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雍正皇帝于雍正十三年(1735年)八月二十三日子时驾崩于圆明园后,总管太监将雍正留下的密诏取出。该密诏写着让四皇子弘历登基,即皇帝位!
自此,乾隆时代风风火火地到来了!弘历登基的第二年便改年号为乾隆。乾隆皇帝也算是“新官上任三把火”,在他即位不久便做出了让人惊叹的成绩!尤其是颁布的几项昭令让朝中大臣乃至黎民百姓都颇感震惊!故人们都觉得乾隆一定是一位有道明君!
乾隆上台后颁布的第一道昭令便是为老八老九等人平反!这一诏令的发布足以看出乾隆对手足亲情的重视!但是这封昭令如何来写的确是一个难题。因为老八老九当初的案子是雍正亲自审理的,所以如果直接翻案,则打了雍正的脸,但是如果不痛不痒地提出,则不能引起人们的重视!
因此,乾隆想出来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把错误都推到大臣们身上,是大臣们上奏使雍正做出了这样的决定!如此一来,一箭双雕,不仅可以让老八老九的后代重回皇族,而且照顾了雍正的面子!
这样,乾隆在没有给自己扣上忤逆不孝的骂名帽子的前提下,完美解决了这件事情,达成了自己的目的!该昭令一经发布,平反以排山倒海之势实行起来!一个月后,允禩、允禟之子孙恢复名号,重新被收入宗室玉牒。平反终于成功起步!
这还没有完,之后含冤入狱的一批皇亲贵族,王公大臣,还有曾经犯了一些错误的臣子们通通也搭上了这趟平反的列车,通通都被赦免!
当时,几乎日日都有“大新闻”发生,乾隆皇帝的宽大政治如温暖的春风一般,吹进了每个人的心中。不由得想起来康熙时代的宽容政治之风!总觉得有些相似之处!
由此次乾隆元年大规模的平反中不难看出,乾隆在成为皇帝以前心中早有自己的一套政治理念,那就是“宽仁”,因此在即位以后便迫不及待地施行自己的政策,大举收买人心。但当时毕竟还处于大丧期间,乾隆这样迅速地施行新政,大肆平反,在当时实属大逆不道。
那么乾隆为何如此呢?其实乾隆本就不认同雍正的治国方略,而且他眼看着自己的伯父、叔叔以及其他皇室宗亲被雍正残害,早已对雍正一肚子不满,他渴望能像祖父乾隆一般宽仁为政!将雍正时期的刚猛的政治气氛彻底打压!因此,乾隆终生都以康熙为榜样,以雍正为反面教材,甚至在他驾崩后也不愿与雍正葬于一处!
在那个时代,这无疑是大逆不道的行为,虽然乾隆的政治理念为人称道,但在其父大丧期间便清算旧帐这件事也被人诟病,雍正怕也是死不瞑目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