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是李自成败亡的因素,为何李自成当时没阻止?

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是李自成败亡的因素,为何李自成当时没阻止?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心作祟 访问量:750 更新时间:2024/1/24 23:20:27

那么,对于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李自成是没发现,还是发现了不愿管,还是不敢管呢?

“放飞自我”的刘宗敏

李自成初入北京时候,形势一片大好。

官军一停止抵抗,农民军便宣布“不杀人了”,严明军纪,禁止“淫、夺、斩、杀”,并处决了一些触犯军纪的将士。京城的秩序很快安定了下来。

同时,大明在京师的官僚3000余人,除20多人自杀,其他人都麻溜归顺了大顺。

此外,吴三桂等人也一度接受了招降。

一个新的王朝,似乎正在向李自成招手。

可是,以刘宗敏等人的”胡作非为“,使这一形势迅速逆转。

刘宗敏,负责追赃索饷。

为了逼迫官员缴纳款项,他令人赶制夹棍三千,夹木上有棱,用铁钉连在一起,如有不从者,“次日即死”。此外,他又在门外立柱两个,每天都实施凌迟之刑。

刘宗敏府邸,由此每天都是一片哀嚎,如人间地狱。

当然,如果打击对象仅仅是少数大官僚,那么,即便手段残忍,也未必会动摇根基。

可是,刘宗敏的打击范围几乎无限扩大!

明官员、将士,即便是已”降而授官“者,也需要接受审问,一旦有人举报他们”有金“,则又会被拷打逼迫。

如此,明朝旧人,无论是否已经加入农民军政权,都心不自安,畏惧、仇视农民军政权。

同时,“大索”的范围也扩大到民间。

本地乡绅,都会遭到农民军“恣意掠取”,而民间百姓,“青衿白户,稍立门户”,家境看起来稍微不错的,或者“面稍魁肥”,看起来有余粮的,都会被“系颈征贿”。

如此,“满城百姓,家家倾竭”。

如此,京城已失去了入城之初的稳定、人心。

而刘宗敏要的,并不仅仅是钱。

刘宗敏入北京之初,就“携二妓”,“携妓欢笑,饮酒为乐”,此后,在追赃过程中,更是对各级皇亲国戚、明官僚府中美女进行掠夺。

此外,一些官僚为免难,以美姬行贿,也为刘宗敏及其亲信所“笑纳”。

更有甚者,刘宗敏不但要美女,连美男子也要。

明一御史,就成了刘宗敏的幕客,通过“歌唱葭匿,独免于祸”,其他“有年少白面者”,也为“戏弄百端”。

可以说,刘宗敏,已是农民军腐化的“首席代表”。

而他对陈圆圆的霸占,更直接导致了吴三桂引清军入关,灭亡大顺政权!

李自成的反应

对于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李自成有什么反应呢?

史书只记载了两个反应。

一次,李自成经过刘宗敏府邸,见庭院300多人哀号半绝。

李自成对刘宗敏说:天象示警,宋军师(宋献策)说应当省刑,酌情放一些人。

刘宗敏这才释放了一些人。

还有一次,是在吴三桂与大顺军决裂时,李自成“切责宗敏”。

看来,对刘宗敏的所作所为以及这些作为的危害,李自成是知晓的。

可是,除了一次拐弯抹角,借天象示警的阻止和一次没有下文的“切责”外,李自成几乎没有任何反应。

这是为什么呢?

李自成派下的“指标”

“追赃索饷”项目,由刘宗敏和李牟两人一起实行。

其中,刘宗敏抓得“严”,所进银万万,李牟刑宽,搞到的不及一半,还想方设法把自己的钱搭进去凑钱。

可见:刘宗敏“追赃索饷”,是领了指标的,而由于指标太重,如果“刑宽”,是完成不了指标的。

为争取民心,李自成军实行了“不当差,不纳粮”、“三年免征”等政策。

可是,农民军要征战,农民军政权要维持,是需要大量钱粮的。

没有正常的赋税可用,大明留下的国库也不敷使用,庞大的钱粮需求,几乎全部压在“追赃索贿”上。

同时,李自成抱定“即十京师,不如一西安”的想法,一直把西安作为自己的根据地,想要将京师财富转移到西安,对京师有“竭泽而渔”的倾向。

李自成既需要刘宗敏完成庞大的指标,以维系庞大的开销,又一时拿不出方法来“规范”追赃行为,也就对刘宗敏的行为不便限制了。

最大的“山头”

