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曹操杀董卓、弃官跑路、误杀恩人,有多少是被世人误解的?

曹操杀董卓、弃官跑路、误杀恩人,有多少是被世人误解的?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笑红尘 访问量:596 更新时间:2024/2/4 1:15:16

然而同一个战壕里的却人品有区别,曹操多疑,在世交吕伯奢家上演血腥一幕,还说出一番“宁我负天下人”的混账话,瞬间刷低了做人的下限,陈宫于是半路分手。这一连串那可是演义里的一个大高潮。

可是两人逃到吕伯奢家中,剧情却大反转,曹操的人性、野心至此越见分明,他是临危不乱、可以绝对理智冷静地分析事情,站在对自己利益最大化的这一边考虑并为此做出残忍的行为,陈宫看不惯他这种行事风格,杀吕伯奢一家,有些残忍,还说出“宁我负天下人,不愿天下人负我”的嚣张话,陈宫自我也感到矛盾:以为自己救了一个志同道合的战友,可以并肩铲除国贼,救命于水火之中,却没想到这是一个枭雄,做事残忍、狠辣、果决,于此为伍岂不跟当初自己的志向背道而驰?

所以,不愧是枭雄、奸雄的代表人物,94年版本的鲍国安饰演的曹操,简直是演绎地淋漓尽致,很是到位,完美诠释了奸雄、枭雄的形象,完成国人对于《三国演义》曹操影视形象的所有幻想。

但是,不要被《三国演义》误导了,曹操去行刺董卓一出史实是没有的,只不过是罗老的意向而已。因为董卓是个很猛的人啊,曹操行刺他不是去找死吗,凤仪亭吕布貂蝉私会时被董卓发现,吓得吕布慌忙逃窜,董老贼操起吕布落下的方天画戟就是一飞镖,差点吕布就挨中枪,要是搁现在也是一优秀的标枪运动员,你曹操会逃得了,而且曹操这人挺聪明的,不会做这么冒险的事情,自己跑到人家家中去行刺,还有吕布也在,岂不是羊入虎口嘛。

看演义的行刺也是捉急,因为觉得不太可靠啊,曹操你一普通人,要彪悍比不过董卓,要比战斗力你比不过吕布,所以行刺岂不是逞能吗?

记得“献帝春秋”有这么一个事:吕布被曹操擒了之后,对曹操说:曹同学,你怎么瘦了?曹操很是惊讶:我们有见过面吗?,君何以识孤?

吕布说了,当年温氏园会面我可是见过你,那时候你发福多了,曹操说:那是因为我日夜想着捉到你,所以瘦。

擒到吕布才知自己瘦了,可见最近他两没见过面,也没近距离接触过,否则吕布说他消瘦他不会那么错愕,他两只是在游园会见过面。

事实上曹操逃跑了,倒不是因为行刺董卓被通缉,他跑路时因为不看好董卓、没前途,自己就悄悄跑了,但是倒霉是在中牟县被抓,然后就有后面这一幕了:亭长爱才惜才就放了他一马,但是不是跟着人家跑,这个跟演义里陈同学把人放的剧情设计有点出入,而且事实上不是陈同学放的,只是借用陈宫的这个人物剧情发展,好呼应后面的为什么曹操会泣陈宫而杀之,史上的曹操确实是流着眼泪杀陈宫的,“太祖泣而送之,宫不还顾”,让看演义的人多一份这种扼腕叹息的感受在里面,既为陈宫的大义凛然赞叹,也为两个当初因为志向相同而一起创事业的好友最后却因志不同道不合而分道扬镳感到可惜,不过曹操的爱才惜才是可以在里面看得见的,只不过陈同学不领情罢了。

小说是小说,不必较真,不过小说也有其合理性,顺应历史,稍微一考究也是有其合理性,比如说董卓吧,是东汉天下豪杰英雄的敌人,各路人马都反对他,曹操也是诸侯之一,反对董卓也是真的,所以小说这么一写,显得曹操的人物形象立马丰富了,把这把刀塞到曹操手里,没人会觉得怪异,很是合理自然。

很多认识知道曹操或许是从林俊杰的《曹操》歌曲当中,或许是小学课本的《草船借箭》,再者就是小时候的连环画了,这些人物形象伴随我们成长,再后面才有了想进一步识读《三国志》之类的文史书籍去了解曹操。

所以,曹操同学悄悄地逃跑,符合历史的真实;惊心动魄地逃走,符合艺术的真实。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刘备夺取益州之战中的重大失误,导致庞统之死!刘璋失误更大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历史解密

    和刘璋撕破脸,决定武力夺取益州后,庞统给刘备献上了上中下三策:上策:暗中挑选精兵,昼夜兼程急行,抄小道奇袭成都。中策:设计擒拿刘璋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兼并其军,随后南下攻打成都。下策:退回白帝城,联络荆州兵马,然后步步为营攻取益州。最终,刘备决定采取中策。建安十七年(212年)年底,刘备诈称荆州有

