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历史解密>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媲美武则天,冯太后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后?

从婢女逆袭成太皇太后,媲美武则天,冯太后为何被称为千古一后?

所属分类:历史解密 编辑:一个人精彩 访问量:2424 更新时间:2024/2/6 1:21:48

北燕灭亡后,因为自己是个小女孩,没入太武帝掖庭充当奴婢。让人幸运的是她的姑姑当时是北魏太武帝的嫔妃,经过她的帮助,细心的教导和照顾下,很快就免去了奴婢的身份。后来在文武帝那年登基不久,年轻貌美的冯氏被文武帝看中之后,幸运地被封为贵人,彻底摆脱了这个低等人的身份。冯氏成为贵人之后,与皇帝的感情甚好,当时的文成帝善于用人,在朝堂上更是被大臣敬佩,在他在位期间一直管理得很好,发展总体来说比较稳定。冯氏最敬佩文成帝的在于,文成帝不在意民族重视,汉族出生的高允十分钦佩,这个做法也让朝堂上很多人,都对汉族的态度发生了改变,这对于冯氏日后推行的汉化改革有了很大的影响。两人的感情和睦,后宫之主一直没有合适的人选,三年后冯氏就被立为皇后母仪天下。被立为皇后的第二个月,幼子拓跋宏被立为皇太子,在当时道武帝立下的规矩称,后嫔生下的儿子立为储君,生母必须要赐死,目的就是方式母以子贵干涉朝政。后来生母被赐死,孩子被冯氏亲自抚养当做自己的孩子那般。细心照顾,耐心教导,这一切被文成帝看到后十分感激。

但是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在文成帝25岁的时候去世了。这件事对冯皇后打击重大,很难接受这件事,但是逝者已逝。嫔妃百官为文成帝焚烧衣物时,突然朝着大火中跑去,想与文成帝一起走,好在被身边人发现及时救了出来。但是之后的冯皇后,变得让人不认识了。文成帝死后的第二天,皇太子12岁,继位成为献文帝,冯太后被尊为皇太后。后来权位极重的太原和北魏权臣乙浑看到这孤儿寡母好欺负,秘密组织篡位。新皇登基三月,乙浑就开始动手,与宦官尚书合谋杀了一批官员,这件事朝堂上的忠臣内心惶恐。后来皇太后见状不能硬来,只能在表面上假装投降,让乙浑在朝堂上得意嚣张一段时间,冯太后也在背后秘密布控,当时乙浑没想到冯太后还会走这一步。寻找合适的机会杀了乙浑,成功夺回了大权并且宣布自己临朝听政。当时的冯太后杀伐果断经验老辣,朝堂上的人刮目相看。

虽然自己临朝听政,但自己绝不是想坐稳皇位,不久便将皇权交给了拓跋弘,自己又开始继续抚养幼子开始教导。拓跋弘的长子已经出生,因为被太子生母都被杀,所以照顾皇长子的任务又回到了冯太后的身上。冯太后一生没有孕育过一个孩子,自己却辅佐了两位帝王,虽然年纪轻轻就失去了丈夫,但是在后宫有很多年轻貌美的男子。当时的李奕仪表堂堂深受冯太后的喜爱,但是这件事被献文帝知道之后,认为不妥,就下令处死了李奕还有他的家人。这件事惹怒了冯太后,于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让自己的孙子拓跋宏继位,当时年仅五岁。冯太后被尊称为太皇太后,再度听政。

那么被尊为太皇太后的冯氏,做了什么了不起的大事,被称为千古一后呢?冯太后再次听政后,北魏的朝堂可谓是风调雨顺,当时的冯太后已经到了而立之年,不管是智慧还是经验,都是成熟的做法。不巧的是献文帝的死去,让朝堂动荡不安人心惶惶。当时冯太后恩威并施,展示了自己高超的智慧与经验。一些清官廉政的大臣得到了不同的奖励,不法者也受到了惩罚。为了自己能够独揽大权,找了一个借口诛杀了献文帝的外祖父一家。为了能够彻底清除隐患大开杀戒。另外是培养扶植一些贤能人士,组成了一个政治集团。冯太后利用自己的智慧和果断,对北魏的政治经济和风俗习惯进行了有效的改革。最后让孝文帝参与这些改革,能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培养一位为国为民的皇帝得到锻炼。最后冯太后颁布了均田令,这个至关重要,对国家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49岁的冯太后去世,她的传奇一生就再次画上了句号。

更多文章

  • 抗金统帅张浚,协助高宗孝宗,建立南宋,对抗北方金人,开启了一个大海洋时代

    历史解密编辑:笑红尘标签:历史解密

    转载南宋为何能以南方一隅之地对抗北方强权?开启了一个海洋时代播报文章兵道争胜看历史2023-02-11 11:16浙江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已关注海上丝绸之路之所以能崛起,其实是因为中原王朝对陆上丝绸之路渐渐失去了掌控。“安史之乱”后,唐王朝彻底失去了对西域的控制,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相继被吐蕃攻陷,

  • 品赏南宋官窑青瓷

    历史解密编辑:伸手摘星星标签:南宋官窑青瓷介绍,宋代老窑青瓷,宋官窑青瓷八棱净水瓶

    青瓷作为古中国最早出现的瓷器种类代之一,时刻体现着中国古典文化的气质和韵味,经过一代又一代地积累和创新,宋代的青瓷也达到了辉煌的巅峰。南宋官窑青瓷的艺术现以“薄胎厚釉”“紫口铁足”“粉青釉色”“冰裂纹片”、四大风格称颂于世,典雅高贵的型、色、意、艺,让后世不断追仿,那“千峰翠色”的美誉响彻古今。一、

  • 康熙帝既然搞出了“南书房”,雍正帝为什么还要设军机处?

