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康熙是他表哥,一生为情所困,给亡妻写诗,惊艳世人300年

康熙是他表哥,一生为情所困,给亡妻写诗,惊艳世人300年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轻描淡写 访问量:1500 更新时间:2024/1/19 0:09:38

出生在如此富贵的家庭中,并没有让他的一生过得快活,反而是他矛盾人生的根本所在。

他是清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

给好友的书信中,他曾写到:

贺监就是贺知章,为人旷达不羁,自称四明狂客。

晚年时,他不留恋朝廷的高官厚禄,而是选择告老还乡,寄情山水。

纳兰希望自己能像贺知章一样做个江湖狂客。

奈何生在帝王家。

“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这是他给自己的评价。

1

人生若只如初见

十几岁的纳兰,有过一段缠绵悱恻的初恋。

这段初恋故事的女主角,坊间有很多版本的猜测,其中有两个猜测是比较受大家认可。

他的表妹,或者是他的丫鬟。

女主角:表妹

他们会分手,是因为表妹被选上了秀女,进宫成了康熙的妃子。

一道宫墙隔开了两个相爱的人。

很多的电视剧中,很多关于纳兰的爱情纠葛剧情,都会取材于此。

女主角:丫鬟

公子与丫鬟,可两人之间不是只有身份的悬殊。

清朝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废除满汉不能通婚的规定。

所以,这是一段在开始时就可以预测到失败的恋情。

无论女主角是谁,她都在他心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曾经有多甜蜜,后来就有多自责。

这段感情的失败,是他一生都难以释怀的隐痛。

以至于后来回忆这段感情时,发出“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的无奈感慨。

2

一生一代一双人

纳兰不是一个纨绔子弟,他天资聪颖,有才华、有抱负,他想在仕途上大展宏图。

他17岁进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18岁就中举人。

19岁那年通过会试,可在最后一关殿试时名落孙山。

是他的才华不够吗?

当然不是。

古话说,身体才是奋斗的本钱,纳兰他就吃了健康的亏。

在殿试的前夕,纳兰突犯寒疾。

这时,他本应该在皇宫的正殿上,与新科进士们一起,在皇上面前施展才华。

而现在,他只能躺在病床上,看着别人蟾宫折桂。

失恋,事业又不顺在这样的双重打击,让本来意气风发的少年纳兰,突然跌落到人生低谷。

“总会有一个人的出现,让你原谅生活之前对你的所有刁难。”

纳兰很幸运,在他心灰意冷的时候,一个女子走进了他的生命,她的出现像冬日的暖阳,温暖着他。

她是他的结发妻子,卢氏。

门当户对,才是爱情婚姻的基础。

卢氏的父亲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也是名门之后,在家世上与纳兰可以说是门当户对。

她是大家闺秀,可又不是一般传统意义上的大家闺秀。

她父亲被任命为广东巡抚时,年幼的卢氏跟随着父亲一起南下到广州生活了几年,后来父亲调回北京,她也就跟着回了北京。

与足不出户的京中小姐们相比,她多了份见识。

纳兰在形容与妻子相处方式时,写道“赌书消得泼茶香”,这是取自李清照与丈夫赵明诚的夫妻生活。

由此可见,卢氏是个才女。

她生气时的样子呢,纳兰这样写道“薄嗔佯笑道,若不是恁凄凉,肯来么?”

她轻声责怪道,如果你不是觉得寂寞了,你会想起我这个老婆吗?

由此可知,卢氏温柔且娇媚。

纳兰有一组七言绝句的诗,这组诗叫《艳歌》,其中有一句“洛神风格丽娟肌”。

他把卢氏比作洛神,可以看出卢氏是个大美人。

卢氏用自己的人格魅力一点点征服了纳兰的心,她温柔体贴、善解人意,她才华横溢又与纳兰精神相通。

可是幸福总是短暂的,三年后卢氏因为难产而引发的一些病症去世了。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若有来生,还能与你再相逢。

“知己一人谁是?已矣。赢得误他生。”

佛主,请您慈悲,听听我的愿望。

“手写香台金字经,惟愿结来生。”

3

而今才道当时错

纳兰30岁时,在好友顾贞观的引荐下,认识了江南才女沈宛,两人一见倾心。

《金缕曲》中,纳兰这么写道:

“两鬓飘萧容易白,错把韶华虚费便,便决计,疏狂休悔,但有玉人常照眼,向名花、美酒拼沉醉。”

我已经虚度光阴很久了,现在我下了一个决定。

我不想再去理会那些世俗的条条框框了,我也要狂放一把。

我要与玉人、美酒、名花一起沉醉一生。

沈宛的出现让纳兰的生命再度鲜活起来了。

然而,相爱容易,相守难。

身份低微的沈宛,根本进不了纳兰的家门啊。

她做了纳兰的外室,身份比妾还低。

生活中不是只有风花雪月,还有柴米油盐。

纳兰的生活也不是只有爱情,只有沈宛,他还有工作、朋友、一个他真正名义上的家。

而沈宛呢?她只有纳兰。

“醒来灯未灭,心事和谁说,只有旧罗裳,偷沾泪两行。”这是沈宛的词。

她在半夜醒来,灯未灭,人未来。我一肚子的话没有人可以说,只能默默地流下眼泪。

两人相处短短几个月后,就分手了。

“而今才道当时错”,有些相遇也许一开始就是错的。

沈宛离开不久,纳兰就病倒了。

因为寒疾发作,他连续7天没有发汗。

他去世的那一年,31岁。

“一往情深深几许”,也许那里才是他想去的地方,有她的地方才是他的家。

标签: 历史解密

更多文章

  • 你能想像大臣翻开乾隆批复奏折,赫然见“放你的屁”四个大字放光

    历史解密编辑:星辰落怀标签:历史解密

    咱们看关于清代的演义小说,常常能看到这么一句——“乾隆皇帝一时兴起”,然后就是欣然提笔挥毫,写诗、题字、画画。乾隆爷“兴起”的次数有点多,治国之余,一辈子整了4万多首诗,1万多书法,1400多张画。这位“题字狂魔”,据说还给郭德纲题过一个扇面,上面10个龙飞凤舞的字写的是“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

  • 乾隆爷,你确定你画的这两只是鹿,不是袋鼠?

