠里会发出声响的沙子叫“鸣沙”。在沙堆上,人们如

  • 罗布泊楼兰古国神秘遗址,惊现大量干尸,难道山海经所言非虚?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地大物博、历史悠久,在这片神秘东方的土地上,有很多值得人们去探索的东西,也有很多地方充满神秘。提到这些地方,就不得不提罗布泊。罗布泊对于每个人来说,似乎藏满了秘密。[var1]在众多的历史古迹中,有这样一本情书,被称为《山海经》,这本书一直以来深受历史学家们的推崇。也颇受争议,由于里面的既然有很多都

  • 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历史真相,曹操不是发起人,刘备根本没参加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历史解密

    这就是《三国演义》中十八路诸侯讨董卓的开始,但是曹操招兵发诏的壮举在历史上到底存在不存在呢?据《三国志》、《资治通鉴》等史籍记载:董卓擅权乱朝,曹操拒绝合作,改名换姓逃出京城,回到了陈留老家,变卖家产,招兵买马,准备讨伐董卓,这一段跟演义里的记载基本上是相符的。但接下来就不一样了,在曹操准备讨董的时

  • 长平之战是中国古代历史上著名的一场战争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秦赵长平之战,长平之战的真实历史,历史上的长平之战到底有多惨烈

    长平之战的起因是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秦国希望扩大自己的版图,而赵国则希望保护自己的领土不受侵犯。在这种情况下,两国之间很难达成和平协议。秦国最终决定对赵国进行进攻。秦军在这场战争中占据了上风,并在长平附近取得了胜利。然而,秦军也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这场战争也让秦国消耗了大量的资源。[var1]虽然秦

  • 曹操杀董卓、弃官跑路、误杀恩人,有多少是被世人误解的?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然而同一个战壕里的却人品有区别,曹操多疑,在世交吕伯奢家上演血腥一幕,还说出一番“宁我负天下人”的混账话,瞬间刷低了做人的下限,陈宫于是半路分手。这一连串那可是演义里的一个大高潮。可是两人逃到吕伯奢家中,剧情却大反转,曹操的人性、野心至此越见分明,他是临危不乱、可以绝对理智冷静地分析事情,站在对自己

  • 刘备夺取益州之战中的重大失误,导致庞统之死!刘璋失误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和刘璋撕破脸,决定武力夺取益州后,庞统给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暗中挑选精兵,昼夜兼程急行,抄小道奇袭成都。中策:设计擒拿刘璋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兼并其军,随后南下攻打成都。下策:退回白帝城,联络荆州兵马,然后步步为营攻取益州。最终,刘备决定采取中策。建安十七年(212年)年底,刘备诈称荆州有

  • 朝鲜美女间谍:用收音机夺走115条人命,三年后却被韩总统特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数小时后,这架飞机在印度洋上空爆炸,无人生还!这场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很快警方便锁定了爆炸嫌疑人并实施抓捕,化名金胜一的父亲服毒自杀。女儿金贤姬也被判处死刑。事情却并未就此完结。还没等金贤姬被执行死刑,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泰愚竟然大笔一挥将金贤姬特赦![var1]生于1962年的金贤姬出身朝

  • 聊一聊: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天下太平之际,君主所需的只是守江山,治疆土的官吏。但在战火四起的乱世,各路英雄豪杰都追求一统天下,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奇才。无论文人抑或武将,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人才都是各个阵营趋之若鹜的宝物。今

  • 三国有三大著名的张姓猛将,张飞勉强能排第二,第一名给孙权造成了很大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位:张郃,曹魏猛将,“五子良将”第四位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身亡。第二位:张飞。三国蜀汉猛将,“五虎上将”第二位,刘备结拜三弟,后人称之为“猛张飞”。曾率20骑阻挡了数千曹操虎豹

  • 司马懿打退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是他指挥的 太不可思议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司马懿诸葛亮能北伐成功吗,庞统不死北伐能斗得过司马懿吗,司马懿打败诸葛亮几次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连山是无功而返,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原。结果遇到了“忍者神龟”司马懿,坚守营寨死不出战,一直耗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因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司马懿的智慧,其实这场仗的胜利,还真算不上是司马懿的谋略,背后另有其人。建兴十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