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明成祖五次北征是不世之功?还是历史笑话?

明成祖五次北征是不世之功?还是历史笑话?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异世邪君 访问量:4454 更新时间:2024/1/20 21:02:43

事实真是如此吗?但细看随驾亲征的官员所做记录,则令人满腹狐疑。

翰林检讨金幼孜,跟随朱棣参加了永乐八年、十二年两次北征,其间,逐日记录经过,后成书《北征录》(亦称《北征前录》)、《北征后录》,是这方面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

永乐八年第一次北征,二月十日师出北京,一路游山玩水、狩猎赏景,所获者野马、狡兔、黄羊耳,金幼孜能够记录下来的朱棣谈话,也无非“汝等观此,方知塞外风景”。“汝等观此,四望空阔,又与每日所见者异”一类品鉴风光之语。在路上行了整整三个月,未遇蒙古部落一兵一卒,直到五月八日,才报第一次军情:某胡骑都指挥使“获虏一人至”。第二天,五月九日,再获“胡寇数人及羊马辎重”。

之后,敌又无踪影。直到六月九日,总算见到一小股比较整齐的敌人“列阵以待”,“上麾宿卫即催败之,虏势披靡,追奔不十里”。这“十余里”的追逐,竟然就是朱棣惊天动地第一次北征之最大战役。后面,仅偶遇“游虏”而已。六月十四在一河边发现“游虏”,“虏怆惶渡河,我骑乘之,生擒数人,余皆死。虏由是遂绝”。七月十七日,朱棣率大军回到北京,第一次北征结束。

“获虏一人”、“追奔不十余里”、“生擒数人”……这就是永乐大帝从二月十日到七月十七日,历时长达五月有余、用兵五十万,如此波澜壮阔的北征,所取得的“自古所无有也”的辉煌战果吗?而且最奇的是,“虏由是遂绝”———只抓了几个俘虏,怎么会“绝”呢,又怎么“绝”得了呢?

跟第一次比,永乐十二年第二次北征,战果堪称“巨大”,但也不过“毙贼数百人”,且是以“五十万之众”对“可三万余人”极悬殊的兵力所取得的。

以后三次,就近于搞笑了。

永乐二十年的北征,三十万大军未至,鞑靼首领阿鲁台率部望风而逃,朱棣完全扑空。即便一贯极尽粉饰之能事的《太宗实录》,在添油加醋编造“杀首贼数十人,斩馘其余党无算”之余,也还是闪烁其词地透露了实情:“丑虏阿鲁台闻风震慑,弃其辎重牛羊马驼逃命远遁。”既称“远遁”,当然连影子都见不着了,来“首贼”可杀,且至“数十人”?彼此矛盾,其说不攻自破。真实情况如何呢?

此次北征系因阿鲁台的鞑靼部寇兴和(今属内蒙)杀明朝守将焕而起,可是阿鲁台听说朱棣亲统大军来伐,就溜之大吉,朱棣根本没有跟他所欲“惩罚”的鞑靼人交上手。没找着鞑靼人,他就拿另一部落即东部蒙古的兀良哈人出气,所杀数百人亦属该部落,而且多为老弱平民。时任礼部郎中的孙原贞随军参战,他描述说,蒙古人在明军将至之前,“各先远避,保其种类,是以天兵如入无人之境。直至黑松林以北,但俘其老弱,并获其马牛羊以归”。如入无人之境,杀俘老弱平民,这也算“盖世奇功”?

第四次即永乐二十一年的北征,如出一辙,阿鲁台又使用“敌进我退”这一手,朱棣则再次扑空,再次“如入无人之境”。他正懊丧之际——《明史》的说法是“帝方耻无功”———另一蒙古部落首领前来归附,朱棣总算可以搪塞一把,就像前一次杀俘兀良哈部老弱以充战果那样。

永乐二十二年最后一次北征,索性空手而回,连可以冒充的“战果”也没有。整个过程从头到尾,“弥望荒尘野草,虏只影不见,车辄(应为“辙”字之误,抄者所错)马迹皆漫灭,疑其遁已人(应为“久”字之误)”。“英国公张辅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余里,无一人一骑之迹”。无奈之下,朱棣只好“班师”,行至榆木川(今内蒙多伦)一命西归。

如雷贯耳的“五出漠北,三犁虏庭”,实情原来如此。

每次北征,均出动二三十万至五十万不等的人马,声势这么浩大,但遭遇的敌人往往仅千百,最多一次“可三万余人”。这就好比动用每秒运算十亿次的超级计算机,解一道最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式。明显多余,明显不上算。

难怪在他死后,那个叫黄泽的湖广官员,不避斧钺,公然抨击永乐时代“丁男疲于力役,妇女困于耕耘;富者怨征敛之繁,贫者罹冻馁之苦”。

朱棣五次北征,虽然有一定的必要性。但都是耗资无数,都是天下民众沉重的负担。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的头号女杀手,洪宣娇的传奇人生,最后归宿却成谜?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洪宣娇本不姓洪,而姓王,因避讳改为黄姓,实际上为《天兄圣旨》中的黄权政之女,后来洪秀全认她作妹妹,改姓洪。洪宣娇长得漂亮,善交际,据说洪秀全能得到这些贤才能人,都是她从中撮合的,她也算太平天国的元老之一。洪宣娇作战勇猛,“年不满三十,艳绝一世,骁勇异常”,她与清军作战正酣之际,“解衣纵马,出入满清军