    历史解密编辑:君莫笑标签:历史解密

    雍正七年(1729年),雍正帝为了加强西北战事的调度指挥而设立军机处。但西北战事结束后,军机处并没有撤销而是一直保存到了宣统三年(1911年),成为清朝最重要的核心机构。那么康熙帝既然搞出了“南书房”,雍正帝为什么还要设军机处呢?本鬼说说一家之言。本鬼认为雍正帝设军机处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第一,康熙中

  • 元朝名士龙仁夫的故事

    历史解密编辑:长街听风标签:历史解密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一时龙门 元朝初年的一天,本年度浙江地区的解试刚刚结束,随即进入紧张的审阅考卷阶段。一位考官在查看了考生宇文谅的试卷后,给判定为不合格,将他的卷子撤到了一旁,恰逢这次解试的主考官是江西人龙仁夫。龙

  • 顺治问高僧:大清能传几代?高僧说了14个字,百年后果真成真

    历史解密编辑:等你回来标签:历史解密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科技发达的社会,凡事的实现一般都是讲究靠自己的努力和双手,然而很多时候还是有很多人不得不崇尚唯心主义。在古代,由于实际的科技发展没有多大的成就,人们认知不足,对唯心类的预言就更是深信不疑了。当然,预言看起来唯心,但是早期专门进行预测的人都是会精心学习易经八卦知识,因此很多时候的推论

  • 宋江最敬重的两位好汉,一个名声胜过宋江,一个宋江不敢直呼其名

    历史解密编辑:卖萌天才标签:历史解密

    宋江的名号在江湖上是非常的响亮,被江湖上的人称作是及时雨,因为名号响亮再加上自己本人会为人处事,所以就顺利得当了梁山的老大,他在梁山上可以说是一呼百应,108位好汉打心底里敬重宋江。在梁山有如此地位的宋江,看上去对各位兄弟很是照顾,可是在宋江的心里只有招安,根本不考虑众兄弟们的想法,所以就没有把众位

  • 宝物藏心 天下瓷器 汝窑为魁 武昌红巷美术馆 宋代汝窑青瓷胆瓶

    历史解密编辑:心作祟标签:历史解密

    在中国古代瓷器艺术品中,宋代瓷器一直受到收藏者的关注。宋代将瓷器由简单的使用器具,变成了观赏和陈设用器。并且,宋代瓷器赋予了深刻的内涵,上升为一种艺术高度。尤其是在宋代历代帝王的推崇下,使得瓷器的内涵更加的深刻。在宋代的著名五大名窑当中,汝窑瓷器一直被后世藏家推崇为五大名窑之首。汝窑瓷器是在北宋年间

  • 好心却不会说话,有多吃亏?清朝一个名臣,用屈辱换了一个教训

    历史解密编辑:活在梦里标签:清朝24名臣一览表,大清名臣陈廷敬,古代名臣

    好心却办坏事,好意不会表达反而得罪人,这样的人,我们真是让我们又爱又恨。有的人,正是因为好心不会说话,反而四处得罪人,最后连自己最亲近的人,也难以理解。这样的情况,并不少见。我们普通的朋友关系尚且容易因为不会说话,不善于表达,不能够委婉表达等种种类似情况,导致关系破裂,成为陌路,甚至反目成仇,更何况

  • 大破朱仙镇对岳飞的未来影响是什么。武侯诸葛再世,未必对等鄂王

    历史解密编辑:元气少女标签:历史解密

    朱仙镇因战国名士朱亥参与“窃符救赵”获功,所得食邑和封地而得名。朱仙镇在北宋末年那时候是一座边城,像一切边城一样,那个地方风沙弥漫黄雾遮天。这里的老百姓像古往今来一切边民一样都是两国军兵的抢劫对象。史载岳家军:“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细分开来,不可能都做的到,南宋朝纲腐败人尽皆知,军粮供应不上也

  • 从放牛娃到君临天下,大明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传奇人生!

    历史解密编辑:做你的英雄标签:历史解密

    在历朝四百余位帝王中,朱元璋是出身最差的一个。朱元璋原名朱重八,他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初一,几代都是贫农。他自己曾说“世之寒微,有能过我者乎”?他小时候当过放牛娃,做过和尚,最后实在走投无路,去参加了起义军,最终建立大明坐上皇位。那么他是怎么从社会最底层逆袭坐上九五至尊的皇位呢?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位