    历史解密编辑:荼靡花事了标签:乾隆画的鹿打架,乾隆身高,18岁少女被乾隆纳入后宫

    乾隆皇帝,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化人”,单从诗书画的数量论,秒杀李白杜甫苏东坡。乾隆爷最吓人的是他的诗,一生写了4万多首,相当于一个人干了本《全唐诗》。白纸红字,历史证明乾隆是中国写诗最多的人,也是全世界写诗最多的人。其次是书法,一生写了上万幅,一大特点是别管是景点还是名家书画,到处题字。这让金庸特反

  • 乾隆最爱的这个女人,一生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其实我不喜欢写一个连名字都没有留下的人。但是最近《延禧攻略》热播,很多人留言给我,让我写写乾隆的第一任皇后富察氏,因为大家都被乾隆对她的纯爱感动了。第一次知道乾隆和富察氏的故事时,我也非常震惊,毕竟,乾隆可是以风流著称的,居然曾经在长达二十多年的时间里,爱着同一个女人,实在不可思议。富察氏是雍正皇帝

  • 为什么《红楼梦》中那个庶出的三姑娘,连王熙凤都要让她几分?

    历史解密编辑:轻描淡写标签:红楼梦深度解析王熙凤,王熙凤的情史,王熙凤是庶出还是嫡出

    在荣国府这样的大家族里更是如此,那探春这个庶出的三姑娘为何会让让精明强势的王熙凤都要让她几分的?1出身卑微,默然奋起探春自知自己是是从赵姨娘的肚子里爬出来的,而不是从嫡母王夫人的肚子里爬出来的,她心里是有缺憾的,心有不甘但也没办法改变事实。对于自己的亲生母亲,她心里是有怨恨,甚至会觉得生母是历史罪人

  • 民国第一大劫案:临城劫车案

    历史解密编辑:野性稳江山标签:历史解密

    临城火车被劫的消息传到北京,世界舆论哗然,人质包括英、美、法、意、比等帝国主义列强的公民,各国不但严正抗议、政治施压,而且准备派兵南下山东,可想而知北洋政府当时是多么的焦头烂额、不知所措。土匪头子孙美瑶究竟是为何捅了这个大马蜂窝呢?孙美瑶本来是大户人家的子弟,由于家道中落,生活艰难,最终落草为寇。当

  • 孙中山对“联邦共和”的设想

    历史解密编辑:落叶无声标签:历史解密

    1900年,在《至香港总督书》一文中,孙中山更清楚的表示:“举民望所归之人为首,统辖水路各军,宰理交涉事务。唯其主权,仍在宪法权限范围之内。设立一会,由各省贡士若干名,以为议员。各省设自治政府,由中央政府选派驻省总督一人,为一省之首。设立省议会,由各县贡士若干名,以为议员,所有该省之一切政事、征收正

  • 大清灭亡后,李莲英的姐姐才敢说出一事:慈禧其实不是病死的!

    历史解密编辑:我亦王者标签:历史解密

    ◆◆◆慈禧太后是晚清最有权力的女人,历史上有关她的传闻特别多;而慈禧太后究竟因何缘故死亡,一直以来众说纷纭。 根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是因为药石无用而病死宫中,但是作为一朝太后,掌控国家所有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病症,能让全国最顶尖的御医们都束手无策;直到清朝灭亡后,大太监李莲英的姐姐才敢说出真相,慈禧

  • 《封神榜》纣王暴戾无道,为何被封为天喜星,还专门主持姻缘事宜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不过稍微梳理一下就能发现,其实封神这事本身就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以及通天教主联合商量好的,而截教虽然败了,也有少部分弟子被封神。理清了这件事后,其实就能解释为何商纣王也能封神了。但问题是,商纣王不仅封了神,封的还是姻缘之神,这又是为啥呢? 姻缘之神 按理来说,作为故事里的反派,商纣王本就不应该得到封

  • 宋朝-上承五代十国下启元朝(下)皇帝没有最差的,只有更差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启元最后的下场,宋朝历史简介及皇帝顺序,宋朝皇帝在位时的地位

    宋⾼宗(1107—1187)名赵构,1127-1162在位。徽宗第九⼦。靖康⼆年(ll27年)⾦兵俘徽、钦⼆宗北去后,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即位,改元建炎。拒绝主战派抗⾦主张,南逃⾄临安(今浙江杭州)定都,建⽴南宋政权. 统治期间,虽迫于形势以岳飞、韩世忠等⼤将抗⾦,但重⽤投降派秦桧。后以割地、

  • 论商朝考古研究:商朝解决问题的方式,最终让商朝占据上风

    历史解密编辑:高跟鞋的旋律标签:商朝多次迁都保持了商朝相对稳定,研究商朝历史的五个途径,商朝文化特点分析

    文 |蒋冉Jiang编辑 | 蒋冉Jiang甲骨文和考古发现确实表明,这个时代的战争既残酷又血腥。尽管商朝许多冲突的最终解决方案尚不明确,但商朝显然在大多数时间都占据了上风,那么,商朝为何会占据上风?优越的防御工事传统的历史记载表明,昭子位于殷墟以南,介于神权首都安阳和木叶的延伸边界之间。已经提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