  • 太平天国东王杨秀清的最大贡献:“道州决策”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历史解密

    杨秀清是煤炭工出身,1846年受冯云山影响入教。1847年2月底,冯云山被地主团练抓走,拜上帝教群龙无首,杨秀清伪装成“神灵附体”的样子,假借上帝附体传达圣旨,稳定了教众人心,取得了代天父传旨的特殊地位,一跃成为拜上帝会的核心领导者之一。杨秀清不识字,且瞎了一只眼睛,不过却机敏干练,无师自通地表现出

  • 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是李自成败亡的因素,为何李自成当时没阻止?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那么,对于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李自成是没发现,还是发现了不愿管,还是不敢管呢?“放飞自我”的刘宗敏李自成初入北京时候,形势一片大好。官军一停止抵抗,农民军便宣布“不杀人了”,严明军纪,禁止“淫、夺、斩、杀”,并处决了一些触犯军纪的将士。京城的秩序很快安定了下来。同时,大明在京师的官僚3000余人,除2

  • 太平天国:洪秀全攻占南京之后为何11年不出天王府?答案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秀全哪一年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什么急着称王,洪秀全太平天国制度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可能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惋惜,甚至于在想如果洪秀全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是否还会有此后的近代屈辱史。在这里小编想表示的是,即便太平天国取得胜利,那么最终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屈辱史,甚至于可能一蹶不起。至于原因其实十分简单,首先作为一场旧时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强,即便成功给当时带来的更

  • 宋太宗赵光义,他有多少个儿子?他们又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宗赵光义简介,赵光义几个儿子,赵匡胤的儿子都被赵光义杀了吗

    历史上他有八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就这八个,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长子:赵元佐,从小就聪明,赵光义非常喜爱他,善骑射,长大后,跟着赵光义上战场,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迁居东宫后,封楚王。赵廷美是他的四叔,由于四叔造反被贬,赵元佐知道是老爹的陷害,于是为之求情,可惜四叔还是被贬。赵元佐在四叔死后,因得病发狂,

  • 他生于清朝,一生娶24位妻子,活到256岁,是近代史上最长寿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十大恩爱名人夫妻,晚清最长寿之人,历史最长寿的人24个妻子180个子女

    这位是长寿老人出生于1677年,名为李庆远(又名李清云),那1677年正值是康熙十六年,而他死于1933年,可以说他几乎见证了清朝的繁华盛衰,李庆远一生娶了24位妻子,不管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世界近代史上,他都是极其罕见的长寿老人。而李庆远在100岁的时候曾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方面获得由当时政

  • 紫牛荐书|站在两宋历史格局上,重新评价太宗的历史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宋史研究权威,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前副会长张其凡作品《宋太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宋太宗赵光义的一生,似乎总是被笼罩在阴影之下。早年,父兄皆是战功赫赫,兄长更是在几年之间黄袍加身,而他却默默无闻,只能在掌权后为自己编造一段漏洞百出的少年时光;青年时,母

  • 她是康熙口中有福之人,13岁嫁人,生下儿子当了皇帝,享年85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一生最宠爱的三个妃子,康熙唯一亲封的公主,康熙膝下最宠爱的人

    那么谁才是清朝最有福的女人?她便是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又叫: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就是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钮钴禄”是满清望族之一,这一姓氏的先祖曾在努尔哈赤麾下征战四方,为爱新觉罗家族打下数百年基业。随着时光流逝,这一家族逐渐衰败,所以,当时钮祜禄氏13岁嫁人嫁人的时候身

  • 太子朱标有何能力?兄弟没人敢跟他争皇位,他不死朱棣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能镇得住朱棣吗,明朝朱标和朱棣的关系

    大家好,我是胡侃,各位看官,不妨动动小手点拨三连,既可观看往期文章,又不错过将来精彩内容。公元1355年, 龙凤元年朱标出生,是马皇后嫡出。中国传统的“立嫡、立长、立贤”,朱标是三样都占了。朱标出生的时候,父亲朱元璋率领军队进攻集庆(现在的南京),长子的出世让朱元璋很高兴。特意跑到山上刻了“到此山者

  • 他是太平天国的猛将 比洪秀全更早信仰基督教 四处救火却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末年,广东天地会再次和官府发生冲突,官兵这次法力围追,其中一股人马从广东省境内逃到了广西,当时广西也有不少天地会的人。这支跑到广西的天地会人马,为首的便是罗大纲。罗大纲到广西后选择在平南、桂平、阳朔一带活动,并发展了一直属于自己的水上武装力量。1848年,罗大纲开始和拜上帝教有往来,他佩服拜上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