同时,刘宗敏是李自成军中最大的“山头”,李自成也不敢太管。

李自成是在不断吸纳、吞并各派力量的过程中崛起的。军中出现了各个“山头”,也就再正常不过了。

所以,《明节北略》记载:李自成虽然是头,“然总有二十余人,俱抗衡不下”,“凡事俱众共谋之”。

这些“山头”中,刘宗敏又是最大的一个。

刘宗敏,是资历最老的将领之一。当年李自成兵败潼关,只带了刘宗敏等18骑逃走。

由于其资历、战功,刘宗敏成为李自成军中的二号实力人物。

李自成建立农民军政权时,以田见秀、刘宗敏为“权将军”,仅次于自任元帅的李自成。

两位“权将军”中,田见秀为“提营总督”,刘宗敏统领标营。

李自成的军队,虽然号称数百万,但其实中央直属部队只有五大营,即标营(中权亲军)和左、右、前、后营。五营之上,设一提营总督(由田见秀统)。

其中,标营的实力最强,下辖五营,其余前后左右各营下辖二营。

作战时,标营为中心,其余各营“视中权所向”,“各率偏稗以从”。

所以,李自成的两位“权将军”中,“提营总督”田见秀名义上统领全部中央直属军,但其下有各营统领,上有李自成,“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反而是统领标营的刘宗敏根基深厚,是最大的“山头”。

所以,刘宗敏,李自成是不敢随便动的。

“理亏”的李自成

何况,李自成自己也“理亏”。

李自成进北京前,“不好酒色,脱粟粗粮,与其下共勉之”,“妻妾各一,皆老丑,不蓄奴仆”。

在财物分配上,李自成也长期奉行“平均主义”原则,闯王与众将,众将与普通士兵,都“与众共之”。

可是,攻破北京后,李自成变了。“逆闯多拥金帛,自丰积,宗敏凯之不获,心益离”。

李自成“吃独食”,引起了农民军将领们的不满。

李自成“见兵心摇动,先行大赏;将领人百两,兵卒人十两,皆大失望”。

显然,由于对李自成“封赏”不满,上到刘宗敏等将领,下到普通将士,都借“追赃索饷”掠夺财物,“私人不得藏金银”的规定无人再遵守了。

“上梁不正下梁歪”,李自成“理亏”,不便再阻止刘宗敏等人了,而同样,刘宗敏,也不便再去阻止夏面的人了···

表面正值鼎盛的大顺军,实际上已经崩溃。

分崩离析,失败

很快,这种崩溃延续到了作战上。

三月二十七,吴三桂击败李自成派去接收的农民军,正式与农民军决裂。

李自成“躬叩”刘宗敏、李牟,求他们出战。但刘宗敏等人“耽乐已久,殊无斗志”。

无奈之下,李自成只好亲征。

当时,作为最高领袖,李自成在京师仍有大量事务需要处理,以稳固形势。

所以,李秀成拖了半个月才出征,且许多事情(如对明勋戚、官僚的处理)只能以紧急方式解决。

所以,李自成直到半月后才发兵,七日后才到达山海关。

可以说,加入刘宗敏当时领命出征,立刻急攻山海关,吴三桂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勾引清军,清军也赶不及抵达山海关,则山海关之战恐怕又是另一番局面!而即便刘宗敏战败,李自成尤可能在北京阻止起更有效的抵抗,不至于连续败退。

然而,崩溃还没有结束。

李自成败走后,采纳牛金星之言,杀了李岩。

与李岩友好的宋献策见刘宗敏,“以辞激之”。刘宗敏大怒,表示要杀牛金星,“由是自成将相离心”。

当时的李自成,表面上依然拥有较大的地盘、兵力,但人心已离,失败的命运已经注定了!

1645年五月,李自成在湖北被杀,九月,刘宗敏战败被俘,也被杀。

刘宗敏的胡作非为,是大顺军走向迅速失败的重要原因。

然而,他的胡作非为,只是李自成集团缺乏政治素养的一个外在表现而已。

李自成军以“不纳粮”政策争取支持,只能依赖“追赃索饷”维系庞大的开销。

然而,李自成集团缺乏足够的政治才能,“规范”索饷,导致本是打击大官僚的“追赃索饷”弹性极大,很难严格把控。

而大顺军严重的“山头林立”,以及李自成本人的带头腐化,更使李自成对刘宗敏的管理既没有实力基础,也没有道义基础,更没有法律基础。

北京城里的李自成,看起来正值鼎盛。

可是,此时的李自成,既管不住刘宗敏,也管不住其他将士,甚至管不好自己!

李自成失败的命运,此刻已经注定!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太平天国:洪秀全攻占南京之后为何11年不出天王府?答案让人不齿

    历史解密编辑:冷默言语标签:洪秀全哪一年建立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洪秀全为什么急着称王,洪秀全太平天国制度

    说起太平天国运动可能很多人都表示十分的惋惜,甚至于在想如果洪秀全取得最后的胜利那么是否还会有此后的近代屈辱史。在这里小编想表示的是,即便太平天国取得胜利,那么最终带给中国的不仅仅是屈辱史,甚至于可能一蹶不起。至于原因其实十分简单,首先作为一场旧时农民起义,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太强,即便成功给当时带来的更

  • 宋太宗赵光义,他有多少个儿子?他们又都是怎么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宋太宗赵光义简介,赵光义几个儿子,赵匡胤的儿子都被赵光义杀了吗