  • 朝鲜美女间谍:用收音机夺走115条人命,三年后却被韩总统特赦!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var1]数小时后,这架飞机在印度洋上空爆炸,无人生还!这场恐怖袭击震惊了世界,很快警方便锁定了爆炸嫌疑人并实施抓捕,化名金胜一的父亲服毒自杀。女儿金贤姬也被判处死刑。事情却并未就此完结。还没等金贤姬被执行死刑,时任韩国总统的卢泰愚竟然大笔一挥将金贤姬特赦![var1]生于1962年的金贤姬出身朝

  • 聊一聊:曹操、刘备、孙权的用人之术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历史解密

    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短歌行》天下太平之际,君主所需的只是守江山,治疆土的官吏。但在战火四起的乱世,各路英雄豪杰都追求一统天下,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力挽狂澜的奇才。无论文人抑或武将,在群雄逐鹿的年代,人才都是各个阵营趋之若鹜的宝物。今

  • 三国有三大著名的张姓猛将,张飞勉强能排第二,第一名给孙权造成了很大阴影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第三位:张郃,曹魏猛将,“五子良将”第四位在官渡之战中投降曹操。随曹操攻乌桓、破马超、降张鲁,屡建战功,228年,随曹真西拒诸葛亮,在街亭大败蜀军。231年,领兵追击蜀军,至木门中箭身亡。第二位:张飞。三国蜀汉猛将,“五虎上将”第二位,刘备结拜三弟,后人称之为“猛张飞”。曾率20骑阻挡了数千曹操虎豹

  • 司马懿打退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 是他指挥的 太不可思议了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没有司马懿诸葛亮能北伐成功吗,庞统不死北伐能斗得过司马懿吗,司马懿打败诸葛亮几次

    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六出祁连山是无功而返,其实历史上诸葛亮只进行了五次北伐,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是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中原。结果遇到了“忍者神龟”司马懿,坚守营寨死不出战,一直耗到诸葛亮病死五丈原。因而很多人都认为这是司马懿的智慧,其实这场仗的胜利,还真算不上是司马懿的谋略,背后另有其人。建兴十二年

  • 分封和郡县,荆轲刺秦,《大秦赋》后期剧情混乱仓促,难怪评分低

    历史解密编辑:胖次标签:大秦赋荆轲刺秦霸气场面,如何看待分封与郡县的交替演进,分封和郡县区别

    《大秦赋》看到结尾让人挺失望的。最后面的故事是嬴政(张鲁一饰)如何灭六国,但感觉不如前面平定嫪毐(叶项明饰)的单元好看。一个最直观的感受是灭六国的故事太仓促,而且有些地方很混乱。[var1]最先灭亡的是韩国,但嬴政灭韩只用不到一集的量。之后是赵国,灭赵的单元就精彩许多。郭开(刘冠麟饰)、李牧(卢勇饰

  • 刘备得卧龙凤雏相助,为何仍不能一统三国?你看庞统临死前说了啥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安天下刘备前半生,虽然有猛将关羽张飞的相助,但仍然被打得四处乱窜,以至于他四十多岁了,仍然身无功名,寄人篱下。一次偶然的机会,刘备遇到了水镜先生,并从水镜先生处找到了自己混得这么惨的原因,这便是缺乏顶级谋士的相助!既然找到了自己混不好的原因,刘备便开始寻找破解之法,他向水镜先生询

  • 东周(战国):乐羊食子,魏灭中山国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战国初期,魏国率先改革变法,成为当时的强国,从公元前413年开始,?魏国就不断向秦进攻,在公元前408年,魏国攻取秦国河西郡后就把他的下个目标放在了中山国。上篇我们已经讲了魏国通过李悝变法之后,取消世袭俸禄,唯才是举,一大批有才华有能力的士人和平民都得到了重用。这次攻打中山国的统帅乐羊便是一个平民出

  • 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靠这3招把三千私军藏于无形,高明之极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熟读三国的朋友都知道,面对权势滔天的曹氏宗族,司马懿发动“高平陵”政变时除了朝中元老给予声援外,他所能依赖的力军事力量只有长子司马师秘密培养的三千死士。但让人费解的是,曹爽等曹氏宗族对司马氏一家可谓戒心十足,事关司马氏父子的任何风吹草动都在监视之中,他是如何在戒备森严的魏国都城藏有这些私兵的呢?一。

  • 汉宣帝一生挚爱当真是她,却没能让她幸免于后宫纷争,年仅十九被毒而死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历史解密

    许平君的父亲许广汉曾担任昌邑哀王的侍从官,后随汉武帝出游,误把别人的马鞍放到自己的马背上,被定为偷窃罪,在死罪和宫刑中选择了宫刑。后上官桀谋反,许广汉被派去搜寻部分罪犯,但因搜索不力被判罪,发配掖庭。后巫蛊之祸发生,尚在襁褓之中的刘询也被牵连,被收系郡邸狱,后来遭赦,被养育于掖庭,与许广汉同居一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