    历史上他有八个儿子,长大成人的就这八个,他们都是怎么死的呢?长子:赵元佐,从小就聪明,赵光义非常喜爱他,善骑射,长大后,跟着赵光义上战场,太子之位的不二人选,迁居东宫后,封楚王。赵廷美是他的四叔,由于四叔造反被贬,赵元佐知道是老爹的陷害,于是为之求情,可惜四叔还是被贬。赵元佐在四叔死后,因得病发狂,

  • 他生于清朝,一生娶24位妻子,活到256岁,是近代史上最长寿的人

    历史解密编辑:不惹红尘标签:历史十大恩爱名人夫妻,晚清最长寿之人,历史最长寿的人24个妻子180个子女

    这位是长寿老人出生于1677年,名为李庆远(又名李清云),那1677年正值是康熙十六年,而他死于1933年,可以说他几乎见证了清朝的繁华盛衰,李庆远一生娶了24位妻子,不管他是在中国近代史上还是世界近代史上,他都是极其罕见的长寿老人。而李庆远在100岁的时候曾在中国博大精深的中医中药方面获得由当时政

  • 紫牛荐书|站在两宋历史格局上,重新评价太宗的历史功过

    历史解密编辑:黑姑娘标签:历史解密

    近日,宋史研究权威,暨南大学中国文化史籍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宋史研究会前副会长张其凡作品《宋太宗》由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宋太宗赵光义的一生,似乎总是被笼罩在阴影之下。早年,父兄皆是战功赫赫,兄长更是在几年之间黄袍加身,而他却默默无闻,只能在掌权后为自己编造一段漏洞百出的少年时光;青年时,母

  • 她是康熙口中有福之人,13岁嫁人,生下儿子当了皇帝,享年85岁!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康熙一生最宠爱的三个妃子,康熙唯一亲封的公主,康熙膝下最宠爱的人

    那么谁才是清朝最有福的女人?她便是乾隆的生母:孝圣宪皇后,又叫:钮祜禄氏。钮祜禄氏就是孝圣宪皇后,满洲镶黄旗人,四品典仪官凌柱之女。“钮钴禄”是满清望族之一,这一姓氏的先祖曾在努尔哈赤麾下征战四方,为爱新觉罗家族打下数百年基业。随着时光流逝,这一家族逐渐衰败,所以,当时钮祜禄氏13岁嫁人嫁人的时候身

  • 太子朱标有何能力?兄弟没人敢跟他争皇位,他不死朱棣敢造反吗?

    历史解密编辑:一个人精彩标签:朱标要是没死朱棣还敢反吗,朱标能镇得住朱棣吗,明朝朱标和朱棣的关系

    大家好,我是胡侃,各位看官,不妨动动小手点拨三连,既可观看往期文章,又不错过将来精彩内容。公元1355年, 龙凤元年朱标出生,是马皇后嫡出。中国传统的“立嫡、立长、立贤”,朱标是三样都占了。朱标出生的时候,父亲朱元璋率领军队进攻集庆(现在的南京),长子的出世让朱元璋很高兴。特意跑到山上刻了“到此山者

  • 他是太平天国的猛将 比洪秀全更早信仰基督教 四处救火却不被重用

    历史解密编辑:下一个明天标签:历史解密

    道光末年,广东天地会再次和官府发生冲突,官兵这次法力围追,其中一股人马从广东省境内逃到了广西,当时广西也有不少天地会的人。这支跑到广西的天地会人马,为首的便是罗大纲。罗大纲到广西后选择在平南、桂平、阳朔一带活动,并发展了一直属于自己的水上武装力量。1848年,罗大纲开始和拜上帝教有往来,他佩服拜上帝

  • 周皇后:服侍皇上18年,临死前的一句话,道出大明王朝灭亡的真相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他站稳了身子,又望了望茫茫的夜空,终于对两位太监说道:“回去吧!”三人深一脚浅一脚跌跌撞撞地终于走下煤山,快下山的时候,崇祯险些跌了一跤,王承恩想要去扶他,他却十分平静地道:“没事的,王公公!”路过坤宁宫的时候,崇祯似乎早有定见似地一步跨进了大殿。其时,周皇后正泪流满面地在卧榻上呆坐着,对于那发生在

  • 太平天国的宝藏到底在哪?民间传说和史学家推测如出一辙!

    历史解密编辑:与世无争标签:历史解密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先说一下太平天国的制度,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南京),之后颁布了“圣库制度”,这一制度要求所有军民不得私藏财物,所有个人的或者缴获的财物必须上交“圣库”,为了使这一制度能够执行,太平天国建立了严格的惩罚标准,凡是私藏超过五两银子的就会被治罪或者处死。那么圣库到底有多少银子呢?据

  • 永乐仁宣(增七)明朝为什么没有太宗?朱棣的庙号为什么叫成祖?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要解释这个问题,要从明朝皇位传承过程中发生的变动说起。其实在最初的时候朱棣的庙号就叫做太宗,这是他的儿子明仁宗朱高炽给他拟定的庙号。当时朱棣去世,与徐皇后合葬,尊谥号为“启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孝文皇帝”,庙号为太宗。因此朱棣可以叫明文帝,也可以叫明太宗,明朝官方史书中关于朱棣的部分叫做《太宗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